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缓解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且术后腹胀的住院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多下床活动、床上翻身等方法缓解术后腹胀。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观察两组首次排气的时间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腹胀缓解率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能快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腹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常见原因及中医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2月妇产科术后发生腹胀的患者82例,对其进行活动、饮食、针灸、按摩、心理等一系列中医护理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我院中医对症治疗及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并无并发症。结论:通过剖析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解决患者腹胀,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了穴位按摩治疗联合中药贴服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缓解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该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且术后出现腹胀的住院患者9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让患者多下床活动,翻动身体,缓解术后的腹胀症状。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服进行针对性治疗。试验过程中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首次排气的时间以及排气后腹胀缓解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要显著早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腹胀缓解程度要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腹胀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今后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剖腹产术后腹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92例剖腹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术后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排气、排便,减少腹胀及并发症发生率,在剖腹产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腹胀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常导致患者食欲不振、腹痛,甚至烦躁、焦虑等,直接影响到创伤的治疗及康复。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配合五穴指压按摩,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腹胀症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骨科术后患者腹胀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术后针刺足三里穴,对照组68例行常规术后护理。结果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术后骨科术后患者腹胀具有见效快、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里攻下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一科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患者48例,采用通里攻下法治疗。结果治愈25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50%。结论采用通里攻下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耳穴压豆治疗和预防妇科术后腹胀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科腹部手术大多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的,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肠蠕动减慢,术后易出现腹胀、排气困难,患者只能暂禁饮食,影响了术后的饮食调养,不利于机体的恢复。因此术后及早治疗和预防术后腹胀、促进早日排气是妇科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通常临床上常用开塞露肛注,或新斯的明肌注来解决术后腹胀的问题,但这些方法效果欠佳。我院在2005年选用耳穴压豆治疗和预防术后腹胀及肛门排气困难等症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术后腹胀是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7年以来,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加强护理,采取中西医结合等方法,预防了术后腹胀引起的不良后果。现总结如下。1腹胀的原因1.1术前胃肠道准备工作不彻底,肠内有粪便积聚或气体太多,使肠道充盈,易发生术后腹胀。1.2术后过多使用止痛剂,抑制肠蠕动。1,3术后腹胀是吸气时空气进人消化道而患者并不e觉,有时在术后因疼痛呻吟,在3~5分钟内,可以从食道吸入 1000~2000mL空气,空气中的 78%氮气不易被肠粘膜所吸收,存在胃肠道内,由于术后12~24小时才有…  相似文献   

10.
加味厚朴三物汤对老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多数胃肠功能恢复缓慢,轻则出现腹胀、腹痛,重则引起术后肠粘连、切口裂开、肠梗阻等并发症。自2005年10月~2007年5月间,笔者采用加味厚朴三物汤对36例老年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患者2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2例,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轻重。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足三里穴位按摩能使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正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均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麻痹,从而引起腹胀,影响患者预后。笔者采取针灸治疗术后腹胀患者32例,取效满意。兹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4例术后腹胀患者,其中男31例,女33例。随机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2例。其中治疗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37~75岁,平均58.0±4.6岁;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33~78岁,平均60.7±5.5岁。两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  相似文献   

13.
水疗联合反射疗法防治腹部术后腹胀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术后因麻醉、手术创伤、牵拉、刀口疼痛等刺激,胃肠道不可避免受到影响甚至损伤,患者在术后常出现一过性胃肠蠕动消失或减慢而发生腹胀。为促进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及早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使患者早期正常进食,促进机体康复,我们根据足部反射区理论,对60例腹部术后病人进行温水浴足及足部反射区疗法治疗腹胀,并与60例常规治疗的病人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术后腹胀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肠道功能在术后不能及时恢复,会带来肠粘连等严重后果。笔者认为,术后腹胀患者基本病机是气血亏虚、脾胃虚弱、气机不调。治疗当以益气健脾、调理气机为大法。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2005年7月~2008年5月试拟用三物四磨汤加味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大黄粉神阙穴外敷治疗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中的50例纳入研究,随机数字分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均为25例。对照组于术后接受常规干预,实验组于术后予以常规干预+大黄粉神阙穴外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便秘、腹胀治疗效果、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折术后采用大黄粉神阙穴外敷治疗可促进排气、排便,同时降低腹胀便秘程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香萸散热敷对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并给予热水袋热敷腹部,实验组在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香萸散热敷腹部,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梗阻发生率、术后48h腹胀率、术后住院天数,对比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2d血清胃动素(MTL)及胃泌素(GAS)水平。结果:(1)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术前1d两组患者MTL及GAS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d实验组患者GAS和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术后实验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术后48 h腹胀率、术后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萸散热敷对改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升高患者术后MTL及GAS水平,降低肠梗阻和腹胀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8.
腹胀是胸腰椎疾患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2001年5月~2003年5月对89例病人采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以下简称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解除术后腹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术后腹胀是指患者手术后2~3天内,肛门不能自主排气而出现的腹部膨胀等不适感,为外科腹部术后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与腹腔脏器器质性病变,机械性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麻醉和手术创伤等有关。其中低钾是患者出现腹胀的主要诱因[1]。临床上一般用VitB1肌内注射、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腹部按摩以及术后镇痛[2]等方法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我院外科自2009年以来据患者病情给予针刺配合艾条温和灸神阙穴处理术后腹胀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4岁,因左输尿管癌术后一年,腹胀两个月。于2002年5月8日入院。病人人院前一年因全程无痛血尿,经CT检查发现左输尿管下段占位,行左肾、左输尿管、部分膀胱切除术,术后病理为低分化鳞癌,术中发现右侧盆腔肿物,因与髂外血管粘连无法切除,而取淋巴结,病理示:转移低分化鳞癌。入院前两个月病人出现腹胀,CT检查为肝转移,因此收入院。诊断为左输尿管低分化鳞癌术后、肝转移、右侧盆腔转移、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Ⅳ期。查体:肝大肋下6cm、剑下5cm质硬、触痛,右侧盆腔肿物边界不清,质硬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