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脑组织的病理变化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创建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原位寡核酸分子杂交检测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脑的不同区域BDNF mRNA的表达,图像分析BDNF的间接定量水平。结果 (1)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均可导致BDNF mRNA在脑的广泛区域表达活跃;(2)损伤过重反而抑制BDNF mRNA的表达;(3)BDNF mRNA的表达具有组织差异性;(4)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BDNF mRNA的表达水平即明显增加,12h达高峰。结论 BDNF的提高是一种保护性反应,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可以导致BDNF mRNA在脑的广泛区域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表达水平与局部神经元的抗损伤能力呈正相关,与病理改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沙土鼠全脑梯度再灌注的脑保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研究不同灌注时间和灌注量全脑组织缺血损害的恢复程度和即早基因的表达,以探明梯度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沙土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夹闭两侧颈总动脉,造成沙土鼠全脑缺血模型,夹闭10 min后开放10 min,开放不同脑血流量(1/4开放组,1/2开放组,一次性全开放组),分别检测3组及单纯血液稀释组缺血海马CA区C-fos蛋白的表达,以及缺血区大脑半球的改善状况。结果 开放10 min、1/2脑血流量时C—fos蛋白表达最高(P<0.05),海马CA区缺血损害改善最明显;开放10 min、全脑血流量一次性开放时海马CA区损害最严重。结论 ①在梯度再灌注流量中,脑缺血海马区C-fos的表达和神经元凋亡呈反相作用关系;②低流量灌注有明显改善脑缺血的作用;⑧夹闭10 min后,开放1/2脑血流量,持续10 min的效果比一次性再灌注开放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皮质EA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雄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建立后5min内腹腔注射雌激素。相应时间断头取脑。然后测定脑梗死体积、脑组织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及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 脑梗死体积治疗组较缺血对照组明显缩小,缺血对照组脑组织GLU、ASP含量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 雌激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干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EAA代谢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缺血再灌注损伤涉及极其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各个环节、各种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尚未完全阐明。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一些重要机制进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大脑皮质BDNF mRNA表达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并观察大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2h后进行再灌注3d,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神经缺失评分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TTC染色检查脑组织梗死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RT-PCR技术检测大鼠大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脑组织未见梗死灶;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规则;大脑皮质BDNF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左侧半球可见梗死灶;梗死侧脑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神经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胞质呈空泡变性、疏松、胞核浓缩深染;大脑皮质BDNF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进行再灌注3d可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大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亚型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缺氧再灌注损伤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KC亚型表达。结果 PKCβⅠ型表达明显增加,PKCα、βⅡ、ε、δ亚型无明显变化。结论 PKCβⅠ型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钙离子与氧自由基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钙离子与氧自由基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用复制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观察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脑组织H2O2、Ca^2 、MDA含量及病理学变化及尼莫地平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有细胞内钙超载和自由基代谢紊乱,且在再灌注损伤中有协同作用,加重组织损伤,促进脑水肿,尼莫地平对其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bFGF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CAM-1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FGF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缺血再灌注组(n=16)和bFGF组(n=16)。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1h再灌注损伤24h,bFGF组伤后即刻一次性经腹腔注射bFGF(10g/kg),假手术组和损伤组以相同方法给予0.9%的生理盐水。采用干湿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伊文思蓝(evansblue,EB)法检测脑毛细血管通透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ICAM-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脑含水量、脑皮质EB含量及ICAM-1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bFGF组脑含水量、脑皮质EB含量及ICAM-1表达较模型组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ICMA-1表达增加是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形成和缺血性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ICAM-1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推测是bFGF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缺血再灌注期间大鼠脑线粒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脑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过氧化氢 (H2 O2 )产生量和脂质过氧化水平 (MDA含量 )的影响。方法 酶学方法 ,荧光法和比色法。结果 缺血 2 h后复合物 的活性即有明显下降 ,再灌注 30 m in至 4h均无恢复。酶重复合物 活性缺血时无明显变化 ,再灌注 30 m in开始下降 ,一直持续到再灌注 4h。酶复合物 活性在缺血与再灌注期间均无明显变化。缺血再灌注 1h时脑线粒体过氧化氢产生量明显上升 ,再灌注 2 h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 MDA含量则是在再灌注 2 h开始明显增高 ,4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缺血再灌注可造成脑线粒体本身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白藜芦醇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MP-9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预治疗对小鼠暂时性脑缺血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小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白藜芦醇溶于20%环糊精/0.9%NaCL,50mg/kg强饲,1/d,于第7d行MCAO。MCAO2h再灌注22h取完整端脑,切成2mm冠状厚片,2%红四氮唑(TFC)染色,计算脑梗死灶的大小。分别于MCAO2h再灌注4h、10h及22h取患侧或对照侧端脑,提取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分析方法研究MMP-9的表达及活性。结果白藜芦醇预治疗组MCAO2h再灌注22h时的梗死灶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分析结果证明,白藜芦醇预治疗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诱导的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活性水平。结论白藜芦醇预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得益于其抑制了MMP-9蛋白的高表达及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氧化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发生缺血性损伤后,尽早地恢复脑血流、脑氧供,是逆转某些脑可逆性功能损伤的关键,然而在缺血后的再灌注过程中可出现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其中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高压氧(HBO)治疗脑缺血时,对其是否会引起氧化应激而加重脑缺血缺氧损伤目前的研究存在不同观点,产生这砦差异的可能相关因素有脑缺血损伤的类型、治疗时间窗、剂量(包括压力、时间)等.  相似文献   

12.
亚低温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临床上很难找到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大量实验资料表明亚低温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亚低温治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暗回避反应法测定学习记忆能力,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区的bcl-2阳性细胞数、凋亡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1)与再灌注组相比,葛根素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2)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bcl-2蛋白的表达随再灌注时间不同而变化,缺血20min后再灌注24h达高峰,葛根素组bcl2蛋白的表达于相应的时间点明显增多;(3)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损伤在再灌注72h损伤最重,葛根素组可减少相应时点神经细胞凋亡数。结论 葛根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bcl-2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或延迟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永久闭塞组、缺血后再灌注组的脑含水量与给予制嘌呤醇组作对照,观察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 MnSOD的染色在缺血灶的血管周围比永久闭塞组增强。再灌注时缺血灶为弥漫性染色,但染色性降低。CuZnSOD 的染色性未比缺血时增强。结论 缺血再灌注的组织损伤可能与自由基有关。别嘌呤醇可通过对SOD的抑制有效病故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脑血疏组;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后拔出线栓,恢复灌注24 h; 采用Longa FZ 5级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 运用干-湿重法测脑含水率; 通过伊文思蓝( EB)含量反映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 免疫组化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1)假手术组大鼠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脑含水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 脑组织中EB含量和MMP-9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P<0.01);(2)脑血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脑梗死体积较小,脑水肿程度较轻; EB含量和MMP-9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脑血疏口服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皮层、梗塞区和海马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水平的变化 ,及与脑病理变化的关联性 ;探讨 BDNF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检测脑不同区域 BDNFm RNA,图象分析间接定量其水平。结果 :1.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均能诱导双侧脑皮层、海马和梗塞区及其对侧相应区神经元 BDNFm RNA水平增高。2 .梗塞区因缺血损伤过重 ,神经元 BDNFm RNA水平增高的幅度小。 3.再灌注后神经元 BDNFm RNA的水平继续升高 ;其变化规律在不同脑区大致相似。 4.神经元 BDNFm RNA基础水平与神经元抗损伤力呈正相关。结论 :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导致双侧大脑 BD-NFm RNA表达的变化 ,BDNFm RNA水平的提高能增强神经元的抗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参芪脑保"治疗大鼠局灶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中药“参芪脑保”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6小时再灌注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只 )和参芪脑保治疗组 (2 0只 )。治疗组于术后 3小时始连续 7天给予参芪脑保灌胃治疗 ,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各组大鼠于用药 7天后处死 ,行TTC和HE染色 ,测定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 参芪脑保治疗组大鼠 4 8小时死亡数 5只 (占2 5 % )低于对照组 10只 (占 5 0 % ) ,而 7天存活数 15只 (占 75 % )高于对照组 10只 (占 5 0 % )。参芪脑保治疗组梗死灶体积 (2 6 .5± 5 .2 )mm3 明显小于对照组 (4 1.9± 7.3)mm3 (P <0 .0 0 1) ,神经元缺失、脑梗死灶内出血较对照组减小。结论 “参芪脑保”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富氢液多次给药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再灌注后多次给予富氢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富氢液多次给药组(H组).I/R组和H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组大鼠于再灌注即刻及再灌注后2、4、6h分别腹腔注射0 6mmol/L富氢液5ml/kg.I/R组大鼠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再灌注24h时,测定海马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再灌注72h时,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I/R组比较,H组海马组织MDA、TNF-α、IL-6含量降低(P<0.05),尼氏染色见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数目增多,细胞形态趋于正常.结论 再灌注后多次给予富氢液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吡硫醇对沙土鼠脑缺血和再灌注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沙土鼠制成缺血及再灌注模型,观察到在缺血50min时脑能量代谢明显障碍,再灌注30min时有所改善,而在再灌注120min时发生迟发性能量代射恶化。吡硫醇(脑复新)可明显改善缺血50min时的能量代谢,并能纠正再灌注120min时的迟发性能量代谢恶化。本文讨论吡硫醇对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MMP-2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MCAO后1h腹腔注射100mg/kg姜黄素,MCAO 2 h再灌注22h后处死动物.取患侧或对照侧端脑,提取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分析方法研究MMPO及MMP-2的表达及活性.结果 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分析结果均表明,姜黄素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诱导的MMP-9及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活性水平.结论 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了MMPO及MMP-2蛋白的高表达及活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