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胆泻肝汤是中医方剂中适应范围较广的方剂之一,溯其源流,同名异治的方散见于《兰室秘藏》、《卫生宝鉴》、《保婴撮要》、《医方集宜》、《外科正宗》、《医方集解》、《张氏医通》及《杂病源流犀烛》等,而以上方剂又以《医方集解》所载最为通行。现将近10年有关《医方集解》所载之龙胆泻肝汤用于妇科疾病治疗的文献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说明】本文选自《医方集解》,为自序。作者汪昂(1615~1694?),字讱庵,休宁(今属安徽省)人,而寄籍丽水(今属浙江省)。他原为诸生,三十一岁入清之后,弃举子业。虽“不业岐黄,又学无师授”,但笃志方书,好集医方,生平行事不详。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行文浅显扼要,流传较广。《医方集解》成书于1682年,收采较博,注释亦详,选录临床常用方剂七百余首,“理法全宗古人,  相似文献   

3.
《医方集解》为清代著名方论书之一,本文通过对其中所应用附子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对附子常用的配伍药物进行统计分类,进而对其配伍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系降气平喘,祛痰止咳的著名方剂,然对其中当归的配伍意义,历代医家如汪昂、张璐、张秉成、唐容川等,或以当归“润以和血”(《医方集解》)、或以“温散滞血”(《千金方衍  相似文献   

5.
梁德泉 《河南中医》2004,24(8):71-71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是临床常用的著名方剂。在临床中无论何种疾病,只要辨证属“肝胆湿热”或“下焦湿热”证,均可用本方治疗。  相似文献   

6.
五磨饮子是清·汪昂《医方集解》方,为治疗情志失调,肝气上逆的有效方剂,笔者以本方加味煎服用于临床每获良效,兹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7.
龙胆泻肝汤最早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后世应用的多是《医方集解》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生地黄等组成,是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和肝经湿热下注证的方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载:"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肝胆实火,利肝经湿热为君;臣以黄芩、栀子...  相似文献   

8.
方论,是指研究方剂的配伍理论和配伍方法,包括方名解释,源流关系,运用宜忌,以及方剂之间比较等论著。宋以前方书,仅记载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等,方论自金·成无己开始。清·柯琴著《制方大法》、《伤寒附翼》,对仲景制方原理,有重要发挥。至于吴昆的《医方考》、汪昂的《医方集解》、王子接的《绛雪园古方选注》,张秉成的《成方便读》,均是方论的代表之作。解放后,各地中医院校为了教学需要,编写了多种方剂书籍,对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将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方论著作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金锁固精丸见于《医方集解》。由沙苑子、龙骨、牡蛎、芡实、莲子、莲须组成,是治疗遗精的常用方剂。许多方书都谓其具有补肾固精之功,主治肾虚精关不固所致遗精。笔者  相似文献   

10.
《医方集解》收录为数众多的历代医方,是一本集中医学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以及观点精辟的方论于一身的医学著作,其中与脾胃相关之方更是为数颇多、收录讲究,体现出汪昂关于脾胃的学术思想,直至今日,在临床上仍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汪氏在方剂的分门别类上亦独具特色,有很大的创建,至今全国各中医院校的方剂教材都沿用其分类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王炎 《家庭中医药》2013,(10):51-51
参苓白术丸出自《和剂局方》(公元1151年),实为六神散(出自《三因方》)的加味方。两方都是著名方剂。原方属调理脾胃、益气安胎之剂,后人有所发展,加减衍化成多种方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如《医方集解》以本方加陈皮治脾胃虚弱兼气滞或痰多之证。现代作为调理脾胃虚弱而兼湿的常用方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方功在补气健脾,和  相似文献   

12.
清新安医家汪昂,在继承总结前人方剂理论基础上,创作《医方集解》。其创新分类方法,以法统方,阐释方药,论说医理,将"理—法—方—药"与中医辨证论治紧密联系起来,初步形成了中医方剂学的学术体系和理论框架。对方剂学说的完善和发展,为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龙胆泻肝汤是临床常用的著名方剂,首载于元代李东垣《兰室秘藏》,后亦被载于《医宗金鉴》、《医方集解》。方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甘草组成;功效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逆所致的目赤头痛、胁痛口苦、耳痛耳鸣以及肝胆湿  相似文献   

14.
试论和解剂的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解剂最早由清·汪昂《医方集解》中提出,起名叫“和解之剂”,现代方剂学将其独立成章,从一版教材直至延用到六版教材。此种作法曾一度遭到质疑[1、2],但尚无解决办法,因此影响到方剂学分类的合理性,影响到方剂学的教材建设,甚至影响到方剂的学科建设。就此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15.
试论《医方集解》的学术特点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医方集解》二十三卷(下称《集解》),清季汪昂(?)庵著。该书自问世以来,即风行海内,不仅为临床医家所喜用,而且是历来中医带徒课艺的方剂学范本。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该书具有收罗广博,阐释详明,分类合理,简明实用等特点,于学于用皆足称备,故其流布甚广,影响甚大。另外,该书对方剂分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点迄今尚未被充分注意。本文不揣鄙陋,试就其学术特点及贡献略作评述,以俟教正。  相似文献   

16.
2 编撰《医方集解》 古今方书,至为繁多,卷帙浩繁,至明代朱棣《普济方》问世,已收方达61739首。汪昂有感于众多方书泛览为难,村间市井不通文词,稍能诵《药性》、读《回春》者辄尔悬壶,草菅人命,而著《本草备要》,"使知药品有性情,施用有宜忌","兼辑《医方集解》一书,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方剂正式分类,治燥剂始于清《医方集解》,并持续延用至今。我们认为治燥剂作为一个独立的分类没有必要,而且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与重复。应该将治燥剂从方剂分类中取消,即轻宣外燥剂并入解表剂,滋阴润燥剂归入补阴剂为妥。这样,既不违背中医治燥总的原则,也符合方剂归类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八正散治疗男科疾病举隅广东省南海市西樵医院(528211)罗巧云八正散乃治疗热淋之首选方剂,出自《和剂局方》,其功能清热泻火,利尿通淋。《医方集解》言其“治湿热下注,咽于口渴,少腹急满,小便不通,或淋痛,或咽热为肿。”笔者临床用于男性生殖系统某些疾病...  相似文献   

19.
“当归拈痛汤”是一首清热利湿、祛风止痛的良方。临床上用以治疗湿热相搏所致的关节疼痛、湿热下注所致的脚气肿痛。因疗效甚佳,而倍受医家重视,被收人多种方剂书中。清代吴仪洛辑《成方切用》、汪訒庵撰《医方集解》均谓之为李东垣方。解放前谢观等编辑的《中国医学大辞典》亦持此论。近年来,中医研究院、广州中医学院主编的《简明中医辞典》,言此方出自《医学发明》;《中药大辞典》方剂分册(试用本)  相似文献   

20.
六味地黄丸治疗脑病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地黄丸(汤)系宋代钱乙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肉桂、附子而成,用治肾虚诸证。清代医家汪昂在其所著《医方集解》补养之剂中将其列为第一方,后世称之为补阴方剂之祖。历经数百年医家的运用,其疗效确切,组方严谨合理。原著用治小儿,今则通治成人、小儿肝肾阴虚不足诸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