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2个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玻璃离子结合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和单纯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一年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成功率85.95%,对照组成功率74.38%,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3种不同的充填修复材料:玻璃离子水门汀、流动树脂及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30例牙体楔状缺损患者分别应用流动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及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治疗,2年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玻璃离子充填组治疗成功率为70.9%,流动树脂组成功率为82.7%,光固化复合树脂组成功率为88.2%,3种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动树脂组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动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是理想的修复楔状缺损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120例楔状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试验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结果1年后复查显示,试验组成功牙数为57颗(95.0%),失败3例(5.0%);对照组成功牙数为50颗(83.3%),失败10例(17.7%);成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疗效满意,边缘着色率低,对牙髓、牙周均无刺激,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玻璃离子水门汀及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给予两组患者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修复成功率为66.7%,光固化复合树脂组修复成功率为68.2%,两组修复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患者牙髓活力改变明显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而光固化复合树脂组在牙齿表面磨损方面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牙楔状缺损修复方面可取的显著的效果,临床应用中要根据患者牙齿情况及患者要求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及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楔状缺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92例牙楔状缺损患者,130颗患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对照组则予以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楔状缺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1年随访,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牙髓活力改变明显优于研究组,研究组牙齿表面磨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牙楔状缺损修复时均具有较为明显效果,而且应按照患者牙齿实际情况及患者要求应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形缺损的疗效。方法:将267个楔形缺损牙随机分成3组,每组89个,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三种方法修复,并按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结果: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形缺损略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形缺损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及光固化复合树脂。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形缺损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修复楔状缺损的3种充填材料的稳定性。方法楔状缺损患者162例450颗牙,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粘固粉、玻璃离子水门汀Ⅰ型进行修复,随访观察1年,比较3种充填材料在修复楔状缺损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材料成功的稳定性很好,1年后成功率95.33%,而与两种玻璃离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3种修复材料均是修复楔状缺损理想的方法,但光固化复合树脂是临床上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8.
杜鹃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7):83-83,85
目的 比较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牙体楔状缺损修复的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对60例200个楔状缺损患牙进行修复治疗,并于1、2、3个月后进行复查,观察修复材料脱落程度,对比两者粘接效果及牙髓反应.结果 玻璃离子组修复楔状缺损的总有效率89%.光固化复合树脂组为87%,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玻璃离子对牙体的粘接性能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牙髓刺激性小,复合树脂机械强度高.  相似文献   

9.
三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较理想的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材料和方法。方法82例286颗中、深度楔状缺损牙随机分成A、B、C3组,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FX-II型玻璃离子、FX-II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加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设术修复楔状缺损,随访2年后疗效。结果A组成功率为83.3%,B组成功率为93.5%,C组成功率为95.9%。A与B组、A与C组,P〈0.05,B与C组,P〉0.05。结论在中、深度楔状缺损治疗中,玻璃离子,光固化玻璃离子夹层技术均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观察3种不同方法修复楔状缺损患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547颗患牙,按随机化原则分成Ⅰ、Ⅱ、Ⅲ3组,分别用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夹层技术进行充填修复,全部病例随访2年,观察疗效。结果Ⅰ组成功率82.68%,Ⅱ组成功率86.89%,Ⅲ组成功率94.05%。结论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患牙的临床效果最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进 《中国基层医药》2014,(7):1096-1097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光固化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牙齿楔状缺损患者60例(患牙共计132颗)为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材料的不同,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牙分为A、B、c三组,A组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缺损,B组使用FX-11玻璃离子修复缺损,c组使用FX.11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缺损,分析并比较三组患牙治疗疗效。结果A组、B组、C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81.4%、88.6%、95.6%,A组、B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成功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3.92,均P〈0.05)。结论使用FX一11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的方式修复楔状缺损临床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楔状缺损是一种牙体硬组织的慢性非龋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充填法。本科常用GcFujiIX玻璃离子水门汀和3MZ250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现对178例患者的412颗楔状缺损的牙齿分别用这两种材料充填修复,观察2年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Dyract复合体,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三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效果,为临床选出一种最佳的修复材料。方法对127例180颗楔状缺损的患牙随机分成3组。各修复60颗。结果经18个月的追踪观察,Dyract组成功率为83.3%;玻璃离子组成功率为53.3%;复合树脂成功率为73.3%。结论 Dyract复合体粘接性强;对牙髓刺激小,其疗效优于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是修复楔状缺损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牙体楔状缺损是一种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好发于上下颌的双尖牙区,由于牙体缺损的部位及形态特殊,所以修复时既要考虑材料的硬度、粘接性能,又要考虑到色泽、光洁度等。近年来,作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联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158颗牙作为实验组,并和单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组作对照,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328颗牙体楔状缺损患者中,均没有牙髓病变,随机把患者分为一侧用光固化树脂组,一侧用玻璃离子和光固化树脂联合修复组。82例中男39例…  相似文献   

15.
李文萍 《淮海医药》1999,17(4):55-55
楔状缺损是口腔科常见的牙体组织缺损疾病,临床上常采用充填修复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近几年来笔者分别采用了玻璃离子粘固剂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两种材料进行治疗,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均为我科治疗病例,共100例200颗牙,其中男性57例147颗牙,女性43例53颗牙。前牙129颗占54.5%;双尖牙71颗占45.5%。然后分别抽出25例50颗牙进行玻璃离子粘固粉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比较观察。牙颈部楔状缺损牙体破坏牙本质层的患牙,无龋蚀,无充填物,牙周无病变,牙髓活力正常。 1.2 治疗结果 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50颗牙中有6颗充填体脱落,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仅有2例脱落,但并发牙髓炎3  相似文献   

16.
刘健  雷平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3):198-199
目的 :观察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楔形缺损患者 196例 82 0个患牙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经 1a观察 ,总结其脱落率和继发龋率。结果 :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的脱落率和继发龋率分别为 3.6 %和 2 .0 % ;光固化复合树脂的脱落率和继发龋率分别为 2 .8%和 1.8%。结论 :两种材料对楔形缺损的修复疗效可靠 ,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口腔综合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85例患者共262颗患牙,分为两组.A组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B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观察2年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成功率在表面磨损以及对牙髓活力改变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两种材料均有很高的修复成功率,但在临床应用仍需注意适当的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三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楔状缺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非龋性牙体病,为探讨不同方法对楔状缺损的修复效果,分别应用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以下简称夹层技术)三种方法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共386颗,1年后复查,对其疗效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和比较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分别充填牙颈部楔形缺损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62颗牙颈部楔形缺损患牙,分两组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牙颈部楔缺,随访2年。结果 在短期内两者无明显差异。成功率相近,长期效果表明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结论 治疗牙颈部楔形缺损,光固化复合树脂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选择高质量的充填材料,能显著降低临床充填治疗的失败率。同时。为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要求,可针对两组修复材料特点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和比较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分别充填牙颈部楔形缺损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 2 62颗牙颈部楔形缺损患牙 ,分两组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牙颈部楔缺 ,随访 2年。结果 在短期内两者无明显差异 ,成功率相近 ,长期效果表明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结论 治疗牙颈部楔形缺损 ,光固化复合树脂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 ,选择高质量的充填材料 ,能显著降低临床充填治疗的失败率。同时 ,为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要求 ,可针对两组修复材料特点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