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特点。方法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066例肺部疾病,经组织学及细菌学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69例,检出率为3.34%。结果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43例(62%),其次为咳痰,咯血(或血痰);X线表现主要为肺部浸润影32例(46%),其次为团块结节影及肺不张。镜下炎症浸润型24例,溃疡糜烂型9例,增殖型19例,狭窄型17例。刷片阳性32例(46%),组织学检查阳性48例(70%)。肺活量(VC)占预计值<70%2例,最大通气量(MVV)<70%3例,1s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60%5例,3项异常者4例。结论X线表现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所见并无特殊性,易误诊及漏诊。肺功能检查异常者不多。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得组织学及细菌学依据,能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朴立峰 《临床医学》2006,26(3):89-90
目的 探讨似哮喘发作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肺功能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例均作病理组织学活检,刷检阳性4例,肺功能激发试验阴性4例,阳性1例。结论 疑似哮喘应作肺功能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HR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利用GE HiSpeed CT扫描机对2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对病变区行HRCT扫描,层厚1mm,层间距1mm,螺距1.5。20例患者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或刷检。结果 经HRCT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17例(占85%),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18例(占90%),2例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浸润型6例,溃疡型4例,增生型3例,瘢痕狭窄型7例。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腔的病变。HRCT作为无刨性检查,能观察气道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气道病变及支气管壁与肺内病变的关系,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黄海  姚俊  兰雄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844-5845
目的:控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支气管镜检查在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后经病理学或抗酸染色证实为气管、支气管结核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支气管镜检查资料。结果: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74.0%),其中顽固性干咳(29.3%)和间断咯血(25.9%),缺乏典型结核中毒表现,肺部影像学斑片状浸润影(49.7%)、团块影(5.6%),影像学无明显异常者(20.3%)。支气管镜下表现为炎性浸润型(61.6%)、溃疡型(14.1%)、增殖型(12.4%)、狭窄闭塞型(19.2%)。177例患者中经病理学诊断3例,毛刷涂片抗酸染色174例。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缺乏特异临床表现,误诊率较高。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最可靠和最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肺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肺部手术的康复治疗对术后肺部并发症、肺功能及病程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咳嗽训练、体位疗法训练、关节运动训练,对两组的术后肺部并发症、肺功能指标值、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康复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63%,差异有显著性意(x^2=15.00,P&;lt;0.001)。两组的术后第6天肺功能指标值(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4,3.23,4.01,P均&;lt;0.01),康复组住院时间为(12.1&;#177;4.3)d。对照组为(20.4&;#177;6.4)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6,P&;lt;0.05)。结论:康复治疗可降低肺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肺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改善肺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确诊手段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年龄70岁以上,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镜下表现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高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症状,平均确诊时间9.2个月;痰集抗酸杆菌阳性仅14例(12.5%),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抗酸杆菌阳性51例(45.5%),内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为结核表现61例(54.5%),其中在组织中找到抗酸杆菌21例(34.4%);误诊为呼吸道感染27例(24.2%),误诊为肺癌19例(16.9%);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规律的抗结核治疗,有32例还进行了经纤支镜局部注药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高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较高;纤维支气管镜下行常规刷检找抗酸杆菌及组织学活检阳性率高;绝大部分患者还应进行规律治疗.  相似文献   

7.
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附78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亚利  郑文兰 《新医学》1996,27(8):413-413
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附78例分析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陈亚利,郑文兰我院呼吸内科自1980年6月~1995年6月共做4616例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其中经支气管粘膜活检及毛刷涂片抗酸染色细菌学检查证实为支气管内膜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以总结其诊断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支气管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X胸片及CT表现。结果:支气管内膜结核主要直接征象是支气管阻塞或狭窄。支气管壁中心性增厚18例,累及较长段超过3cm有12例,间接性征象主要为肺部结核灶,肺叶、肺段不张或(和)实变,局限性肺气肿,支气管播散灶,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肺门及气管右侧淋巴结增大等。结论:CT能够显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及支气管壁与肺内病变的关系,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在支气管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32例支气管结核病人均做胸部常规CT、HR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其HRCT表现并与常规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照。结果:HRCT发现32例支气管结核受累支气管85支中的73支支气管受累。准确率为85.88%。结论:在常规CT或胸部平片怀疑肺部病变的基础上行HRCT,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但对缺乏特征表现者,仍需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相似文献   

10.
陈爱俊 《临床医学》2007,27(3):58-59
目的探讨胸片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胸片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症状主要包括:咳嗽(18例),胸闷气促(11例),发热(3例),咯血(2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炎症浸润型病变8例,增殖型病变5例,溃疡型病变2例,非特异性支气管炎型2例,狭窄闭塞型病变1例,均行黏膜活检和刷检,经黏膜活检病理确诊8例,刷检细菌学证实12例,两者联合确诊18例。全身抗结核化疗后症状缓解率达10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胸片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全身抗结核化疗对胸片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增殖型支气管结核18例诊治体会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23000)何炳文慕凤虎增殖型支气管结核易于误诊,现将我们近5年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组织学或细菌学证实的增殖型支气管结核18例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中男性11例,女性7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病人病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7例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病人进行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刷检及钳检病变部位获得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象。结果:37例患者中异常发现者29例,占78.38%,其中支气管内膜结核19例,占51.35%,炎症9例,占24.32%,支气管癌1例,占2.7%。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病人的病因诊断有一定价值,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微型肺功能仪测定男性吸烟者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析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筛查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以便早期干预。方法选择体检中心体检的符合标准的吸烟男性1050例,对其行肺功能检测。筛查标准为:①男性,年龄大于40岁。②吸烟指数大于200(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③排除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及有过肺部手术史。结果吸烟者中FEV1%<80%占48.6%,FEV1%平均值为89.8%(变化在22%~120%)。其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者为16.5%,其中85%伴有咳嗽和活动后气短症状。年龄与肺功能FEV1%呈负相关。结论微型肺功能仪可以发现吸烟人群早期肺功能异常者及无症状COPD患者,有利于其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似哮喘发作的支气管内膜结核27例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史菲  邱晨  孔焱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2):135-136
目的:探讨似哮喘发作的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特点及与哮喘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活检确诊10例,刷检抗酸杆菌阳性结合临床确诊17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为提高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和细菌学的检查对225例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涂片查结核菌阳性42例(18%),脓性分泌物涂片查结核阳性36例(16%),经支气管粘膜活检证实肺结核20例(8%),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127例(56%)。确诊肺结核前,临床误诊为炎症、肺癌、肺间质纤维化、气管异物等其他疾病108例(48%),说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45例老年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45例65岁以上老年人纤支镜检查的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产Olympus IT-10型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常规检查。结果 支气管慢性炎症病变22例(48.9%),肺癌9例(20.0%),肺结核5例(11.1%),支气管扩张1例,未能明确诊断5例(15.5%)。全部病例均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室完成,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老年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安全的,对肺部肿瘤及结核的诊断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640例老年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报告640例老年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和细菌学检查。结果肺癌320例占50.0%,炎症280例占43.0%,结核40例占6.2%,支气管结石4例占6.2%。结论对原因不明肺不张,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及时病理学细菌学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肺部CT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镜检查2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有相当部分患者胸片和肺部CT均表现为正常,因而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5例肺部CT正常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肺功能状态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甲状腺素变化情况,并与健康者比较。方法:选择2003-06/2004-09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收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7例,均为老年男性。均自愿参加。①依据肺功能将患者分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25例(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lt;70%),年龄72~91岁,平均(85&;#177;3)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22例(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lt;70%、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lt;30%或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lt;50%伴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的临床征象),年龄73~91岁,平均(84&;#177;7)岁。②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20名作为对照组,年龄71~92岁,平均年龄(85&;#177;4)岁。均为男性。③人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采用肺功能仪完成。④反映甲状腺功能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①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7例,健康老年人2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②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3组受试对象上述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3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gt;0.05)。上述指标正常范围分别为3.5~6.5pmol/L,0.92~2.79nmol/L,11.5~22.7pmol/L,82.6~138.0nmol/L,0.35~5.50mU/L。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上述指标测定结果分别为(3.98&;#177;0.89)pmol/L,(1.59&;#177;0.29)nmol/L,(13.39&;#177;4.23)pmol/L,(115.82&;#177;30.16)nmol/L,(2.21&;#177;1.12)mU/L;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分别为(3.77&;#177;0.77)pmol/L,(1.48&;#177;0.32)nmol/L,(16.05&;#177;7.29)pmol/L,(123.21&;#177;31.25)nmol/L,(2.08&;#177;1.07)mU/L;对照组分别为(4.11&;#177;0.68)pmol/L,(1.64&;#177;0.35)nmol/L,(14.24&;#177;3.57)pmol/L,(125.35&;#177;27.95)nmol/L,(2.27&;#177;1.03)mU/L。结论:不同肺功能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健康人之间甲状腺功能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纤支镜分米波治疗对狭窄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44例狭窄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介入纤支镜分米波治疗,将纤支镜插入病灶支气管内,充分吸出病灶支气管管腔内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坏死物后,经纤支镜活检孔插入分米波天线,并将天线尖端插入病灶内实施分米波辐射。以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及最大自主通气量为观察指标,于术前及治疗2个月后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2个月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支气管狭窄程度明显缓解,肺通气功能和气促症状显著改善,且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分米波辐射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溃疡坏死型和肉芽增殖型肺不张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疤痕狭窄型肺不张患者无显著疗效。 结论经纤支镜分米波治疗能有效减少狭窄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肺不张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肺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