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高级别甲状腺滤泡细胞起源的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22年3月至5月诊治的2例高级别甲状腺滤泡细胞起源的癌患者的诊断过程, 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中, 1例42岁男性诊断为高级别分化型甲状腺癌, 1例65岁女性诊断为甲状腺低分化癌。结论高级别甲状腺滤泡细胞起源的癌包括甲状腺低分化癌和高级别分化型甲状腺癌两种类型, 这一概念的提出将这类预后较差的肿瘤分离出来, 有利于临床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髓样癌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髓样癌30例临床分析何家林,胡东霞甲状腺髓样癌(MTC)发生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属APUD系统肿瘤,其发病情况、病理和临床表现有别于滤泡源性的乳头状、滤泡状腺癌和未分化癌,有自己的特点。1976年6月~1993年6月我院共收治MTC...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其恶性程度介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未分化癌之间。术前诊断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测,需要多学科协作。本文对《CSCO甲状腺髓样癌诊疗指南2022》中的术前诊断部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滤泡状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8年公布的甲状腺肿瘤的分类[1],可将甲状腺上皮性恶性肿瘤分为:乳头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和其他癌等五类。其中滤泡状癌长期以来一直被与乳头状癌并称为分化性甲状腺癌来研究。而就近年来大量关于单纯的滤泡状癌的研究分析来看,滤泡状癌其实是一种少见的甲状腺癌,其在诊断、治疗和预后因素分析上都与乳头状癌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回顾了近年来国外关于甲状腺滤泡状癌的一些文献报道,着重在诊断、治疗和预后因素方面作了一些总结,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一 甲状腺滤泡状癌的诊断甲状…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低分化癌的文献报道比较少,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罕见。由于对其认识不是很清楚,所以有很多命名,如甲状腺岛状癌、低分化滤泡癌、滤泡癌实体型、低分化乳头状癌等,繁多的名称给诊断及临床治疗带来困惑,从而表现在预后上也有很大差异。为此,2004年版的WHO肿瘤组织学分类中正式把甲状腺低分化癌作为一个单独类型,但其诊断标准比较模糊,近年来病理学界一直在为统一的诊断标准作努力。全文就甲状腺低分化癌的历史、组织起源、临床及病理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RB、P53抑癌基因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ABC免疫组化法检测77例甲状腺肿瘤和非瘤病变中RB与P53抑癌基因蛋白的表达。所有标本中都有RB蛋白表达,表明RB基因失活在甲状腺肿瘤中不起重要作用。甲状腺非瘤病变与腺瘤中P53全部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中P53阳性率低(8.3%与15.8%),阳性细胞数也少(<10%),P53主要在甲状腺未分化癌中高表达(66.7%)且与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有显著性差异,提示P53蛋白异常在甲状腺癌由高分化向未分化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慢性甲状腺炎等;恶性根据病理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及淋巴瘤等。经过手术治疗后,无论良恶性肿瘤,均需规律的随诊复查,必要时还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未分化癌13例分析山东德州肿瘤医院张玉华甲状腺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预后不良。多数患者初诊时,因病期太晚失去手术机会,从而难以获得组织学诊断。我院自1979年以来共收治甲状腺癌132例,其中获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为未分化癌。现分析讨论如...  相似文献   

9.
姜琳  王可敬  韩春 《中国肿瘤》2015,24(6):461-465
甲状腺低分化癌(PDTC)是临床病理特点介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和未分化癌(ATC)之间的一种亚型,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及侵袭性、预后状况均介于DTC和ATC之间.全文对近年来甲状腺低分化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探讨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癌和滤泡癌,其中甲状腺滤泡癌生长缓慢,其发病率远低于甲状腺乳头癌,而且体积小、生长缓慢,常无明显的局部恶性表现。然而Do等[1]研究发现甲状腺滤泡癌的骨转移发生率(6. 8%)明显高于甲状腺乳头癌的骨转移发生率(0. 4%)。临床上甲状腺滤泡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以肋骨、髂骨和胸骨多见,以溶骨性病变为主。骨转移会引发骨痛、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等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的影响[2]。同时,甲状腺滤泡癌骨转移患者的10年生存率为13%~21%[3]。因此,对甲状腺滤泡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2013年12月9日,我科收治1例甲状腺滤泡癌多发胸椎转移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方铣华  郭振英  邓敏 《肿瘤学杂志》2015,21(11):895-899
摘 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低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未分化癌的差异。[方法] 收集甲状腺低分化癌25例、乳头状癌40例、未分化癌20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临床特点。[结果] 组织学上甲状腺低分化癌呈实性、岛状或梁状排列,并以单独或混合方式存在,其中9例合并有滤泡癌或乳头状癌;最大径平均值为5.43cm,明显大于乳头状癌的2.08cm,与未分化癌的5.12cm类似;易局部浸润及血管侵犯,复发和远处转移率高。[结论] 甲状腺低分化癌的恶性程度介于乳头状癌与未分化癌之间,尽管10年生存率较高,但病程持续时间长,其长期无瘤生存率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囊肿、滤泡性腺瘤、大嗜酸性细胞腺瘤等.但是,约5%~15%的甲状腺结节是肿瘤,病理分型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从2000年开始突然飙升,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与检出率升高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很多人在体检的时候都会做甲状腺超声检查,导致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结节被发现.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降低甲状腺癌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刘克拉  张昌卿 《癌症》1996,15(5):338-340
对39例伴有实性癌灶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与典型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未分化癌比较,结果表明:(1)实性癌灶可分为岛状和片状两型,岛状型与其周围分化型癌分界清楚,癌细胞较小,形态较一致,应与髓样癌鉴别;片状型与分化型癌有移行,癌细胞有异型性和多型性,须与未分化癌鉴别。(2)两型实性癌灶的癌细胞甲状腺球蛋白表达阳性,降钙素和嗜络粒素A为阴性,表明均来源于滤泡上皮,两者形态的差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髓样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洋  高明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7):1242-1244
甲状腺髓样癌来源于分泌降钙素的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且多因RET基因突变引发,其发病、诊断和治疗等都独具特点,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甲状腺髓样癌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RET、HBME-1和Ki67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RET、HBME-1和Ki67基因蛋白的表达.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二步法(PV-9000)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例未分化癌、5例髓样癌、4例滤泡性癌、1例低分化岛状癌及1例鳞状细胞癌中上述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中3种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而良性病变中的不同类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率高于滤泡性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的表达,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Ki67在未分化癌阳性率高于乳头状癌的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RET、HBME-1和Ki67的同时检测可作为良恶性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的指标,其中以HBME-1的敏感性最佳,RET次之,Ki67高表达可能是去分化、浸润和转移的标志.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RET、HBME-1和Ki67同时阳性应视为恶变的高危状态.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髓样癌较少见,常易误诊为甲状腺未分化癌。本病首先由Horn氏于1951年描述,Haz-ard于1959年正式命名为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简称MTC)。MTC起源于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的原胺物质摄取和脱羧细胞(amine precus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简称APUD) 临床上,MTC可分为散发性和家族性,后者为一特殊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内分泌综合征,属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u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并列为MEN Ⅱ型,用以描述同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未分化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是发生于食管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光镜下主要由小的间变性细胞构成,胞浆稀少,核卵圆形,染色质丰富,常较一致,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瘤细胞CK、NSE、Syn、CgA常为阳性。电镜检查还可查见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非常差。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腺瘤病理诊断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所周知,甲状腺腺瘤是指一类具有滤泡分化、包膜完整、无包膜和脉管浸润的良性肿瘤。但清晰的定义并不意味着轻松的诊断。事实上,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常碰到难以鉴别的情况,如滤泡性腺瘤和甲状腺滤泡性癌、滤泡型乳头状癌的鉴别,玻璃样变性梁状肿瘤与甲状腺髓样癌、乳头状癌的鉴别等。尽管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在肿瘤标记物方面仍未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目前甲状腺腺瘤诊断的金标准仍是形态学评估。本文就甲状腺腺瘤新的WHO分类,结合临床经验及当前分子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滤泡癌、髓样癌超声表现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髓样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 与病理结果对照,回顾性分析了18例甲状腺滤泡癌和19例髓样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 甲状腺滤泡癌女性多见,其中16例癌结节呈不均匀回声,10例伴有液化或囊性成分,11例伴有钙化,部分占位可见包膜。甲状腺髓样癌男女无发病率明显差异,13例呈不规则实性低回声结节,并伴有散在砂粒状钙化点,12例边界欠清楚,髓样癌结节均无明显包膜及液化,结节内部血供丰富。结论 甲状腺滤泡癌、髓样癌各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 对其特征的分析有助于甲状腺癌的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20.
提高对甲状腺滤泡状癌临床特性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42例甲状腺滤泡状癌病例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及辅助检查进行探讨。结果 42例均有病理证实为甲状腺滤泡状癌,其中合并有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癌伴颈淋巴结转移14例,甲状腺癌6例,甲状腺肿物12例,甲状腺瘤5例,甲状腺囊肿2例,甲状腺滤泡状癌局部剜除术后2例,甲状腺癌肺转移1例,19例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15例行1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5例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2例行甲状腺肿瘤剜除术,1例行全甲状腺切除加同位素治疗。结论 术前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比较困难。易误诊为甲状腺瘤或囊肿。为减少误诊误治,应重视术前针吸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