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变异型心绞痛患者23例,年龄37~49岁;其中男18例,女5例,均经Holter检查发现,发作性ST段抬高,部分伴严重心律失常,采用钙离子拮抗剂为主,辅以单硝基硝酸脂治疗。结果:23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复查Holter无ST段抬高的缺血表现。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好发于年龄较轻的男性,发作时ST段抬高,可伴严重心律失常;钙离子拮抗剂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死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从而用于指导治疗.结果: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既往多有糖尿病及心绞痛病史,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弥漫,有侧支循环建立;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易合并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表现,冠脉病变多为单支,两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易发生于糖尿病患者,既往有反复心绞痛发作病史,冠脉病变多为多支,多有丰富侧支循环,但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正>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绞痛症状不稳定的统称。常是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先兆。近几年来采用抗血栓形成治疗已引起临床上的广泛关注。本文治疗20例,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例中,男18例,女2例,平均年龄52.6岁。16例有心绞痛史3个月~8年,心电图示ST段压低1—3mm,T波倒置。4例患者伴有陈旧性心肌梗塞,心电图示原梗塞部位ST段抬高1—3mm,T波倒置加深。20例患者均符合WHO心绞痛分型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非ST段抬高性ACS患者,观察替罗非班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改善程度及出血事件、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替罗非班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肌缺血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小板计数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在非ST段抬高性ACS患者的治疗中不但能显著控制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供血,近而可改善其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益气活血法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 6例 ,收到良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参照 1980年广州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专业根据WHO通过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5 6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4 8~ 6 8岁 ,平均 5 8岁 ,初发劳累性心绞痛 2 5例 ,心肌梗塞后心绞痛 7例 ,混合型心绞痛2 4例 ,每例均有典型心绞痛发作史。心电图表现 ,ST段下移 4 0例 ,既有ST段抬高又有下移者 16例。1 2 中医主证 胸闷刺痛甚则胸痛彻背 ,轻者仅有胸闷憋气 ,伴心悸气短乏力 ,舌淡胖有齿痕 ,脉沉…  相似文献   

6.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是临床急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新研究氯吡格雷可以降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患者的死亡率再梗塞率及再住院率。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66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加用氯吡格雷,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并同期选择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4组受试者采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cy为(16.11±4.98)μmol/L,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为(16.83±4.52)μmol/L,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为(17.34±4.67)μmol/L,健康成人血浆Hcy为(8.82±3.56)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血浆Hcy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3组患者间血浆Hcy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一样,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GRACE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对诊断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06例患者(其中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6例)进行GRACE危险评分,以评分结果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别中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GRACE危险评分的分值越高,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越多且病变的程度越重。结论GRACE危险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估测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因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225例,其中经桡动脉治疗组123例,经股动脉治疗组10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5.7%,P〈0.05);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介入治疗STEMI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而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已成为当前冠心病研究的重点 ,旧的分型对ACS患者进行快速的分类和及时、有效的处理实际意义不大。根据临床实践 ,笔者提出新的分型及诊断建议 ,这对指导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 新分型根据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建议分型为 :①ST段抬高的ACS ,也称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②ST段不抬高的ACS ,这一类ACS又包括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过去讲的自发型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恶化劳累型心绞痛、卧位心绞痛、夜间心绞痛、中间综合征等均包括在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PCI术早期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包括口服拜阿司匹林、倍他乐克、波立维、阿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和极化液;治疗组除将硝酸甘油改为丹红注射液外,其余用药与对照组相同。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组疗效优于硝酸甘油组,不良反应较硝酸甘油组少。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竞璧 《中医杂志》2002,43(8):587-589
目的:在以往采用针刺方法抢救急性心肌梗塞伴发心原性休克患者已取得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针刺对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作用机理。方法:以服用消心痛和心痛定为对照组,观察针刺内关穴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1.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且针刺内关穴对心电图有改善作用。为明确针刺的作用机理,以犬心肌梗塞模型观察了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的改善情况,结果电针后ST段抬高减轻,心肌梗塞面积缩小。结论:表明针刺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电针可使心肌缺血性损伤程度减轻,损伤范围缩小。  相似文献   

13.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来,我院共收治心肌梗死患者50例,其中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29例,发病率(58%)高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与PCI对变异性心绞痛(VAP)诱发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VAP在DCG检测中发生ST段抬高者,并经PCI证实并进行缺血性J波的分析。结果:18例经PCI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者16例为88.89%;ST段抬高者中同时合并缺血性J波者8例,占44.44%。伴有缺血性J波者100%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不伴有缺血性J波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71%。结论:ST段抬高合并缺血性J波是心肌严重缺血性时伴发的一种超急性期心电图改变,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争,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赤芍801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注射用赤芍801联合西医标准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标志物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的患者的发病率较高而生存率较低[1].该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差别较大,所以早期对心肌梗塞患者结合中医辨证思想进行评估,规避不良事件,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就本院85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评估,观察其预后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来源于2005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明确诊断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共88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5例,所有入选的病例中,男性44例(51.8%),女性41例(48.2%),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68.5 ±7.4岁).按照我国《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纳入条件为:①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心绞痛;②典型的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 0.05 mV,或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倒置>0.1 mV);③心梗三项(cTnT、cTnI、CK)高于正常上限的两倍.排除标准:①发病时间大于24h患者;②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原发病及精神病患者;③哺乳期、妊娠期的妇女.本研究计划得到了本院道德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杨宁  曹弈强 《世界中医药》2008,3(3):159-16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根据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汤老对低危和中危患者,以及部分不愿意采用介入治疗的高危患者,应用中医辨证为主进行治疗,常可明显改善病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症是冠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心肌缺血,极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其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本病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象为频发性心绞痛患者21例(男性19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7岁),在治疗前进行的运动负荷试验中,均能诱发胸痛,ST段下移1mm以上。其中14例有心肌梗塞发作史(均为半年以前);8例接受过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定义根据中国、美国和欧洲ACS诊治指南的定义,ACS包括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3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