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勇  陈新宇 《光明中医》2013,28(4):666-668
概述陈新宇教授温阳益气强心、利水消肿法治疗心悸(慢性心衰)的临床经验。其认为心悸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心气虚和心阳虚)是本病的内因,痰与瘀是本病继发因素。气虚、阳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心悸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一般来说心悸以气虚(阳虚)而兼痰浊者为多见,当疾病到了中后期,或心肌梗死的患者,则以心阳(阴)虚兼血瘀或兼痰瘀为多见。治疗上,强调以心脾相关、心肾相关、痰瘀相关理论作指导,临床上运用温阳益气强心、利水消肿法治疗心悸,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黄艳 《中医药导报》2013,(8):102-10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头痛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产后头痛气血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谷维素治疗,治疗组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头痛气血亏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标实是在本虚基础上发展而致.临床中既可见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及肾虚、脾虚、心肾不足、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本虚证候,又可见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标实证候;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复杂多变,治疗以"通"、"补"为原则,但需审度证候虚实偏重或虚实并重,而补中寓通,通中寓补或通补兼施.我在多年临床中体会,本证老年患者多数伴有腰膝酸软、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或夜尿频数等肾虚证候.因此补肾之法不可忽视,当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益气补肾以治本,活血化瘀以治标,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取得很好疗效.兹结合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梅风 《北京中医》2000,19(3):59-60
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标实是在本虚基础上发展而致.临床中既可见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及肾虚、脾虚、心肾不足、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本虚证候,又可见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标实证候;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复杂多变,治疗以"通"、"补"为原则,但需审度证候虚实偏重或虚实并重,而补中寓通,通中寓补或通补兼施.我在多年临床中体会,本证老年患者多数伴有腰膝酸软、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或夜尿频数等肾虚证候.因此补肾之法不可忽视,当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益气补肾以治本,活血化瘀以治标,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取得很好疗效.兹结合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产后心悸,证属心血不足,脾肾阳气亏虚,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安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慢性荨麻疹发作时辰与子午流注理论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子午流注理论将全天24 h分为十二时辰:子(23:00~0:59)、丑(1:00~2:59)、寅(3:00~4:59)、卯(5:00~6:59)、辰(7:00~8:59)、巳(9:00~10:59)、午(11:00~12:59)、未(13:00~14:59)、申(15:00~16:59)、酉(17:00~18:59)、戌(19:00~20:59)、亥(21:00~22:59),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皮损发作时辰、临床症状并记录舌脉体征等,以四诊辨证,并使用常见症状计量辨证表客观计算出患者的病位,分别与皮损发作时辰所对应的子午流注循行经脉相比较,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慢性荨麻疹发作时辰与子午流注理论的相关。结果:8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皮损发作时辰有两个时辰的38例,一个时辰的45例,共121个皮损发作时辰。皮损发作时辰分布曲线呈双峰型,波峰分别在戌(19:00~20:59)和辰(7:00~8:59);按子午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中医科就诊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对照组予西沙必利、聚卡波非钙,随症治以谷维素、阿托品等。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复发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基于"塞因塞用"理论,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成药治疗心悸的病症特征及组方规律,并由此探讨新的处方,为临床更好地治疗心悸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功能与主治"出现"心悸"相关病症的所有中成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方剂数据库,并应用该平台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技术,整理心悸的病症特征、成方组成的用药规律及探索新方。结果:对治疗心悸的107个中成药和195味药物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所治心悸的病症特征和这些药物的性味归经特征、用药频次及组方规律。心悸主要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及高血压,主要证型为心血瘀阻证,其次是气阴两虚证和气滞血瘀证。治疗方面以益气、活血药频数最高且为关键药物,而主要的关联规则为远志-当归和远志-炒酸枣仁(置信度均为0.8);通过分析进一步挖掘出18个核心药物组合,并探索出9个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治疗心悸的中成药进行数据分析,可明确心悸的病症特征及用药规律。该病最多见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治疗以活血益气,补益肝肾为主。  相似文献   

9.
妇科病术后发热主要由气、血、痰、湿等郁滞化热,以及气、血、阴、阳亏虚,阴阳失衡发热而致,此类发热往往伴有气郁、血瘀、湿停、痰凝及气虚、血虚、阴虚等证侯。中医药治疗妇科病术后发热,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并根据证候泻实补虚,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滋阴清热等为治疗大法。湿热内阻证、阴(血)虚发热证及正虚邪侵证等为临床常见证型。湿热内阻证药用苍附导痰汤加减,阴(血)虚燥热证药用一阴煎加补中益气汤加生化汤加减,正虚邪侵证药用参苏饮加减,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时辰与其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时辰,作圆形统计分析,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不同证型的死亡时辰特点。结果:气滞血瘀型、痰浊闭塞型、阳气虚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时辰高峰分别在午时、巳时、子时(P0.05),阴血虚型死亡率在各时辰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不同证型死亡时辰存在明显的集中趋势。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赵学印教授治疗肝病的经验:肝气虚和肝阳虚证在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温阳法是肝病的重要法则。赵教授认为先天及后天的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肝气虚和肝阳虚。临床上,肝病患者的大多症状都可归属为肝气不足、肝阳虚;以补肝益气、温补肝阳具体治之。经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肝病中"肝阳并非常有余而是常不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型月经过多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抽选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气虚型月经过多患者60例,经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西药治疗(对照组)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规范出血、失血图评分、经期范围、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不规范出血、失血图评分、经期范围、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在气虚型月经过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表里双解法"是周平安教授针对流感"表寒里热证"提出的,后来又与"和"的思想相融合,提出了"表里和解法",此时"表里和解法"已不再仅仅针对"表寒里热证",而是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表里和解法"的内涵为:使用表里同治的方法(调理上下内外气机、解表以除里邪、泻里以散表实、补里以助表虚、补里以除表实),遵循"和"的原则(不和则为病、治病以求和),以"和"为目的(表里之邪解、正复而人安和)来治疗特定证候(表实证、里实证、表里俱实证、表实里虚证、表虚证、里虚证、表里俱虚证)的方法。此法既是治则,也是治法。  相似文献   

14.
孙培颖 《山西中医》2013,29(1):34-35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从脾论治慢性肾病(脾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肾病(脾肾气虚型)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0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病(脾肾气虚型)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不仅有收敛之功,我们体会重用(20~30克)时更有补养五脏之用。如生脉散中妙用五味,不仅敛肺生津而聚耗散之气以敛汗,而且有调养五脏、益气补虚之功,临证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该病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存在猝死的危险。刘如秀教授根据临床30余年的临证经验,认为此病以心阳不足为病之本,肾阴亏虚为病之根,血瘀痰浊为病之标。临证治以温阳益气补肾为法,兼以祛瘀化痰,疗效满意。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谢皛  安海英  黄丽娟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280-2282
黄丽娟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中医属于"胸痹""心悸""怔忡""虚劳"等证的范畴。病性为本虚标实证,病机以正气亏虚为本,邪毒、瘀血、痰湿为标,强调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治疗上将其分成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进行辨证施治,急性期清热解毒为主,兼以益气滋阴、活血养心;恢复期益气滋阴、活血养心为主,兼以清热解毒;后遗症期以益气滋阴、活血化痰为治则。  相似文献   

18.
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心悸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心悸(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调脾护心法治疗心悸,认为心悸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心气虚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与瘀是本病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心悸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一般来说心悸以气虚(阳虚)而兼痰浊者为多见,当疾病到了中后期,或心肌梗死的患者,则以心阳(阴)虚兼血瘀或兼痰瘀为多见。治疗上,强调以心脾相关、痰瘀相关理论作指导,临床上运用调脾护心、补气除痰法治疗心悸,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于我科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连续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51例患者,分析其房颤类型、症状特点以及此类房颤患者中医诊断及证候类型。结果:诊断方面,以心悸为第一诊断的35例(68.6%),以胸痹为第一诊断的10例(19.6%),以心衰病为第一诊断的6例(11.8%);证型分布方面,气虚血瘀证29例(56.9%),心脾两虚证9例(17.6%),气阴两虚证9例(17.6%)。另外单纯气滞血瘀证1例(2.0%),单纯痰火扰心证1例(2.0%),单纯痰湿中阻证1例(2.0%),单纯痰瘀互结证1例(2.0%)。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患者以心悸为第一诊断就诊为主,以气虚血瘀为最常见证候,气虚为最主要病机,合并血瘀、痰浊者多见。  相似文献   

20.
肝气虚、肝阳虚,多因素虚久病、失治、误治致成。肝气虚治当益气补肝,以益气补肝汤为主方;肝阳虚治当温阳补肝,以温阳补肝汤为主方。其兼证尤多,当分别施治。确立肝气虚、肝阳虚证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完整阴阳学说和脏腑学说,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