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之一 ,适时采用手法旋转 ,可降低剖宫产率 ,并可缩短产程 ,减少产妇痛苦[1] 。作者于 1999年 1~ 12月对 19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孕妇施行了手法旋转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同期我院分娩总数为 432例 ,其中总难产数 87例 ,占分娩总数的 2 0 .14% ;头位难产 72例 ,占难产总数的 82 .76 % ;枕横位及枕后位 35例 ,占头位难产总数的48.6 7%。我们对其中 19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施行了手法旋转 ,成功 18例 ,失败 1例 ,成功率 94.74%。孕妇年龄2 2~ 2 8岁 ,平均 2 5岁。初产妇 …  相似文献   

2.
头位难产在分娩过程中时有发生 ,而头位难产以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最常见 ,在处理产程中枕后位及枕横位 ,除头盆不称、胎位不正等情况外 ,产钳、胎头吸引术 ,配合徒手旋转枕后位、枕横位的方法 ,可有效地纠正异常胎位 ,缩短产程 ,降低剖宫产率 ,减少母婴并发症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1 - 0 1~ 2 0 0 2 - 0 1我院分娩总数 1 2 6 0例 ,年龄 1 9~ 2 6岁 ,初产妇 6 4例 ,经产妇 8例。平均妊周 39.6± 1 .8周。对其中 72例经阴道检查确定持续性枕后位 5 1例和持续性枕横位 2 1例 ,予徒手旋转胎头。新生儿体重 2…  相似文献   

3.
体位矫正及手法旋转枕横位及枕后位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之一,及早发现和适时处理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同时也降低了剖宫产率。1998年1月~1999年1月我们对60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孕妇施行了体位改变及手法旋转矫正胎方位,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月分娩总例数1368例,其中难产274例,占分娩总数的20.02%;头位难产221例,占难产总数的80.66%;枕横位及枕后位106例,占头位难产总数的47.96%。我们对其中60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施行了体位矫正和〔或〕手法旋转,成功56例,成功率为93.3%。孕妇年龄22…  相似文献   

4.
头位难产的治疗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称为头位难产 ,胎头位置异常发生率高 ,处理不当对母婴危害大 ,故在难产中占很重要地位 ,本文仅就对持续性枕后位及持续性枕横位采用徒手旋转胎头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分娩总数335 0例 ,发生头位难产 6 89例 ,其中 312例采用了徒手旋转胎头术。徒手旋转胎头术的适应证 :无明显头盆不称 ,在活跃期四项总评分≥ 11分 (骨盆大小、胎儿体重、胎头位置、产力强弱 ) ;无胎儿窘迫 ;胎膜已破 ;阴道检查发现胎方位异常 (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枕后位 ) ,胎头无明显产瘤形成 ,颅骨…  相似文献   

5.
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是胎头位置异常中最常见的 ,也是导致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是预防头位难产的最主要措施。本文重点对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产妇在临产过程中不同时期应用徒手旋转胎位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我院自 1 998~ 2 0 0 1年间因持续枕横位及枕后位在进入活跃期后出现宫颈扩张延缓或停滞的5 86例 ,并随机分为 3组 ,第 1组 :宫口扩张 6~ 8cm ,先露在坐骨棘平至棘下 1 .5cm ;第 2组 :宫口扩张 4~ 5cm ,先露在坐骨棘上 1~ 2cm ;第 3组 :宫口扩张 9~ 1 0cm ,先露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腹壁协助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胎头位置异常者中的枕横位和枕后位在宫缩间歇期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并经腹壁协助旋转胎体。结果:本组36例枕横位和枕后位经纠正后自然分娩29例,7例失败行剖宫产术,其中5例为持续性枕后位,2例为持续性枕横位,成功率为80.5%。结论:部分异常的胎头位置,可经徒手旋转并经腹壁协助纠正,从而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持续性枕横位是常见的头位难产 ,手术产率较高 ,由于胎头位置不正 ,先露下降常欠佳 ,是产钳术困难的主要原因。手术不当 ,易致严重母婴损伤。通常处理持续性枕横位的产钳方法有 2种 ,一种是阴道内徒手转胎头为枕前位后放置产钳 ,一种是使用kielland产钳助产。本人于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5月在产科工作 ,对 6 9例持续性枕横位采用徒手旋转胎头为枕前位施行产钳术 ,结果手术均顺利 ,母婴损伤很少 ,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孕妇年龄 2 1~ 34岁 ,平均年龄 2 5 .3岁 ;初产妇 6 7人 ,经产妇 2人 ;单胎 6 8例 ,双胎 1…  相似文献   

8.
头位难产最常见的原因是持续枕横位/枕后位,适时采用手法旋转复位,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降低难产率,降低剖宫产率.本文对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248例在不同时期旋转手法复位.使难产转为正常产,取得不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住院分娩总数1 927例,难产628例,头位难产328例,占难产总数52.23%,其中248例宫口开大3.0厘米后出现产程延缓或停止,将248例随机分为3组(见表1). 1.2 手法复位指征 1)无明显头盆不称;2)胎膜已破;3)无胎儿宫内窘迫;4)阴道检查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高直位、颜面位、前不均倾位除外;5)无胎头血肿/明显胎头水肿.  相似文献   

9.
徒手旋转枕横位和枕后位116例分析谢爱兰林莲莲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我院对产程图宫口扩张活跃期延缓或阻滞,经各种检查,证实为枕横位与枕后位的116例初产妇,施行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及经腹部纠正胎方位等综合方法,效果明显,现报道...  相似文献   

10.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是头先露中一种常见的胎方位,占头位难产的首位。降低持续性枕横位 (简称持横位 )和持续性枕后位 (简称持后位 )的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本文选择 96例进入活跃期后产程阻滞的持横位和持后位实施了经阴道徒手旋转方法纠正胎头枕位异常,成功率达 87.5%,效果明显,现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1997~ 1999年分娩中选择产程进入活跃期后仍阻滞在骨盆不同平面的持横位和持后位 96例为对象,全部为初产妇。 96例均经改变体位,加强产力,封闭水肿之宫颈等措施后,产程阻滞,胎头不能旋转为枕前位者。 徒…  相似文献   

11.
对31例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以徒手旋转法纠正胎头位置,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分析处理结果,并设1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结果提示,徒手旋转组顺产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明显下降,并发症无增加。说明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可确实有效纠正异常胎位,变难产为顺产,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头位难产占难产的很大比例,而头位难产以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最常见。治疗除加强宫缩外,配合徒手旋转枕后位、枕横位的方法,可有效地纠正异常胎位,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现作如下分析。资料与方法1对象1997年7月至1998年8月我院分娩总...  相似文献   

13.
在头位分娩中 ,胎头位置异常常是造成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 ,而持续性枕横位在胎头位置异常中发病率最高 ,根据1987年全国难产协作组报告 ,占头位难产的 2 4.95 %。过去对头位难产的处理多以手术结束分娩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 ,临床上已有在分娩早期利用手法将胎头位置转正的报道。现将我院在 1992年 1月~ 1998年 12月期间 ,在第二产程中经阴道徒手纠正持续性枕横位 6 7例临床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产妇年龄 2 3~ 36岁 ,初产 5 4例 ,经产13例 ;L OT42例 ,ROT2 5例。1.2 必备条件  1无头盆不称。2宫口开全。3…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分娩总数2074例,发生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380例,随机抽取80例,采用经阴道施行徒手旋转胎头,使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转成枕前位,无创伤成功率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徒手纠正枕横位和枕后位60例体会邵军晖严淑云(新余市妇幼保健院336525)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称头位难产。据报道头位难产发病率高,占总分娩数的20.8%,而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之一,适时采用手法旋转,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使难产变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的效果。方法:对产程进入活跃期的枕后位、枕横位60例,经加强产力、改变体位等仍不能转为枕前位,对产程阻滞的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给予徒手纠正。结果: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可改善胎头俯屈,减少难产发生,成功率76.7%,效果明显。结论:及早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徒手旋转胎头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对产程进入活跃期的枕后位及枕横位35例施行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结果:经阴道徒手旋转成功并以枕前位自然分娩28例,成功率80%。结论: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可减少头位难产,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法纠正持续性枕横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志君 《现代医学》2004,32(3):171-172
目的 探讨纠正持续性枕横位的方法。方法 对 45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者采取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的手法进行纠正 ,并对产妇损伤情况及新生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将持续性枕横位纠正为枕前位后 ,41例产妇经阴道自然分娩 ,成功率达 91.1% ;1例产妇出现阴道水肿 ,1例新生儿出现轻度窒息。结论 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法纠正持续性枕横位明显降低了胎吸助产率 ,对母婴损伤低于胎吸助产  相似文献   

19.
头位难产发生率高,据报道超过难产总发生率的2/3以上。因此头位难产的防治是保障母体健康,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环节。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是构成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现将1990~1991年笔在贵州省龙里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对112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经阴道徒手纠正胎方位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是产科临床常见的异常胎头位置,常导致难产。纠正方法有徒手旋转或双叶产钳旋转。徒手旋转困难或因滑动而失败;双叶产钳旋转有时会造成软产道或胎儿损伤。自1991年10月至1995年12月笔运用单叶产钳纠正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方法简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