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洱源县平坝区鼠类感染日本血吸虫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7~8月,在云南省重度血吸虫病流行区洱源县三营乡共和行政村的6个自然村及周围地区开展了鼠类感染日本血吸虫的调查研究。同时,为了分析鼠类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我们尚对人、畜血吸虫感染情况作了比较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洱源县位于滇西中部,共和行政村地处该县北部,海拔2070m,面积8km2,地势较平坦,年均气温13.8℃,降雨量786.4mm。共和行政村共有13个自然村,1072户,4883人,均为白族。村民住房多为土墙瓦顶,屋外紧连园地及农田,适宜于家畜、野鼠活动。洱源县于1953年发现血吸虫病,共和村属该县的重…  相似文献   

2.
高原峡谷区鼠类感染日本血吸虫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8年7 ̄8月,在洱源县高原峡谷区对鼠类、人群和家畜的血吸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捕获鼠类778只,隶属3目4科7属11种,以黄胸鼠、齐氏姬鼠和褐家鼠为优势种类。检验鼠760只,其中4种28只鼠类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阳性率为3.68%,EPG(每克粪便虫卵数(x)为25.47;人群阳性率为20.37%,EPG(x)为3.36;牛阳性率为7.89%,EPG(x)为0.0135;马阳性率为2.56%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鼠类在南京市阳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鼠夹法和鼠笼法捕获老鼠,调查南京市部分江滩的鼠类分布和鼠密度,对捕获鼠进行分类并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放置鼠夹和鼠笼3865个,捕获鼠类8只,其中黑线姬鼠3只,沟鼠5只。经解剖均未发现有血吸虫寄生。结论鼠类在南京市阳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
几种鼠类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常见的5种野鼠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观察野鼠体内的成虫发育率、虫体大小、寄生部位、血清抗体反应及排卵等情况,以了解不同野鼠对血吸虫的易感性。实验结果,野鼠对血吸虫易感性的高低依次为板齿鼠、海南屋顶鼠、黄胸鼠、黄毛鼠、褐家鼠。不同种属的野鼠与血吸虫的关系差异较大,如作为新感染调查对象,应在原螺区内以敏感的优势鼠种为主,才能取得确切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6.
日本血吸虫实验感染及动物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天然或重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免疫原性比较、保护性免疫力评价、抗血吸虫新药实验效果考核、以及用于评价诊断方法效果的动物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均涉及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实验动物,且常需计算虫负荷、卵负荷。从技术上说,上述研究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虫卵计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粪中日本血吸虫卵计量变异特征。方法对清溪二村民连续7次收集粪便,用改良Kato法涂片2张;对44倒粪检阳性者,再涂片10张。结果一村粪检累计检出率从单次42.38%增加到7次的68.26%,二村从17.02增加到35.98%。虫卵在同一粪便中的分布并非完全随机。结论改良Kato法的敏感性与人群感染度及粪便取样部位有关;个体内虫卵计量变异,可用负二项分布来描述其特征。  相似文献   

8.
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抗原定位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用IFA方法,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的各期兔血清进行了成虫和虫卵的抗原定位研究,以观察抗原的定位随感染进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用Rossman's固定液固定的成虫石蜡切片的抗原定位及反应强弱依次为肠管壁、间质和皮层。雄性生殖系统,如睾丸可见荧光反应。雌性生殖系统未见荧光反应。雄虫的反应强度比雌虫强,尤其在间质部位最明显。成虫冰冻切片抗原定位反应最强的部位在皮层。间质较弱,肠管壁几乎阴性。对病鼠肝内虫卵抗原定位结果显示,石蜡切片抗原从感染后第4周起可见定位在虫卵内毛蚴的顶腺、侧腺及卵黄膜、卵间隙和卵壳上。顶腺和侧腺的阳性反应最强。第五周开始可见卵周有何博礼现象。冰冻切片的抗原也在第四周开始出现,定位在卵黄膜及卵壳上。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不同感染度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急、慢性期心脏的病理、超微结构及相关生化代谢的变化,采用光镜、电镜对血吸虫病小鼠模型的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同时检测血清心肌酶AST、CK活性,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自感染后第8wk轻、重度感染组心肌组织均可见明显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心内膜、心肌及心肌血管急性炎性病变及慢性过程中的纤维母细胞增生,局部间质纤维化,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糖原颗粒增多等变化。在心肌组织内发现有虫卵沉着,但未发现成虫。AST活性在第8、18wk,CK活性在第13、18wk均显著升高。SOD活性先升高(第8wk)后降低(第13、18wk),MDA含量自第8wk起持续升高。结果提示,日本血吸虫感染致宿主心脏损伤是虫卵沉着、氧自由基的继发损伤等因素共同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玉溪地区鼠类感染肝毛细线虫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将从日本血吸虫成虫分离纯化出的28kDa、31/32kDa及97kDa蛋白混合组成多价分子疫苗免疫小鼠,再行攻击感染,观察其保护性免疫力。结果:疫苗加佐剂组成虫减虫率、肝组织减卵率及肠壁组织减卵率分别为50.3%、72.0%和8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肝虫卵肉芽肿较对照组炎症反应程度轻,虫卵肉芽肿周长及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由日本血吸虫成虫28kDa、31/32kDa及97kDa蛋白联合组成的多价分子疫苗,具有较高的减虫率、减卵率及抑制虫卵肉芽肿形成的作用,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鉴别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类型及其水解蛋白活性。方法:收集日本血吸虫成虫肠道排出物,用含精氨酰键的特异性人工合成底物识别排出物中组织蛋白酶的类型及活性。结果:成虫肠道排出物能降解组织蛋白酶B的特异性底物7-氨基-4-甲基香豆素(Z-Arg-Arg-AMC)和组织蛋白酶B及L的共同底物Z-Phe-Arg-AMC。组织蛋白酶L的抑制剂Z-Phe-Phe-CHN2能部分抑制排出物对Z-phe-Arg-AMC的降解作用。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L的最适pH为5.0-5.5。结论:日本血吸虫成虫排出物具有组织蛋白酶B和L样活性。  相似文献   

13.
日本血吸虫幼虫寄生对钉螺生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日本血吸虫幼虫寄生对湖北钉螺生存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集安徽贵池江滩无血吸虫感染的钉螺 ,在室内进行人工感染 ,将获得的感染性钉螺和对照组阴性钉螺同时放回现场环境饲养 ,每间隔 10 d观察钉螺生存情况 ,记录不同时间钉螺的存活率和死亡率 ,用动物生存寿命表法计算钉螺被血吸虫寄生后在现场环境中期望生存时间的变化。结果 在现场自然环境中 ,有血吸虫寄生钉螺的死亡高峰为 6 0~ 70 d时间段 ,推算期望生存时间为 6 3.4 6 d,最长生存时间为135 d;无血吸虫寄生钉螺的死亡高峰为 80~ 90 d时间段 ,推算期望生存时间为 83.5 4 d,最长生存时间为 15 5 d。感染了血吸虫的钉螺比无血吸虫感染的钉螺期望生存时间缩短了 2 4 .0 4 %。结论 感染了血吸虫的钉螺在自然环境中的死亡率增高 ,生存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4.
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小鼠肝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小鼠肝药物代谢酶的影响。结果,感染20、40和60条血吸虫尾蚴6wk的小鼠,其成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分别为53±9、100±64和172±93min,表明随感染度的增加而明显延长。体外实验观察到各感染度小鼠的肝苯胺羟化酶(Aniline hydroxylase,AH)、氨基比林N-脱甲荃酶(Aminopyrine N-demethylase,APD)的活性和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含量均明显降低。即使相同感染度不同病程也显示不同差异,感染30条尾蚴8wk小鼠的肝AH、APD活性和P-450含量比感染4wk小鼠明显降低,分别为对照的32.7%、13.7%和7.7%。说明日本血吸虫感染能明显降低小鼠肝药物代谢酶活性,其影响程度随感染度和病程不同而呈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SD大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机理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 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正常SD大鼠血清(NRS)、感染SD大鼠血清 (IRS)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 (AWA)的识别 ;并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NRS抗AWA、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肺期童虫抗原 (SSA)的IgG抗体及亚类 ;并观察了NRS、去补体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童虫的杀伤作用。 结果 NRS可识别AWA中的 75、47、3 4.5和 2 3ku的抗原分子 ,IRS则主要识别分子质量为 62~ 86、5 4.7、47、3 4.5、3 0 .3和 2 3ku的特异性条带 ;NRS抗AWA、SEA、SSA特异性IgG1 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昆明鼠血清中相应的抗体水平 ,而IgG2b则无明显增高 ;SD大鼠去补体血清在体外对童虫的杀伤作用低于正常血清 ,培养 48h童虫的死亡率分别为 41.0 %和 76.2 %。 结论 SD大鼠血清中存在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抗体 ,此抗体在SD大鼠血清的杀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重组日本血吸虫铁蛋白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用重组日本血吸虫铁蛋白免疫小鼠,观察抗血吸虫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用重组的日本血吸虫铁蛋白(GM-CSF-SjFerritin)免疫小鼠,经皮下免疫3次,在第3次免疫后4周,经腹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或50条,45d后杀鼠,观察减虫效果。结果 用GM-CSF-SjFerritin,IL-12+GM-CSF-SjFerritin和FCA+GM-CSF-SjFerritin免疫小鼠分别获得2  相似文献   

17.
青蒿琥酯对防汛人群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大规模应用青蒿琥酯预防性治疗接触疫水的人群预防血吸虫感染的效果。 [方法 ]在防汛中对 170 31人在接触疫水后第 7天开始口服青蒿琥酯 ,每周 1次 ,每次 30 0 m g,连服 3wk,记录副反应。距末次服药平均 17d后开始查病 ,部分于两个月后随访。 [结果 ]全组无急性血吸虫病发生 ,EL ISA阳性 2 0 4例 (1.2 0 % ) ,COPT>3%者 195例 (1.14% ) ,仅数例有肝功能变化。服药副反应发生率低 ,绝大多数不需特殊处理。 [结论 ]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具有高效、安全及方便等优点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预防药 ,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裂体吸虫x(S.x)和日本血吸虫(S.j)的蛋白质有无差异。方法 采用SDSPAGE法。感染S.x和S.j尾蚴的兔45d后剖杀,从肠系膜静脉血管中取出成虫,各20对,匀浆,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电泳,分离胶和浓缩胶分别为10%和4%。电泳完成后以考马斯兰R250染色应用分子分析软件系统Gel Doc1000(BIO-RAD)进行分析,并计算出S.x与S.j的比值(S.x/S.j)。结果 S.x和S.j蛋白带各有26条,其中35.0kDa和109.8kDa为S.x和S.j分别特有的蛋白带,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S.x和S.j和873kDa,40.9kDa和32.2kDa蛋白质量差异达2倍。15.2kDa蛋白质量差异1.9倍,73.2kDa蛋白质量差异1.7倍。结论.S.x和S.j成虫可溶性蛋白所分出的带数经定性,定量分析,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9.
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来探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新西兰兔,观察虫卵肉芽肿大小、肝纤维化程度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即肌成纤维细胞。结果感染后第4周α-SMA阳性细胞有表达(分级计分为1.13±0.33),第6周出现虫卵肉芽肿(大小为129±55,单位:103μm2,下同),在感染后第8周达高峰(202±86),肉芽肿周围开始出现成纤维细胞,其后随时间的推移肉芽肿逐渐缩小,而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α-SMA阳性细胞表达也逐渐增加。结论提示肉芽肿与肝纤维化无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延伸,其中肝星状细胞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趋化因子在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中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中趋化因子(chemokine)在CD4^ T细胞中的表达概貌,并探讨其与Th细胞极化和免疫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Affymetrix芯片)技术,从基因水平获得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时期CD4^ T细胞表达的趋化因子概貌,并用反转录PCR(RT—PCR)凝胶成像半定量技术验证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L)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趋化因子表达与病理的的关联。结果 日本血吸虫虫卵沉积前,MIG、RANTES明显增强;感染6周IP-10、MIP-2、MIP-1α、MIP-1β、ECF—L升高,持续到感染13周;GRO、Lymphotactin、MCP-1、RANTES在感染13周显著增强。RT-PCR半定量验证ECF-L表达模式与基因芯片结论一致。结论 日本血吸虫人工感染小鼠的CD4^ T细胞表达大量趋化因子,它们共同参与Th1/Th2免疫应答,影响免疫病理状态;改变趋化因子格局可能影响疾病的自然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