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采用外侧L形入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40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切口愈合为A组,切口愈合不良为B组,将A组与B组的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是否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手术时机、手术时间、术中是否植骨作为观察指标,采用二元回归分析影响切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适应证选择及术后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急诊手术切开复位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资料。结果 23例(29足)患者中4足出现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4%。切口裂开1足,水疱产生1足,伤口愈合不良、切口拐角皮瓣小范围坏死2足,经换药伤口愈合,无皮瓣感染发生,无需进一步行皮瓣修复病例。结论急诊手术治疗跟骨骨折需严格把握适应证,选择受伤时间(<8 h),避免二次使用止血带并控制手术时间<120 min。规范的术后处理可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L"形切口并跟骨异形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跟骨关节内骨折36例,42足.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25-55岁,平均36岁;根据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14足,Ⅲ型18,Ⅳ型10足.使用改良"L"形切口并跟骨异形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均痊愈拆线,其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手术的适应证及围术期处理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Sander's II、Ⅲ、Ⅳ型跟骨骨折33例37足进行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内固定方法均采用Y型解剖钢板,2例IV型跟骨骨折采用三关节融合治疗。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yo后足与踝部评分系统。结果:35例39足骨折术后获6~15个月随访,患足功能优32足(82.05%),良7足(18.95%)。切口术后两组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可作为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选择,中药围术期使用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58例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并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恢复情况,手术前后X线片Bohler角的测量值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Bohler角测量值(28.93±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9±2.8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6.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Sanders II型骨折患者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2种手术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分别采用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2种方法治疗跟骨骨折患者46例,男40例,女6例;年龄20 ~77岁,中位数42.5岁;左侧20例,右侧23例,双侧3例;SandersⅡ型19足,Ⅲ型16足,Ⅳ型14足.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 ~10 d,中位数8.5d.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患足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6例49足,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12例14足(SandersⅢ型2足、Ⅳ型12足),行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34例35足(SandersⅡ型19足、Ⅲ型14足、Ⅳ型2足).术后切口皮缘坏死3例,均为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患者,经换药后切口愈合.4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12个月,中位数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 ~12周,中位数10.5周;B(o)hler角和Gissane角恢复;无钢板、空心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足跟部增宽6足,其中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3足(SandersⅢ型l足、Ⅳ型2足),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组3足(SandersⅡ型1足、Ⅲ型2足),行走时疼痛,经热敷等物理治疗后疼痛缓解.参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足功能,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优8足、良4足、可2足;撬拨复位空心钉固定组,优12足、良15足、可6足、差2足.结论: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疗效可靠,但应注意预防切口感染;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 L 型入路手术治疗 Sanders Ⅱ 型、Ⅲ 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3 年 2 月兰州手足外科医院收治的 65 例跟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对照组 32 例采用外侧 L 型入路手术,观察组 33 例行跗骨窦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围手术 期指标、足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住 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两组患者 Gissane 角、B?hler 角高于手术前, 跟骨内翻角、跟骨宽度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Sanders Ⅱ 型、Ⅲ 型跟骨骨折采用 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 L 型入路手术治疗均能促进足踝关节功能恢复,但前者作为微创术式,带来的手术创伤更小、 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更少,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成本,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跟骨骨折弧形切口及"L"形切口手术疗效对比。方法:对2004年3月-2013年3月我院53例64足跟骨骨折,分别取弧形切口及"L"形切口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3例29足取"L"形切口,其中6足发生皮缘坏死,坏死率17.2%;30例35足取弧形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和皮肤坏死。结论:弧形手术切口患者,术前准备时间短、术中显露充分、术后感染及坏死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跟骨骨折切口的手术经验。方法:应用跟骨铜板治疗跟骨骨折76例。结果:76例患者随访2~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结论:改良跟骨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手术患者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Ⅱ-Ⅳ型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后切口皮肤的情况,探讨预防发生术后皮肤坏死的方法.方法:2007年2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46例患者,男36例(41足),女10例(12足);年龄16-69岁,平均41岁.其中高空坠落伤32例,交通伤10例,砸伤4例.7例双跟骨骨折,其中5例同时行双跟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跟骨共53足.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5足、Ⅲ型19足、Ⅳ型9足.行急诊手术治疗5例(6足),受伤后至手术时间最长20d,平均8.16d,手术时肢体明显肿胀9例.结果:所有46例(53足)病例,3例(3足)术后出现切口皮缘坏死,占总病例数的5.66%,经加强换药后均在6周内痊愈,余病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拆线后均无皮肤坏死.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术中规范、微创的操作是避免跟骨骨折手术皮肤坏死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4月至2009年4月我院共急诊手术治疗闭合性关节内跟骨骨折112足,行外侧切口,复位后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3例行植骨术。结果随访103足,随访449个月,平均15个月,93足切口Ⅰ期愈合,9足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足感染,术后功能优60例,占58.2%,良28例,占27.2%,差15例,占14.6%。结论关节内跟骨骨折经急诊手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能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该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在跟骨骨折中运用改良切口、传统L形切口治疗的可行性比较。方法该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L形切口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切口治疗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采用传统L形切口治疗的患者,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小切口手术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2例跟骨骨折采用局部小切口手术复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手术切口均获I期愈合,无感染,无皮肤坏死。随访6~22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切口处无疼痛。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25足,良3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87.5%。结论:在跟骨骨折的小切口手术复位治疗中,应尽量做到术前对骨折和软组织情况进行仔细评估,并进行规范可行的治疗,术中注意无创原则,更不能忽视术后的规范治疗,从降低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SandersⅡ、Ⅲ[1]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置入微型锁定钢板,对跟骨后关节面进行“排钉技术”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0例(45足),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25-68岁,中位数38.6岁。骨折根据 Sanders 分型:Ⅱ型31足,Ⅲ型14足。比较手术前后跟骨宽度、B?hler 角、Gissane 角,并按照 Maryland[2]足部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0-12个月,中位数11.5个月,术后无切口皮肤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4.5个月。Bohler 角由术前(14.35±4.25)°提高至术后(32.15±5.28)°;Gissane 角由术前(128.58±10.4)°提高至术后(118.26±8.24)°。按照 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4.4%。结论: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效果确切,固定牢固,可早期手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避免了传统跟骨外侧 L 形切口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八字型切口与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资料,依据手术切口入路的不同划分为两组,传统L型切口组有患者41例(41足),微创八字型切口组有29例(29足),所有患者均先完成各种常规检查的同时进行消肿治疗,之后分别予以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对不同入路方式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骨外露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八字型切口组的术前准备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更短于传统L型切口组,但其手术时间长于传统L型切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八字型切口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切口皮瓣坏死率、切口愈合延迟率)与传统L型切口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八字型切口入路治疗跟骨骨折,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会增加术式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与切口愈合时间,更具有治疗优势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住内固定治疗以及早期并发症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04年~2008年70例(78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外侧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术后皮辩下放置引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78足中,70足愈合优良,4足切口交角处皮辩缘皮肤坏死,4足切口内血肿形成,均经换药痊愈。结论:跟骨骨折内固定早期手术并发症与切口血供特点有关。跟骨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并发症,获得满意的疗效。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熟悉切口解剖,采用全厚皮瓣并避免过分牵拉,术后充分引流并抬高患肢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锁定钢板和重建型髓内钉联合小切口钢丝捆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1例给予重建型髓内钉联合大腿外侧小切口钢丝捆扎斜行骨折远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锁定钢板的治疗方法。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型髓内钉联合大腿外侧小切口钢丝捆扎在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优于单一锁定钢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永裕  李逸群  吴峰 《新中医》2012,(12):103-105
目的:观察小切口结合手法整复穿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外侧小切口结合手法整复穿针内固定组(A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B组)、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组(C组)各30例,分别采用相应方法治疗,观察跟骨骨折愈合、关节活动度范围、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月,骨折均为骨性Ⅰ期愈合。术后Maryland足部功能疗效比较,A组优于B组及C组(P〈0.01)。治疗后A组发生并发症病例较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足内翻加外翻、屈曲加背伸丢失度数较B、C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小切口结合手法整复穿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91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跗骨窦入路斜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采用改良跗骨窦入路斜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25~69岁,中位数37岁。均为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其中单足23例、双足2例,SandersⅡ型骨折19例、Ⅲ型骨折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8 d,中位数5 d。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12个月测量患足B9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患足功能,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中位数12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5个月。术前、术后1 d、术后12个月的B9hler角分别为15.96°±1.45°、34.26°±3.11°、34.07°±3.02°。术前、术后1 d、术后12个月的Gissane角...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术前、术中、术后预防跟骨切口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2009年2月-2012年2月,采用跟骨外侧的L行切口,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20例。结果:术后2周内出现创缘皮肤坏死,切口不愈合2例。结论:引起切口不愈合的原因较多,与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的解剖特点和对骨折合并皮肤及软组织损伤估计不充分,手术操作时技术不当,钢板及螺钉的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