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机械性肠梗阻。方法回顾性分析凤城市中医院普外科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48例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42例,手术4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中医中药在机械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总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在肠梗阻基础治疗中应该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我科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0例,根据临床特点采取个体化的综合疗法.结果 40例中38例均经非保守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5 d;2例分别因发生机械性肠梗阻、肠绞窄后中转手术治愈.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腹腔污染重或创伤大的腹部手术,多发生于术后1~2周,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绝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有效,仍有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机械性肠梗阻或肠绞窄,须手术治疗方能痊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后机械性肠梗阻[1]的病因、表现、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2005年7月4105例腹部手术患者出院前65例发生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结果:63例术后发生机械性肠梗阻,18例行非手术治疗,4 5例再次手术,其中6例(9.5%)行第三次手术,1例(1.6%)行第四次手术。3例(4.8%)二次术后死亡,1例(1.6%)三次术后死亡。结论:腹部手术后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与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及重视不够有关,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机械性肠梗阻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79年5月~1996年12月共手术治疗机械性肠梗阻136例,其中78例入院时已发生绞窄而直接手术。另58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梗阻不能解除而中转手术。现仅就本组病例的病因、手术适应证与治疗方法及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549-550
术后早期肠梗阻是指某些腹部手术后4周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肠梗阻的症状、体征等一类肠梗阻。常见的发病类型有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炎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四种。诊断及治疗的早晚对患者预后影有很大响。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中约有8%~10%左右为肠扭转;约85%~90%为早期炎性肠梗阻[1],最好先行2周左右的保守治疗,无缓解时再行手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2000~2009年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病情特征,总结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其中治愈时间一周内者12例,1~2周者18例,2~3周6例,3~4周者4例,平均治疗时间12d。5例行手术诊疗,其中2例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行小肠部分切除,3例经4周保守治疗未缓解而行肠粘连松解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绝大多数均能治愈。若无肠绞窄坏死征象,保守治疗至少2周以上,而不应急于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械性肠梗阻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机械性肠梗阻中肠粘连6例,肠扭转1例,肿瘤8例,腹外症1例,粪石1例,肠套叠2例,炎症2例。结论CT对肠梗阻的病因、部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根据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探讨针对不同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河南省市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一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以肠梗阻收治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嵌顿疝性肠梗阻位于肠梗阻类型的前三位.4例手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行造瘘手术后症状缓解出院,其余86例治愈出院.结论 机械性肠梗阻以肠道肿瘤堵塞为多,粘连性肠梗阻发展到绞窄可致肠坏死,死亡率急剧上升.肠道肿瘤引起的肠梗阻需要手术,梗阻发展至绞窄时需要手术,其他经严格保守治疗症状改善不佳者及反复发作的肠梗阻也需采取手术治疗;从梗阻发生到对其实施手术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彻底治愈肠梗阻,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黄玉兰  程建华 《贵州医药》2001,25(3):237-238
急性机械性肠梗阻为老年人的常见病。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6年 3月至 1999年 3月手术治疗158例老年机械性肠梗阻病例 ,针对病因及诊治效果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8例 ,男 97例 ,女 6 1例 ,年龄 6 5~ 91岁 ,平均 72 3岁 ,6 5~ 70岁 77例 ,71~ 80岁 6 9例 ,81~ 91岁 12例。1 2 就诊时间 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 7h~ 2 1d ,平均 3 5d ,最晚达 2 3d之久。1 3 诊断 除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外 ,均经腹部正位片、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 ,其中较窄性肠梗阻 30例 (19% )。1 4 病因  158例中 ,结肠肿瘤 76例 (48 1% ) ,…  相似文献   

10.
49例急性梗阻性结肠癌Ⅰ期切除术治疗分析章时彦*胡瑞祥*卓卫东*急性结肠梗阻多以机械性原因所致,其中,肿瘤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自1991年3月~1997年3月共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大肠癌238例。其中49例结肠癌以急性肠梗阻急诊入院治疗。现将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手术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术后的各种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本院救治,102名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30例进行保守治疗,有效率90%。结论对于机械性肠梗阻的治疗,应从查体及辅助疗法准确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及临床症状给予有效救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在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需要行肠梗阻手术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人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术后治疗组发生并发症的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应用到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阑尾切除术作为腹部外科经常施行的一种手术及治疗方法已日趋完善。一般情况下 ,手术并不复杂、预后好 ,但阑尾切除术后并发机械性肠梗阻者并非少见。我院近 10年共收治阑尾切除术后机械性肠梗阻 35例 ,占同期肠梗阻2 0 .1% (35 /174)现就梗阻原因及防治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5例 ,男 2 0例 ,女 15例。年龄 11~ 80岁 ,平均5 0 .1岁。术后两天发生机械性肠梗阻者 1例占 2 .8% (1/35 ) ,1周、2周、2个月、3个月各 2例 ,各占 5 .7% (2 /35 )。 1年内 3例 ,占 8.5 % (3/35 )。 1年以上 2 3例 ,占 6 5 .7% (2 3/35 )。最长者 2 0年。阑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梗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外科急诊收治107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梗阻以老年患者多见,≥60岁患者占68.2%(73/107);肠梗阻分类中,机械性多见(77.6%),其次为动力性(14.0);梗阻原因以肠粘连(49.5%)及肿瘤(29.0%)为主;有无腹部手术史比约为1.14∶1。83例机械性,行手术治疗61例,6例血运性均行手术治疗;治愈83例(77.6%),好转18例(16.8%),未愈4例(3.8%),死亡2例(1.8%)。结论准确把握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选择最佳的治疗手段及时机,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假性肠梗阻是一类临床病症 ,具有机械性肠梗阻的共同症状和体征 ,其范围可局限或广泛 ,但无肠腔内外阻塞的过程[1]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又称无力性结肠梗阻、功能性结肠梗阻、痉挛性结肠梗阻或非梗阻性结肠扩张等 ,常继发于手术、创伤、感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2 ] 。目前对其主要采取胃肠减压及药物治疗等方法 ,但见效慢、效果较差。我院于 2 0 0 2年 1月~ 12月 ,试用胃肠道电起搏方法治疗 7例急性假性肠梗阻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2 4~5 8岁。其中特发性 2例 ,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定高龄肠梗阻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51例高龄肠梗阻患者,对该51例的诊断结果结果进行了统计,计算了各种病因患者的比例,将该51例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病况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了两种治疗手段的疗效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51例高龄肠梗阻患者中有47例为机械性肠梗阻,占92.16%,其中肠粘连为16例,占34.04%,肿瘤为31例,占65.96%;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有效率96.8%)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有效率81.3%),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有效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龄肠梗阻患者主要为机械性性肠梗,其中最主要的病因为肿瘤;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在患者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84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肠梗阻导管在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对84例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冲洗引流7d后手术。结果79例成功,患者术前腹围(94±4)cm,7d后缩小到(80±2)cm;导管内每天引流量减冲洗量为500~3100mL;术后7d腹部平面显示肠管扩张术前后明显好转。气液平面减少。手术中发现肠壁水肿不明显,增加了局部切除的可能。有5例治疗失败,其中3例系导丝无法通过狭窄部,另2例是肿块位于横结肠中部。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初步显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洪章晋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389-339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该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5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治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等。结果52例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49例治愈(94.23%),平均治愈时间(12.3+1.7)d;3例因发生机械性肠梗阻、肠绞窄后中转手术,最终治愈。结论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术后1-3周内.系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绝大多数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效果明显,但应密切观察病情,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机械性肠梗阻或肠绞窄,须手术治疗方能痊愈。  相似文献   

19.
70岁以上老年患者肠梗阻18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我院10年来治疗老年肠梗阻诊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185例老年肠梗阻资料。结果病因明确169例(91.6%),其中机械性肠梗阻167例(90.9%),原因不明16例(8.4%);手术治疗91例(49%),非手术治疗94例(51%);总死亡率9.2%(17例),手术治疗死亡4例(2.1%)。结论老年性肠梗阻病因以粘连性、肿瘤性为常见;高龄和并存病不是手术的禁忌;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把握好手术指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8年来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间收治的100例肠梗阻资料。结果病因明确90例(90%),其中机械性肠梗阻80例(88%)。原因不明10例(10%),非手术治疗60例,手术治疗40例,术后并发症3例(3%)。结论 8年间肠梗阻以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最常见。粘连性肠梗阻中82%为手术后所致,无手术史的肠梗阻主要以肿瘤、结核、或腹腔炎症所致。对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应以非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对于左半结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