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73例扩张型心肌病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信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156-157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11月~2009年7月73例DCM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做心脏彩超、心电图、X线检查。入院患者常规选择用药。结果:好转出院59例(80.82%),自动出院9例(12.33%),死亡1例(1.37%)。住院6~48d,平均16.2d。结论:扩张性心肌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用药,监测病情变化,可以有效预防DCM发展成为终末期心脏病,对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 33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儿的诊疗及随访过程进行分析 ,提高对小儿DCM的临床认识。方法 以 33例DCM患儿为研究对象 ,对其诊断过程、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治疗情况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患儿中 ,住院初期误诊者 14例 ,其中误诊为肺炎并心力衰竭者 9例、病毒性心肌炎 4例、急性风湿性心脏炎 1例。柯萨奇病毒B型lgM (CoxBIgM)抗体阳性者 6例。心脏X线、心电图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扩大 ,且以左心扩大为主。超声心动图有特征性改变。DCM患儿病死率高、预后不佳。结论  (1)病毒感染是DCM的重要促发和致病因素之一。 (2 )DCM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需综合各项指标方能做出正确判断。 (3)超声心动图对DCM诊断具有颇高价值 ,应予推荐。  相似文献   

3.
Jeffrey  A.  Towbin  April  M.  Lowe  Steven  D.  Colan  Lynn  A.  Sleeper  E.  John  Orav  Sarah  Clunie  Jane  Messere  Gerald  F.  Cox  Paul  R.  Lurie  Daphne  Hsu  Charles  Canter  James  D.  Wilkinson  Steven  E.  Lipshultz  康俊萍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7,26(4):217-225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儿童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也是小儿心脏移植最常见的原因。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儿童DCM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过程。 目的:详细描述儿童DCM的发病率、病因、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 设计及地点:本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入选1996年1月至2003年2月在89个儿科心脏中心诊断为DCM的儿童以及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在北美大型三级治疗中心诊断的患儿。 参试者:共入选1426例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18岁以下DCM患儿。通过严格的超声心动图和/或病理学标准来诊断原发性DCM。因内分泌、免疫、药物中毒及其他原因患病者除外。 主要观测指标:每年每10万儿童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心脏移植率。 结果:18岁以下儿童DCM每年的总发病率为0.57/10万,男孩的年发病率高于女孩(分别为0.66/10万和0.47/10万;P〈0.001),黑人的年发病率高于白人(分别为0.98/10万和0.46/10万;P〈0.001),婴儿(〈1岁)的年发病率高于儿童(分别为4.40/10万和0.34/10万;P〈0.001)。绝大部分属特发性,最常见的病因为心肌炎(46%)和神经肌肉性疾病(26%)。1年和5年死亡/移植率分别为31%和46%。死亡/移植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患儿诊断DCM时年龄较大、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收缩期Z评分较低以及DCM的病因(P均〈0.001)。 结论:儿童DCM有其多样性。患儿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因、年龄和心力衰竭状况。人种、性别和年龄对发病率有一定影响。大部分患儿无明确病因,限制了特异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心脏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总结16例扩张型心肌病、21例缺血性心肌病的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以及频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扩张型心肌病16例,缺血性心肌病21例,将诊断结果与回访结果进行对照,诊断符合率均达90%以上。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尤其在扩张型心肌病早期,宜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对扩张性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2D-CDFI)观察80例DCM患者、80例ICM患者及80例正常人的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三个方面的改变.结果 (1)DCM组心脏呈普遍增大,室壁活动弥漫性减弱,ICM组心脏呈局限性增大,室壁活动阶段性减弱.(2)DCM组瓣膜返流发生率较ICM组高,且返流程度较ICM组重.(3)DCM组主要以收缩功能低下为主,ICM组则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结论 超声2D-CDFI是鉴别DCM与ICM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心肌病(DCM)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15例DCM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CM易误为呼吸系统疾病,还应注意与心包积液鉴别。治疗DCM主要是强心利尿,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可选择心律平或胺碘酮。对婴幼儿发病者更应重视积极治疗。结论对DCM强调早期诊断、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规范化药物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51例DCM患者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显效22例,显效率43.1%;有效24例,有效率47.1%;无效5例,无效率9.8%。总有效率90.2%。结论规范的药物治疗仍是治疗DCM的主要方法,联合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置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三腔起搏器+ICD(CRTD)将是未来改善DCM预后的更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3年4月-2006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9例,其中男46例,女13例,年龄42—83岁,平均61.74-12.57岁。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0月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制订的DCM诊断参考标准,并排除AMI、VA和心肌炎等可引起cTnl升高的疾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为心功能Ⅱ级9例、Ⅲ级18例、Ⅳ32例;心脏彩超左室射血数(LVEF)均〈40%。  相似文献   

9.
49例扩张性心肌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扩张性心肌病(DC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DCM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做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49例患者临床表现前三位是心悸(100%),气促(100%),双下肢浮肿(81.6%),端坐呼吸(63.3%);Holter检查心律失常发生率85.7%,常见心律失常类型为室早、左束支传导阻滞、房颤;心脏彩超主要表现为左室扩大,二尖瓣返流,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结论:扩张性心肌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心衰、心律失常,其严重程度与左室扩大程度密切相关,治疗重点应放在防止左室进一步扩大,干预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39例DCM病例进行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β受体阻滞剂、强的松治疗,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用胺碘酮,5例病人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结果:4例痊愈,8例好转,9例临床美控制但心脏大小与EF、FS值无明显改善,10例未能坚持治疗,8例死亡。另外,结果还显示DCM首次误诊率高,确诊时已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结论:提高对DCM的认识,可避免误诊。超声心动图是诊断DCM的重要手段,同时可监测疗效,强调对DCM的早期诊断、坚持长期规范治疗,部分病人可缓解,少数可治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心肌ADP/ATP载体 (ANT)抗体对小儿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免疫印转法检测了 3 0例病毒性心肌炎 (VMC)、14例扩张型心肌型 (DCM) ,10例风湿性心脏病 (RHD)、2 2例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儿血浆抗ANT水平。结果 :抗ANT抗体在VMC和DCM患儿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RHD、CHD和NC三组研究对象 (P均 <0 .0 1)。抗ANT抗体诊断VMC和DCM的敏感性为 72 73 % ,特异性为 98 2 5 %。结论 :抗ANT抗体在小儿心脏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可作为小儿VMC和DCM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抗心肌肌球蛋白抗体对小儿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 3 0例病毒性心肌炎 (VMC)、 14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 10例风湿性心脏病 (RHD)、 2 2例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儿血浆抗肌球蛋白抗体水平。结果 :抗肌球蛋白抗体在VMC和DCM患儿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RHD、CHD和NC三组研究对象 (P均 <0 . 0 5 )。抗肌球蛋白抗体诊断VMC和DCM的敏感性为 5 4 5 5 % ,特异性为 89 47%。结论 :抗肌球蛋白抗体可作为小儿VMC和DCM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有推广到基层医院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5例病毒性心肌炎(VMC)和1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内膜心肌活检(EMB)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主要病理改变 DCM 为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大小不一、核畸形、灶状纤维化和心肌变性坏死;VMC 则为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变性坏死、间质纤维化。EMB 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 VMC 为65.7%,DCM 为80.0%,合计68.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NMPI)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治疗指导 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DCM 患者60 例作为 DCM 组,另取该院健康体检者30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同期行NMPI 和核素心室造影显像(GBPI),DCM 组 治疗后行心功能核素显像复查。对比分析NMPI、GBPI 图像特征,比较DCM 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变 化。结果 对照组NMPI 图像特征表现为左室大小正常,左室壁心肌显影清晰,且各节段放射性分布基本均 匀;GBPI 图像特征表现为位相图、直方图及室壁运动均未见异常,左室舒缩功能参数处于正常范围。DCM 组NMPI 图像特征表现为左室增大,左室心腔明显扩大,室壁明显变薄,负荷状态下各壁放射性分布弥漫性 减低,可见放射性分布呈花斑样改变,静息状态下放射性分布有所改善;GBPI 图像特征表现为左室增大,左 室收缩,相位分布不均,相角程>60 °,舒张运动明显减弱,心功能参数低于对照组(P <0.05)。60 例DCM 患者中,NMPI 异常包括节段性灌注完全缺损5 例(8.33%),不均匀减低7 例(11.67%),均匀减低34 例(56.67%), 花斑样改变14 例(23.33%)。经治疗后,DCM 患者射血分数(EF)、高峰射血率(PER)和高峰充盈率(PFR) 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 <0.05)。结论 NMPI 技术是DCM 临床诊断、疗效评价的一种可靠方法,关注 核素在心肌中的分布特征,对DCM 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nRT-PCR法检测心肌活检组织中柯萨奇B组病毒R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探讨柯萨奇病毒(CVB)感染与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DCM)发病的关系,同时为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疾病探求一个快速、敏感和特异的辅助检查方法。方法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RT-RCR)检测27例心肌活检组织中CVB RNA,并以9例正常及1例先心病心肌标本为对照;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中10例患者血清CVB1-6IgM。结果 14例心肌炎及13例DCM患者中各有5例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对于扩张型心肌病 (DCM)者猝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DCM而猝死的 1 0例病人 ,以及同期的 1 8例非心律失常的DCM病人 ,分别测定其入院的首次心电图的QT离散度 (QTd)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发现 1 0例猝死病人的QTd均 >440ms。结论 QTd >440ms对于预测DCM猝死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探讨抗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冠心病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例DCM患者,14例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健康组18例,进行临床免疫学检测,应用ELISA法、免疫转印法对检测数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LISA法DCM患者阳性率43.9%,冠心病组28.6%,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免疫转印法21例的DCM患者阳性率43.9%,冠心组28.6%,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免疫转印法21例的DCM患者抗肌球蛋白重链抗体(200KD)10例阳性,阳性率47.6%,冠心组抗肌球蛋白轻链抗体(27.5KD)阳性4例,阳性率28.6%,PBS替代试验均为阴性。结论: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抗体检测有助于DCM和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刘明江  蔡力  唐英蓉 《四川医学》2009,30(11):1708-1710
目的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MPI)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55例确诊心肌病患者,根据病史、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成扩张型心肌病组(25例)和缺血性心肌病组(30例)。同时完成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冠脉造影(CAG)检查。观察^99mTc-MIBI在心肌的分布情况,分析病损心肌、病变血管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所有55例患者,心肌灌注显像都^99mTc-MIBI放射性分布异常:DCM组节段性灌注完全缺损2例(8%),均匀减低14例(56%),不均匀减低3例(12%),花斑样改变6例(24%);ICM组节段性灌注完全缺损29例(96.67%),均匀减低1例(3.33%)。冠脉造影检查:DCM组仅1例(4%)发现冠脉异常,但狭窄程度〈50%,ICM组30例(100%)都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50%);②以核素^99mTc-MIBI在心肌不均匀减低和/或花斑样分布为标准,MPI诊断DCM的敏感性为96.15%,特异性为95.6%,以核素^99mTc-MIBI在心肌呈节段性灌注完全缺损分布为标准,MPI诊断ICM的敏感性是96.7%,特异性是92%。结论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的这种特征性分布,对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冠脉造影有很好的相关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较佳护理方法,防止病情恶化,最大限度的延长生存时间。方法筛选32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及部分心律失常患者,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采取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32例患者经治疗、护理无效死亡1例,生存31例(96.88%),其中:10例心律失常,9例高血压得到纠正,20例肺部感染治愈。结论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防止病清恶化,降低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 对1995年至2015年在该院住院的DCM患儿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将患儿分为治疗组(服用β受体阻滞剂,n=35)和对照组(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n=26),初步观察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房内径(L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射血分数(EF)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LVDD明显降低(P<0.05),心率、右心室内径(RV)、LVDD、LVSD、LA、二尖瓣口血流速度(MV)及EF与入院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率、LVDD、LVSD、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中伴有高血压的患儿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好于血压正常患儿(P<0.05).治疗组中经卡维地洛治疗的患儿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好于美托洛尔治疗的患儿(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小儿DCM的治疗,对伴有高血压的DCM患儿疗效更佳,其中卡维地洛比美托洛尔疗效更加优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