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告了4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的椎间盘炎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认为: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突然出现剧烈腰痛、发热、血沉增快,应考虑椎间盘炎,行MRI检查,尽早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探查,放置引流冲洗  相似文献   

2.
周锦  金伟 《人民军医》1999,42(6):332-332
1983~1997年,我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后路髓核摘除术,取得满意麻醉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19~65岁,平均41.7岁;体重43~105kg。ASA~级,术前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示ST-T改变8例,窦性心动过缓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各3例,左前分支阻滞1例。本组均在俯卧位下手术,手术时间3.5~6h。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45min口服地西泮10mg。左侧卧位下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点高于病变2或3个椎间隙,前者向头侧置管,后者向尾侧置管,均为3.0cm。于仰卧位下注入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ml。出现节段性平…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病人常表现为腰痛、放射性腰痛、腰部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CT引导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可立即解除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而致的腰腿痛症状,具有创伤小、见效快、费用低等优点.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对手术成功非常关键.我院自2003年2月~1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35例,通过精心的护理,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健侧入路行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9-2010-06收治的16例采用健侧入路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治疗方法,并分析手术的注意事项。结果:16例患者手术均得到良好的治疗,患者手术时间在30-60 m in,住院时间为9-14 d,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瘢痕小。手术后对患者随访半年,采用Nakai分级,其优良率为87.5%。结论:采用健侧入路行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治疗病例42例,男29例,女13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65岁,平均年龄68.7岁。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min,基本无出血,平均住院时间10d,全组手术伤口一期愈合,无明显瘢痕,随访时间0.5~2年。疗效按Nakai分级评定,优30例,良9例,可3例,差0例。结论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式创伤口小,可视,操作精细,术后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优良,是治疗高龄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文对国内外应用单纯髓核摘除术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方法 检索相应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评价人员独立阅读题目、摘要,按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的评价指标做Meta分析.结果 纳入9篇国内外文献,随机6篇,非随机3篇,包括6 670例患者,质量等级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髓核摘除组在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融合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方面髓核摘除组低于融合内固定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再手术率及手术满意率方面融合内固定组优于髓核摘除组;术后疼痛评分(VAS)髓核摘除组优于融合内固定组;术后功能障碍指数(ODI)融合内固定组优于髓核摘除组.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无论是采用髓核摘除术,还是融合内固定术,近期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效果,我们对我院近十年来再手术且进行随访的13例作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本组共13例,占同期腰椎间盘手术的1.5姑。再手术时间4个月~3年。第1次术式:全椎板切除2例,半侧开窗11例。第2次手术病人术前均行脊髓造影、CT或MRI检查。原间隙复发2例,部间隙突出3例,神经根受卡压8例。再手术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5年。讨论明确诊断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前提。由于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对于推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和病理过程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应该说,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是不困难的,但是,根据病…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再次手术19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高,行髓核摘除的患者占一定比例,绝大多数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少数患者园各种原因术后效果欠佳,需丙次手术我们对19例再次手木病例的原回及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普丽萍  朱燕  周艳  许兰  许颖  王波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2):1340-1341
椎间盘突出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疼、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11.
何艳  刘俊  王姗 《西南军医》2006,8(4):113-113
腰椎间盘脱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痛的常见疾患之一,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导致生活能力下降。2003年2月至今,我院收治32例椎间盘脱出症患者,对患者进行髓核摘除手术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是将传统的开放椎间盘摘除技术与内镜技术相结合,是微创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它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舰艇人员腰椎间盘突出较为常见,过去我院一般采用开放椎间盘摘除技术,从2002年11月至2004年6月我院对舰艇人员21例行椎间盘镜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评价经腹穿刺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A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22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压腹定位仪腹部施压避开肠管及血管,空心针穿刺椎间盘前缘,逐级套管建立手术通道,经反复钳取髓核组织及负压切吸,实现椎间盘突出部位直接减压.术后随访6~48个月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22例患者中520例完成TALD,2例因严重肠粘连无法压开肠管而放弃手术,1例术后并发乙状结肠损伤及椎间盘感染.手术穿刺成功率99.4%,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总有效率93-3%.结论 经腹穿刺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能直接摘除突出部位的椎间盘组织.达到直接减压的效果,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好.TALD可作为L5~S1椎间盘突出的常规术式,为L2~L5椎间盘突出的一种补救方式,L1~L2椎间盘不宜行TALD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治疗7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应证的选择,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2004年8月至2008年7月采用PLD治疗70~79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共有56个椎间盘突出,均为包容性椎间盘突出。随机选取52例70~81岁,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分型与PLD组相近似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保守治疗,设为对照组。采用MacNab标准分别在治疗后6和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56个椎间盘中54个穿刺治疗成功,成功率约96.4%。全部患者得到随访。6个月PLD组显效率29.1%,有效率52.1% 对照组显效率19.2%,有效率36.5%。12个月PLD组显效率25.0%,有效率47.9% 对照组显效率17.3%,有效率32.7%。PLD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45,P〈0.01 χ2=5.57,P〈0.05)。结论PLD治疗7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近期加重的症状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对于椎间盘钙化者,可直接用环锯"开窗"治疗。  相似文献   

16.
郑文忠  黄令坚 《人民军医》1998,41(9):508-509
1970~1996年,我院采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8例,出现并发症30例(1.9%)。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3~69岁,平均36岁。腰4,5髓核摘除术17例,腰5骶1髓核摘除术4例,腰4,5和腰5骶1髓核摘除术9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9例,马尾神经牵拉伤致下肢肌肉不全瘫2例;术后发生椎间盘炎18例,伤口感染1例。1.2 并发症分析1.2.1 术中并发症 发生脑脊液漏9例,3例咬除椎板时硬脊膜和蛛网膜撕裂出现脑脊液漏;2例切除黄韧带时损伤硬脊膜和蛛网膜发生脑脊液漏;2例髓核组织经后纵韧带裂口突入椎管压迫硬膜和神经根,…  相似文献   

17.
王冲 《西南军医》2017,(6):552-554
目的 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38例,施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39例,施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随访半年,统计两组手术疗效,并对比手术前后两组疼痛(VAS)、功能障碍(ODI)及生活质量(GQOL-74)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VAS、ODI、GQOL-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VAS、ODI评分均较低、GQOL-74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82.05%(32/39)与对照组71.05%(27/3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可确保手术疗效,同时还可显著缓解术后腰腿疼痛及功能障碍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郑文忠  黄令坚 《人民军医》1999,42(11):634-635
1970~1997年,我院施行腰髓核摘除术1913例,术中出现意外情况46例,现将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26~58岁,平均36岁。其中椎管内血管损伤出血25例,硬脊膜和蛛网膜损伤脑脊液漏18例,刀片断入椎间隙3例。腰髓核摘除术L4,526例,L5、S112例,L4,5并L5、S18例。1.2 术中意外情况1.2.1 腰椎管内出血 主要由于硬脊膜外血管和椎管前侧壁血管损伤破裂所致。本组8例在咬除椎板和切除黄韧带时损伤硬脊膜外血管造成出血,17例在剥离硬脊膜和神经根时不慎损伤椎管侧前方横跨在椎间盘上的血管,引起血管破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轻比重腰麻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分为轻比重腰麻组(观察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用0.25%轻比重布比卡因6~10mg行腰麻,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其镇痛和肌肉松弛效果,以及麻醉前后循环系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镇痛和肌肉松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麻醉后15、30min,血压及心率均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轻比重腰麻镇痛及肌肉松弛效果明显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弹性棒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单节段,CT、MRI显示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随访12~18个月,通过VAS评分、ODI指数及术后影像学检查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本组回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VAS评分及ODI指数显著改善,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无变化,运动范围较术前减少。结论后路髓核摘除结合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