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效果.方法 46例急诊入院STEMI行PCI患者,分为实验组(替罗非班+PCI)24例和对照组(直接PCI)22例.观察2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新近心肌梗死和顽固缺血状态、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结果 实验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LVEF高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包括大量出血和颅内出血);出血事件发生率实验组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联合PCI可成为STEMI患者急诊PCI安全和有效的再灌注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变化不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cTNI水平和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减少超敏C反应蛋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高继华 《医疗装备》2023,(13):72-7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PCI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血小板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DW、PDGF-BB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VESD、LVEDD均低于术前,LVEF高于术前,且试验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采用P...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替罗非班,3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比较两组48 h和7 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 治疗组48 h和7 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约占急性冠脉综合征总数的75%。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近年来。抗血小板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我院循环内科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的观察组,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小板CD40L表达、血清CRP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等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CD40L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1,P<0.05);2给药后1 d、1周和4周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3,t=2.748,t=4.719;P<0.05);3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3,P<0.05)。结论:围术期替罗非班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小板表达及炎症水平,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继之以0.15μg/(kg·min)静脉泵入24 ~ 48 h,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率,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术后4周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及出血发生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术后60 min ST段完全回落45例(93.8%,45/48),对照组为35例(72.9%,3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血管TIMI血流≥3级的发生率治疗组为95.8%(46/48),对照组为75.0%(36/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老龄患者(年龄≥75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老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结果53例急诊PCI治疗中,梗死相关动脉为前降支43例,右冠状动脉8例,左回旋支2例。53支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开通50例,于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55枚,2例PCI因大量的血栓负荷而失败,1例术中死于心源性休克。术后即刻造影成功率为94.3%,手术操作成功率为92.4%。术后1例住院期间死于心脏破裂。梗死后1周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51.2±3.3)%。结论急诊PCI治疗对老龄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左室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112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11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80.36%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分级达到Ⅲ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112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11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ht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80.36%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分级达到Ⅲ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合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以及临床有效率依次为81.82%、97.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5%、72.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是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梗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急诊人院35例STEMI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PCI+替罗非班,22例)和对照组(PCI13例)均发病于12h内行急诊PCI术,替罗非班组PCI术前开始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持续泵人至术后36~48h,对照组应用常规PCI术,收集所有病历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照影资料,观察PCI术前,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结果应用替罗非班组患者恢复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术后TIMI血流3级发生率为(95%),常规PCI未应用替罗非班组术后TIMI血流为(86%),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明显抵于对照组,但出血并发症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6例STEMI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急诊PCI治疗,研究组于急诊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治疗有效性、治疗前后心功能和安全性,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100.00%,对照组72.22%,前一组更高(P<0.05)。心功能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更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16.67%,对照组11.11%,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围手术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可促使临床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同时该药的安全性较高,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本院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10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PCI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4.12%,82.35%,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半年内死亡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且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因STEMI行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行血栓抽吸。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2.17±22.12)min,对照组为(62.39±23.53)min,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3级、心肌灌注显影分级(myocardial blush grades,MBG)3级所占的比例(97.50%、80.00%与95.00%、72.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7.440,均P0.05)。观察组ST段完全回落39例(97.50%),对照组29例(73.00%),观察组ST段完全回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4,P0.05)。两组患者16 h、3个月左心射血分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比较[(55.03±8.25)、(57.33±6.35)分、(83.85±14.25)ng/ml、(4.84±2.53)μg/ml与(44.92±6.74)、(47.41±6.93)分、(126.24±22.73)ng/ml、(7.62±3.57)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22.50%、67.50%)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64,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STEMI安全有效,但还需要大规模、长期的临床研究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早期组(52例)术前6h使用替罗非班,晚期组(52例)于冠脉造影术后使用替罗非班。比较2组PCI术前、术后的TMPG分级,PCI术前测定CK-MB、cTNI,术后于12h、24h复查,观察PCI术后住院期间及1个月后心脏事件(复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死亡)和并发症(出血、血小板减少症)。结果与晚期组相比,早期组术前、术后心肌灌注获得TMPG2-3级比率分别为61%和76%,明显高于晚期组(分别40%和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PCI术后12h、24hCK-MB、cTNI升高水平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期间1个月后的心脏事件、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的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PCI术后心肌灌注血流,减少PCI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释放,并没有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谭威明 《现代保健》2011,(30):11-1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诊治的72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标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1个月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48h心电图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3.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ST段压低程度及T波倒置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8h后观察组上述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出血发生率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是一种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替罗非班时间对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急性STEMI患者入院后即刻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直接PCI后随机分为两组:短时间组(STG,PCI后替罗非班继续使用24~36 h)29例和长时间组(LTG,PCI后替罗非班继续使用48-72 h)21例.记录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LTG患者随访期间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STG患者的24.1%(P<0.05),但两组的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STEMI患者急诊直接PCI后较长时间应用替罗非班可减少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改善中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围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分析安全性。[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10月,88例围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期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观察组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CS患者在PCI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湖南旺旺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包括普通肝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加用替罗非班后,患者的出血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可有效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可使患者的出血率轻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