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廖耀云  林柏  莫贵国 《微创医学》2003,22(6):849-851
目的评价新一代抗高血压药物科素亚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试验的方法,将10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口服科素亚50mg,1次/d;对照组52例,口服卡托普利12.5mg,3次/d,疗程为6周.用偶测血压及24h动态血压(ABPM)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96%、92%,两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均能有较好的谷/峰比值.对照组主要副作用有咳嗽.结论科素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长效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6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30)和苯那普利组(N=30).前者给予氯沙坦50mg/d(Losartan默沙东制药公司);后者给予苯那普利(Benazepril,瑞士诺华制药公司)10mg/d,定期观察两组血压和血、尿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氯沙坦降压效果平稳,与苯那普利组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氯沙坦用药1周后,血尿酸即出现明显下降,同时伴24h尿尿酸排出量增加.结论氯沙坦能同时降血压和降尿酸,并能更好地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3.
付美鸳  张瑞英 《河北医学》2004,10(9):833-834
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作者对32例高血压病患者应用科素亚治疗,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卢敏  田刚 《中国医药导报》2013,(2):81-82,85
目的研究别嘌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60例初发的原发性1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别嘌醇组(别嘌醇100 mg,3次/d)和对照组(安慰剂1片,3次/d),各30例。4周后观察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ABPM)、血尿酸、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记录症状和体征。结果4周末,别嘌醇组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较用药前下降(12.4±5.5)mm Hg(1 mm Hg=0.133 kPa)和(8.4±3.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6.0±2.6)mm Hg和(4.8±1.8)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醇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8.6±3.8)mm Hg和(5.2±1.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3.4±1.6)mm Hg和(2.8±0.5)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值以及血压负荷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降低尿酸方面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别嘌醇在有效降低血尿酸的同时,能够降低血压,可以成为高血压治疗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科素亚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科素亚的临床疗效及其耐受性。方法:随意选择原发性高血压76 例,采用开放试验,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科素亚治疗前后血压及其它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试验治疗期末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分别下降了30 .5 ±11 .3 和16 .4 ±7 .5m m Hg( P< 0 .01) ,显效率为82 .9 % ,总有效率高达94 .7 % 。24h 动态血压监测,日间和夜间血压均值分别平均下降了23 .5/14 .3和16 .8/11 .5m m Hg( P< 0 .01)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70 .5 % 和78 .2 % ,均大于50 % 。3 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影响继续观察治疗。结论:科素亚是一种降压效果显著,作用平稳持久,不良反应小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6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30)和苯那普利组(N=30),前者给予氯沙坦50mg/d(Losartan默沙东制药公司),后者给予苯那普利(Benazepril,瑞士诺华制药公司)10mg/d,定期两组血压和血,尿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氯沙坦降压效果平稳,与苯那普利组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氯沙坦用药1周后,血尿酸即出现明显下降,同时伴24h尿尿酸排出量增加,结论:氯沙坦能同时降血压和降尿酸,并能更好地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7.
廖耀云  林柏  莫贵国 《医学文选》2003,22(6):849-851
目的 评价新一代抗高血压药物科素亚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试验的方法 ,将 1 0 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52例 ,口服科素亚 50 mg,1次 /d;对照组 52例 ,口服卡托普利 1 2 .5mg,3次 /d,疗程为 6周。用偶测血压及 2 4 h动态血压 (ABPM)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 96%、92 % ,两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且均能有较好的谷 /峰比值。对照组主要副作用有咳嗽。结论 科素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长效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8.
周华鸣 《中原医刊》2011,(24):43-44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经过1周的洗脱期后给予氯沙坦治疗,以25mg/d为起始剂量,每周测1次血压,按血压调整剂量直至血压正常(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最大剂量100mg/d。观察期间不使用利尿剂、降尿酸药物及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血压、血尿酸的变化。结果氯沙坦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为[(128±9)mmHgVS(155±15)mmHg,P〈0.05]、舒张压为[(75±8)mmHgvs(98±9)mmHg,P〈0.05]明显下降、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387±28)umol/LVS(456±31)umol/L,P〈0.05]。结论氯沙坦降低血压的同时能降低血尿酸,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陈旻 《中华全科医学》2015,(4):588-589,686
目的探讨采用乌灵胶囊联合科素亚治疗更年期高血压合并失眠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6例临床诊断为更年期高血压合并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科素亚(1片/次,1次/d,晨服)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3粒/次,3次/d)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考察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睡眠质量指数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压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的舒张压为(86.5±8.2)mm Hg(1 mm Hg=0.133 k Pa),对照组的舒张压为(94.8±8.7)mm Hg,治疗组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79,P<0.05);治疗组收缩压为(124.6±9.2)mm Hg,对照组的收缩压为(136.2±9.8)mm Hg,治疗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10,P<0.05),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失眠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为9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2组均未出现其它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乌灵胶囊联合科素亚用于治疗更年期高血压合并失眠,可显著改善血压,提高睡眠的质量,且安全、有效,具有较大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秦祝梅 《中外医疗》2013,32(26):9-10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3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118例),治疗组患者运用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患者运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均每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血压变化情况和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压在服药以后和服药以前的降压作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81.3%,总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3.4%,总的有效率为81.4%。该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属于一种安全高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血压下降或接近正常范围,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一般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结论: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使患者头痛改善或消失,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尹林华 《医学综述》2013,(23):4363-4365
目的 对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6例,根据是否使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分别为联合用药组(38例)和氢氯噻嗪组(38例),联合用药组采用氨氯地平(每次5 mg,每日1次)联合阿托伐他汀(每次10 mg,每日1次);氢氯噻嗪组采用氢氯噻嗪(每次6.25 mg,每日1次)进行治疗,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联合用药组和氢氯噻嗪组患者的血压、微量尿蛋白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在治疗后8周的收缩压为(140.25±11.94) mm Hg、舒张压为(84.38±8.75) mm Hg均分别低于氢氯噻嗪组患者的收缩压(84.38±8.75) mm Hg、舒张压(87.25±8.83) mm Hg;治疗后8周的微量尿蛋白为(15.39±5.28) mg/L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患者的(29.37±13.21) mg/L;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为(1558.31±278.55) cm/s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患者的(1701.63±529.62) cm/s(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杨晶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9):1048-1049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的年龄在40岁及以上中老年高血压患者157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期同年龄组20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SUA、F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患者的TG、LDL-C水平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UA水平与血压密切相关,应早期控制血压和高尿酸血症,降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作用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40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抗高血压治疗基础上,A组(n=70)为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B组(n=70)为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患者均于就诊当日和治疗4周后的清晨测定卧位右上肢血压,同时空腹12 h各抽取静脉血4 mL用于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A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为(162.2±15.8)mm Hg vs(128.6±16.9)mm Hg,舒张压为(106.6±12.3)mm Hg vs(89.4±11.6)mm Hg;B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为(163.2±15.6)mm Hg vs(126.2±16.8)mm Hg,舒张压为(109.2±13.6)mm Hg vs(88.8±11.4)mm Hg;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用阿伐他汀前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TC、TG、LDL-C、HDL-C水平均有下降(P<0.05),但阿托伐他汀40 mg/d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较大剂量(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血脂的降脂优于小剂量(20 mg/d),这为临床上较大剂量的阿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伴高血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肾脏损害及肾实质性高血压(RH)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在正常人群(CN)、EH肾功能正常(EH-RN)患者、EH肾衰竭(EH-RF)患者及RH患者中的频率分布情况。结果EH-RF组和RH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高于EH-RN组(P<0.05),各组间年龄、性别、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H-RF组MTHFR T等位基因频率为42.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NC)组的18.3%和EH-RN组的19.2%(均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MTHFR C/C、C/T和T/T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 T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EH患者发生肾衰竭的一个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7.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临床降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作用情况。方法:在规范治疗基础病基础上,(1)治疗组:氨氯地平5mg日一次,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47.5mg日一次。(2)对照组:氮氯地平5mg日一次。服药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对血压控制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功能有明显改善,心率反应性增快者明显减少,患者睡眠也有改善。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作用肯定,安全可靠,价格适中。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的认识和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北京安贞医院1997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9例IP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IPAH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男14例(35.9%),女25例(64.1%);平均年龄(29.7±16.4)岁。临床表现主要有活动性呼吸困难/气促(90.9%)、胸闷(72.7%)、胸痛(30.7%)、咳嗽(41.0%)、乏力(48.7%)、晕厥(35.9%)、发绀(28.2%)、双下肢水肿(43.6%)等。超声心动图检查示39例肺动脉收缩压(SPAP)平均为(88.8±24.2)mm Hg,37例右心扩大,2例右心正常。肺动脉造影检查36例表现为中心型肺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纹理稀疏紊乱,3例未见明显异常。15例患者在右心导管下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肺动脉收缩压平均为(77.6±27.83)mm Hg,3例阳性,阳性率为20.0%。入院时24例被误诊,误诊率为61.5%,平均误诊时间为(26.0±24.5)个月。2008年4月前21例患者中20例给予一般内科治疗,1例肺移植。其后18例中13例给予西地那非等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住院期间死亡2例,死亡率5.1%。结论 IPAH临床上少见,以中青年居多,女性多于男性,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被误诊。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造影等有较大诊断价值。右心导管检查及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有待进一步推广。治疗上应尽早应用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肺移植。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关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庄梅  方颖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27(3):223-224,22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与高尿酸血症(HUA)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尿酸酶法测血尿酸水平,苦味酸法测血清肌酐水平,并检测102例EH患者、14例正常人,并对比分析。结果:EH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HUA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其中:Ⅲ级EH患者血尿酸水平较1级EH患者显著升高(P<0.05),Ⅲ级EH较Ⅱ级EH、Ⅱ级EH较Ⅰ级EH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EH伴HUA者肾功能受损(轻度)的发生率较不伴HUA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EH与HUA关系密切,临床中若两者并存,切不可忽视降血尿酸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客观评价耳疗联合自我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99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9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耳疗联合自我管理,疗程20周,以血压动态变化和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经干预后,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随疗程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症状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疗联合自我管理,能降低血压,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