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牙本质非胶原蛋白诱导兔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充填于兔切牙人工窝洞中,2周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明显快于对照组,提示牙本质非胶原蛋白有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牙本质蛋白具有诱导及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本文以10%EDTA溶液提取兔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应用SDS-PAGE电泳和氨基酸分析系统对其组分,分子量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牙本质蛋白具有诱导及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本文以10%EDTA溶液提取兔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应用SDS—PAGE电泳和氨基酸分析系统对其组分、分子量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牙本质陶瓷粉(ceramic demtin powder,CDP)、CDP与非胶原蛋白(noncollagenous proteins,NCPs)复合材料(CDP/NCPs)对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方法:牙本质粉煅烧后与人牙本质NCPs复合,用SD大鼠牙作直接盖髓实验,并用组织学方法评价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效果。结果:术后14d,CDP组:穿髓下方可见少许成牙本质细胞。CDP/NCPs组:穿髓孔周围见成纤维细胞增殖,呈团块状包绕穿髓孔。术后28d,CDP组:穿髓下方可见少量修复性牙本质团块形成。CDP/NCPs组:可见大量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结论:CDP/NCPs能促进大鼠牙体、牙髓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5.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大鼠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动物实验模型,观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组织开矿学特征。方法:在Wistar大鼠第一磨牙近中面制备窝洞,分别观察3、15、30d,标本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术后3d未见修复性牙本质形成。15d后可见修复性牙本工可见骨样牙本质。窝洞下原代成牙本质细胞由新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取代。30d后,修复性牙本质明显增加。新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发生极化。结论:大鼠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提取的猪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对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诱导活性。方法:用提取的猪EDTA可溶性牙本质非胶原蛋白作盖髓剂,对Wistar大鼠的健康第一磨牙进行直接盖髓实验,采用氢氧化钙(Dycal)和空白组为对照,通过组织学实验观察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反应。结果:盖髓术后7 d,各组之间软、硬组织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4 d,NCPs组和Dycal组的修复反应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NCPs组对牙髓的刺激小于Dycal组(P〈0.05)。结论:NCPs对牙髓刺激性小,可以诱导牙髓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其诱导活性至少与常规盖髓剂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胶原蛋白海绵(col1agen sponge,CS)复合物对小型猪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实验用小型猪牙齿36颗,采用EGF/CS复合物为材料进行直接盖髓术,通过组织病理学方法常规制备牙-颌骨联合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情况,并与氢氧化钙糊剂直接盖髓对照。结果:小型猪牙用EGF/CS直接盖髓术后2周,穿髓孔周边可见修复性牙本质团块形成,团块周围有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围绕;术后4周有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形成;术后12周修复性牙本质桥增厚且结构致密,严密封闭穿髓孔,桥体近髓腔面形成明显的管样牙本质,下方为整齐排列的典型成牙本质细胞。用氢氧化钙糊剂直接盖髓,术后2周可见穿髓孔处有炎症坏死区,只有少量钙化团块形成,术后4~12周逐渐形成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但形成速度较慢且牙本质桥厚度较薄。结论:EGF与胶原蛋白复合物显著促进牙髓细胞分化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是一种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盖髓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胶原蛋白海绵(collagen sponge,CS)复合物对小型猪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实验用小型猪牙齿36颗,采用EGF/CS复合物为材料进行直接盖髓术,通过组织病理学方法常规制备牙-颌骨联合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情况,并与氢氧化钙糊剂直接盖髓对照.结果:小型猪牙用EGF/CS直接盖髓术后2周,穿髓孔周边可见修复性牙本质团块形成,团块周围有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围绕;术后4周有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形成;术后12周修复性牙本质桥增厚且结构致密,严密封闭穿髓孔,桥体近髓腔面形成明显的管样牙本质,下方为整齐排列的典型成牙本质细胞.用氢氧化钙糊剂直接盖髓,术后2周可见穿髓孔处有炎症坏死区,只有少量钙化团块形成,术后4~12周逐渐形成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但形成速度较慢且牙本质桥厚度较薄.结论:EGF与胶原蛋白复合物显著促进牙髓细胞分化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是一种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盖髓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人牙本质磷蛋白 (dentinphosphoprotein ,DPP)对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诱导作用 ,进一步研究DPP的功能。方法 用人DPP粉作盖髓剂 ,对小型猪健康恒牙进行盖髓实验 ,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和空白对照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盖髓 ) ,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牙本质桥的形成。结果DPP盖髓术后 2周 ,穿髓孔下固有牙髓细胞分化为类造牙本质细胞 ,分布在已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团块周围 ;术后 1个月有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形成 ;术后 3个月修复性牙本质桥增厚且结构致密 ,主要是管样牙本质 ,其下方排列分化好的造牙本质细胞。氢氧化钙盖髓组 ,术后 2周界面有炎症坏死区 ,只有少量的钙质团块形成 ,1~ 3个月逐渐形成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 ,但较DPP盖髓后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的速度慢且量较少。结论 人DPP对牙髓刺激性小 ,可以直接诱导牙髓细胞分化及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提示DPP在牙本质发育和修复的生物矿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反应性牙本质由原始牙本质细胞诱导沉积,受适当刺激时,在管周牙髓和牙本质交界处生成,本文对反应性牙本质形成的研究牙,牙本质非胶原蛋白在及生长因子的诱导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是牙体组织重要的保护性防御行为,在牙体组织遭受龋损、外伤、严重磨耗等损伤时,对于保护牙髓的活性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机制较为复杂,有多种细胞参与,并受各类因子调控。本文就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机制及其促进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反应性牙本质由原始成牙本质细胞诱导沉积,受适当刺激时,在管周牙髓和牙本质交界处生成。本文对反应性牙本质形成的研究模式、牙本质非胶原蛋白以及生长因子的诱导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在牙髓修复中的免疫定位和分布特征。方法 在大鼠第一磨牙制备单面洞,分别观察3d、15d和30d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情况。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LN的免疫反应。结果 术后3d,修复性牙本质尚未形成。牙髓内成牙本质细胞呈阳性染色,前期牙本质为弱阳性。术后15d,可见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和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的出现,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和牙髓细胞免疫染色呈阳性。术后30d,已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内LN染色阳性,免疫活性特别集中于修复性牙本质与牙髓交界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染色呈强阳性。结论 LN的分布特征提示,在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LN可能是牙髓细胞附着的一个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骨唾蛋白 (bonesialoprotein ,BSP)和骨桥素 (osteopontin ,OPN)是矿化组织中重要的非胶原蛋白 ,两者都属于唾蛋白 ,有许多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 ,分别在矿化起始及成熟中发挥作用。我们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 ,短期动态观察了BSP和OPN在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中时间、空间上的表达 ,以期进一步了解这两种蛋白在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①动物准备 :杂种犬 3只。侧前牙、尖牙、前磨牙为实验牙。全麻下开髓备V类洞 ,近髓透红后 ,用探针谨慎暴露牙髓。Ca(OH) 2 直接盖髓 ,氧化锌丁香油粘…  相似文献   

15.
牙本质是牙齿中主要的胞外矿化基质,其无机成分以含12%水的羟基磷灰石为主(占重量的70%);有机成分主要由Ⅰ型胶原(约占基质86%)、少量的Ⅲ型、Ⅴ型及Ⅰ型三聚体构成,另外还有10%的非胶原蛋白。近年来,随着对牙本质非胶原蛋白研究的深入,其与第三期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部内毒素刺激对大鼠牙髓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的影响。方法:以内毒素注射于火鼠牙阍组织,内f蟮豢试剂盒检测血液中及逆行进入牙髓组织中的内毒素浓度,HE染色观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情况。结果:血液中实验组勺埘照纰间内毒素的含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牙髓中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以及与窄白对照组问内毒素的含量麓川仃统计学意义,P〈O.001。HE染色可见注射位点附近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明显,髓腔变窄,牙本质小管排列紊乱。结论:内薄素仡一定条件下能刺激夫鼠牙髓组织,使其发生保护性反应,从而促进其矿化作用,加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 I型和 型胶原在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中的免疫定位和分布特征。方法 :在大鼠第一磨牙制备单面洞 ,观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免疫组化 SABC法检测 I型胶原和 型胶原的免疫反应。结果 :在术后 3d,修复性牙本质尚未形成。I型胶原和 型胶原均分布于牙髓内 ,前期牙本质为弱阳性。术后 15 d,I型胶原和 型胶原在牙髓细胞内呈阳性染色。I型胶原在前期牙本质中呈弱阳性。术后 30 d,I型胶原和 型胶原的强阳性染色集中于已形成的修复性牙本质下的牙髓内 ,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染色呈强阳性。结论 :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合成、分泌 I型胶原和 型胶原。 I型胶原是修复性牙本质的主要基质成分  相似文献   

18.
第三期牙本质形成是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因外界病理性刺激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依据第三期牙本质基质的来源可进一步将其分为反应性牙本质和修复性牙本质。下面就第三期牙本质基质的形成过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梅予锋 《广东牙病防治》2007,15(10):451-453
目的 观察大白鼠磨牙窝洞制备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硝化酪氨酸(NT)的表达.方法 大白鼠磨牙窝洞制备后制作连续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双染色法观察成牙本质细胞等牙髓细胞中iNOS和NT的表达.结果 正常大白鼠牙髓组织中,iNOS和NT呈阴性表达.窝洞制备1 d后,牙髓牙本质界处嗜中性粒细胞中iNOS和NT呈强阳性表达;窝洞制备3 d后,全部牙髓细胞中iNOS和NT呈强阳性表达.窝洞制备7 d后,修复性牙本质深部成牙本质细胞中iNOS和NT呈阴性表达.免疫荧光双染色法表明iNOS和NT的变化呈同步性.结论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iNOS和NT的表达具有同步性,提示iNOS被激发并产生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rgeneticprotein 2 ,rhBMP2 )与纤维蛋白粘结剂 (fibrinsealant,FS)复合物对狗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接盖髓术 ,常规制备牙 颌骨联合切片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rhBMP2及rhBMP2 /FS复合物诱导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情况。结果 单纯rhBMP2盖髓 ,牙髓出血多 ,炎性反应重 ,牙本质桥形成多但较晚 ;rhBMP2 /FS复合物盖髓 ,牙髓无出血 ,炎性反应轻 ,牙本质桥形成早于rhBMP2组 ,且管样牙本质形成多于rhBMP2组。结论 rhBMP2有较强的牙本质诱导活性 ;FS具有良好的保护牙髓组织创面的能力并对rhBMP2有协同作用 ,FS与rhBMP2复合物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生物活性盖髓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