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与麦当乳通颗粒联用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产后缺乳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220侧联合服用五加生化胶囊与麦当乳通颗粒,对照组180例按常规服用麦当乳通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泌乳量。结果:五加生化胶囊与麦当乳通颗粒合用有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缺乳患者的泌乳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玉屏风滴丸联合麦当乳通颗粒治疗产后气虚血弱型缺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进行正确宣教指导下,治疗组86例采用口服玉屏风滴丸和麦当乳通颗粒治疗,并配合双乳按摩,对照组67例仅行双乳按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84%,对照组67.1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红蛋白偏低、红细胞计数偏低产妇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偏低产妇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乳汁中锌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铜、铁、钙的含量则无较大差异。2组产妇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发热、皮疹、出血、黄疸、子宫收缩不良等症状体征。结论:玉屏风滴丸联用麦当乳通颗粒治疗产后气虚血弱型缺乳症疗效确切,安全,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仪联合穴位按揉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B和对照组A,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及手法通乳,对照组B予以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A予以热敷乳房。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泌乳量、乳汁淤积情况、乳房疼痛程度及中医证候等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A有效率为88.1%,对照组B有效率为91.3%,治疗组有效率为96.7%,治疗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乳泌乳量积分、乳汁淤积情况积分、乳房疼痛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及穴位按揉治疗肝郁气滞型缺乳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仅用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4%、对照组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辨证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例产后缺乳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气血虚弱型采用通乳丹、肝郁气滞型采用通肝生乳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泌乳量、血清泌乳素(PRL)和雌二醇(E2)水平,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产后42天复查产妇及婴幼儿发育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从第2天开始泌乳量增加,从第3d开始泌乳量持续稳定;观察组从第1天开始泌乳量增加,从第3d开始泌乳量持续稳定。治疗后第1、2、3、4天,观察组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血清PRL水平均升高,E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PRL水平高于对照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9%(P〈0.05)。结论:对于产后缺乳,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提高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降低雌二醇水平,进而增加了产妇泌乳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肌肉注射+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通乳汤+艾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乳房充盈评分和泌乳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疲乏无力、心悸、情志郁闷、食欲不振、胸肋胀痛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乳房充盈评分、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穴位电刺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进行早期吞咽康复治疗,同时治疗组使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对人迎、廉泉、翳风、外金津玉液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治疗20d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27%,高于治疗组的87.18%(P〈0.05);治疗组中患者饮水测试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康复治疗中运用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电刺激相关穴位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提高更显著。结论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电刺激充分利用治疗仪肌肉电刺激及针灸治疗协同作用原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恢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川中医》2021,39(3):199-202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五音疗法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9月在本院分娩的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五音疗法,研究组给予穴位按摩配合五音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激素水平、泌乳情况,并评估患者产后心理和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催乳素(PRL)水平均显著升高,孕酮(P)以及雌二醇(E2)水平、中医症候积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升高或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d、2d、3d两组患者泌乳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五音疗法应用于气血虚弱型PH患者,可调节机体激素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不良情绪,有效促进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9.
邱少红  郑秋萍  潘碧琦 《新中医》2020,52(15):129-131
目的:观察腹针引气归元法在临床中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腹针引气归元穴组,配合天枢、大横、滑肉门、气旁、气穴。对2组进行缺乳观察评价,观察治疗前后乳汁分泌量、乳房充盈度及人工补授乳量的积分变化。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泌乳量评分较前改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乳房充盈度评分较前改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人工补授乳量较前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引气归元法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可改善乳汁分泌、乳房充盈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麦当乳通颗粒对哺乳期大鼠的催乳作用。方法:采用母大鼠腹腔注射左旋多巴建立乳汁分泌不足的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麦当乳通颗粒对哺乳期缺乳母大鼠泌乳量、血清催乳素和乳腺组织的影响,以及对乳鼠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麦当乳通颗粒可显著增加缺乳母大鼠的泌乳量,可显著对抗左旋多巴引起的母鼠血清催乳素减少,明显对抗左旋多巴引起的大鼠乳腺萎缩,并显著提高其所喂养的仔鼠体重增加率。结论:麦当乳通颗粒对左旋多巴诱发哺乳期大鼠缺乳有明显的催乳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乳颗粒联合中频激光治疗仪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30例。2组均给予中频激光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通乳颗粒,2包/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5天。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83.08%,对照组为61.54%;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38%,对照组为85.14%。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面色、精神、饮食、舌苔、脉像等证候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通乳颗粒配合中频激光治疗仪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膻中穴联合电脑中频(透热)治疗仪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电脑中频(透热)治疗仪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电针膻中穴。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量评分、人工喂养次数及喂养量、婴儿小便次数,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76.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面色少华、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恶心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每日人工喂养次数及每次喂养量较本组治疗前均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婴儿每日小便次数较本组治疗前均增多(P0.05),治疗组治疗后小便次数多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电针膻中穴联合电脑中频(透热)治疗仪治疗产后缺乳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人工喂养次数和喂养量,增加婴儿小便次数。  相似文献   

13.
李莺  唐以华 《新中医》2019,51(10):267-269
目的:研究催乳汤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缺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产后缺乳患者按照简单的随机对照分组,研究组32例采用催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32例仅口服催乳汤治疗。治疗7天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泌乳量以及补授乳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65.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泌乳量、补授乳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泌乳量显著增加、补授乳量降低(P 0.05)。2组间治疗后泌乳量、补授乳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缺乳患者采用催乳汤联合穴位按摩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恢复通畅泌乳,增加泌乳量,减少补授乳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干预产后盆底康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前排空大小便,平卧位,双腿弯曲,将治疗头置入阴道内5~7cm,电流不超过50mA,以患者感到盆底肌产生非自主收缩为宜,循序渐进,频率脉宽和生物反馈根据病情并调整,30min/次,2次/周,连续治疗5周为1疗程。治疗组30例穴位埋线治疗10天1次,3次/疗程;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同对照组。观测临床表现、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评分、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5周),判定疗效。[结果]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评分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正常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干预产后盆底康复,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研究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缺乳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口服涌泉合剂和乳泉颗粒。同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和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5%。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涌泉合剂对治疗产后缺乳,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朱爱玲  温小玲  李梅  孙燕 《新中医》2018,50(8):177-179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产后缺乳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催乳方案,推拿组加用推拿手法。治疗后比较2组泌乳量、首次泌乳时间、乳房充盈程度评分、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及母乳喂养评估量表评分,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推拿组泌乳量充足率为7 5.47%,对照组泌乳量充足率45.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组首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乳房充盈程度评分及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推拿组母乳喂养评估量表中产妇满意度、婴儿满意度及产妇生活方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推拿组总有效率9 6.23%,对照组总有效率84.9 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产后缺乳,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保证新生儿初乳时间,改善母乳喂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静滴联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静滴;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 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药结合治疗产后缺乳1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52例产后缺乳的患者行针药结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肝郁气滞型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3次而愈;气血虚弱型治疗次数最少2次,最多7次而愈;收治者152例皆痊愈,治愈率为100%。结论:152例缺乳患者主要是从气血虚弱、肝郁气滞分型施治,肝郁气滞型治疗次数少,即可达到满意疗效;气血虚弱型需随症配用其它穴位治疗,方可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河北中医》2021,43(3)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疏肝通络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按摩组41例、疏肝通络组41例、穴位按摩联合疏肝通络组(以下简称联合组) 42例。穴位按摩组予穴位按摩治疗,疏肝通络组予疏肝通络方口服治疗,联合组予穴位按摩联合疏肝通络方治疗。治疗5 d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7. 62%(41/42),高于穴位按摩组的85. 37%(35/41)和疏肝通络组的82. 93%(34/41)(P 0. 05)。治疗后,3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联合组均低于穴位按摩组和疏肝通络组(P 0. 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PRL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E2、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联合组患者血清PRL水平高于穴位按摩组和疏肝通络组(P 0. 05),E2、P水平低于穴位按摩组和疏肝通络组(P 0. 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疏肝通络方有助于缓解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能与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血虚弱型缺乳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中医推拿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引入催乳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产后母乳喂养率及乳房充盈程度,检测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RL水平及乳房充盈程度为Ⅰ级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治疗后1、4、8、16周的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配合催乳汤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产后泌乳量、改善乳房充盈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