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童 《淮海医药》2010,28(5):419-420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30例,均为单椎体骨折,骨折节段T12-L2,其中压缩性骨折22例,爆裂性骨折8例,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月,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未出现明显后凸畸形。结论胸腰椎骨折在后路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有效填充椎体内骨缺损空腔,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2.
高翔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22-2123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术前、术后及随访时X线检查,测量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情况发生.结果 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12 ~36个月,平均(23.8±9.3)个月.术后1年将内固定取出,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植骨块融合较好,未见骨吸收且脊柱生理弧度维持良好.患者术后及36个月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1周与术后36个月随访时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维持伤椎前缘高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AF固定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的疗效。方法总结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采用AF撑开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以获得椎体前中柱的支撑。结果本组30例均获随访,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脊柱生理曲度、神经功能恢复满意,骨折椎全部骨性愈合,无一例断钉现象。结论AF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在减少迟发性腰背痛、神经症状出现、矫正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折断等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1例患者实施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为对照组,31例患者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均显著增加,而Cobb角、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obb角、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其中经皮手术效果要明显好于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5.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回顾34例胸腰椎骨折经后路减压椎弓根固定治疗临床病例,分析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术后复查X线椎体高度基本恢复,随访12~24月,均达到骨洼愈合。神经功能恢复:A级1例双下肢肌力无明显恢复;B级2例1例恢复至C级,1例恢复至D级;余肌力恢复正常。椎弓根钉偏出椎体1例,断钉3例,椎体后凸畸形愈合2例。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创伤小、减压彻底、固定可靠的优点,但由于椎体中轴破坏远期可发生后凸畸形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董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101-102
目的研究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3例经后路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成形。结果术后2周,两组间伤椎体高度和Cobb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但内固定去除后以及术后较长时间的随访结果中,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内固定去除后腰背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且在研究中尚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的病历。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及分析应用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后路手术应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结果:采用术后随访3~24个月,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椎间融合好、Cobb角无明显改变。结论: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易于维持椎体高度及避免侧方移位的优点,使病人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棒、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伤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椎体爆裂骨折的方法及疗效评估。方法:2005年3月~2007年4月笔者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16例,3例合并椎板及棘突骨折,2例有神经损伤,经伤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疗效评价,优13例,良3例。患者主观评价满意14例,基本满意2例。本组患者优良率为100%。结论:经伤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杜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193-19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对照组采用单纯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出院后随访的椎体高度、脊椎活动能力、Cobb角的矫正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确定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脊椎活动能力、椎体高度变化情况、后突角的矫正情况等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重建效果好、稳定性高、术后功能恢复性较好,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10.
龙欣  戴民  肖长青 《贵州医药》2012,36(6):530-532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目前多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但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突畸形,达到早期的稳定性方面疗效不明显,并且骨折复位后形成的"蛋壳样"椎体不易骨性愈合[1],造成后期椎体矫正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我们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52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完成后,在伤椎椎弓根开道,向椎体内植入碎骨粒。骨折Magerl分型:A1型18例,A2型26例,B型8例。神经损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12例,B级32例,C级8例。术后卧床4~6周后逐渐下地活动,腰围保护3个月。影像学随访伤椎高度、Cobb角矫正及丢失情况、植骨愈合情况。按ASIA分级评估神经损伤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1.5个月。植骨均顺利愈合,未发现断钉、断杆、螺钉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椎体骨折基本复位,神经损伤评级平均提高1.1级。结论胸腰段脊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向椎体内植骨,能增加伤椎骨容量,恢复前中柱稳定性,减少内固定的并发症,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并上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并上椎椎体内植骨治疗。术中采用人字嵴定位点,行短节段椎弓根固定,经病椎椎弓根通道植入椎体,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随访12~18个月,平均随访14.7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程度由术前的40%恢复到94%,脊柱Cobb’s角由术前平均22.8°矫正到术后平均3°;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没有出现伤口感染、神经损伤,以及内固定失效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并上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降低内固定的失败率,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术期护理。方法2004年2月至2006年5月对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采用自体髂骨或人工骨行椎体内植骨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及病情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做好一般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全部2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3个月,所有患者椎弓根钉棒系统无松动,无断钉断棒现象。全部伤椎高度及外形基本恢复正常,经伤椎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愈合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Frankel评定标准: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5例,E级16例。结论对此类手术患者要重视术前心理护理和病情观察,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康复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2000年至2005年,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128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28例均得到随访.平均12.5个月;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无感染;随访中未发现有脊柱不稳、螺丝钉松动或断钉断棒发生;手术前后X线片对照,后突角、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良好;椎体高度未再丢失,脊柱融合成功。结论 经后路短节段的椎弓根钉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根行椎体植骨的成形术与椎弓根钉的固定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科治疗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患者影像学资料与神经功能以及临床症状予以评价。结果在本组中,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优良率可达到87.0%,并且均于术后的23周能够进行早期的离床活动,均未出现断钉与断棒情况,均未出现椎体的再压缩等临床并发症。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根行椎体植骨的成形术与椎弓根钉的固定联合治疗,有着良好的固定以及复位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地消除其伤椎出现蛋壳效应,同时能够即时地增加患者椎体骨容量以及脊柱前柱其抗压的稳定性,让患者能够进行早期活动,同时让患者内固定物由于应力过大所导致的断钉与断棒的现象得以减少,以及避免椎体再压缩这类现象的临床并发症,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25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患者伤椎高度恢复良好,椎间隙高度基本恢复,椎弓根螺钉位置均良好。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骨折,能恢复伤椎完整形态和固有的力学强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伤椎椎弓根钉植入复位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伤椎椎弓根钉植入复位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依据Frankel分级标准评估神经功能,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得到显著矫正,与术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Frankel分级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伤椎椎弓根钉植入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椎体高度及神经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注入人工骨椎体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胸腰椎骨折给予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一侧置钉,另一侧注入人工骨椎体植骨治疗。观察术后、随访时伤椎高度及Cobb’s角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6~18个月随访,术后伤椎高度无丢失,Cobb’s角无改变,后凸角度消失。结论应用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一侧置钉(5钉)内固定,另一侧注入人工骨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加椎管间接减压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13例。结果经7~55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90%以上,椎管狭窄症状明显改善。复查X线片未见复位的椎体高度丢失。复位后的椎体高度无丢失,无明显后凸畸形,Frankel分级获得1~3级以上改善。结论下腰椎爆裂性骨折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需积极手术治疗,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33例,应用经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33例患者均手术顷利,术后无切口感染、局部血肿形成,术后随访1~2年未见内固定材料松动、断裂现象。结论应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