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碱性磷酸酶 (AKP)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及X线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 1 8例骨肉瘤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本组 1 8例中 ,髓腔硬化 1 2例 ;溶骨性破坏 1 6例 ;肿瘤骨形成 1 0例 ;骨膜反应和骨膜三角 1 3例 ;残留骨 6例 ;软组织肿块 1 0例 ;发生远处转移 4例等。结论 AKP对诊断骨肉瘤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成骨型骨肉瘤的预后较好 ,溶骨型骨肉瘤的预后不良。CT对诊断骨肉瘤有发现率高及影像分辨率高的特点 ,但不能完全代替X线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表面骨肉瘤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从1996年10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13例表面骨肉瘤病人,其中骨旁骨肉瘤10例,骨膜骨肉瘤2例,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1例。10例骨旁骨肉瘤病人中,9例行肿瘤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其中8例广泛切除,1例行边缘性切除;另1例股骨中段肿瘤的病例行肿瘤广泛切除,瘤骨壳灭活再植术。2例骨膜骨肉瘤病人1例行肿瘤广泛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另1例行肿瘤广泛切除,瘤骨壳灭活再植术。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的病人行截肢术。结果 对所有的病人进行了2个月至5年的随访。至今全部病例存活,其中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的病人随访时间为6个月。讨论 表面骨肉瘤是较少见的肿瘤,应加强对其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认识。在正确诊断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骨肉瘤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对骨肉瘤的认识,降低骨肉瘤的误诊率.方法分析骨肉瘤的发生机制、发病率、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并对4例被误诊为骨肉瘤的病例进行随访.结果4例均获得6~24个月(平均14.5个月)随访,患者生活良好.例1为骨样骨瘤,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例2为胫骨疲劳骨折,给予固定后,愈合良好;例3为Brodie骨脓肿,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病灶修复;例4为骨化性肌炎,采用手术切除,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大多数骨肉瘤通过详细分析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X线检查、核素全身骨扫描、CT、MRI等技术对诊断骨肉瘤有重要作用.先进的影像检查技术敏感性强,特异性较差,但仍可以从中找出诊断的规律,相互补充,提高诊断正确率.对于那些特别复杂和难于鉴别的病例,亦可采用CT引导下活检的方法完成诊断.  相似文献   

4.
骨骼     
SKP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脊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全脊椎切除治疗原发性、侵袭性和恶性腰椎肿瘤30例报告;UTI抑制骨肉瘤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实验研究;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特点及X线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Low grade central osteosarcoma)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应用光镜观察2例成人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临床、影像学资料分析和国内外文献回顾,讨论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点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发病年龄较普通型骨肉瘤稍大,多为青壮年,病史较长;病变多位于长骨干骺端,特别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最好发于股骨;影像学检查可见程度不等的骨质破坏;组织学改变没有特征性,类似于良性骨肿瘤或瘤样病变,但有明确的瘤组织浸润,替代骨小梁间的骨髓脂肪组织。常误诊为纤维结构不良等良性病变,骨皮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是重要的鉴别诊断线索。结论:低级别中央型骨肉瘤的诊断强调组织病理学结合临床和影像学,可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CT征象和MRI在原发骨肉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提高原发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6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瘤的CT或MRI检查资料。结果骨肉瘤的基本影像表现为骨质破坏、瘤骨、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 MRI对骨肉瘤的正确诊断率为100.00%,CT的正确诊断率为95.65%。 CT对细骨质破坏、瘤骨的显示敏感;MRI能更清楚地显示跳跃性的肿瘤组织,周围软组织的浸润范围,且能清楚显示瘤周水肿带。CT及MRI对Codman三角的检出率均较低。29例MRI表现T1WI表现以不均匀低信号为主,T2WI均呈混杂信号。结论 CT、MRI是X线的补充手段,在骨肉瘤的早期诊断、侵袭范围的确定具有明显优势,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S-P法观察了67例骨肿瘤标本C-erbB-2癌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显示:20例良性骨软骨瘤呈阴。性反应,而侵袭性骨巨细胞瘤与骨肉瘤分别有48%、65%的阳性表达(P<0.001)。提示C-erbB-2原癌基因产物的表达与骨肿瘤的细胞生物学行为有关,随骨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阳性表达频率显著性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C-erbB-2的阳性表达随骨巨细胞瘤病理分级提高,软组织受累和局部复发而明显增高;肿瘤>5cm的骨肉瘤患者C-erbB-2的阳性率越高。C-erbB-2阳性表达的骨肉瘤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骨肉瘤     
<正>我国骨肉瘤的治疗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宋献文教授与孙燕院士最早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展骨肉瘤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80年代后期,我国肉瘤化疗药物已经较齐全,多药联合化疗方案已经得到应用,保肢重建手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大幅度提高。1990年,徐万鹏教授,牛晓辉教授编写了《骨与软组织肿瘤化疗》的专著。  相似文献   

9.
Li Q  Gong XQ  Ma FC  Zhao YL  Zhu XH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8):489-491
目的探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比较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改良丽春红三色法和Masson三色法在含有不同成熟度的成骨组织和胶原组织的骨肉瘤、骨旁骨肉瘤、骨膜骨肉瘤、骨外骨肉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软骨肉瘤、纤维组织增生伴骨化及钙化的染色规律。结果改良丽春红三色法显示,成骨组织染色呈橘红和蓝相间,均质;骨样基质到成熟骨的染色规律为橘红→淡蓝→深蓝;纤维组织呈蓝色条纹状,软骨组织不着色。天狼猩红染色法显示,成骨组织染色呈淡红、黄、橘红、深红相间,均质状;从骨样基质到成熟骨的染色规律为淡红→黄→橘红→深红→紫红;软骨组织呈淡红色,均质;纤维组织呈红黄相间条纹状。Masson三色法显示,骨样组织染色呈浅蓝色,成熟的骨小梁呈深蓝色;纤维组织呈蓝色条纹状。结论在骨肉瘤的诊断中,改良丽春红三色法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能较好的将骨样组织和不同成熟度的骨组织显现出来,优于Masson三色法,并可用于骨发育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与骨肉瘤侵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普通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15例正常骨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结果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为57.12%(20/35),显著高于骨软骨瘤的6.7%(1/15)及正常骨组织中表达(P<0.01);其表达分别与骨肉瘤临床分期、肿瘤转移及2年内死亡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术前化疗无关(P>0.05);结论β-catenin在骨肉瘤的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在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β-catenin可以作为骨肉瘤诊断和预测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071585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骨肉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071586 skp2、p2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071587 RNAi对骨肉瘤MG-63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071588 TRAIL联合多柔比星作用于骨肉瘤的实验研究;071589 骨外软组织Ewing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骨肿瘤     
Flavopiridoi对尤文肉瘤SK—N—M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骨嗜酸细胞肉芽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骨盆肿瘤切除后重建的临床进展;长骨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保留骨骺灭活再植术治疗儿童骨肉瘤应注意的问题;FDG PET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老年原发性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5例患者年龄53~61岁。男3例,女2例。病变部位:肱骨近端2例,骨盆及胫骨近端各1例;多发性病灶1例x线检查见:病灶为成骨、溶骨混合性骨破坏,可见骨膜反应.周围见巨大的软组织肿块,基质内可见钙化;CT、MRI、ECT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及核素浓聚信号改变。病理镜下见典型的恶性梭形成骨细胞及肿瘤性骨样基质的组织特征发病首诊时均被误诊或漏诊。确诊后2例接受了新辅助化疗及保肢手术:1例给予化疗及放疗(DT6000cGy);1例单纯化疗;另1例单纯放疗(DT6000cGy)结果5例患者均获随访.2例分别于确诊后8个月及10个月死于肺转移.3例仍在治疗随访中,2例接受保肢(全膝,半肩)手术者,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老年人原发性骨肉瘤较为少见,临床上容易误诊或漏诊,确诊后给予积极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获得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测定血清SA对骨恶性肿瘤诊断的意义成都军区总医院张富强,王天然,刘道传,胡娟本文报告骨科部分患者血清唾液酸(SA)含量及其结骨科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检测对象:①骨恶性肿瘤16例(含骨肉瘤8例,软骨肉瘤3例,骨巨细胞瘤Ⅱ、Ⅲ级2例,皮质旁骨肉瘤、纤维肉瘤、尤文氏肉瘤各1例)。  相似文献   

15.
骨肉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30例骨肉瘤,回顾性分析其X线和CT表现。结果 30例骨肉瘤的特点为骨质破坏/增生、肿瘤骨、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结论 传统X线,尤其DR数字成像对骨肉瘤的诊断最佳,CT扫描在判断肿瘤的范围方面有一定优势。两者结合应用,将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骨肉瘤和骨软骨瘤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差异,筛选对骨肉瘤早期诊断有意义的特异性蛋白.方法收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07年6月至2010年1月病理确诊的骨肉瘤25例、单发骨软骨瘤16例和性别、年龄与上两组患者匹配的26例健康志愿者,采用SELDI-TOF-MS质谱仪方法对这67例静脉血液离心获得的血清进行蛋白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我们发现2个特异性蛋白质荷比(M/Z)具有差异性表达,即3954Da、6438Da.在学习模式下其诊断灵敏度96.0%,特异度96.1%,在测试模式下其诊断灵敏度98.5%,特异度100.0%,采用leave-one-out互证交叉检验验证,认为该决策树盲法筛选分组的正确率可达67/67=100%,灵敏度为25/25=100%;特异性为42/42=100%.结论采用SELDI-TOF-MS方法筛选出的2个特异性蛋白可能对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正常骨组织及不同骨肿瘤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我院临床骨肉瘤标本30例,骨巨细胞瘤标本15例,骨样骨瘤标本10例及正常骨组织标本1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LUT-1的分布。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系MG63、临床骨肉瘤细胞、临床骨巨细胞瘤细胞及成骨细胞,RT-PCR检测GLUT-1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骨肉瘤标本GLUT-1染色强阳性占总例数的53%;骨巨细胞瘤切片GLUT-1染色,阳性占总例数的60%;骨样骨瘤标本多为阴性,阴性占总例数的80%;正常骨组织中未见GLUT-1阳性表达。骨肉瘤明显高于与其余3组标本(χ^2=1.622,P=0.009;χ^2=34.667,P〈0.001,χ^2=40.000,P〈0.001)。RT-PCR显示,GLUT-1基因表达存在于MG63细胞、临床骨肉瘤细胞及骨巨细胞瘤中,而正常成骨细胞内并无GLUT-1表达。结论骨肿瘤中存在GLUT-1表达,且GLUT—1与骨肿瘤的恶性程度有较密切的关系。GLUT-1有可能作为判断骨肿瘤恶性程度参考指标及骨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骨肉瘤     
我国骨肉瘤的治疗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宋献文教授与孙燕院士最早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展骨肉瘤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80年代后期,我国肉瘤化疗药物已经较齐全,多药联合化疗方案已经得到应用,保肢重建手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大幅度提高。1990年,徐万鹏教授,牛晓辉教授编写了《骨与软组织肿瘤化疗》的专著。  相似文献   

19.
骨外骨肉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世界文献中仅有115例报道。1948—1981年间,作者于纪念Sloan—Kettering 癌症中心共诊断本瘤48例,相当于该机构同期诊断为骨肉瘤的4%、软组织肉瘤的1%弱。作者希望通过把骨外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形态学表现三者结合在一起来考虑会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本病的自然史。  相似文献   

20.
胫骨成骨肉瘤的保肢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胫骨成骨肉瘤的保肢治疗。方法 对1992年~2001年收治的胫骨成骨肉瘤75例,采用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辅以手术前、后化疗及术后免疫治疗,并按Enneking标准评价肢体关节功能。结果 平均随访4.5年,术后6个月~2.2年内因肿瘤转移而死亡者17例,存活58例,存活率77.3%。存活者中,3例因局部复发而截肢,1例复发者行瘤段截除大段异体骨植骨融合。对58例肢体关节功能评价:优39例;良15例;因复发行瘤段截除大段异体骨融合者可;3例截肢者配带假肢功能差。结论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胫骨成骨肉瘤,并辅以化疗、免疫治疗,安全、有效,可望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