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γ-羟基丁酸钠与丙泊酚在小儿气管异物麻醉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γ-羟基丁酸钠与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8例,分别采用γ-羟基丁酸钠(γ组)和丙泊酚(P组)麻醉。观察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前、置镜前、退镜时的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置、退镜时,术中、苏醒期有无屏气、呛咳等情况。结果:P组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γ组(P〈0.05);术中循环呼吸变化两组相似;麻醉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但P组置镜呛咳例数明显少于γ组(P〈0.05);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P组低于γ组(P〈0.05)。结论:丙泊酚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安全的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急危症手术 ,其麻醉方法有局麻和静脉全麻 ,前者易致气管损伤造成喉痉挛、气胸等严重并发症 ,后者麻醉配伍方法较多 ,作者在药物的配伍使用及手术操作时机上进行改进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1~11岁 ,体重 10~ 2 6kg ,其中右支气管异物者 19例 ,异物种类有花生米、葵花子、大豆及自动铅笔帽等 ,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及呼吸困难 ,多为混合性呼吸困难 ,其中 6例出现重度呼吸困难 ,三凹征明显。1.2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85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 ,共收治小儿气管内异物 156例。其中术中应用γ 羟基丁酸钠 (γ OH)后异物取出术 12 0例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77例 ,女性 43例 ,年龄最小 8个月 ,最大 11岁 ,平均 3 .8岁。其中右侧支气管内异物 2 3例 ,左侧支气管内异物 68例 ,气管内异物 2 9例。异物为花生米58例 ,黄豆 2 5例 ,金属异物 11例 ,葵花籽 2 2例 ,其他异物 4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用阿托品 0 .0 2mg/kg ,苯巴比妥钠 2~ 3mg/kg ,肌注 ,采用面罩半开放吸氧 10~ 2 0min ,静脉内缓慢推注γ OH80~ 10 0mg/k…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七氟醚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麻醉效果、安全性及优点。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6例。S组采用七氟醚复合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静脉全麻。麻醉过程中监测呼吸循环相关参数、不良反应、手术及苏醒时间。结果 S组和F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1)。S组术中呛咳、屏气,术后呼吸抑制及呕吐等情况均明显少于F组(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七氟醚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麻醉效果、安全性及优点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6例.S组采用七氟醚复合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静脉全麻.麻醉过程中监测呼吸循环相关参数、不良反应、手术及苏醒时间.结果 S组和F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1).S组术中呛咳、屏气,术后呼吸抑制及呕吐等情况均明显少于F组(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与氯胺酮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差异,以寻求更适合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 .方法 选择年龄1-3岁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和氯胺酮组(K).观察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HR、SPO2.R的变化情况,术后脱氧时间,苏醒时间.结果 七氟醚组诱导后HR、R明显比氯胺酮组诱导后变慢,SPO2明显高于氯胺酮组(P<0.05);七氟醚组术后脱氧时间、清醒时间均较氯胺酮组短(P<0.05).结论 对于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由于七氟醚本身的特点,更适合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气管异物病情危急,常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及缺氧,麻醉及手术风险较大。本文18例气管异物患儿在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麻醉下行气管内异物取出术,通过对麻醉方法,用药的分析,认为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麻醉是用于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中较好的,安全平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1年5月至2003年4月,对60例小儿采用γ-羟基于酸钠(以下简称γ-0H)与氯胺酮复合麻醉,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发生突然,病情紧急,是小儿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支气管镜下取异物被视为高风险的急诊手术之一,而提供满意的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近2年来我科尝试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下取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5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比较γ-羟基丁酸钠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γ-羟基丁酸钠-氯胺酮麻醉组(K组)和γ-羟基丁酸钠-丙泊酚麻醉组(P组),每组各30例.每组均缓慢静注γ-羟基丁酸钠80~100mg/kg,予面罩吸氧5~10min后,K组缓慢静注氯胺酮2mg/kg,置镜后视情况按1~2mg/kg追加;P组缓慢静注丙泊酚2mg/kg,置镜后视情况按1~2mg/kg追加.观察麻醉后术前、置镜时、术中、术后BP、HR、SPO2、RR、有无屏气、呛咳、术后喉水肿、舌后坠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置镜前及置镜后,MAP、HR数值P组均显著低于K组(P<0.05);P组置镜后HR、MAP均显著下降(P<0.05),而K组HR变化不明显,MAR显著上升(P<0.05);P组置镜后RR较入室时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K组(P<0.05);两组SPO2无差异.K组置镜时屏气、术中屏气、术后舌后坠、喉水肿、苏醒期屏气等并发症明显高于P组(P<0.05),苏醒时间较P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 γ-羟基丁酸钠-丙泊酚用于小儿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优于γ-羟基丁酸钠-氯胺酮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七氟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我院收治的20例ASAⅠ~Ⅱ级、采用七氟醚吸入全麻下气管异物取出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20例患儿呼吸道异物均被成功取出,气管镜操作顺利,患儿在诱导期的意识消失快、苏醒时意识恢复迅速,术中患儿无体动,术后精神良好,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具有理想的镇静及肌松效果,安全可靠,可作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首选全身麻醉药。  相似文献   

12.
γ-羟基丁酸钠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比较γ-羟基丁酸钠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查及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舁物取出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γ-羟基丁酸钠一氯胺酮麻醉组(K组)和γ-羟基丁酸钠一丙泊酚麻醉组(P组),每组各30例.每组均缓慢静注γ-羟基丁酚钠(80~100)m/kg,予面罩及氧(5~10)min后.K组缓慢静注氧胺酮2mg/kg,置镜后视情况按(1~2)mg/kg追加;P组缓慢静注丙泊酚2mg/kg,置镜后视情况按(1~2)mg/kg追加.观察麻醉后术前、置镜时.术中、术后BP、HR、SPO2、RR、有无屏气、呛咳、术后喉水肿、舌后坠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置镜前置镜后,MAP、HR数值P组均显著低于K维(P<0.05);P组置镜后HR、MAP均显著下降(P<0.05),而K组HR不明显,MAP显著上升(P<0.05);P组置镜后,RR较入室时显著下降(P<0.05),且明照低于K组(P<0.05);两组SPO2无差异.K组置镜时屏气、术中屏气,术后舌后坠、喉水肿、苏醒期屏气等并发症明显高于P组(P<0.05),苏醒时间较P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γ-羟基丁酸钠一丙泊酚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查及气管异物取出术优于γ-羟基丁酸钠-氯胺酮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2种复合麻醉方法对小儿气管异物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芬太尼-氯胺酮组(M组,n=52),γ-羟基丁酸钠-氯胺酮组(γ-OH组,n=68)。观察麻醉前、置镜后和异物取出后的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术中呛咳、喉及支气管痉挛、异物取出后需气管插管次数及苏醒时间并记录数据。结果麻醉前、置镜后、异物取出后,两组的HR、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呛咳、喉及支气管痉挛和气管插管次数M组高于γ-OH组(P〈0.05);苏醒时间M组小于γ-OH组(P〈0.01)。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氯胺酮复合麻醉术中呛咳、支气管痉挛、气管插管次数比γ-羟基丁酸钠复合麻醉组发生率高,但术后苏醒快,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异物取除术的一种可供选择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长松  陈鲁 《海南医学》2009,20(9):55-56,45
目的 探讨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2005年7月至2009年3月间120例年龄12-36个月小儿气道异物误吸患儿,误吸时间为48 h以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单纯静脉应用丙泊酚,七氟醚组(A组)单纯吸入七氟醚,七氟醚-丙泊酚组(P-A组)复合应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分别用于小儿气道异物的麻醉.麻醉过程中观察体征,监测呼吸循环等参数,同时观察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P-A组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明显低于P组与A组(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小于P组与A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快于P组与A组(P<0.05).结论 七氟醚-丙泊酚复合用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保留自主呼吸状态下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用于表面麻醉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6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行舌根部、咽部及气管内依次表面麻醉后随机分为4组:氯胺酮对照组(K组)、丙泊酚+七氟醚组(PS组)、0.01μg·kg-1·min-1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R1组)、0.03 μg·kg-1·min-1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R2组).观察记录各组麻醉前、插入硬质支气管镜时、气管内硬质支气管镜探查取异物时、清醒时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苏醒时间.结果:K组在取异物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大,易发生喉或支气管痉挛、呛咳及呼吸抑制等,苏醒时间长.与K组比较,PS组、R1组和R2组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喉或支气管痉挛、呛咳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苏醒时间短(P<0.05);与R1组比较,PS组和R2组患儿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表面麻醉下小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应用于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麻醉深度易控制、安全平稳,术后苏醒迅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小儿手术中不同配伍氯胺酮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出效果好、麻醉维持平稳、并发症少、苏醒快的配伍方法,为基层医院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提供一种参考。现将我院2000~2002年小儿手术中不同配伍氯胺酮麻醉的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七氟醚全凭吸入在小儿麻醉术中维持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吸入3%~4%的七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每隔10 min观察SPO2、SBP、DBP、HR及苏醒时有无气管呛咳、烦躁及呕吐.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术中各时段SPO2、SBP、DBP、HR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出现烦躁5例,无气管呛咳和呕吐发生.结论 全凭七氟醚吸入在小儿麻醉术中维持应用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七氟醚在小儿短小手术与传统全身麻醉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明 《河北医学》2010,16(6):698-700
目的:探讨七氟醚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将27例行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治疗组(n=15)。对照组行常规的全身麻醉,治疗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两组诱导、拔管时间、BP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对照组SBP、DBP在插管时、插管后5min、拔管后5min、拔管时间和并发症与治疗组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方法:总结分析46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资料。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结果:A组意识消失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B组(P<0.01);A组循环较B组平稳(P<0.01);术中镇痛优于B组(P<0.01)。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异物取出术,麻醉效果好,术中呼吸循环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