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实施抗凝治疗的3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给予健康教育和预见性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抗凝治疗的认识程度和使用药物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出血和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治疗的认知程度和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月310例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病患,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5例,实验组患者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机制,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对心脏康复知识的认知度、术后抗凝药物依从性以及对药物的不适表现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一定护理干预后在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以及术后康复知识的认知度较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意义;研究组心脏疾病患者对术后抗凝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加病患对心脏疾病治疗及康复知识的学习和深度认知,有效的减少或者避免术后抗凝治疗中出血情况的发生,帮助病患在抗凝治疗中培养更好的依从性,因此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依从性具有良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知晓率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瓣膜性心脏病(VHD)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品管圈活动管理,对比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对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率(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65.3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30.60%)(P0.05);入院时,两组GQOLI(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两组GQOLI评分较入院时比较显著上升,研究组GQO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不当并发症.方法 将1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按入院先后时间将前60例设为对照组,后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指导,强调患者家属参与,护理组长阶段性评估与补充,出院后随访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抗凝治疗不当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抗凝知识掌握和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系统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减少抗凝不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行瓣膜置换手术治疗且住院资料完整的心脏瓣膜病病人,按照入院顺序交替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阶段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预后。[结果]对照组病人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为(54.57±2.74)h,术后卧床时间为(72.62±7.74)h,住院时间(20.15±3.49)d,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为(7.04±1.16)分,护理满意率为91.18%;研究组病人术后ICU住院时间为(44.10±1.88)h,术后卧床时间为(41.09±7.75)h,住院时间(16.89±4.00)d,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为(10.02±1.18)分,护理满意率为97.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给予阶段性康复护理可有效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促进病人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知识教育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术期及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增加微信互动平台护理服务,出院后1,3个月调查两组患者抗凝相关知识及服用抗凝药物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抗凝知识掌握程度及抗凝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抗凝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认知护理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31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认知护理组(160例)和对照组(150例).认知护理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6个月后应用Morisky-Green测评表(MG)评价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并记录统计两组患者的血压正常控制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认知护理组CPAT佳的百分率为77.50%,对照组CPAT佳的百分率为55.33%,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认知护理组患者血压正常控制率为70%,而对照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48%,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认知护理可明显提高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地控制高血压,达到提高肾性高血压的控制率和降低肾性高血压危害的目的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1月1日~2019年5月31日15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抗凝知识掌握程度、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抗凝知识掌握程度、抗凝治疗总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对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依从性,降低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达标组(INR达标率≥80%)138例和未达标组(INR达标率<80%)71例,术后均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分析影响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华法林的用法、华法林口服时间及华法林的效用认知正确率均高于80%。两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收入、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程度为影响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不高,且依从性较差,其中受教育程度低、居住地为农村、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程度差均为导致患者依从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加强对患者的干预,以提高术后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3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及应用抗凝药依从性,患者护理满意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可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将88例需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自我管理及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参照凝血酶原时间(PT)需重新调整药量的频率少于对照组;定期复查PT遵医行为的病人多于对照组;出院后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进行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短信健康教育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8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和短信健康教育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短信教育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短信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抗凝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短信健康教育组患者比常规健康教育组患者按时服药、饮食调理、自我监测、定期复查的依从性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实施短信健康教育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8月共15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按便利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干预组76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对照组在出院后1周完成电话随访,干预组分别于出院后1周、1,3,6个月、1年予电话随访、病房回访、集体授课、个别讲解等护理干预,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抗凝治疗效果。结果1年后,干预组患者抗凝认知程度分别为完全认知89.04%,部分认知9.59,完全不认知1.37%,优于对照组的70.27%,20.2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7,P=0.012);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分别为完全依从97.26%,部分依从1.37%,完全不依从1.37%,优于对照组的86.49%,10.81%,2.70%,按时复诊为97.26%,高于对照组的8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134,4.713;P 〈0.05);干预组患者 INR 值达标率87.67%,高于对照组的70.27%,抗凝治疗并发症明显减少,其中出血发生率为6.85%,低于对照组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686,4.757;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认知程度与依从性,提高INR达标率,降低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和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方法 7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出院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优良率(91.4%)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治疗依从率(94.3%)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和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8例高血压患者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106例和对照组102例.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疗法措施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1年后应用Morisky-Green测评表(MG),评价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 治疗1年后,研究组患者CPAT佳的百分率为79.25%,对照组患者CPAT佳的百分率为58.82%,两组比较,X2值为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降压显效率为52.83%,有效率为45.28%;对照组患者降压显效率为33.33%,有效率为2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认知疗法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降低高血压危害,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知识和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对10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和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和知识知晓情况优于健康教育前(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治疗的认知程度和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赋权激励健康教育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9月我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采用赋权激励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抗凝药物知识掌握程度及出院后1个月抗凝治疗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抗凝药物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抗凝药物依从性评分(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按要求适量运动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赋权激励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药物的依从性及健康管理意识,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在抗凝治疗依从性、抗凝达标率、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抗凝依从性总均分对照组(2.79±0.60)分、观察组(3.65±0.58)分、t=5.59,P=0.012;抗凝达标率对照组76.0%、观察组88.0%,x2=5.21,P=0.013;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20.0%、观察组为10.0%。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抗凝治疗的抗凝依从性及抗凝达标率,同时能有效减少抗凝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和出院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人进行电话随访,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按时复查依从性、抗凝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及按时复查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够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依从性及按时复查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患者治疗和康复发挥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病一品"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20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病一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