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内分泌癌(NEC)临床少见,好发于胃肠道,发生于纵隔者更为罕见,约占纵隔肿瘤的6%。现报道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并经病理确诊的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道类癌的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特点及治疗选择,以提高胃肠道类癌的诊疗水平.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11年3月经内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类癌患者79例,对其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方法、有无转移及治疗效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组79例胃肠道类癌患者中,胃类癌占12.7%(10/79),十二指肠类癌占11.4%(9/79),乙状结肠类癌占1.3%(1/79),直肠类癌占74.6%(59/79),均无典型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为息肉样或黏膜下隆起性肿物.本组31例经活组织检查确诊,48例经术后病理确诊.41例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嗜铬粒蛋白A(CgA)、突触素(Syn)、CD56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4.1%、100.0%和80.5%.本组患者62例行内镜下治疗且治愈.本组患者类癌转移率较低,为7.6%(6/79).结论 类癌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胃肠镜检查及病理是发现、诊断类癌的重要手段.治疗方式的选择可依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而定.符合内镜下治疗标准的病例,应首选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3.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及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起源于支气管黏膜kulchitgky(一种嗜银细胞)细胞肿瘤,包括类癌(典型和非典型类癌)、大细胞癌(LCNEC)和小细胞癌(SCLC).它们组成了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临床和形态学表现.这些肿瘤有广泛临床、病理、影像学的表现.有着不同的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这些肿瘤占全部肺的新生物的25%以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分型对照,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8月至2012年9月间诊治的32例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对照分析CT表现与病理分型。结果 32例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4例典型类癌、4例不典型类癌、10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4例小细胞肺癌。其中男27例、女5例,平均年龄54.9岁;中央型14例、周围型18例;肿瘤平均直径(32.145±13.335)mm,分叶征12例(37.5%),密度均匀23例(71.9%),增强扫描CT值增高(41.594±18.641)HU;合并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20例。结论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与其病理特性相对应,典型类癌及不典型类癌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及小细胞肺癌缺乏特征性影像表现,确诊最终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例患者中病灶均显示管壁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最大病灶大小约6.1 cm ×2.6 cm ×2.4 cm.MRI主要表现T1WI等信号3例,稍低信号3例;T2WI脂肪抑制表现为等信号2例,稍高信号4例;DWI序列中,6例病灶均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4例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其中3例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弱,另1例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2例病灶始终呈轻中度强化.2例发生于胃部病灶及1例发生于直肠的病灶向壁外浸润.结论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多表现为T1WI上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等或稍高信号,DWI扩散受限,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表现.MRI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海  邓志勇  徐松  陈金珍  张阳 《西南军医》2010,12(6):1100-1101
目的 探讨肺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特点和免疫病理分型.方法 总结我院肺神经内分泌癌14例的病理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肺神经内分泌癌占同期检出肺癌的12%(14/117),其中男性10例,占71.4%(10/14).神经内分泌癌免疫标记NSE Syn CgA阳性率分别为92.9%,71.4%,64.3%.结论 肺神经内分泌癌具有恶性程度高,发展迅猛,早期就伴有局部或远处转移.存在上皮及神经内分泌等多项分化,联合多项免疫标记可极大提高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GEP-NETs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3例患者中,20例CT检查发现病变,其中单纯胃肠壁增厚4例,单纯肿块形成6例,肿块并胃肠壁增厚10例,肿块最大径0.9~5.2 cm,平均(2.6±0.6)cm.CT平扫15例为均匀等密度,4例肿块内见小斑片状坏死低密度区,1例为高密度出血灶;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16例,中度强化4例.病变侵犯浆膜7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7例,肝脏转移2例.病理上该肿瘤位于黏膜下,呈浸润性生长,较小肿块表面肠黏膜常完整,较大者可形成溃疡,并可突破浆膜.结论 GEP-NETs病理基础决定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对判断该肿瘤的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玉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33(10):1255-1255
喉部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是临床非常少见的恶性肿瘤,仅占喉部肿瘤的0.3%~0.5%.1969年Goldman报道了第1例喉神经内分泌癌.该病早期较难发现,预后多与肿瘤分型有关.现将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喉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伴肝转移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情况,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一2015年1月收治的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20例胃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2010年WHO肿瘤分类标准对肿瘤进行病理分类及分级.结果 20例患者年龄55.5±10.6(35~77)岁.其中病变位于胃13例,十二指肠7例,病变最大直径为0.2~2.5cm.内径下表现为息肉样隆起、半球样黏膜下隆起及黏膜糜烂.所有病变均行内镜下治疗,包括电凝电切4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0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6例,1例患者ESD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治疗.内镜下活检及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病理分级19例为NET l级,1例为NET 2级.随访5~34个月无转移及复发.结论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5例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3例及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结合文献报道的28例患者,总结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式。结果 例1和例5为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例2和例4为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合并囊性畸胎瘤(其中例2尚伴黏液型类癌),例3为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伴黏液型类癌。5例患者甲状腺肿类癌的甲状腺滤泡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甲状腺标记物阳性,类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及生长抑素受体2(SSTR2)阳性,例2和例3中黏液型类癌均呈突触素(Syn)阳性、嗜铬素A(Cg A)阳性、CDX2阳性。5例患者肿瘤Ki-67增殖指数均<2%。此外,5例患者的甲状腺滤泡不同程度地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4例术后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1例失访。在PubMed和SEER数据库分别检索了1971-2021年和1988-2011年报道的原发性卵巢甲状...  相似文献   

11.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是一类起自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肿物,绝大多数发生在胃肠道系统和肺,在消化道中,小肠、阑尾和胰腺较多见.肝脏发生的内分泌肿瘤多为胃肠道内分泌肿瘤转移所致,而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PHNEC)十分罕见,只占全部内分泌肿瘤的0.3%[1],目前只有150多例英文文献报道的PHNEC,而且多为个案报道[2-3],但随着我国恶性肿瘤不断上升的发病率,PHNEC的发生也有所增加.PHNEC可能是起源于胆管周围散在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与其他部位的内分泌癌一样,该肿瘤亦生长缓慢,且预后较好,但不同的是该肿瘤常很少发生类癌综合征.由于肝脏的内分泌肿瘤多为转移性的,而PHNEC较罕见,加之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征象缺乏特异性,增加了其正确诊断的难度,故本文就PHNE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加以综述,以期加深对其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前留置胃管是否有利于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342例体外循环(Cordiopulmonary bycass,CPB)心内直视术的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术前留置胃管组177例)和B组(非术前留置胃管组165例),患儿均常规给予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留置胃管后即刻及每间隔6 h进行胃液镜检和潜血试验至拔除气管插管正常进食为止,同时观察两组患儿胃肠道并发症如腹胀、恶心、呕吐、胃肠黏膜损伤和大出血的发生率.术后重度低心排、肾功能衰竭、呼吸辅助时间≥72 h的患儿除外.结果 纳入统计学处理的患儿317例,A组(162例),B组(155例).A组16例患儿术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为9.8%;B组118例患儿术后出现上述症状,发生率为75.8%.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8,P<0.001).A组发现胃肠黏膜损伤29例,胃肠道大出血3例;B组术后因胃肠道并发症留置胃管95例,发现胃肠黏膜损伤28例,胃肠道大出血7例.结论 术前留置胃管可降低心内直视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时发现胃肠黏膜损伤和消化道大出血,有利于胃肠道并发症的防治.因此,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前应常规留置胃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纵膈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方法 回顾经病理证实的9例纵膈神经内分泌癌,分析其CT的影像表现.结果 9例纵膈神经内分泌癌多位于前上纵膈(7/9).纵膈神经内分泌癌CT值密度欠均匀,病灶直径大于5cm时其内易见坏死.对比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 纵膈神经内分泌癌具有体积大,易坏死、具有明显侵袭性、易转移的特点.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提高纵膈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张阳  李海 《西南军医》2011,13(3):432-434
目的探讨食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对7例食道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灶部位、病理诊断要点及治疗分析。结果本组7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73岁,病灶位于食道距门齿25~35 cm处,免疫标记NSE阳性7例(占100%),Syn阳性5例(占71.43%),CgA阳性5例(占71.43%),CK-pan阳性4例(占57.14%)。结论食道神经内分泌癌发病多为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以食道中下段多见,一般发现较晚,预后较差。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之间存在着共同抗原,因此预示多项免疫标记同时运用于常规病理诊断的重要性。辅以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出率,以达到及时治疗并提高病人生存率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直肠类癌的组织学表现类似恶性肿瘤,但生物学行为更趋向于良性病变,故其治疗措施及预后明显不同于直肠腺癌。尤其是对于病灶直径1.0~2.0cm的直肠类癌,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尚存争议。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胃肠道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较大、广基病变的一次性完整切除。2008年9月-2010年6月,我们采用ESD治疗直肠类癌13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肺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周围型肺神经内分泌癌的MS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具有完整胸部MSCT资料并经病理学证实的42例周围型肺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小细胞癌与其他类型神经内分泌癌在淋巴结转移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周围型肺神经内分泌癌病灶密度多较均匀(29例),多有分叶(30例);病灶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和周围阻塞性肺炎在本组少见(分别为8例,4例,7例,8例);病灶呈轻度强化,病灶密度值、强化程度相仿,以上征象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对不同周围型肺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53例经手术切除的肺神经内分泌癌进行了病理形态学及临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根据分化程度,神经内分泌癌可以分为三型:高分化型(类癌)、中分化型(不典型类癌)、低分化型(小细胞肺癌)。在临床生物学方面,手术时肿瘤体积,高分化型为6.91cm~3,中分化型为23.82cm~3,低分化型为31.32cm~3,差别显著(P<0.05);中位生存时间,高分化型为78~ 个月,中分化型为30个月,低分化型为14个月,差异极其显著(P<0.001)。在病理形态学和超微结构上三型间亦明显不同,有加以区分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明  韩青  侯海利 《武警医学》2008,19(12):1124-1126
类癌好发于阑尾、胃肠道,原发于肺者少见,属于肺神经内分泌癌,仅占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1%~2%。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007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肺类癌的CT现,以期提高对肺类癌的CT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cT影像特征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但CT检查误诊的胃肠道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胃类癌CT影像表现为边界锐利的类圆形均质肿块,l例位于腔内,直径约1.0cm,CT检查漏诊后经胃镜确诊。1例位于腔外,直径约6cm,见明显均匀强化。术前cT检查误诊为胃间质瘤。1例小肠类癌表现为回肠末段偏心明显强化肿物,局部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并不完全小肠梗阻,术前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阑尾类癌,2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漏诊。均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类癌。结论消化道不同部位类癌有不同的CT表现,了解这些特征性表现对于术前正确诊断类癌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卫英  阮磊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4):593-595,610
目的探讨胸腺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特点。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确诊的13例胸腺原发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3例中男性10例,女性3例。5例不典型类癌,1例典型类癌,2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5例神经内分泌癌未明确分型;1例伴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改变;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通常表现为较大肿块影(4.6~12.8 cm),形态多不规则(n=7),多数无包膜境界不清(n=8),密度多不均匀、肿瘤内坏死囊变明显(n=10),少见钙化(n=1),未见明显出血或分隔,增强后不均匀轻中度强化,3例伴胸腔及心包积液,侵犯纵隔内脂肪或心脏大血管(n=12),4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合并远处转移。结论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多表现为大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不均匀强化和局部侵犯,坏死囊变常见,若合并库欣综合征多能明确诊断,CT检查有助于疾病分期,指导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