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智  王玉川  庾明  黄焱星 《西部医学》2007,19(6):1105-1106
目的总结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局麻下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优20例(74.1%),良4例(14.8%),中2例(7.4%),差1例(3.7%),优良率88.9%。结论外固定支架对不能耐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行小切口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年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12~24周)。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切口操作简单、外固定牢靠、允许早期练习,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瞿福明 《上海医学》1994,17(4):214-214,216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髋部骨折(附65例报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瞿福明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髋部的股骨颈基底部、股骨粗隆间和粗隆下的三类骨折65例。临床上多见中老年患者,以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牵引或内固定。作者运用此种支架治疗,手术简易,术...  相似文献   

5.
卢先整  刘本辉 《吉林医学》2012,33(19):4159-4160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过程中均为闭合复位加支架外固定,术后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及中医三期辩证内服中药。结果:32例均骨折对位理想且全部治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闭合复位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少、固定可靠,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治疗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聂军 《中国医疗前沿》2011,6(8):47+63-47,63
目的对比分析外固定支架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08年6月-2009年7月我院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31例和DHS内固定治疗的5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种术后优良率及其他情况。结果外固定组的优良率为67.7%,内固定组为85.7%,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固定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的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髋内翻畸形发生例数均少于外固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首选DHS内固定,但不能耐受大手术的高龄患者应选择外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7.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固定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外固定支架、股骨粗隆解剖钢板、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股骨粗隆解剖钢板、DHS固定治疗,对术中及术后愈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1-2年,一般8-12周骨折临床愈合。结论稳定型骨折(Ⅰ、Ⅱ型)宜采用外固定支架和DHS治疗,外固定型骨折(Ⅲ、Ⅳ型)宜采用股骨粗隆解剖钢板治疗,能提供即刻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但有创伤大、失血多、手术时间长等缺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简易有效的方法。方法:对27例高龄伴有内科病例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在X线监控下采用改进型外固定支架进行骨折固定,手术中及手术后不断地收紧支架上延长器。结果:股骨粗隆间骨折得到较好固定,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降低了髋内翻的发生率。结论:改进型外固定支架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但存在针眼的感染和外固定器的体外不适的弊端,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宏伟  李春明 《吉林医学》2001,22(5):286-287
探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优点。方法 :以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89例 ,年龄 60岁~ 83岁。结果 :术后随访 4个月~ 14个月 ,骨折均愈合 ,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利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具有结构简单 ,适应证宽 ,手术时间短、风险小、创伤小 ,操作简单 ,易于掌握 ,固定效果可靠 ,可满足早期活动的需要 ,功能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较为满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运用自制压缩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随访3月到1年,34例达优良疗效比较满意。文内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认为外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简单,固定牢靠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局麻下闭合穿钉,单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自1998年至2001年对28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局麻下闭合穿钉,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人手术顺利,术后照X光片显示复位及固定良好,随访6~24个月,其中优19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达93%.结论应用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局部麻醉下闭合穿钉固定技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疗效确切,手术简单,创伤少,并发症少之优点,尤其适于基层医院以及有严重内科疾病之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2.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及四个阶段功能锻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玉萍  阮红 《中原医刊》2005,32(13):62-63
本文通过对84例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的治疗及护理.介绍了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使用方法,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要仔细观察,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护理?术后护理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褥疮和感染以及减轻疼痛。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老龄患者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并采用我院开展的功能恢复自我锻炼,可以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缩短了卧床时间,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方法:对DHS内固定治疗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完全随访,骨折愈合,无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患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疗效肯定。结论:DHS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考虑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恢复能力较差、病死率较高,在骨科临床上常以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疗法治疗此种骨折。然而,此种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且并发症较多。外固定支架疗法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微创手术方法,不仅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术处组织、减轻其围手术期的痛苦、加快伤处的愈合速度,还能降低感染、关节功能障碍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35例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兴林 《四川医学》2003,24(2):162-163
目的 分析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从1996年4月至2001年8月用DHS内固定治疗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评价,平均随访1年3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完全随访,骨折愈合,无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患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9.6%,疗效肯定。结论 DHS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书宽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154-154,160
目的探讨三维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外固定组:采用三维外固定架实行外固定治疗;内固定组:采用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结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与切开内固定比较,三维外固定架固定手术创伤小、固定稳固、术后康复锻炼早、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可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结果: 均获临床愈合,其中优良率79.2%,中等率20.8%。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患者可以早期活动而减少卧床并发症,且手术创伤小,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DHS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DHS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及下床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抗弯强度大等优点,且具有静力加压作用和动力加压作用,疗效优于外固定支架治疗,可以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简易有效的方法。方法 :对 2 7例高龄伴有内科病例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在X线监控下采用改进型外固定支架进行骨折固定 ,手术中及手术后不断地收紧支架上延长器。结果 :股骨粗隆间骨折得到较好固定 ,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 ,降低了髋内翻的发生率。结论 :改进型外固定支架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 ,但存在针眼的感染和外固定器的体外不适的弊端 ,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6例,术后第2天开始鼓励患者做起、翻身、练习膝、踝关节屈伸功能及股四头肌收缩,2周后可扶拐下床活动.4~12个月后,视骨折愈合情况选择时机拆除外固定架.结果:本组156例获得随访,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无脱针、断针、股骨头切割现象.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7.4%.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微创理念,体现了有限手术论,手术操作方便简单,固定牢靠,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