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重型颅脑外伤38例救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方法。方法对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8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特重型颅脑外伤存活22例(57.9%),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7例(18.4%),重残15例(39.5%),死亡16例(42.1%)。结论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清除颅内血肿,脱水治疗脑水肿,早期亚低温治疗,防治脑血管痉挛,改善血流,及时正确防治各种并发症,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救治方法。方法 对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8例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特重型颅脑外伤存活22例(57.9%),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7例(18.4%),重残15例(39.5%),死亡16例(42.1%)。结论 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清除颅内血肿,脱水治疗脑水肿,早期亚低温治疗,防治脑血管痉挛,改善血流,及时正确防治各种并发症,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所有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均急诊行开颅探查术、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弥漫性脑肿胀者实施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死亡33例(48.5%),植物生存9例(13.2%),重残12例(17.6%),中残6例(8.9%),良好8例(11.8%)。结论加强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变化的观察,积极行手术减压及生命支持,维持有效的脑血流灌注和脑供氧,改善脑微循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黄国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73-17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伴休克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90例重型颅脑外伤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出院患者35例,占38.89%;轻度残疾患者8例,占8.89%;重度残疾患者24例,占26.67%;植物状态生存患者5例,占5.56%;死亡患者18例,占20.00%。18例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为:脑疝晚期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患者2例,不伴有脑疝患者因严重性休克导致死亡8例,手术治疗后因为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患者8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伴休克患者的救治重点是颅内血肿、休克、脑疝以及呼吸障碍,在治疗过程应以挽救生命为首要前提,按损伤控制外科治疗原则,必要时可以两个或多个部位同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23例GCS评分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GCS评分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3例患者中存活8例(生存率34%),其中预后良好和中残5例(21%),重残3例(13%);死亡15例(66%).结论 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改善GCS评分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方法对42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7,保守治疗15例。结果42例患者中,恢复良好8例,轻残20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结论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正确救治与否,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5):117-120
目的探讨螺旋CT探查在颅脑外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均进行螺旋CT探查,分析CT检查颅脑外伤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测发现,8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32.50%),脑挫裂伤16例(20.00%),硬膜下血肿14例(17.50%),硬膜下积液9例(11.25%),硬膜外血肿7例(8.75%),颅骨骨折6例(7.50%),颅内血肿2例(2.50%)。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测结果比较,螺旋CT探查颅脑损伤的符合率为100.00%;经分析发现,随着CT积分不断增加,患者预后越差。结论螺旋CT探查有助于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诊断,准确反映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特重型颅脑损伤76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治疗水平的方法。方法对7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按GOS标准判断,良好8例,轻残17例,中残12例,重残14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16例。结论手术时机越早越好,手术中尽快解除脑受压是术后恢复良好的关键;去大骨瓣减压,使患者有一个充分的颅内代偿空间,有助于缓解颅内压,度过脑水肿高峰期;应早期进行气管切开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对其正确的抢救措施提出了探讨。方法 手术方法为开颅、气管切开、胸穿抽气抽液、闭式引流、剖腹探查 +开颅、开颅 +开胸。合并呼吸衰竭时早期气管切开 ,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合并严重的脑干伤、脑水肿时早期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及加强脱水和支持治疗。结果  76例 ,抢救成功 49例 (6 4% ) ,死亡 2 0例 (2 6 .3% ) ,植物生存 7例。手术晚于 4h死亡率显著增加 ,在 4h之内手术死亡率是 19.4% ,晚于 4h手术后死亡率是 42 .8% ,P<0 .0 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 ,做到“快、准、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现我院选择了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61例行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手术综合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具体方法,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采用去骨瓣减压术,颅内血肿清除术,气管切开术。术后临床治愈35例,占57.4%;残疾14例,占22.9%。植物状态4例,占6.7%;病死8例,占13.1%。结论临床中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过手术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脑疝的早期诊断要点及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123例急性颅脑外伤脑疝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和诊治效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存活82例,恢复良好34例(27.6%),中残22例(17.9%),重残15例(12.2%),植物生存11例(8.9%);死亡41例,死亡率为33.3%,死于并发症19例(15.4%)。瞳孔散大时间<30分的生存率为78.0%,GCS评分3~5分、6~8分的死亡率分别为41.9%和28.6%。结论抢在脑疝形成早期诊断颅内血肿,及时抢救,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尽早解除脑疝,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入院时GCS评分和瞳孔变化相结合是判断颅脑损伤病情发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伤后距手术时间越短,特别是脑疝后距手术时间越短,手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后合并脑梗死的病因,治疗及防治举措,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颅脑外伤术后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因,治疗,防治举措及疗效情况。结果 42例颅脑外伤手术后合并脑梗死患者均接受综合治疗。治疗后,患者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增加(P<0.05)。患者出院3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按照GC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情况,恢复良好27例,重度中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合并脑梗死的病因往往较为复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全面、系统的综合治疗;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低患者死亡概率,改善患者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3.
郑岩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102-103
目的 探讨腹膜后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1例外伤致腹膜后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手术43例(治愈37例、死亡6例),未手术8例(治愈7例、1例死亡),死亡率13.7%.结论 腹膜后血肿依据其位置和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颅脑外伤的手术时机进行探讨,以提高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颅脑外伤病例,主要以颅脑外伤意识进行性改变的不同程度及瞳孔的变化分为两组,结合头颅CT表现,对比分析两组病例在不同的手术时机行手术的治疗效果。Ⅰ组35例,在昏迷前、患侧瞳孔无改变或稍有改变,但瞳孔对光反射仍灵敏时行手术治疗。Ⅱ组31例,在昏迷后、除2例瞳孔无异常,余均伴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时行手术治疗。结果Ⅰ组:良好34例(97.1%),中残1例(2.9%)。Ⅱ组:良好8例(25.8%),中残7例(22.6%),重残5例(16.1%),死亡11例(35.5%)。两组良好率、病死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病例,宜在清醒时或在昏迷前,瞳孔散大前手术,其效果极好;病情进展至昏迷伴瞳孔散大者预后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本组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均小于8分,本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当头颅CT显示颅内血肿同时伴有显著的脑组织受压症状时,均实施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和挫伤脑组织,合并有严重脑挫裂伤患者实施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本组患者中单纯血肿清除术6例,其余34例患者均行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25例患者存活,15例患者死亡,存活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2.6%和37.5%.术后发生并发症:脑积水患者3例,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严重水电解质紊乱患者5例,肺病发生感染患者8例.治疗后根据GOS预后评分标准:40例患者中,10例患者恢复良好,占25%,轻度残疾患者6例,占15%,重度残疾患者8例,占20%,1例患者植物生存,占2.5%.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关键,及时手术和有效降低颅内压并有效防治并发症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脑外科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将62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7例恢复良好,11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研究组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1例1,死亡2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效果理想,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阳  郭继龙 《黑龙江医药》2013,26(4):731-734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急诊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本组死亡4例,植物生存3例,余69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4例死亡病例主要因严重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继发脑干损伤,导致手术后中枢性衰竭死亡。抢救成功率94.7%。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及时清除血肿减压、止血,防止颅内压进一步升高造成脑疝是治疗颅内出血的关键步骤之一,及时积极正确的急救处理和外科手术治疗和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也大大降低了致残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相关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4月-2013年4月本科治疗的41例颅脑损伤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晚期脑疝和创伤性休克引起的脑缺血或者缺氧是导致患者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要原因,治疗后,6例患者恢复良好、8例患者轻微残疾、7例患者重度残疾,5例患者呈现植物生存、15例患者死亡。结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以及迟发性的颅内血肿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关键因素。采取综合性的处理方法,对预防及处理手术中的急性脑膨出、在降低致残率以及死亡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颅脑外伤后迟发性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住院部47例颅脑外伤迟发性血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拟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清除血肿,研究组采取手术治疗,采取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GOS及ADL评分情况对比,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总并发症率对比无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外伤容易出现迟发性血肿,采取手术清除血肿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患者预后好,且生活质量较高,是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国产YL-1型颅脑穿刺针,通过头颅CT片定位体表穿刺点和穿刺方向,穿刺成功后,利用生理盐水和尿激酶反复冲洗引流治疗小脑血肿42例。结果 42例手术均成功穿刺入血肿腔,无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因高龄、肺内感染死亡3例。术后36例血肿清除60%以上,术后3月97.4患者生活自理。结论准确定位,掌握正确方法,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