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分段诊刮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妇科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术前诊刮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型、分级及宫颈浸润准确性。结果术前诊刮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组织学类型的符合率为87.80%,其中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为93.33%,Ⅱ型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为50.00%。诊断肿瘤组织学分级符合率为73.33%,G1符合率80.00%,G2符合率72.22%,G3符合率100%。分段诊刮预测宫颈受累的灵敏度为54.55%,特异度91.55%,阳性预测值为50.00%,阴性预测值为92.86%。结论在子宫内膜癌( FIGO)新分期标准下,分段诊刮仍然是子宫内膜癌术前病理分级及分期的有效方法,宫颈搔刮的阴性结果对判断宫颈受累情况更有意义,部分患者存在术后病理分级升高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子宫内膜癌多在更年期或绝经期以后发生,其病因不十分清楚。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以及诊断性刮宫的组织学类型对于病情的判断、手术范围的选择及术后辅助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收集256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及手术前后病理诊断存在的差异,淋巴转移及组织学分级与肌层浸润的关系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229例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评估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临床围手术期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0-2012年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且资料完整的1229例子宫内膜癌病例,以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与围手术期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子宫内膜腺癌术前术后符合率为75.59%,Kappa值为0.21(95%CI:0.15~0.27)。非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前与术后符合率为89.99%,Kappa值为0.41(95%CI:0.32~0.49)。腺鳞癌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为97.40%,Kappa值为0.10(95%CI:-0.04~0.24)。术前组织病理学分级与术后病理分级符合率为69.57%,加权Kappa值为0.50(95%CI:0.46~0.55)。B超提示宫颈受累与术后病理提示宫颈受累符合率为43.62%,Kappa(95%CI)为-0.01(~0.04~0.03)。CT提示宫颈受累与术后病理提示宫颈受累符合率为65.32%,Kappa(95%CI)为0.26(0.20~0.32)。淋巴结阳性率随手术病理分期的升高而增高(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的部分高危因素术前难以准确判断,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应行全面分期手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术前分段诊刮诊断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术后的病理诊断,探讨其手术中常规行淋巴结清扫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3~2006年术前诊断为高分子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诊断性刮宫结果、术中医生对肌层浸润的判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异同。结果79例术前诊断性刮宫诊断为高分子子宫内膜样癌的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中39.2%(31/79)的患者出现病理类型升级,其中6.6%(5/79)为高危病理类型;术中医生对肌层浸润深度判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3.2%(42/79);术后诊断中高危患者为26.6%(21/79)。结论术前诊断的高分子子宫内膜样癌与其术后病理诊断间存在较高的不一致性,其中26.6%(21/79)具有高危特征,因此,对术前分段诊刮诊断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术中常规行淋巴结清扫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目前术中明确病理分级的常用方式,可为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本研究探讨子宫内膜癌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01-01-2019-03-31丹东市第一医院肿瘤科70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为97.1%(68/70)。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G1级、G2级和G3级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5.3%(26/47)、73.3%(11/15)和100.0%(8/8)。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Ⅰ级、Ⅱ级和Ⅲ级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3.5%(23/43)、75.0%(15/20)和100.0%(7/7)。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结论子宫内膜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但对肿瘤分级高、病灶浸润程度分级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且术前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术前经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确诊者共31例,诊断符合率为87.5%;且本组患者中Ia期、Ib期、Ic期、Ⅱ期、Ⅲ期、Ⅳ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6.7%、66.7%、77.8%、85.7%、100%、100%。患者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越晚,超声诊断符合率越高,其中Ⅲ期、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超声诊断的符合率可达到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子宫内内膜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分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和诊断性刮宫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宫腔镜、诊断性刮宫,以术后病理或者活检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宫腔镜检查和诊断性刮宫的诊断效果。结果 104例患者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3例(31.73%),子宫内膜息肉16例(15.38%),子宫黏膜下肌瘤14例(13.46%),子宫内膜癌7例(6.73%),子宫内膜炎13例(12.50%);正常子宫内膜21例(20.19%);宫腔镜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以及对子宫内膜炎、正常子宫内膜的诊断符合率均要明显高于诊断性刮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特异度明显高于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诊断性刮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以及癌前病变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要高于诊断性刮宫,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48例由我科诊断子宫内膜癌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变声像图及血流信号特点,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超声诊断48例子宫内膜癌病例中,与病理结果相符合40例,符合率83.3%,误诊8例,其中子宫内膜增生症4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例,误诊率16.7%。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无损伤性等优点,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分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在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妇科接收的156例子宫内膜癌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性刮宫、子宫切除术及宫腔镜病理活检确诊子宫内膜癌97例,非子宫内膜癌59例.比较子宫内膜采集器及诊断性刮宫标本采集需要采集时间、患者出血量、疼痛评分(VAS)、宫颈扩张发生率以及取材满意度.根据病理结果,用灵敏度等指标评价液基细胞学、组织学及联合使用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结果 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细胞及组织顺利完成156例,取材满意度为100.00%(156/156);诊断性刮宫顺利完成153例,3例患者因高龄、宫口过紧取材失败,1例标本未见组织物,取材满意度为97.39%(149/153);诊断性刮宫取材满意度低于子宫内膜采集器,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52,P=0.061).子宫内膜采集器宫颈扩张率为3.21% (5/156),诊断性刮宫为94.87% (148/156),诊断性刮宫高于子宫内膜采集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98,P<0.05).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宫内膜细胞及组织需要时间短于诊断性刮宫,出血量少于诊断性刮宫、VAS疼痛评分低于诊断性刮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92、10.756、2.385,均P<0.05).液基细胞学、组织学及联合使用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灵敏度等均有显著差异(x2值分别为14.305、8.720、9.192、13.248、23.013,均P<0.05).结论 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细胞及组织具有出血量少、痛感小、风险低等优点,其用于液基细胞学联合组织学检查子宫内膜癌中,有助于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的150例具有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的患者,应用宫腔刷刷取子宫内膜进行液基细胞学诊断,同时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以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诊断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150例患者中,子宫内膜癌前病变13例,子宫内膜癌12例;宫腔刷采集子宫内膜进行液基细胞学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6.0%,敏感度95.2%,特异度96.9%。宫腔刷不仅可用于液基细胞学诊断,同时对刷取的子宫内膜组织物也可进行组织学诊断。结论宫腔刷刷取子宫内膜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宫腔刷刷取的组织物组织学诊断有望为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提供组织学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比经阴道超声(TVS)、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在该院就诊,以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临床可疑子宫内膜息肉共102例,全部病例均先行阴道超声检查,再行宫腔镜检查,并行诊断性刮宫做病理检查,并以手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阴道超声与宫腔镜下的诊断符合率及宫腔镜与诊刮病理检查的符合率。评价和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结果: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91例,宫腔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67例,最后病检确诊54例。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比较,P<0.05,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宫腔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结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比较,P>0.05,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确诊率高于阴道超声。结论: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接近75%,且宫腔镜检查操作简单,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少,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 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妇科行液基细胞学筛查( TCT)检测异常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并对其中阴道镜下确诊为CIN及以上的68例患者行LEEP术的治疗及进一步诊断。结果 TCT诊断中异常的108例患者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28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2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3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20例,鳞状细胞癌(SCC)6例;与阴道镜活检诊断符合70例,符合率为64.81%。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Ⅰ级16例,CINⅡ级12例,CINⅢ级10例,鳞状细胞癌6例,原位癌2例,浸润癌1例,颈管腺癌1例,与 LEEP 手术病理诊断符合60例,符合率为83.33%。 LEEP 术后治愈68例(100.00%),复发3例(4.41%),并发症发生率2例(2.94%)。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及宫颈管搔刮准确率高于TCT准确率,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联合LEEP术可提高CIN高级别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和胆囊癌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要点,以减少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误诊率。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23例)和胆囊癌(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临床表现类似一般的胆囊炎,术前B超32%(7/22)胆囊癌不能排除,术前MRI或CT检查52%(12/23)误诊为胆囊癌,4%(1/23)误诊为胆囊腺肌症。术中冷冻病理检查7例XGC均排除胆囊癌,术后病RI胆囊癌诊断正确性为7例,检查23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均确诊。51例胆囊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B超胆囊癌诊断正确性为73%(33/45),术前CT及MRI诊断正确性为78%(35/44),术后病理检查51例胆囊癌均得以确诊。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的特征性表现不明显,极易误诊为胆囊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确诊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需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技术诊治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进行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宫腔镜组与诊刮组子宫切除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及66.7%(P〈0.01);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官腔镜组和诊刮组的准确性分别为91.6%和58.3%(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8±75.3)ml和(276.7±100.2)ml(P〈0.01);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6.2±8.1)h和(53.5±9.2)h(P〈0.01)。结论宫腔镜检查并定位活检诊断子宫内膜癌准确性高;腹腔镜手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一样的效果,并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天然孕酮在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绝经期女性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者进行天然孕酮胶丸口服治疗,200 mg/d,共12 d,停药2周后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 83例治疗后内膜转为正常厚度,有效率8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阴道流血病例的内膜转化有效率高于无阴道流血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无效者行诊断性刮宫术,其中4例为萎缩性子宫内膜,6例为分泌期子宫内膜,4例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例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为子宫内膜息肉。用药后无效者中无阴道流血患者病理性子宫内膜例数明显多于有阴道流血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天然孕激素治疗作为绝经后妇女单纯子宫内膜增厚的治疗手段是有效的,对用药后无阴道流血的内膜增厚病例进行诊断性刮宫术,可提高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镜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00例CIN患者,对500例CIN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了解病变情况,并和手术病理活检结果对比,观察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显示,CINⅠ为108例,CINⅡ为177例,CINⅢ为215例,而手术病理活检结果显示,CINⅠ为93例,CINⅡ为167例,CINⅢ为206例,其余34例则为慢性宫颈炎患者23例,浸润性癌11例。阴道镜CINⅠ诊断符合率为83.33%(90/108),CINⅡ诊断符合率为89.26%(158/177),CINⅢ诊断符合率为90.23%(194/215),可见阴道镜对于轻中重度上皮肉瘤样病变诊断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道镜技术对CIN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较为接近,且各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刘华  张卉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425-2427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检查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早期异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异位妊娠的病例,218例与临床及病理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96.4%,漏诊率为1.77%(4/226),误诊率为1.77%(4/226)。结论经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技术操作简单,图像显示清晰,对异位妊娠的检出率非常高。同时对异位妊娠发生的部位定位较准确,对病变的进展程度也可作出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结肠癌患者CT资料,并将CT影像学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观察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检出所有结肠肿瘤病变,敏感性和准确性为100%.影像学分期和病理学分期对比:T分期准确性为91.07%;N分期准确性为85.71%;M分期准确性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价值较高,对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式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