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整合素和胰腺癌侵袭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侵袭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多阶段连续过程,其中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黏附是发生侵袭转移的首要步骤。近年来研究表明,整合素(integrins)黏附分子作为ECM的受体,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ECM间的识别和结合,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肿瘤侵袭与转移机制较复杂 ,是一个多环节 ,多步骤的过程 ,涉及细胞间 ,细胞与基质间的作用 ,以及多种基因改变等过程 ,其中肿瘤细胞穿透细胞外基质尤为重要。利用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抑制剂来抑制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其中纤溶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也倍受关注。已有研究证明 ,尿胰蛋白酶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小鼠Lewis肺癌的转移有明显地抑制作用[1 2 ] 。国内已有文献报道 ,牛肺胰蛋白酶抑制剂对B16 黑色素瘤实验性肺转移也有明显地抑制作用。而有关牛肺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小鼠Lewi…  相似文献   

3.
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细胞转移是复杂的过程,包括粘附、迁移和肿瘤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侵袭行为,细胞表面多种受体具有中介同周围细胞基质的作用,由此影响细胞粘附、运行和侵袭〔1〕。恶性肿瘤细胞表达不同的粘附因子,研究证明粘附机制的失调,在肿瘤的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粘附...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长期受多因素影响的演变过程,涉及许多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受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细胞外基质、肿瘤相关的血管、淋巴管、各种细胞因子等在肿瘤组织周围形成的对肿瘤细胞生长产生影响的环境。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乏氧诱导因子(HIF-1α)是肿瘤微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全文就细胞外CD147、EGFR及HIF-1α在肿瘤的侵袭与转移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参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细胞外基质降解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肿瘤细胞在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必需穿透一系列天然组织屏障—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及分泌大量基质降解酶,降解细胞外基质是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重要步骤[1]。  相似文献   

6.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是一种广谱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包括纤溶酶、胰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内的多种蛋白酶,而MMPs参与了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在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伤口愈合、血管新生、纤维蛋白溶解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FPI-2可通过维持细胞外基质的完整、调节肿瘤血管生成、调控肿瘤细胞细胞凋亡及血液凝固等机制调节胰腺癌、食管癌及胃癌等消化道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FPI-2能明显抑制肿瘤中MMPs的活性与功能等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并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作用系统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是引起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机制复杂,是一个多环节、多步骤的过程,其中肿瘤合成分泌大量的胞外蛋白水解酶,穿透细胞外基质尤为重要,该环节可分为粘附、水解、游走三个步骤,而基质蛋白酶水解作为其中的关键倍受人们的关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系统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uPA系列包括uPA、uPA前体(pro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pro-uPA)、uPA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及uPA抑制因子(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uPAI)等.它们作为主要的蛋白降解酶与恶性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CD44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癌的侵袭和转移是引起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过程需要细胞与细胞外间质或与其他细胞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其中肿瘤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CD44,该分子作为透明质酸的受体,直接影响到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结合能力,进而影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通过选择性剪接形成可将CD44分为10种剪接变异体(CD44v)。研究认为,v6外显子的变异体-CD44v6与细胞的运动、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侵袭、转移的一个必要条件为肿瘤细胞侵犯并穿过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所组成的屏障。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是一种天冬氨酸溶酶体蛋白水解酶,活化的CathepsinD催化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以利于肿瘤细胞移动并穿过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侵袭及血行转移过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血行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学过程,与肿瘤治疗的远期效果密切相关.大致步骤是原发灶肿瘤细胞的增殖;肿瘤细胞自原发灶游离,侵袭穿过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基底膜、游走至血管内;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与转移部位的血管内皮细胞相粘附,并穿过血管内皮细胞、游走至血管外;肿瘤细胞转移至目标脏器并增殖.针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各个环节所设计的特定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现将肿瘤侵袭及血行转移各步骤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马金鹏  熊彬  徐世霞 《中国肿瘤》2019,28(8):608-614
摘 要:盘状蛋白结构域受体1(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1,DDR1)是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receptor,RTK)家族重要成员之一,胶原作为其受体可使其活化,并调节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如个体的正常发育、器官纤维化及肿瘤的侵袭和迁移等。最近的多项研究表明DDR1-胶原信号在多种肿瘤中起重要作用。胶原直接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磷酸化的DDR1对肿瘤细胞的存活及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将讨论DDR1在肿瘤细胞增殖、侵袭、细胞粘附中的作用并展望DDR1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肿瘤从原发性转变成浸润性、发生远距离的转移,要发生多次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降解以及血管的内渗和外渗。在肿瘤侵袭转移的复杂过程中,蛋白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降解ECM而形成肿瘤细胞转移的通道。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组蛋白酶,又以MMP-2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TIMP-2是MMP-2的特异性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且在多个环节产生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BF-GF是较强的血管新生诱导剂,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相关,抑制bFGF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介绍精氨酸(Arg)—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肽(RGD肽)在肿瘤诊治领域应用研究新进展.内源性RGD肽存在于多种生物细胞外基质中,参与多条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源性RGD肽与肿瘤细胞表面整合素结合后,可作为体内RGD肽类物质的竞争性抑制剂,从而能抑制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与迁移、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RGD肽能与肿瘤高表达的整合素受体结合,并从多个环节对肿瘤起到抑制作用,其具有靶向性进行肿瘤显像及肿瘤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韧  徐莫含 《癌症》1995,14(2):126-128
本文采用双层培养板法和双套管是浮培养法,分别以人羊膜和SD胚鼠心肌组织作为靶组织,以小鼠B16细胞,人SGc-7901和HR8348细胞作为侵袭细胞,研究观察了上述三种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行为。实验表明B16和SGc-7901细胞对人羊膜以及HR8348和SGc-7901细胞对SD胚鼠心肌都有不同程度的侵袭作用。本文还对二种不同的体外侵袭模型的特点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魏萍  盛修贵 《肿瘤学杂志》2008,14(12):981-984
整合素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与细胞间黏附的细胞黏附分子受体,αvβ6是整合素家族的一员,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细胞外基质水解、诱导肿瘤血管生成、调节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而实现的。深入研究αvβ6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功能,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卵巢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有可能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指标.为开发肿瘤治疗新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许晶  管晓翔 《癌症进展》2014,12(2):144-148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复杂环境,主要是由多种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和基质细胞组成。肿瘤微环境的成分与肿瘤细胞之间存在相互刺激作用,从而促进肿瘤进展和肿瘤细胞的转移。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通过两种方式共同演变:基质变化导致上皮细胞转化,或者转化的上皮细胞可能以旁分泌方式激活基质细胞。肿瘤细胞引起细胞外基质重建,并参与肿瘤生长,进一步引起肿瘤侵袭和播撒。基因表达谱研究发现肿瘤基质中的动态变化有利于肿瘤细胞转移,以基质变化为标准的肿瘤分类能够预测其临床预后和转移靶器官。  相似文献   

17.
肿瘤从原发性转变成浸润性、发生远距离的转移,要发生 多次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降解以及血管 的内渗和外渗。在肿瘤侵袭转移的复杂过程中,蛋白酶起了非 常重要的作用,它可降解ECM而形成肿瘤细胞转移的通道。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其中最 为重要的一组蛋白酶,又以MMP 2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尤为重要[1]。TIMP 2是MMP 2的特异性抑制剂[2],可抑制肿 瘤细胞的侵袭,且在多个环节产生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BF GF是较强的血管新生诱导剂,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相关,抑制 bF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肿瘤细胞分泌的自分泌运动因子和受体,一种跨膜糖蛋白,结合后,经胞吞或者囊泡作用进入细胞内,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方面发挥作用。主要作用:(1)上调肿瘤细胞整合素的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分泌,改变细胞-基质之间的黏附性以利于肿瘤细胞迁移。(2)下调E-钙黏蛋白的表达,使纤连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增加,促进上皮组织向间叶组织转化。(3)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表达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自分泌运动因子及其受体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9.
趋化因子与肿瘤侵袭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趋化作用的分泌型小分子蛋白质,其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的7次跨膜受体超家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趋化因子与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现综述趋化因子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粘附、降解细胞外基质、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等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 传统与现代医学对于肿瘤乏氧的认识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综合病变过程.特殊的宿主微环境通过种种调节机制影响着肿瘤细胞的生成发展、侵袭转移.特殊的宿主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生存、增殖的土壤.肿瘤细胞所处的宿主微环境主要是由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不溶性细胞外基质及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凶子构成~([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