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高尔基膜蛋白73 (GP7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α-L-岩藻糖苷酶(AFU)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与监控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肿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清AFP、GP73、VEGF、AFU等免疫指标水平,与50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良性对照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对照.结果 治疗前恶性肿瘤组血清AFP、GP73、VEGF、AFU水平分别为(219.16 ±56.89) μg/L、(355.42±109.26) μg/L、(88.21±24.22)μg/L、(276.51±83.20)U/L,良性对照组分别为(14.95±3.26)μg,/L、(56.43±15.72)μg/L、(2.68±1.27)μg/L、(25.38±11.17) U/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4.67±3.07)μg/L、(55.06±14.21)μg/L、(2.36±1.14) μ/L、(24.29±10.10) U/L,恶性肿瘤组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恶性肿瘤组血清AFP等上述四项指标分别为(25.66±8.17) μg/L、(65.32±24.15) μ/L、(4.67±1.89)μg/L、(35.23±12.36) U/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度为95.92% (94/98)、准确度为93.24%(138/148),与各单项检测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动态检测可作为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和监控治疗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高龄慢性病贫血(ACD)的剂量、疗程及安全性.方法 将南京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确诊为ACD的146例高龄患者,按rhEPO使用剂量、疗程分为小剂量组82例和常规组64例,小剂量组应用rhEPO 3000U,皮下注射;常规组应用rhEPO 10 000U,皮下注射,2~3次/周.根据血红蛋白变化调整rhEPO的使用频次,保持血红蛋白110-120g/L.观察2组纠正ACD效果、使用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红蛋白均达到120g/L,调整rhEPO使用频次,长期治疗可保持血红蛋白l10~120g/L.小剂量组5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常规组14例发生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而停药,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rhEPO能平稳有效纠正高龄ACD,对基础疾病无法治愈或好转的高龄ACD患者,小剂量、长疗程补充rhEPO,能安全、有效地维持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6例MHD患者按照进入透析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蔗糖铁注射液100mg稀释于100ml0.9%NaCl溶液中,每周使用2~3次;对照组:维铁缓释片2片,每131次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髑AT)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70.5±7.3)g/L比(110.8±11.5)g/L和(70.5±8.2)g/L1:L(98.6±12.3)g/L],Hct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F、TSA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治疗组sF为(657.2±142.3)μg/L,TSAT为(28.1±6.5)%,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3%,21/23)高于对照组(69.6%,16/23)。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肾陛贫血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皮下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合并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在标准的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EPO皮下注射,对照组为标准的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B型利钠肽(BNP).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NYHA心功能分级、LVEF、BN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NYHA心功能分级、LVEF、BNP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4±9.5) g/L比(98.4±8.4) g/L、(2.62±0.45)级比(3.52±0.48)级、(40.1±6.4)%比(36.1±5.4)%、(286.4±38.6)ng/L比(486.2±39.5) ng/L](P< 0.05).结论 EPO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有效,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保肝降脂药、改善生活方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均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2.4±0.6) mmol/L比(3.3±1.3) mmol/L、(4.4±1.4) mmol/L比(2.2±1.0) mmol/L、(3.0±0.5) mmol/L比(3.5±0.8) mmol/L、(1.3±0.6) mmol/L比(0.9±0.5) mmol/L、(42.3±11.5) U/L比(109.7±36.8) U/L、(40.8±7.4) U/L比(49.8±9.8)U/L、(54.2±12.3) U/L比(63.4±15.7) U/L;观察组:(1.1±0.4) mmol/L比(3.3±1.1) mmol/L、(6.1±1.5) mmol/比(2.3±1.1) mmol/L、(2.6±0.4) mmol/L比(3.6±0.9) mmol/L、(1.7±0.7) mmol/L比(0.9±0.6) mmol/L、(78.6±19.8) U/L比(112.1±41.1) U/L、(30.2±7.8) U/L比(51.2±11.3) U/L、(42.7±9.8) U/L比(66.8±14.6)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6/60),观察组为93.3%(5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135.6±21.2)分比(127.8±18.9)分、(121.9±16.9)分比(110.2±13.6)分、(85.8±12.1)分比(78.9±11.1)分;观察组:(149.4±20.2)分比(128.1±21.9)分、(142.3±23.1)分比(108.9±12.8)分、(94.1±15.3)分比(80.2±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钱小莲  蔡卫华 《职业与健康》2014,(18):2553-2555
目的观察分析南京市某有机磷农药生产企业人员外周血象(包括WBC、PLT、RBC和Hb)、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胆碱酯酶(CHE)结果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工种、不同工龄、不同性别与研究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减少职业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某有机磷农药生产企业1 138名人员和某外厂692名未接触有机磷农药的工人进行外周血象、ALT和CHE检测分析。结果有机磷组的WBC为(6.0±1.47)×10^9/L,PLT为(158.2±52.29)×10^9/L,RBC为(4.59±0.49)×10^12/L,Hb为(137.3±15.93)g/L,ALT为(24.9±19.78)U/L,CHE为(248.3±85.43)U/L,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但WBC、PLT、RBC、Hb和CH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工种间,PLT、Hb、RBC、ALT和CH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工的WBC为(5.97±1.47)×10^9/L,PLT为(155.7±51.55)×10^9/L,RBC为(4.58±0.49)×10^12/L,Hb为(137.1±16.0)g/L,ALT为(24.1±17.33)U/L,CHE为(236.3±86.06)U/L,均低于管理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接害工龄的增加,血液检查的各项指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5-15 a组的CHE为(213.6±83.85)U/L,RBC(4.49±0.52)×10^12/L,Hb为(133.9±16.99)g/L,显著低于〈5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E的异常率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对生产工人的外周血象,ALT和CHE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工龄5-15年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妇科住院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含量的检测,了解妇科住院患者术前贫血及铁缺乏情况及原因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5~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患者175例,分为绝经前组(124例)及绝经后组(51例)、对绝经前组又分为异常子宫出血患者(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为AUB组(78例)及非AUB组(46例),分别检查所有患者术前Hb及SF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PALM-COEIN分类系统分析AUB原因。结果 175例患者中,术前贫血34例(19.43%),SF降低46例(26.29%)。绝经前组中32例(25.81%)为缺铁性贫血,44例(35.48%)SF含量降低;绝经后组中2例(3.92%)为缺铁性贫血和SF含量降低;绝经前组患者术前平均Hb含量[(119.56±18.38)g/L]、SF中位数(23.55μg/L)低于绝经后患者[(129.22±9.86)g/L、128μg/L](P0.05)。AUB组术前Hb平均值[(117.26±21.28)g/L]、SF中位数(24.3μg/L)均低于非AUB者[(127.32±9.72)g/L、55.6μg/L](P0.05)。应用PALM-COEIN分类系统对AUB进行分类,以子宫内膜息肉(30例),子宫腺肌病(12例)及子宫肌瘤(27例)所致者最多。结论妇科住院患者术前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以绝经前患者为多,绝经前患者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异常子宫出血,导致AUB的三大原因分别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应重视绝经前患者AUB治疗及铁剂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两组均于出生后第2周口服铁剂[元素铁5mg/(kg·d)],观察4周.治疗组第2周给予rhEPO 700IU/(kg·w),皮下注射,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血红蛋白(Hb)、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铁蛋白(SF)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b和sTf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治疗后两组间SF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hEPO能减轻早产儿贫血的程度,并可能减少输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静脉用蔗糖铁与口服右旋糖酐铁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肾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静脉组静脉给予蔗糖铁100mg/次,每周2次;口服组给予右旋糖酐铁150 mg/d口服.观察治疗后4、8、12周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的变化,并观察治疗达标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静脉组Hb由治疗前(79.87±13.19)g/L上升为(106.11±12.38)g/L,口服组Hb由治疗前(85.41±11.49)g/L上升为(94.68±10.06)g/L,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静脉组治疗后Hb水平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静脉组治疗后血清SF、TSAT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口服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16.7%),静脉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口服右旋糖酐铁.  相似文献   

10.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6例MHD患者按照进入透析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蔗糖铁注射液100 mg稀释于100 ml 0.9%Nacl溶液中,每周使用2~3次;对照组:维铁缓释片2片,每日1次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h)、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70.5±7.3)g/L比(110.8±11.5)g/L和(70.5±8.2)g/L比(98.6±12.3)g/L],Hct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F、TSA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治疗组SF为(657.2±142.3)μg/L,TSAT为(28.1±6.5)%,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3%,21/23)高于对照组(69.6%,16/23).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杨忠文  周江  葛伟 《现代保健》2011,(14):70-7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组在每1个化疗周期结束48h后给予EPO12000U皮下注射,3次/周,连续3周,共用6周。两组的辅助治疗相同。于第2个周期的EPO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EPO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的变化不明显。结论EPO能改善化疗相关性贫血,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N)治疗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及相同的基础用药方案,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给予L-CN 1.0 g+0.9%氯化钠注射液20 m L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用。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L-CN水平,分析治疗组患者L-CN水平与炎性因子、Hb的关系。结果治疗后,对照组L-CN水平显著低治疗组[(19.8±7.5)μmol/L vs.(33.6±10.7)μmol/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H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组[(81.3±11.9)g/L vs.(97.5±18.2)g/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炎性指标(hs-CRP和TNFα)治疗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b水平与L-CN水平呈正相关,而hs CRP和TNFα水平则与L-CN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MHD患者存在L-CN缺乏,并与Hb水平和微炎症状态相关,补充L-CN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贫血和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及夜尿增多患者,进入研究前已接受氯沙坦钾治疗12周以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原有降压药物均继续服用,治疗组给予前列腺素E1治疗3个疗程,同时常规使用氯沙坦钾及其他降压药物,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及与对照组对比,观察患者前列腺素E1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渗透浓度、尿β2微球蛋白(B2-MG)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2周尿mALB、尿p2_MG及尿NAG均低于对照组[(88.6±14.2)μg,/min比(123.9±14.8)μg/min、(0.84±0.41)mg/L比(1.61±0.49)mg/L、(30.2±10.5)u,L比(75.7±12.8)U/L],尿渗透浓度高于对照组[(591±71)mmol/L比(454±6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素E。可减轻早期高血压肾脏损害患者肾脏缺血状态,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CHF合并重度OSAS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接受nCPAP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1d血清TNF-α及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血清TNF-α和IL-6均较治疗前1d显著下降[治疗组:(29.94±8.27)ng/L比(13.17±3.61) ng/L、(92.08±11.88)ng/L比(46.17±20.01)ng/L;对照组:(28.01±7.21) ng/L比(22.13±5.43) ng/L、(96.01±12.19) ng/L比(68.66±11.10)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 nCPAP治疗能有效降低CHF合并重度OSAS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抑制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滑液中hs-CRP和MMP-3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3l/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0%(2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滑液中hs-CRP和MMP-3水平分别为(6.68±2.15) mg/L、(69.84±16.97) 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2 ± 2.39) mg/L、(85.43±19.52)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3.36,P<0.01).结论 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反应、降低关节滑液中MMP-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对晚期癌性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及其对患者贫血症状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多种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PO水平。以正常人、非癌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同时检测各组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参数包括网织红细胞数(RET)、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分析各组EPO水平差异及其与Hb、网织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晚期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69±1.30)μg/L,RET(2.78±1.06)%,RPI1.44±0.32;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EPO为(1.59±0.69)μg/t,PET(1.17±0.35)%,RPI0.98±0.25;非癌性贫血组患者血清EPO为(2.78±1.53)pg/L,PET(5.46±2.12)%,RPI2.34±0.35;癌性贫血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比较,其血清EPO、Hb、PET、RPI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癌性贫血组患者与非癌性贫血组患者比较,RET、RPI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癌性贫血组和非癌性贫血组患者EPO和RET、RPI值的相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晚期癌性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反应性增高,但机体对EPO反应性减弱。  相似文献   

17.
宋小敏 《现代保健》2014,(23):13-15
目的:研究和探讨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慢性肾衰竭(CRF)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予以1.2万IU rHuEPO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治疗8周。患者每日服用维铁缓释片1粒,并常规运用维生素B12和叶酸。检测患者的骨髓象、血象、SI、SF及铁粒幼细胞计数。结果:58例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1%。用药2周后患者的Ret、RBC、Hb、Hct开始升高,用药8周后血象红系各指标较用药前有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骨髓红系增生较治疗前而言活跃显著,且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和E值较用药前有显著升高,其中晚幼红增生最显著,故G/E值较用药前显著降低,经治疗8周后患者SI、SF及铁粒幼细胞值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用于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的机理恢复机体的正常造血功能,在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联合组、双环醇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每组40例。联合组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双环醇组单纯双环醇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单纯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经过24周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肝脏超声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谷氨酰转移酶(GGT)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TC、TG、ALT均明显低于双环醇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1.36±0.84)mmol/L比(2.77±1.27)、(2.84±1.35)mmol/L,(1.32±O.71)mmol/L,比(1.89±0.87)、(1.92±0.90)mmol/L,(38.26±12.75)U/L比(57.834-16.67)、(62.07±18.1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肝脏超声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肝脏超声积分明显低于双环醇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2.08±0.93)分比(3.17±1.14)、(3.34±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双环醇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85.0%(34/40)比67.5%(27,40)、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良好疗效,优于单用双环醇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