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氧化氮在肾缺血再灌注肾小球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时大鼠肾小球超微结构及负电荷位点的影响。 方法:SD大鼠15只,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1)假手术(sham)组(n=6);(2)I-RI组(n=6),缺血前20 min舌静脉注入生理盐水0.3 mL;(3)SNP+I-RI组(n=6),缺血前20 min舌静脉注入2.5 μg/kg硝普钠(SNP);(4)AG+I-RI组(n=6),缺血前20 min舌静脉注入10 mg/kg氨基胍(AG);(5)L-NNA+I-RI组(n=6),缺血前20 min舌静脉注入10 mg/kg L-硝基精氨酸(L-NNA)。以聚乙烯亚胺(PEI)为阳离子探针标记肾小球滤过膜负电荷位点,透射电镜观察肾I-RI对大鼠肾小球超微结构及负电荷位点的影响。 结果:(1) sham组电镜下见肾小球结构正常,肾小球基底膜(GBM)外透明层负电荷位点(AS)清晰,呈连续的规则点线状排列[(19.3±1.7)个/1 000 nm]。I-RI组肾小球足细胞足突有明显的融合现象;GBM外透明层AS排列稀疏[(16.6±1.0)个/1 000 nm,P<0.05],PEI颗粒小。(2)与I-RI组相比,给予SNP使肾I-RI大鼠肾小球滤过膜上皮细胞足突融合现象加重,肾小球GBM的AS[(11.7±3.2)个/1 000 nm]显著少于假手术组(P<0.05),且PEI颗粒的电子致密度也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AG的应用使I-RI大鼠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减轻,可见清晰的足突间隙;L-NNA+I-RI组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也明显加重,但和I-RI组相比,L-NNA+I-RI组大鼠GBM的AS数量[(14.7±0.9)个/1 000 nm]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肾I-RI时出现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肾小球滤过膜的负电荷位点减少等病理性损伤,NO可加重这些损伤;肾I-RI时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的损伤与NO的生成及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和氯胺酮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异丙酚(propofol)或氯胺酮(ketamine)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IR)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48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6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R组)、小剂量异丙酚(5mg/kg)组(P1组)、大剂量异丙酚(10mg/kg)组(P2组)、小剂量氯胺酮(10mg/kg)组(K1组)、大剂量氯胺酮(20mg/kg)组(K2组)。输液后72h处死所有大鼠,在实验开始及处死大鼠前取4mL静脉血放入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测。处死大鼠后取部分肾脏组织置于甲醛及戊二醛溶液,用于石蜡切片,光镜及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另取一部分肾组织制作成肾组织匀浆待测。待测指标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异丙酚和氯胺酮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肾组织中MDA含量(P0.05),增强SOD活性(P0.05),使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肾功能及组织学改变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异丙酚或氯胺酮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拮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抗氧化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微血管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肾移植、血管外科的建立和发展,使许多严重疾病的治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而这些新方法所涉及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更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近年研究表明微血管损伤是IRI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本文拟从微血管角度针对微血管血液流变性、微血管舒缩功能及通透性诸环节对肾  相似文献   

4.
陈军宁 《医学信息》2010,23(13):2246-2248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 rfusion injury,IRI)是指肾组织缺血时和其后恢复血液灌注时器官功能不能恢复正常,甚至发生更为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衰竭。肾脏由于其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的器官之一。在临床上常见于失血或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移植、肾部分切除、肾实质  相似文献   

5.
酸性复灌液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离体大鼠等容收缩心脏灌流模型观察了不同的pH值再灌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心脏旷置30min后,先用pH6.8的HEPES—KH液体复灌7min,然后换成pH7.1的液体灌流7min,最后恢复pH7.4的液体灌流6min,心脏各血液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单纯用pH7.4液体复灌组,再灌期最大左室舒张末压降低,±dp/dt升高,与缺血前相比心脏功能指标恢复百分率上升,尤其可以明显减轻再灌注后3~5min之内的心脏挛缩。另外,再灌期冠脉流出液中LDH含量减少。提示:pH反常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复灌的初始用酸性液体可以减轻pH反常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汪泉  刘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2):145-148,154
目的:揭示柠檬酸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肾损伤指标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低剂量组(n=10)和高剂量组(n=10).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前7 d,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以200 mg/kg和600 mg/kg的柠檬酸钠对小鼠进行灌胃...  相似文献   

7.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休克组及Epo治疗组3组,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检测血丙二醛(MDA)、肌酐(Cr)、素氮(BUN)和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Epo治疗组血浆MDA、Cr、BUN水平较失血性休克组组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匀浆SOD显著升高、IL-6显著降低(P<0.05).结论 Epo可提高SOD,降低IL-6,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芪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十分复杂 ,氧自由基的产生并介导组织损伤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黄芪具有提高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药理作用。本文观察黄芪注射液在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肾组织SOD活性与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与分组 :雄性SD大鼠 5 0只 ,体重 2 0 0~ 2 5 0g ,随机分正常组 (A组 ) 5只 ,假手术组 (B组 ) 15只 ,模型组 (缺血再灌注组 ,C组 ) 15只 ,黄芪组 (D组 ) 15只。其中黄芪组在实验前 ,每日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 2mL 0 1kg体…  相似文献   

9.
α-硫辛酸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硫辛酸(LA)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 min后松夹再灌的方法制作RIRI模型,测定血清肌酐(Scr)、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尿NAG酶(UNAG)浓度,放射免疫和免疫组化法对肾皮质内皮素-1(ET-1)的表达做定位和定量分析,肾组织病理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肾损伤程度和肾皮质细胞凋亡率。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肾功能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受损,Scr、MDA和UNAG含量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1),血清NO含量与sham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肾皮质ET-1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1),肾小管ET-1表达明显强于sham组,ET-1免疫反应阳性颗粒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肾皮质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sham组(P<0.01)。尾静脉注射α-硫辛酸可明显降低RIRI大鼠Scr、MDA和UNAG水平,肾小管上皮细胞内ET-1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明显少于IR组,肾皮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 ET-1在大鼠RIRI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LA可通过拮抗ET-1的生物学效应,减轻氧自由基损伤而对RIRI大鼠肾脏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莱菔硫烷(SFN)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肾组织的形态,功能,H_2O_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对照组、RIRI组、SFN1组和SFN2组,RIRI组、SFN1组和SFN2组均采用肾动脉钳夹法建立大鼠RIRI模型,SFN1组在夹闭大鼠左侧肾动脉后立即给予莱菔硫烷,SFN2组则在恢复左肾血液灌注时给予莱菔硫烷。缺血再灌注_24 h后取血和肾。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含量;观察肾的形态学变化;检测肾组织中H_2O_2及MDA含量;检测SOD活性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IRI组、SFN1组和SFN2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构受损明显,血清SCr和BUN含量、肾组织MDA和H_2O_2含量升高,肾组织SOD活性降低、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SFN1组、SFN2组与RIRI组相比,肾组织形态结构受损轻,血清SCr和BUN含量、肾组织MDA和H_2O_2含量低,肾组织SOD活性、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SFN1组与SFN2组相比,肾组织形态结构损伤较轻,血清SCr和BUN含量、肾组织MDA和H_2O_2含量较低,肾组织SOD活性较高,SO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RIRI发生后,莱菔硫烷降低了肾组织的过氧化损伤程度;缺血后即刻给予莱菔硫烷更能有效改善肾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的以肾血流减少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动物模型。方法:家兔双侧肾动脉不完全结扎造成肾缺血,20 min后恢复肾血流。检测动物在肾动脉不完全结扎前、后及恢复血流后的尿量、血清肌酐、电解质、血气分析并做肾脏病理学检查。结果:肾血流减少后,动物尿量明显减少,而血清肌酐水平显著升高;同期血清钾水平升高,pH降低,HCO3-及BE明显减少。恢复肾血流后尿量增多并逐步趋向正常;至恢复血流1 h时血清肌酐水平已降至正常,但代谢性酸中毒持续发展,血清钾水平降低后又有所回升。缺血20 min及恢复血流1 h和5 h的兔肾病理检查无明显改变。结论:双侧肾动脉不完全结扎法复制出的动物模型具有ARF的多重表现和功能性ARF的特点,体现了肾血流因素在ARF发生及治疗方面的临床意义,可供教学和科研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巴曲酶(BAT)对狗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中血栓素A2(TXA2)水平的影响。方法:结扎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 恢复血流90 min,造成I/R模型,于缺血前或缺血后15min静注BAT(1U/kg),测定血浆、心肌TXB2浓度以及血浆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检测心脏功能,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I/R组心肌组织及血浆TXB2水平明显升高, 血浆CK及LDH活性明显降低,心功能受损。病理学发现心肌纤维水肿、排列紊乱、线粒体水肿、嵴明显断裂、细胞核皱缩。给予BAT后,动物死亡率、再灌期血浆及心肌TXB2水平、血浆CK及LDH活性以及LVEDP明显低于I/R组,而±dp/dt max明显高于I/R组,病理学检查无明显损伤。结论:BAT能够降低血浆及心肌TXA2水平减轻心肌组织I/R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家兔急性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相,肾组织胰岛素受体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钳夹肾动脉的方法建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测定两组动物的肾组织胰岛素受体、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IR2h时,对照组、IR组血清胰岛素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IR组胰岛素升高更为显著(P<0.05vscontrol),48h时对照组胰岛素水平接近正常水平,IR组也明显低于2h时(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IR2h时,两组动物血糖均较术前增高,但以IR组增高更为显著(P<0.05vscontrol)。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中,Scatchard作图得到一下凹曲线。IR2h,IR组胰岛素高、低亲和力受体最大受体结合容量Bmax1和Bmax2,高、低亲和力常数Kd1和Kd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8h时,二组动物Kd1、Bmax1和Bmax2无明显差异,但IR组Kd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结果显示,在肾IR过程中,内源性胰岛素的作用减弱,胰岛素受体数目的减少或与配体亲和力减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预处理对急性缺血再灌注肾(IR)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IR组、rHuEPO+IR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两组用动脉夹夹闭双侧肾动脉45 min后恢复灌注。24 h前静脉注射rHuEPO。术后24 h处死各组大鼠。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球容积比(Hct)。肾组织以过碘酸雪夫(PAS)染色、细胞凋亡以TUNEL assay测定。正常大鼠在给予rHuEPO后,在不同时点处死,利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结果:IR组表现为肾功能下降、肾组织坏死性改变、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rHuEPO预处理使上述各项均逆转,各组间的Hb和Hct无显著差异。正常大鼠给予rHuEPO明显增加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24 h达高峰。结论:rHuEPO预处理提高了大鼠对急性肾IR的耐受性,有显著的肾保护作用而不依赖于其抗贫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肾内HO-1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I-R)后肾组织内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夹闭大鼠双侧股动脉根部4h、开放2-24h复制肢体I-R模型。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肾内HO-1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标记HO-1蛋白的组织分布;用锌原卟啉抑制HO-1活性后,光镜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肢体I-R后肾组织HO-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各对照组,再灌注18h表达至峰值,再灌至24h仍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1);肢体I-R组近曲小管、髓袢粗段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密集的颗粒状HO-1免疫阳性产物;抑制HO-1活性使肢体I-R所引发的肾组织损伤明显加重。结论:肢体I-R后肾小管上皮细胞HO-1基因表达上调,所诱生的HO-1对肾组织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6.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肾脏iNOS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致肾脏损伤时肾内iNOS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夹闭、再开放大鼠双侧股动脉,复制肢体I-R模型。RT-PCR检测肾组织iNOS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iNOS蛋白及硝基酪氨酸(NT)在肾内的生成及分布;比色法测定肾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应用氨基胍抑制大鼠体内iNOS活性后观察其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肢体I-R后肾内iNOS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大量iNOS及NT阳性产物;肢体I-R后肾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应用氨基胍后肾组织损伤减轻。结论:肢体I-R后肾内iNOS表达显著上调,由其诱生的高浓度NO可能参与介导了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作肾缺血和再灌注实验;发现:(1)缺血60分钟组的肾皮质脂质过氧化物含量(MDA76.05±18.14nmol/g)显著降低(P<0.001),钠浓度(97.43±10.20mEq/L)显著增高(P<0.01)而钾浓度(74.68±6.36mEq/L)显著降低(P<0.002)。(2)缺血60分钟再灌注30分钟组的肾皮质,脂质过氧化物含量(147.25±17.18nmol/g)显著增加(P<0.01),钠、钾浓度接近正常值(79.61±18.44和90.33±6.13mEq/L)。缺血与缺血再灌注肾皮质其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同钠钾浓度之间无显著相关。实验提示:(一)缺血再灌注肾氧自由基“爆发性”生成所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可能是肾缺血后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二)缺血肾内钠、钾浓度变化似能反映缺血引起的细胞膜钠泵失灵及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异常。这种变化同氧自由基生成和脂质过氧化强度之间,似无直接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