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2 (IL- 2 )、白细胞介素 - 6 (IL- 6 )在胎盘血中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健康妇女、孕妇和胎盘血 IL- 2、 IL- 6中含量。结果 :孕妇血 IL- 2和 IL- 6含量高于胎盘血和健康妇女血 (P <0 .0 1或 P <0 .0 0 1) ,而胎盘血 IL- 2和 IL- 6也高于健康妇女血 (P <0 .0 1或 P <0 .0 0 1)。结论 :胎盘血中有丰富的造血细胞因子 ,用于治疗化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M-CSF、IL-2和IL-6在孕妇血中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妇女和孕妇血中GM-CSF、IL-2和IL-6含量.结果孕妇血中3种因子含量高于健康妇女(P<0.01).结论孕妇血中GM-CSF、IL-2和IL-6含量显著增加,是母体维持胚胎正常发育所必须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5年3月在广州花都区人民医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50例和正常孕妇5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6水平,分娩时取胎盘胎膜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着破膜时间延长,孕妇血清IL-6水平有增加趋势;有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IL-6水平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者及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6水平升高对诊断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氯氮平治疗前后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的变化.方法研究组为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与研究组氯氮平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IL-2、IL-6的血浆浓度,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G的血浆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浆IL-2、IL-6、IgG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治疗6周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L-6、 IgG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治疗后IL-2水平下降也许可作为抗精神病药物影响免疫功能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魏明  刘军  张丽娟  张西莹 《现代医学》2001,29(5):312-314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与IgE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哮喘患者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0和IFN-γ的含量以及血浆中IL-10、IFN-γ和IgE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哮喘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0与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1).哮喘组血浆中IL-10、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5),血浆Ig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哮喘组患者血浆中IL-10、IFN-γ含量和IgE浓度呈负相关(r1=-0.31,r2=-0.50).结论IL-10、IFN-γ在哮喘患者IgE的产生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与绝经早期妇女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非牙周炎和49例患慢性中、重度牙周炎的维吾尔族(维族)妇女,所有妇女绝经年限均≤5年.采集30颗牙周健康牙和49颗牙周炎患牙的龈沟液(GCF)样本,随后记录牙周临床观察指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GCF中IL-6的含量. 结果牙周健康组GCF中IL-6的含量为(1 088.10±102.33) pg/ml,慢性牙周炎组GCF中IL-6的含量为(2 961.22±224.80) pg/ml, 慢性牙周炎组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组(P<0.005);经相关分析,慢性牙周炎患牙GCF中IL-6的含量与GI、PPD、CAL均呈正相关(r=0.564, P<0.005; r=0.335, P<0.05; r=0.324, P<0.05).结论绝经早期的妇女健康牙GCF中含有少量IL-6.GCF中IL-6的产生增加可能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IL-6的水平反映了牙周炎症的严重程度,可以尝试作为判断牙周病变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IL-18基因的转录及表达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从57例HBV感染者(无症状携带者15例,慢性肝炎患者30例,重型肝炎患者12例)和10例健康献血员血液中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脂多糖(LPS)刺激6h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流式细胞术技术对IL-18基因的转录及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之间IL-18基因转录及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重型肝炎组IL-18基因转录及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均P<0.01),无症状携带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慢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均P>0.05).随着病情加重,IL-18水平上升.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不同的慢性肝炎患者之间IL-18基因转录及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肝组织炎症程度越重,IL-18水平越高.慢性肝炎组患者IL-18基因的转录及表达水平均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54,P<0.01;r=0.63,P<0.01).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患者、重型肝炎患者PBMC内IL-18mRNA表达水平与PBMC内IL-18蛋白含量呈高度直线正相关(r=0.980,P<0.001;r=0.910,P<0.001;r=0.975,P<0.001).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宿主对HBV的免疫应答,与肝脏炎症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8例ICVD患者血清IL-8和IL-6含量.结果 ICVD组发病初血清IL-8、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CVD患者发病1周内血清IL-8、IL-6浓度明显高于发病1周后(P<0.01);而且大面积脑梗塞者较小面积脑梗塞者高(P<0.01).结论脑缺血损伤引起IL-8、IL-6的表达,而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则与脑缺血的缺血面积大小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妊高征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重度妊高征患者30例(妊高征组)母血、脐血中IL-6与TNF-α的含量.并以同期正常妊娠妇女30例作对照(正常妊娠组).结果妊高征组母血中IL-6含量为(163.30±64.82)ng/L,TNF-α含量为(1.52±0.31)ng/L,均较正常妊娠组显著增高(P<0.01,P<0.01).妊高征组脐血中IL-6含量为(135.20±84.16)ng/L,TNF-α含量为(1.31±0.16)ng/L,也均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P<0.01;P<0.01).结论IL-6与TNF-α参与了妊高征的血管内皮损伤过程,两种细胞因子的升高与妊高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放免法和ELISA法测定2组孕妇羊水和母血、脐血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产后行胎膜病理检查。结果表明胎膜早破组母血、脐血和羊水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破膜时间延长和胎膜病检炎症程度加重,母血和羊水IL-6水平逐步升高(P<0.01);胎膜早破孕妇,抗生素组较非抗生素组母血、羊水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比较监测绒毛羊膜炎各指标和方法的临床价值发现采用ELISA法测母血IL-6是早期监测胎膜早破孕妇发生绒毛羊膜炎的一种较敏感、方便的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2.
农宝安  许进福 《广西医学》2012,34(9):1173-1174,1176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87例NS患者(肾病综合征组)及67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Hcy、TC、TG及血清IL-6、IL-8的含量,分析肾病综合征组患者血浆Hcy与TC、TG的相关性.结果 肾病综合征组血浆Hcy、TC、TG及血清IL-6、IL-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Hcy与TC、TG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Hcy及血清IL-6、IL-8含量明显高于健康者,血浆Hcy可能是肾病综合征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IL-6)和白细胞介素-23(IL-23)的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47例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的血清IL-2、IL-6和IL-23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血清IL-2、IL-6和IL-2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2、IL-6和IL-23水平检测在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和临床对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含量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RlA)测定8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IL-6、IL-8、HA、LN、PCⅢ含量变化.发现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TNF-α、IL-6、IL-8含量与HA、LN、PCⅢ含量正相关.与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平行测定二者成正相关.结果表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过程中,贮脂细胞的活化,胶原合成增加与TNF-α、IL-6、IL-8细胞因子有关,细胞因子活性与血清胆红素一样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血清IL-2、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10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西医组(对照组)50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2.0%,高于对照组50.0%(X2=3.95,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IL-2、IL-6和TNF-α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2.115~2.754,P<0.05~0.01);治疗组治疗后IL-2、IL-6含量高于对照组(t=2.315,t=2.431,P<0.05).结论 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可能对预后判定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患有过敏性紫癜(HSP)儿童急性期体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变化的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50例已确诊的HSP患儿的血清,其中有24例来自肾损害组,26例来自非肾损害组;取25例健康儿童的血清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3组血清样本中IL-10、IL-13、IL-15的含量。〔结果〕HSP患儿血清中IL-10、IL-13、IL-15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损害组血清样本中IL-10、IL-13、IL-15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肾损害组(P<0.01)。〔结论〕HSP患儿体内存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功能紊乱,血清IL-10、IL-13、IL-15的含量与紫癜性肾炎(HSPN)、HSP的发病过程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陈悦  黄星 《微创医学》2004,23(6):738
目的 探讨自发性早产孕妇血IL-6、GM-CSF的变化.方法用ELSA法检测36例自发性早产孕妇血IL-6、GM-CSF并与36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比较.结果自发性早产孕妇血IL-6、GM-CS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6、GM-CSF可能在自发性早产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监测其变化对预测自发性早产及治疗效果观察、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感染对胎膜早破早产、分娩方式和IL-12、IL-18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院有生殖道感染的孕妇89例作为观察组,收集无生殖道感染的孕妇89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母体病率、胎盘病理阳性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先兆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及剖宫产发生率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孕妇生殖道感染可以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且阴道分泌物中IL-12和IL-18的表达升高,临床应对妊娠妇女进行常规生殖道感染方面的检测,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白细胞介素-6(IL-6)的改变.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与同期11例对照组正常足月新生儿血IL-6含量.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血IL-6浓度增高,其均值±标准差((-x)±s)为(432.23±256.84)ng/L,对照组为(28.82±9.66)ng/L,P<0.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增高,白细胞介素-6可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孕妇血清IL-6、IL-1和TXB2预测早产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淼  郑飞云  胡燕  张李雅 《华中医学杂志》2004,28(3):203-204,F003
目的探讨先兆早产和胎膜早破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和血栓素B2(TXB2)水平高低与早产发生以及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胎膜完整的孕28~35周的先兆早产孕妇41例(Ⅰ组), 胎膜早破的同孕龄孕妇26例(Ⅱ组)的血清进行IL-6、 IL-1和TXB2测定, 并以相同孕周的正常孕妇18例为对照(Ⅲ组), 三组同时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进行白细胞计数.部分患者行胎盘病理检查和羊水培养.结果从采血至分娩的时间比较, Ⅰ组和Ⅱ组中<1周、 1~2周、2~4周分娩者, IL-6、 I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P<0.01、 P<0.01); 同时组内分娩发生越早, IL-6和IL-1越高, 感染也越严重.CRP反应感染的敏感性明显差于IL-6和IL-1,且胎盘病理提示炎症和羊水培养阳性的病例其IL-6和IL-1水平较阴性者明显升高.结论 IL-6、 IL-1和TXB2的产生与羊膜腔感染有关, IL-6、 IL-1的高低可预测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