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arterythrombosis,HAT)是肝移植后严重和主要的血管并发症,约占所有血管并发症的60%,往往导致移植肝脏的急性坏死、多发性肝脓肿和胆道系统并发症,与移植较高的失败率有关。4周或30d以内发生者称为早期,约占46.7%,4周以后为晚期,约占53.3%[1]。近年,成人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的预防.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器官移植科共实施596例成人尸肝移植,自2005年开始采取综合措施预防HAT形成,包括术中重建变异肝动脉,受体肝动脉条件不好的患者采取供体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搭桥,动脉吻合全部采用显微缝合技术,术后常规监测移植肝血流,对肝动脉峰值流速低于40 cm/s的患者行抗凝治疗.比较2004年实施的181例肝移植患者(A组)与2005-2007年实施的415例肝移植患者(B组)HAT发生情况.结果 A组共有8例患者出现HAT,发生的中位时间为术后11 d(3~41 d),3例表现为急性肝功能恶化,3例表现为胆漏,1例表现为肝脓肿,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B组共有6例患者出现HAT,发生时间为术后8 d(1~21 d),3例表现为急性肝功能恶化,1例表现为胆漏,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B组患者HAT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1.44%vs4.42%,X~2=4.86,P=0.027).A组3例行再次肝移植,共死亡5例,B组3例行肝动脉重建联合肝动脉局部溶栓治疗,2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严重感染、肾功能衰竭死亡.3例患者接受再次肝移植.结论 肝动脉血栓形成是肝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术中采用显微缝合方式,注意重建变异肝动脉,术后严密监测,及时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肝动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的诊断与治疗,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中心共实施成人尸体肝脏移植387例.术后采用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移植肝血流.疑有肝动脉血栓形成时,采用超声造影或肝动脉造影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手术再血管化治疗及再次肝移植等治疗.结果 387例中术后共有10例患者发生HAT,发生率2.6%.发生HAT的中位时间为肝移植术后7(范围2~18)d.2例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其中1例伴肝动脉狭窄放置支架,均痊愈;3例再次手术行肝动脉重建联合肝动脉局部溶栓治疗,其中1例术后再次出现HAT,死亡;2例行再次肝移植,痊愈;3例出现肝内脓肿,严重感染,肝功能恶化死亡.死亡率为40%(4/10).结论 肝移植术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流是早期发现HAT的关键,超声造影及肝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及时采用介入溶栓、手术再血管化及再次肝移植等治疗虽然可减少患者死亡,但预防HAT发生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后无症状性肝动脉血栓形成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导致移植肝动脉阻塞后无症状的可能原因。方法 通过肝功能监测、彩色多普勒超声、肝动脉造影、肝组织活检以及胆道造影等手段追踪观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经过,综合分析导致“无症状”的各种可能因素。结果 肝移植术后第4d肝动脉吻合出现血栓形成,至20d肝动脉接近完全阻塞;肝组织学检查见肝内胆汁淤积、肝细胞水样变性、小胆管上皮细胞萎缩以及汇管区纤维化等病理学改变。肝功能检查提示除γ0谷氨本主酶和碱笥磷酸酶升高之外,肝功能恢复顺利。术后71d血管造影显示肝动脉完全阻塞,但有侧枝循环建立和门静脉代偿性扩张。术后患者始终未出现肝动脉阻塞所特有的临床症状。结论 侧枝循环的建立和门静脉的代偿,使移植肝得以存活;术后2周之内经常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EHAT)的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2019年11月接受CDT治疗的肝移植术后EHAT病人23例。结果本组均接受CDT治疗,放置CDT导管手术操作平均时间(78±24)分钟,溶栓治疗平均时间(87.4±22.8)小时,尿激酶平均用量(344.5±62.3)万U,经CDT治疗,19例肝动脉内血栓完全溶解,CDT治疗有效率为82.6%(19/23)。溶栓过程中,腹腔轻微出血(100 ml)2例,无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时间(60.4±3.7)个月,19例肝动脉血栓完全溶解病人术后1年、2年、5年肝动脉通畅率分别为94.7%(18/19)、89.5%(17/19)、79%(15/19)。结论 CDT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式,在肝移植术后EHAT病人的治疗及预后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好发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好发因素及防治方面的文献并作一综述。结果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好发因素有第五因子莱顿、受体的代谢性肝脏疾病和受体的性别、肝移植中Roux-en-Y法胆管重建术的应用、病毒感染等方面;防治措施主要有早期诊断、检测激活蛋白C抵抗性与预防性应用抗凝剂、改进肝动脉重建的方法、高压氧疗法、经导管持续溶栓治疗、再次肝移植等方面。结论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好发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对改善肝移植患者的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治疗方式与时机的选择.方法 总结2003年10月至2007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25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分析介入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支架植入和再次肝移植对肝动脉并发症预后的影响.结果 本组患者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5例,2例患者因肝功能衰竭行再移植治疗,术后均存活;3例接受介入溶栓治疗后,1例肝功能恢复正常,1例死亡,1例再次出现HAT,并再次移植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术后1个月内出现肝动脉狭窄(hepatic arterystenosis,HAS)者12例,因肝功能衰竭行再移植2例;支架植入10例(治疗后因胆道缺血性改变行再移植4例);6例再移植患者存活4例,因颅内出血和感染死亡2例.术后1个月后出现HAS者8例,行肝动脉支架植入5例,肝功能好转.因胆道缺血性改变接受再移植1例.另外2例行保守治疗,情况稳定未作处理.结论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治疗应根据并发症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HAT的治疗以再次肝移植为主,HAS以介入治疗为主,一旦出现胆道缺血性改变,应及时行再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介入医学在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闭塞中的作用.方法对7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闭塞病例的诊断和介入治疗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肝移植术后血管造影证实存在肝动脉闭塞7例,其中多普勒超声发现5例;经导管溶栓治疗,7例肝动脉闭塞中5例部分或全部开通,对其中4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经1~13个月随访,肝动脉血流通常,避免了再次肝移植.结论血管造影对肝移植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介入手段是处理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6年10月至2004年3月施行的98例次原位肝移植术.其中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有多次TACE史。结果本组病例仅术前有多次TACE史的患者发生肝动脉血栓5例,均经选择性血管造影证实。3例、1例和1例受者分别接受介入溶栓、再血管化手术和再次肝移植。与肝动脉栓塞有关的死亡率为60%(3/5)。结论术前多次TAcE史是移植术后发生肝动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监测血管并发症的首选方法。再血管化手术或再次肝移植是治疗肝动脉血栓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0.
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变异及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肝动脉变异及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处理。方法统计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期间进行肝移植术的67例次供、受者肝动脉的变异情况;分析肝动脉的重建方式,探讨肝动脉变异与手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肝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肝动脉血栓形成后的处理。结果67例次供者肝脏和65例受者肝脏共出现肝动脉变异12例次,发生频率最高的为右肝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5例)及左肝动脉起源于胃左动脉(3例)。肝动脉的重建方式如下:供者及受者肝总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叉处成型后吻合58例;腹主动脉与肝动脉搭桥2例;利用变异的肝动脉分支吻合7例。手术后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均经腹股沟处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溶栓治疗,此3例患者中死亡1例。结论避免变异的肝动脉损伤、选择适当的肝动脉吻合方式可以保证移植肝脏的动脉血供。肝动脉血栓形成与肝动脉变异无关。作为肝动脉血栓形成后的保守治疗方法,肝动脉内溶栓治疗有可能避免2次移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2004年至2010年在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施行的427例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HAT的临床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427例肝移植患者中,共发生HAT5例(1.2%),发生时间为4~91d(中位时间28d)。经尿激酶介入溶栓、血栓取出、肝动脉重建、再次肝移植及高压氧等治疗后,5例患者中死亡3例。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690d(中位时间298d),患者存活时间为13~1005d(中位时间298d)。结论肝移植术后HAT发生率较低,但预后极差。一旦确诊及时采用尿激酶介入溶栓、血栓取出、肝动脉重建、再次肝移植及高压氧等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 总结34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不同治疗方法的结果。结果 本组肝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8.8%(3/34),3例均经彩超检查诊断,例1术后第57天死于上消化道出血,经尸检证实,例2和例3经肝动脉造影证实后给予动脉内溶栓,球囊扩成形及放置血管内支架等介入治疗,病人分别在术后第18,65天死于感染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亲属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术后早期监测肝动脉的价值。方法对33例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术后2周内每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彩色血流及频谱情况判断有无肝动脉血栓形成;6例行动脉造影;所有存活者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发现2例肝动脉血栓(HAT)形成。1例行急诊取栓和肝动脉重建术无效,再次行肝移植后存活(供肝为脑死亡者);另1例发生HAT后,经急诊取栓肝动脉重建术后恢复。结论肝移植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对早期诊断HAT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例肝动脉并发症患者再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再次肝移植的无肝期、手术时间和首次移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1,P=0.312),术中出血量、ICU停留时间和首次移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1.1)L比(1.5±0.9)L(P=0.005),(4.3±1.8)d比(3.2±2.5)d(P=0.015)].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8.5%(5/13),其中移植间隔1个月内死亡1例(1/4),超过1个月死亡4例(4/9).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严重感染2例、心肌梗死1例.8例存活,随访6~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2.5个月.结论 再次肝移植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导致不可逆性肝功能损害时的惟一有效手段.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提高再次肝移植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1月至 2012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810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其中有58例怀疑HAT,从而继续接受超声造影检查。以肝动脉血管造影、手术结果和临床随访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造影诊断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16例HAT,正确诊断15例,误诊1例,无漏诊病例。超声造影诊断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7、0.983、0.938和1.0。本组患者HAT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9%和53%。结论 肝移植术后彩超检查怀疑HAT时应立即行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诊断肝动脉通畅的患者可避免肝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6.
吕素琴  王平  郑荣琴  任杰  廖梅  许尔蛟 《器官移植》2012,3(5):258-261,27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及晚期肝动脉血栓(HA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4年10月至2011年12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临床疑诊HAT的肝移植术后患者64例,入院后经临床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或)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予超声随访并且具备完整的超声造影资料。64例疑诊HAT患者分为早期组(<30d,18例)和晚期组(≥30d,46例)两组。以临床表现、DSA和(或)CTA、超声随访等作为确诊HAT的参考标准,早期HAT组和晚期HAT组患者的HAT诊断时间、超声造影与参考标准所用检查的时间差用全距(中位数)表示,分别计算超声造影诊断早期HAT和晚期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总符合率)。结果早期组HAT的诊断时间为术后5~23d(中位数13d);晚期组HAT的诊断时间为术后30~1800d(中位数156d)。超声造影与参考标准所用检查的时间差为0~129d(中位数6.5d),10例超过30d。早期HAT的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静脉期早期肝内动脉均未见显示。超声造影诊断早期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8/8)、100%(10/10)、100%(18/18)。晚期HAT的超声造影表现为肝外肝动脉显示不正常,肝门部细小迂曲的侧枝动脉形成,肝内动脉均可见显示。超声造影诊断晚期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9/9)、97%(36/37)、98%(45/46)。晚期组1例肝动脉狭窄误诊为HAT,此例肝门部有丰富的侧枝动脉。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肝动脉,对早期HAT诊断明确,对晚期HAT的诊断价值稍逊于早期HAT,侧枝动脉丰富是影响诊断晚期HAT准确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