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荧光核型与狼疮肾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75例行肾活检LN患者的ANA荧光核型, 并与56例无狼疮肾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照, 分析ANA荧光核型与狼疮肾炎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75例狼疮肾炎患者病理类型分属Ⅰ~Ⅵ型者有12例(16.0%)、38例(50.7%)、3例(4.0%)、9例(12.0%)、12例(16.0%)和1例(1.3%)。75例狼疮肾炎患者ANA均为阳性, 56例无狼疮肾炎患者中54例(96%)ANA阳性。在38例Ⅱ型狼疮肾炎患者中均质型ANA占16(42.1%), 明显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的23.2%(P<0.05)。而在12例Ⅴ型狼疮肾炎中, 11例(91.7%)ANA荧光核型为颗粒型或颗粒型/均质型, 明显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的51.8% (P<0.05) 。结论 均质型ANA与Ⅱ型LN发病有关, 而颗粒型或颗粒型+均质型ANA则可能在Ⅴ型LN病变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SLE抗核抗体核型与受损脏器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LE患者抗核抗体核型与其肝、肾等重要生命脏器受损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研究SLE患者抗核抗体核型,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患者的自身抗体谱,并对所有病例的病史资料逐一地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查阅患者的肝功、肾功、尿常规等指标,用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法分析患者的抗核抗体核型与重要生命脏器受损、抗ds-DNA抗体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结果颗粒型组与均质型组患者的肝、肾损伤状况无显著性差异;抗ds-DNA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狼疮性肾炎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从现有资料看来,不能通过SLE患者抗核抗体核型来预测患者肝、肾等重要生命脏器的受损状况;抗ds-DNA抗体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ANA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临床价值及相符程度。方法分析1725例标本血清ANA及ANA谱检测结果。ANA和抗双链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NA谱采用欧蒙印迹法。结果 1725例标本血清ANA阳性共768例,阳性率为44.52%。荧光模式主要为核颗粒型、核均质型、核仁型等;1725例标本血清ANA谱检测有782例阳性,阳性率为45.33%,大多为抗体二联及以上共同出现阳性,阳性抗体出现较多的是抗SS-A、抗Ro-52、抗SS-B、抗Histone等。结论 ANA和ANA谱联合检测在AID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可提高检出率,对AID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判断和病情随访等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荧光核型与ANA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SLE组158例及非SLE组104例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NA)和线性免疫印迹法(LIA-ANA)进行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双链DNA及11项ANA谱分析.结果 SLE抗核抗体阳性率(〉1:100)为98.10%(155/158),荧光核型以颗粒型、均质型为主,分别63.29%(100/158)、36.70%(58/158),其次为浆颗粒型9.49%(15/158),其中混合型占14.56%(23/158).对ANA谱进行特异性与敏感性分析,抗Sm抗体是SLE特异性最强的一个指标(100%,104/104),其次为组蛋白抗体(-Hi)、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核小体抗体(-Nud)及双链DNA抗体(-dsDNA),特异性分别为99.04%(103/104)、99.04%(103/104)、98.08%(102/104)、98.08%(102/104),P〈0.05.SLE组核均质型主要表现为-dsDNA、-Nud、-Hi、-SSA(P〈0.05);核颗粒型主要表现为-dsDNA、-Nud、-nRNP/sm(P〈0.05);核点型主要表现为着丝点B蛋白抗体(-CENP-B)(P〈0.05);核仁浆颗粒混合型主要表现为Rib(P〈0.05).结论 ANA谱靶抗原能精确到SLE疾病具体的靶抗体,特异性强;抗核抗体检测涵盖SLE现所已知与未知的种种靶抗体,敏感性强,两者联合检测、综合性分析可互为补充,有助于SLE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IIF)筛查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荧光核型与线性免疫印迹法(line immunoassay,LIA)检测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s)特异性抗体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申请抗核抗体谱检测的982份标本检测结果。结果:IIF法与LIA法检测抗核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1.07%和1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IF法阳性者中以均质型72例(34.78%),颗粒型70例(33.8%)和胞质颗粒型37例(17.87%)多见。LIA法中阳性抗体出现较多的是抗SSA、抗Ro-52等。ANA荧光核型和ANAs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96.92%和73.85%,显著高于非AID患者(13.09%和7.96%);ANA荧光核型和ANAs在AID组和非AID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IF法与LIA-ANAs联合检测,可避免单一方法造成的漏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652例抗核抗体阴性病例的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ANA谱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上的价值及相符程度。方法将652例ANA阴性病例的标本进一步作抗ANA谱检测。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ANA谱采用欧蒙印迹法。结果 652例ANA阴性病例标本检测出单个抗体阳性84例(12.88%),其中nRNP阳性1例(0.15%)、SS-A阳性25例(3.83%)、Ro-52阳性32例(4.91%)、SS-B阳性15例(2.30%)、Scl-70阳性2例(0.31%)、Jo-1阳性1例(0.15%)、dsDNA阳性5例(0.77%)、核糖体P蛋白阳性3例(0.46%);检出SS-A和Ro-52二联阳性18例(2.76%);SS-A和SS-B二联阳性9例(1.38%);SS-A和dsDNA二联阳性2例(0.31%)。结论在对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实验诊断时,应同时进行ANA和抗ANA谱的检测。两者联合检测,不但可避免漏检,对疾病的分型上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检测以及抗核抗体谱(ANAs)线性分析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7例2013年1月-5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的血清抗核抗体的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同时检测ANA和ANAs,ANA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ANAs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结果567例血清中, ANA阳性350例,阳性率61.30%;ANAs谱阳性271例,阳性率47.80%;ANA联合ANAs阳性397例,阳性率70.02%。 ANA阳性中男性占126例,女性占224例;ANAs阳性中女性占176例,男性占95例。 ANA+/ANAs+224例,占39.50%;ANA+/ANAs-126例,占22.22%;ANA-/ANAs-170例,占29.98%;ANA-/ANAs+47例,占8.29%。结论抗核抗体谱阳性时,抗核抗体不一定阳性。对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同时检测ANA和ANAs,不但可避免漏检,提高主检出率,对疾病的分型、临床诊断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检测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6例LN和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无肾炎患者血清AnuA.并跟踪分析了11例LN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AnuA与尿蛋白、尿红细胞、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LN组与SLE无肾炎组患者AnuA阳性率差异极显著性(P<0.001),LN组患者血清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SLE无肾炎组(P<0.01);AnuA与LN患者的尿蛋白、尿红细胞呈正相关(P<0.01);血清AnuA与LN患者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P<0.01).LN患者血清ANuA随着病情的好转,由强变弱直至转阴.结论 血清AnuA的检测对于LN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黄燕秋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6):936-936,952
目前,美国和我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对典型的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是适宜的,但早期非活动性LN的症状不典型,极易漏诊.我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00例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抗核抗体测定,旨在提高对不典型狼疮性肾炎诊断的准确性,为判断其活动程度、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提供免疫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不同中医证型免疫荧光病理检查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已行肾组织活检的LN患者116例,将所有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热毒炽盛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4型,记录免疫荧光病理结果,分析其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免疫荧光的差异。【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116例LN患者中,脾肾两虚型59例,热毒炽盛型30例,肝肾阴虚型14例,气阴两虚型13例。(2)LN患者的Ig A、Ig G、Ig M、C3、Fi 5种荧光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Ig A、C3为主,Fi最低。(3)不同中医证型的"满堂亮"现象(免疫荧光染色在5种抗体中同时出现阳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毒炽盛型所占比例最高。(4)不同中医证型的免疫荧光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患者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 A、C3为主,"满堂亮"现象在热毒炽盛型患者中最多见,但难以从免疫荧光结果来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异常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I。E患者ANCA阳性率是35.2%,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MCTD)和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SLE患者ANCA阳性组中,p-ANCA与c—ANCA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AN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p-ANCA抗体检测对诊断SLE患者早期发现及防范肾毒性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儿治疗前后抗核抗体( ANA)滴度及荧光模型表达的变化。方法45例SLE患儿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直至转为非活动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激素治疗前后血清ANA滴度及荧光模型。结果45例患儿治疗前后ANA阳性率分别为97.8%(44/45)、95.6%(43/4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ANA阳性SLE患儿ANA滴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ANA高滴度(≥1∶3200)比例降低。治疗前后ANA阳性SLE患儿ANA荧光模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检测ANA对诊断与治疗儿童SLE有重要意义,治疗前后ANA荧光模型表达的变化是否能反映病情与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白细胞介素10(IL-10)及IL-10受体(IL-10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
细胞微球捕获技术检测血浆IL-10 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表面IL-10R表达水平。共检测40 例SLE 患
者和20 例正常对照者。以SLE 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判定SLE 疾病活动性。结果狼疮肾炎(LN)患者血浆IL-10 表达水
平较正常对照者高。各细胞亚群表面的IL-10R 表达水平在SLE 和正常对照组中相似,但是,LN 患者的CD4+和CD8+T 细胞表面
IL-10R 表达降低。血浆IL-10 水平与SLEDAI没有相关性,而CD4+T 细胞和CD8+T细胞的IL-10R1表达水平与SLEDAI 呈明显
负相关。结论IL-10 及其受体在狼疮肾炎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磷脂抗体和抗凝蛋白系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和抗凝蛋白系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以蛋白c(P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凝固法测定蛋白S(PS)活性;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采用金标法;LA检测采用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法。结果SLE患者Ps、Pc活性显著下降,狼疮抗凝物(LA)增加,ACA阳性率增加,表现为抗凝蛋白系统功能减弱;同时LA和ACA与P5、PC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LA和ACA可能是导致Ps、Pc活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PS、Pc活性下降进一步诱发静脉血栓形成。因此,抗磷脂抗体和抗凝蛋白系统的联合检测对SLE并发血栓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伴MPO-ANCA阳性的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附1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伴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MPO-ANCA)阳性的狼疮性肾炎(LN)患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伴MPO-ANCA阳性LN患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将不同临床转归患各项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这18例伴MPO-ANCA阳性LN患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有以下特点;(1)均有肾外病变,突出表现为血液系统病变,高血压和浆膜腔炎;(2)肾脏病变主要为蛋白尿伴血尿,肉眼血尿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高;(3)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冷球蛋白血症发生率也较高;(4)肾脏病理,多数患为Ⅳ型LN,表现为节段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伴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和间质血管炎,(5)预后情况,终末期肾衰(ESRF)发生率和死亡率与一般LN相近,预后差的患肾小管萎缩的发生率显高于存活患。结论:MPO-ANCA阳必的LN患有别于一般LN,但MPO-ANCA阳性可能与患的预后无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与其他致病抗体、临床表现、疾病活动性、生化指标及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 ELISA 法检测36例 SLE 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 ACA,并分析 SLE 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肾小球毛细血管病理改变与 ACA 的关系。结果 36例 SLE 患者中,ACA 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肾活检病理结果显示,ACA 阳性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栓的发生率高达59%,而阴性组仅为 14%,两组肾小球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96,P<0.05)。结论 SLE 患者血清 ACA 可能参与 SLE 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关节免疫性炎症反应及其他系统炎症损害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狼疮性肾炎13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128例病例资料,在B超下行肾活检,进行病理分型。标本分别做直接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中,以Ⅳ型最多62例占48.44%;其次是V型和II型,分别为21例、12例,占16.41%和9.38%,III型、III+V型和Ⅳ+V型相对少见,分别为13例、8例、7例,占10.16%、6.25%和5.47%。Ⅱ型多表现为隐匿性肾炎;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IV型和V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Ⅱ型荧光沉积部位以系膜区(Ms)为主,V型和Ⅳ+V型荧光沉积部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GCW)为主,Ⅲ型和Ⅳ型荧光沉积部位以(GCW+MS)为主。Ⅳ型和Ⅳ型的AI和CI评分要高于其他类型。结论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均有一定的特点,这对于狼疮性肾炎的分型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对环磷酰胺(CTX)治疗无效的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43例经CTX治疗无效、复发或因不良反应停用的狼疮肾炎患者经LEF治疗12个月前后临床和免疫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LEF治疗1个月后,尿蛋白明显减少,白蛋白增加,血肌酐降低,有19例肾功能不全病人治疗半年后肾功能恢复,治疗3~6个月时抗dsDNA抗体显著降低,SLEDAI明显降低,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过程中共发生不良反应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8%,而治疗前CTX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率74.4%(32/43),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LEF对CTX治疗无效的LN有显著疗效,其不良反应较小,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