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血性脑梗死又称梗死后出血,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过去临床诊断非常困难,自CT应用临床后。诊断有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现将我院收治的24例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与CT资料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后引起脑组织损伤、血脑屏障的破坏,导致脑梗死后出血性转换(HT)的发生。利用影像检查方法可动态观察缺血区细胞缺血缺氧情况、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预测HT的发生。目前有CT灌注(CTP)成像、MR灌注成像以及多种MRI序列可运用于此预测。就CTP、MRI用于预测脑梗死后HT发生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病人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价值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45例临床和影像明确的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T、常规MRI(T1WI、T2WI、DWI序列)和SWI序列扫描的自身对比研究,CT和MR检查的间隔不超过12h,MRI序列和SWI序列同时进行。结果45例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患者,SWI诊断脑出血45例,常规MRI序列诊断29例,CT诊断35例,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64.4%、77.8%。结论SWI诊断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比常规MR及CT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急性脑梗死及溶栓治疗后常规复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W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5例脑梗死患者行T1WI、T2WI、DWI及SWI扫描,分析T1WI、T2WI、DWI和SWI对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的差异。结果:SWI检出出血性脑梗死45例,T1WI检出20例,T2WI检出28例,DWI检出31例。SWI检出率显著优于其他方法(χ2=31.21,P<0.05)。结论:SWI较MRI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可以检出更多的出血性脑梗死,可作为出血性脑梗死检查的一线方法或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梗死治疗前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证实的脑梗死患者资料30例,急性13例,亚急性17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常规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SWI扫描。对比分析治疗前后MRI图像变化特点。结果治疗前常规MRI检出脑梗死灶内出血4例,SWI检出9例,治疗后SWI显示5例发生出血性转化。治疗前30例脑梗死灶SWI图像相对信号强度为0.97±0.09,治疗后相对信号强度为1.06±0.12,治疗前后相对信号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9,P<0.05)。治疗前后脑梗死灶内血管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对于显示脑梗死伴发出血、治疗后出血性转化、侧支血管构建等方面优于常规MRI序列,在脑梗死治疗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30例脑梗死患者行MR的T1WI、T2WI、DWI与SWI扫描,分析T1WI、T2WI、DWI和SWI对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的差异和SWI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SWI检出出血性脑梗死45例,T1WI检出20例,T2WI检出28例,DWI检出31例。结论 SWI较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可检出更多的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可早期发现脑梗死中的出血灶,明显优于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出血性脑梗死检查的一线方法或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7.
出血性多灶脑梗死是由于脑梗死供血区动脉坏死后血液漏出发生继发出血,常发生于大面积脑梗死。2000年6月-2005年6月,我科收治经CT证实的出血性多灶脑梗死52例,现就其临床及CT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抗凝药,它由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而得。具有抗凝、抗血栓、抗炎、抗肿瘤和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等作用,其与普通肝素相比,有抗血栓作用强,副反应少,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不需要实验室监测等优点。低分子肝素临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急性脑梗死、肾脏疾病及静脉血栓等。  相似文献   

9.
出血性转化(HT)是脑梗死重要的病理变化,对预后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均有影响,也是目前脑梗死研究的热点问题,MRI在HT检出与预测中起主要作用.对HT的概况、相关因素、发病机制与病理学、诊断标准和分类、MR检查技术以及预测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0.
奥扎格雷钠国内临床联合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扎格雷是抗血栓药物中疗效较为确切的品种之一,适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和脑梗塞所伴随的运动障碍,及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的脑血管痉挛和并发脑缺血症状以及不稳定心绞痛等。急性脑梗死及不稳定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选择较多。本文综述了奥扎格雷钠近年来联合用于治疗脑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疾病的资料中显示,联合应用比单独使用疗效更加显著、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之一。现就其联合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柏林 《武警医学》2007,18(1):80-80
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死最为常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黄成莉 《西南军医》2011,13(2):368-368
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剂,由普通肝素通过亚硝酸分解,纯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钙或钠盐。具有抗血小板,防栓及促进冠状动脉再通等作用的抗血栓形成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于脑梗死,冠心病的治疗。用药途径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但因该药物的特殊药理作用,进入破损血管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及MRI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出血性转化(HT)是脑梗死重要的病理变化,对预后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均有影响,也是目前脑梗死研究的热点问题,MRI在HT检出与预测中起主要作用。对HT的概况、相关因素、发病机制与病理学、诊断标准和分类、MR检查技术以及预测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4.
唐艳  汤永红 《西南军医》2014,(5):560-562
脑梗死是一类因脑局部血液循环中断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临床上,脑梗死的治疗除一般治疗方法外,主要还包括溶栓和神经保护治疗等。近些年,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越来越受到医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与临床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张微  袁涛  全冠民   《放射学实践》2012,27(5):479-483
脑缺血及其他脑血管病 1.脑梗死 脑梗死的短T1信号主要见于亚急性期,原因包括出血与皮质层状坏死,病理学基础为脱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铁、钙盐及其他顺磁性物质沉积.继发于抗凝治疗或再灌注所致的出血,称为出血性转化(图22),临床病例发生率高达43%,病理学发现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赵杰  康春艳  姚桂兰  李正红 《武警医学》2002,13(11):697-698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病 ,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 ,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所以对脑梗死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我院应用尿激酶对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疗效满意。现就我院近 1a来治疗早期脑梗死 42例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住院患者 42例 ,发病为 6h以内 ,均有突发肢体瘫痪体征 ,但意识清 ,经脑CT检查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病及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以外疾病 ,特别是患者近期内有活动性出血 ,怀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近期有头外伤或已知脑内肿瘤 ,近 2周内曾做过大手术 ,出血及肝肾功能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脑梗死的CT表现特征及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脑梗死占50%~80%,而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HI)临床较为少见。HI亦称梗死后脑出血,是指脑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发生脑梗死后,由于动脉再通血液从病变血管溢入脑组织,现总结我院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出血性脑梗塞 (HI)是梗塞灶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为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病因和治疗 ,分析临床 4 8例HI患者的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和治疗结果。HI的发生主要和心脏疾病引起的脑栓塞 ,梗塞灶的面积 ,梗塞后的时间及溶栓、抗凝和血管扩张剂的使用有关。一般来说 ,HI不会使脑梗塞已有的神经功能缺损加重 ,合理的使用溶栓 ,抗凝和血管扩张剂还是治疗脑梗塞的必要手段。出血性脑梗塞 (HI)是脑梗塞病人因梗塞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 ,CT或MRI显示在原有的低密度区内出现散在或局限性高密度影。在没有脑CT和MRI的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磁敏感成像(SWI)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0例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MR序列和SWI扫描,对比分析常规序列和SWI对于出血的显示情况。结果:共检出出血性脑梗死32例,其中常规序列上清晰显示出血11例,显示率34.3%;SWI上清晰显示出血32例,显示率100%;所有病例中SWI均较常规序列显示出血的范围大。结论:SWI显示脑梗死中的出血更敏感、更清晰,明显优于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20.
前言近年来飞行过程中的血栓形成已引起了人们广泛注意。考虑到预防这种血栓的形成已有了很多的建议,包括抗血栓类药物,例如:阿斯匹林或肝素。然而这些建议是基于专家的建议,而不需要在临床中应用。由于抗血栓类药物被认为有相当多的副作用,并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故这些药物的用途应该基于可靠的临床的科学知识。方法我们检索了医学数据库中Medline用于长距离飞行时预防血栓形成所用的抗血栓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