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颈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颈髓疾病可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磁共振检查是
诊断颈髓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方法,而常规MRI 检查中颈髓出现异常信号时往往提示疾病损伤较为严重,使病人
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近年来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 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MRI
成像方法,能够对颈髓病变进行早期诊断并准确判定颈髓受损部位,以便早期进行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和一帆 《医学综述》2011,17(23):3630-3633
目前脊髓磁共振成像常规检查是诊断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最佳手段,能清楚地显示受压颈髓形态及信号改变,以此明确疾病。但是CSM在磁共振成像常规检查中出现信号改变时往往提示脊髓损伤严重,并非病变的早期,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CSM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均具有价值。现就DTI成像原理、扫描技术、正常人脊髓及CSM患者的脊髓DTI表现等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刘璐 《医学综述》2012,18(23):4032-4035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是目前人体功能成像研究的热点之一。正常颈髓DTI研究显示,颈髓各个节段的平均弥散系数及各向异性分数是有差别的。对于颈髓病变,DTI不仅可以显示常规磁共振成像显示不了的病理学改变,还可通过纤维示踪技术直观地显示纤维束方向及其完整性的改变,为颈髓疾病的检出及鉴别诊断开拓了新的前景。现全面介绍DTI的技术原理及其在颈髓疾病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疾病是影响老年男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除了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等良性疾病,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多数患者就诊时常处于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癌具有重要意义。MRI作为目前公认最佳的诊断前列腺疾病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前列腺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多参数磁共振利用多参数、多序列、多角度成像为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是前列腺疾病诊断的标准成像方法。近年来,磁共振扩散成像、定量成像、分子成像及影像组学等多种成像技术都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有所应用,这些技术可以为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本文对各类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探讨脊髓蛛网膜炎的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及扫描方法。收集分析确诊为脊髓蛛网膜炎病人临床及磁共振成像资料、结果:脊髓蛛网膜炎磁共振成像特点主要有:①病变部位脊髓增粗,范围长,表面不光整;②T1加权像病变呈等或低信号,质子及T2加权像呈高信号,以T2加权像显示最为清楚;③增强扫描病变仅轻微强化或不强化。结论:磁共振成像为脊髓蛛网膜炎的诊断提供了直观的影像图像,成为诊断该病的又一重要检查手段,在颈胸髓检查时可用梯度序列T2加权像代管双回波T2加权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正常颈髓磁共振张量成像(DTI)的研究,探讨磁共振张量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志愿者行颈椎磁共振常规序列(MRI)及磁共振张量成像(DTI)检查,测量并比较所有椎间盘层面颈髓的各向异性(FA)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同时重建并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结果所有受检者的颈髓DTI均得到FA图及ADC图;不同节段颈髓FA值及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C2/3椎间盘水平颈髓的FA值最高、ADC值最低,C6/7椎间盘水平颈髓FA值最低、ADC值最高;FA值与ADC值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DTI能客观、定量地分析颈髓情况,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常规MRI检查以及DWI检查。结果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磁共振弥散成像提示34例TIA患者有脑缺血性异常表现(阳性率57%);19例患者常规MRI提示有脑缺血性异常表现(阳性率32%),两种检查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DWI能早期准确诊断TIA的病变部位、范围等情况,有助于指导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8.
崔中伟 《广州医药》2022,53(1):54-57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ce imaging,MRI)检查颈椎病患者椎间盘及颈髓病变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颈椎病患者216例,均行MRI检查、CT检查.比较MRI检查、CT检查颈椎病的检出率、颈椎病影像征象的检出率及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检出率.结果 MR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71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及MRI影像学表现,观察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前列腺癌96例,占25.9%;良性前列腺增生225例,占60.6%;前列腺炎20例,占5.4%;前列腺脓肿30例,病变占8.1%(30/371);误诊率为8.6%(32/371)。结论MRI是诊断前列腺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MR动态增强等手段,有助于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杨琨 《中外医疗》2014,33(1):174-175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并进行心脏超声(CUS)检查进行对比,其中121例经手术证实。结果结果心脏疾病组CUS诊断符合率93.03%;MRI诊断符合率89.53%;MRI诊断符合率更高(P〉O.05)。大血管疾病组CUS诊断符合率为55.70%;MRI诊断符合率为98.73%;MRI诊断符合率更高(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对于大血管疾病特别是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场强MRI在急性脊髓炎检查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在急性脊髓炎检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影像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2例急性脊髓炎的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例中病变累及颈髓者5例,颈髓至上段胸髓者1例,颈髓中、下段至上、中段胸髓者4例,下段胸髓受累2例;病变范围达4个以上椎体者10例;病变在T2WI上容易识别,均呈高或较高信号影,矢状位结合横轴位观察才能避免误判;5例脊髓轻度增粗,3例较明显增粗,4例脊髓形态改变不明显,脊髓形态改变在矢状位T1WI上显示清楚;3例行MRI对比增强检查,其中1例呈中度条状强化,2例呈轻度斑片状强化,无占位效应。结论MRI能直观地反映急性脊髓炎的病理改变,是该病的一种理想影像检查和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2.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S)是布氏杆菌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隐匿,缺乏特异性,往往延误病情使之慢性化,造成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由于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的滞后性以及干扰结果的因素较多,影响BS的诊治。MRI通过对病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精细反应,在BS的早期诊断以及评估疾病进展、治疗效果及预后中尤为重要。本文将近年来结构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分别在BS诊疗评价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I)和CT技术在脊柱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并对两种技术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在该医院同时进行低场磁共振及CT检查的28例脊柱创伤患者,并对患者的低场磁共振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三柱解剖结构、脊髓受压程度及骨性椎管情况;低场磁共振显示脊椎、腰椎骨折,合并椎间盘碎裂或单纯性椎间盘突出,脊柱滑脱,脊柱损伤等多种病理变化。结论低场磁共振能够全方位地诊断脊柱和脊髓创伤的程度以及病理变化,能够对椎间盘韧带、脊髓及软组织的创伤作出全面地评价,是一种临床诊断、治疗评价和改善预后的最佳检查方法,特别对CT不能发现的脊柱创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平山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2例经临床确诊的平山病患者,临床特征为隐匿起病的单侧上肢远端肌无力、肌萎缩,其中1例近期伴胸大肌萎缩。2例患者均行颈椎自然体位及屈颈位MRI检查,颈椎X线平片,血生化检查,脑脊液及肌电图检查。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自然体位MRI见低位颈髓萎缩变扁,屈颈位MRI显示见颈髓前移、变扁,脊膜后可见月牙形略长T1长T2异常信号及其内的流空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明显。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结论平山病的自然位、屈颈位MRI所见的动态改变具有特征性,对诊断及了解平山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胡磊  胡召云  匡文忠  周俊 《安徽医学》2010,31(6):601-603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21例患者行颈椎X线平片、CT、MRI检查,颈部制动,并给予脱水剂、激素、神经营养药物运用,结合影像学资料酌情选择手术及具体术式。结果 21例患者中18例在经治疗后脊髓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手术时机、方式的选择不同,显示不同的治疗效果。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有其特定的受伤机制,MRI对于该类损伤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应根据脊髓损伤表现及变化和MRI显示脊髓的病理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有脊髓压迫的病例手术时机最好在1周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总结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平山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其诊断水平。分析2005年至2008年本院诊治的2例平山病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平山病男性多见,常于青春期发病,单或双侧上肢远端无力伴肌萎缩,无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肌电图以第4颈椎至第1胸椎支配区为中心呈神经源性异常。颈椎MRI示下颈髓轻度萎缩,屈颈位下颈髓程度不等受压扁平、前移,硬膜囊后间隙增宽,硬膜外新月形或条状高信号,部分可见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新月形信号影有强化。肌肉活检可呈轻度神经源性异常,部分病例正常。平山病少见,结合症状、电生理和影像学检查一般可诊断。  相似文献   

17.
叶红  曾卿 《海南医学》2012,23(11):85-87
目的分析宫颈癌的MRI表现,探讨宫颈癌的MRI诊断及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我院53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患者在术前或治疗前后行MRI检查,通过观察肿瘤的位置、信号及侵犯范围,将宫颈癌MRI的影像学分期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T2WI较易发现病变,呈稍高或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和高信号的子宫内膜、宫旁组织形成良好的对比,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T1WI压脂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达94.3%,分期准确度达成88.7%。结论 MRI在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为宫颈癌提供客观、准确的判断,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和54例脊髓型颈椎病作为病例组进行颈椎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DTI,分别测量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部分各项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显示其弥散张量纤维束(diffusiontensortracking,DTF)。结果:对照组的平均ADC值为(830.34±215.86)×10^6mm^2/s,平均FA值为(536.03±40.00)×10^-3。脊髓慢性损伤患者平均ADC值为(1107.60±47.55)×10^6mm^2/s,较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FA值为(425.91±59.48)×10^-3,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TI较常规MRI成像能更早显示脊髓的损伤,ADC值、FA值及DTF图是检测早期脊髓损伤微观结构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上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上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3例上颈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20例肿瘤全部切除,3例大部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2例术后复发再手术,2例术后死亡。手术优良率达82.6%。结论:临床表现和MRI对上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应尽早实施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