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肺癌转移动物模型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人肺癌转移动物模型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Astudyonestablishmentofmetastaticmodelsforhumanlungcarcinomainmiceandtheir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魏泓史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人前列腺癌小鼠转移模型,筛选前列腺癌高转移细胞亚系.方法 采用DU145细胞悬液原位注射法接种BNX小鼠,建立前列腺癌小鼠COI模型,取肺转移灶体外培养并采用侵袭小室体外筛选高侵袭性细胞,扩增后进行原位注射,如此将肺转移灶癌细胞在小鼠体传代2次,筛选高转移细胞亚系.结果 (1)原位细胞悬液注射法接种10只小鼠均成瘤,并都伴有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其中3只发现肺转移.(2)获得高转移前列腺癌细胞亚系DU145-M3,其侵袭能力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APK4和TIPM-2低表达,MMP-2高表达.结论 COI法是有效的前列腺癌转移模型制作方法;体内外连续筛选可获得高转移细胞亚系. 相似文献
3.
两种方法建立人肾透明细胞癌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肾癌裸小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结果.方法将肾癌完整组织块和肿瘤细胞悬液种植于裸小鼠肾包膜形成原位移植瘤,并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建立模型的肿瘤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肾癌完整组织块接种的原位成瘤率达75.0%,肾、肺门淋巴结转移率均73.3%,肺转移发生率53.3%;细胞悬液种植的原位成瘤时间较组织块法延迟10 d,成瘤率为40.0%,肺、肾门淋巴结转移率均12.5%,肺脏无转移.结论两种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均具有人肾细胞癌自然生长过程的特点,肾癌完整组织块原位移植模型优于细胞悬液原位接种模型,为研究人肾细胞癌转移机制和抗转移实验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不同转移特性人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复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人肺巨细胞癌细胞纱PLA-801的两个细胞克隆C株及D株,建立了PLA-801C及PLA-801D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人肺腺癌腺鼠植移瘤培养细胞Anip973,复制了Amip973裸鼠皮下移植瘤及腹水瘤模型,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这4株移植瘤模型的淋巴结及肺转移率由低高依次为PLA-801C皮下瘤(0%,0%),Anip973皮下瘤(8.6%,4.3%)Anip973腹水瘤(100%,12 相似文献
5.
人肝癌裸鼠转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BAL B/ C- nu/ nu裸鼠 ,由中国生物药品鉴定所提供 ,鼠龄为 3~ 5 wk,雌雄兼用 ,其实验和饲养均在 SPF条件下的超净层流架中进行 ,灭菌水和饲料供动物自由摄入 .肝癌转移细胞株 HCC- 972 4- P由本实验自己建立 ,按常规方法培养于 RPMI- 16 40培养液中 ,(血清浓度为 10 0 m L· L- 1 ,青霉素 80万 IU· L- 1 ,链霉素 10 0万 IU· L- 1 ) ,单层培养于37℃ CO2 ,恒温培养箱中 .1.2 方法 1原位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2 ] :取对数生长期的 HCC- 972 4- P肝癌细胞 ,用 0 .2 g· L- 1 EDTA和 1.2 5 g·L-… 相似文献
6.
肝癌转移动物模型为肝癌转移机制研究和实验性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技术平台。随着免疫缺陷动物的应用,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从建立模型的影响因素、观测方法、建立方法等方面对目前国内有关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内脏恶性肿瘤引起皮肤损害机制及抗转移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工具。方法:将本院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癌第20代传代移植后,观察移植瘤的侵袭和皮肤转移及其生物学特征。结果:肝癌皮肤转移瘤表现为血道转移,癌栓经门静脉、腹壁静脉、胸膜壁静脉至腋静脉,突破脉管进入右前胸外上方及腋前组织,在其皮下形成边界清楚的结节性皮肤转移瘤。皮肤转移成功率为73.7%,表现为皮肤特异性损害,其组织病理学和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与原位移植瘤性质一致。结论:本研究客观地模拟人体内脏肿瘤的侵袭和皮肤转移及损伤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内脏恶性肿瘤和皮肤病变的内在联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和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原位移植法建立人乳腺癌SCID鼠转移模型并研究移植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瘤块原位移植于SCID鼠乳房的脂肪垫上,用其癌转移淋巴结传代。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等对各代移植瘤的形态特征、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肿瘤移植成功率为97%,已传至18代;液氮冻存复苏移植成功率为100%,荷瘤小鼠体内出现淋巴道转移,9代后转移率为95%。原位移植瘤病理组织学结果表明移植瘤的形态学特点与原始细胞系安全一致,而原代与晚代移植瘤之间的超微结构有差异,显示进一步恶化的特征。多指标免疫组化检测表明,原代与晚代移植瘤之间存在有癌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差异。结论 该模型为人乳腺癌的实验治疗和基础理论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瘤裸小鼠术后转移模型,为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首先建立27只裸小鼠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瘤U87MG皮下移植瘤模型,待肿瘤长至20 mm左右时18只裸小鼠手术切除皮下肿瘤建立术后转移动物模型,其余9只作为对照组,动物处于濒死状态时进行大体解剖观察远处脏器转移,并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成功建立了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转移模型,动物的平均寿命约67.3 d,肺表面可见若干个大小不等的透明结节,平均肺重为0.83±0.30g,肺转移率达100%(18/18),胸腔淋巴结转移率达66.67%(12/18),1只动物出现心内转移.对照组动物的平均荷瘤寿命为56 d,1只动物出现肺转移,肺转移率为11.11%(1/9),平均肺重为0.41±0.12 g.结论 本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临床肿瘤根除术后发生自发远处转移的过程,为脑胶质瘤的转移机理及抗转移治疗等相关实验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SCID鼠人宫颈癌组织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原代宫颈癌组织在SCID鼠体内成瘤性及生物学特性。方法接种人宫颈癌组织于SCID鼠皮下,以建立人宫颈癌SCID鼠模型,观察荷瘤鼠成瘤、一般特性和移植瘤生长,组织学特性,检测肿瘤组织,外周血和肝、脾等脏器HPVDNA表达情况。结果成瘤率为100%,移植瘤生长以局部浸润为主,未见转移瘤。组织学检查所有移植瘤与种植前肿瘤组织病理检查一致,HPVDNA呈阳性,亚型与所种植人宫颈癌组织HPV亚型一致,而外周血与肝、脾等脏器HPVDNA呈阴性。结论初步建立SCID鼠人宫颈癌组织模型,其较好的模拟了人宫颈癌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探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及鉴定治疗的新方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前列腺癌转移小鼠模型,筛选同一标本来源的转移性和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方法采用皮下注射DU145细胞悬液、肾包膜下组织块移植、原位细胞悬液注射法对BNX小鼠接种(或注射)组织块(或细胞悬液),观察各种方法所致的成瘤及转移情况,并采用RT-PCR初步对比分析MAPK4、SELM、IL-6、Stanniocalcin2、Serpin1、Caveline-1、Laminin4、AL793338在小鼠体内的转移性和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皮下注射DU145细胞悬液的BNX小鼠均成瘤,但未发现明确转移;肾包膜下组织块移植小鼠均成瘤,肠系膜淋巴结均发生转移;而原位细胞悬液注射法小鼠均成瘤,并都伴有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3只小鼠发现肝、肺转移。②RT-PCR结果示MAPK4、SELM、IL-6、Stanniocalcin2、Serpin1、Laminin4的目的条带在前列腺转移癌中与原位癌中有差异。结论原位注射细胞悬液可能是有效的前列腺癌转移模型制作方法,采用该法在小鼠中获得转移性和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成功率较高。RT-PCR结果分析证实,转移灶的IL-6、MAPK4、SELM表达量与原位灶相比表达降低,Stanniocalcin2、Serpin1和Laminin4表达量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尾静脉注射,建立一种符合临床特征的人肺腺癌转移瘤动物模型,为下一步的肺腺癌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造模方法。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11只SPF级、4~6周龄BALB/c裸鼠,分别以1?0^6个细胞/只注射入裸鼠尾静脉。接种后每天观察小鼠状态。分别于接种肿瘤细胞后第4、5、6、7周随机处死2只,余3只小鼠处于濒死状态时处死。解剖小鼠,观察肺部有无转移、转移结节的数目及全身其他器官的转移情况,并做病理取材,HE染色观察。结果 注射过程中小鼠均存活。未处死的3只分别于第11、13、14周出现恶液质。第4周肺部未见转移结节;第5周出现镜下肺部转移结节;第6周肉眼可见肺部转移结节;第7周转移结节数增多;第11、13、14周出现肺部结构大量破坏,弥漫性的肿瘤细胞浸润,出现淋巴结浸润,病理证实为腺癌。结论 通过尾静脉注射A549细胞可以成功建立人肺腺癌转移瘤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两种大肠癌细胞株小鼠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人、鼠大肠癌细胞肝转移动物模型,为研究大肠癌肝转移机制及筛选、评估抗转移药物提供工具.方法 选取鼠大肠癌细胞株CT26和人大肠癌细胞株LoVo,分别接种于Balb/c小鼠及裸鼠脾脏内,观察其成瘤情况、肝脏转移率及生存期,并对两种模型进行初步比较.结果 两种细胞株均能复制出大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病理结果证实肝转移肿瘤符合典型的低分化腺癌特征.CT26细胞在免疫功能完整的小鼠体内,仍具有良好的成瘤性和转移率,较LoVo细胞建立的裸鼠肝转移模型转移率更高,成瘤时间更短.结论 成功复制出两种人鼠大肠癌细胞株肝转移动物模型,均能较好模拟大肠癌体内肝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癌SCID鼠模型,为子宫内膜癌的体内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分别选择低分化与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移植于SCID鼠皮下,原代移植瘤形成后进行鼠间传代,对移植瘤进行相关的生物学检测。结果成功建立3只原代人子宫内膜癌SCID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其中低分化组织成瘤2只,中分化组织成瘤1只,原代移植成功率为37.5%,自第五代后,移植瘤的传代成功率为100.0%。病理组织学证实:连续传代的移植瘤仍保持原癌组织病理形态特点及人类肿瘤的特点。在子宫内膜癌SCID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100.0%移植瘤模型雌激素受体表达为阳性,33.3%孕激素受体表达为阳性,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人子宫内膜癌SCID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移植瘤保持了原子宫内膜癌生物学特征,为人类子宫内膜癌的体内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裸鼠移植模型研究雄激素阻断对人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的影响,并初步探索肿瘤转移过程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40只裸鼠随机平分为两组,一组裸鼠手术切除睾丸以阻断雄激素的分泌,另一组为正常对照。心脏注射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双标的人前列腺癌细胞PC3-Luc-GFP,剂量为1?06/50礚/只,制备实验用骨转移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人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的建立;将发现转移的骨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分析,并分离转移模型中CTCs,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TC中转移相关分子RANKL 和TOPK的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了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切除睾丸组的骨转移发生率为2/13=15.4%,而正常对照组的骨转移发生率为5/14=35.7%,两组间有显著差别;CTCs中RANKL 和TOPK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原始的前列腺癌细胞。结论 在裸鼠移植模型中阻断雄激素能显著降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CTC的转移能力高于原始的前列腺癌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可稳定传代的肾透明细胞癌小鼠肺转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筛选出肾透明细胞癌特异性鼠肺转移细胞亚株,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RCC05-TXJ,体外扩增培养制成细胞悬液后注射于NOD-SCID小鼠颈背部皮下,成瘤后取出瘤组织接种于另外NOD-SCID小鼠的肾包膜下,待有肉眼可见瘤块后,处死小鼠并取出肿瘤组织接种于新NOD-SCID小鼠的肾包膜下,反复数轮,直至出现稳定的鼠肺转移模型。此时取模型鼠肺转移组织,一部分继续接种于新鼠肾包膜下,反复数轮,尝试以转移组织诱导肺转移;另一部分进行原代培养,细胞经体外扩增纯化后制成悬液接种于新鼠肾包膜,数轮循环至产生肺转移,筛选能产生稳定鼠肺转移的细胞亚株。整个筛选过程均观察记录原位成瘤、淋巴及肺转移形成情况,并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CA9(肾癌标志)、CD133(干细胞标志)表达检测。结果:以RCC05-TXJ细胞株接种所致NOD-SCID小鼠颈背部皮下肿瘤组织作为移植瘤材接种鼠肾包膜在第2轮即出现鼠肺转移,此后3~6轮以鼠肺转移组织移植肾包膜下,均能成功诱导转移。以鼠肺转移组织原代培养RCC细胞均获成功,第6轮原代培养细胞扩增纯化后制成的细胞悬液(RCC05-TXJ-L)接种于鼠肾包膜下,出现特异性肺转移,重复2轮实验结果稳定。RCC05-TXJ-L细胞具有生长速度快(传代时间约为2 d)、原位成瘤时间短(1周左右)、接种后转移性较强、CA9及CD133表达升高等特点。结论:RCC05-TXJ在NOD-SCID小鼠体内多轮反复筛选可建立稳定的肾细胞癌鼠肺转移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的肺转移性细胞亚株RCC05-TXJ-L可稳定诱导NOD-SCID鼠产生肺部转移。 相似文献
17.
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肝癌细胞株H22接种于ICR小鼠皮下,建立异位移植模型,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小鼠肝内,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结果: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成功率为95.6%,自发转移率为81.8%;大量腹水发生率为40.9%,自发消退率为0%.模型平均自然生存期为28 d,约移植14 d后进入快速增殖期.结论: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成功率高,有高转移、无自发消退现象,可作为研究肝癌转移机制和药物筛选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8.
谭晓洁 侯建国 贺松琴 常文军 刘世建 余永伟 曹广文 TAN Xiao-jie HOU Jian-guo HE Song-qin CHANG Wen-jun LIU Shi-jian YU Yong-wei CAO Guang-wen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3):263-267
目的:建立原位移植裸鼠模型,筛选同一标本来源的转移性和非转移性肾细胞癌(RCC).方法:采用皮下移植法、细胞悬液原位注射法、肾周筋膜内法、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对BALB/c裸小鼠接种(或注射)RCC组织块(或细胞悬液),观察各种方法的成瘤及转移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初步对比分析了VEGF、bFGF、P16、Bcl-2、C-met在裸小鼠体内的转移性和非转移RCC的表达情况.结果:(1)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成瘤率及转移率最高,分别为73.3%(11/15)、20%(3/15).(2)与原发灶相比,转移灶中VEGF表达明显升高(P<0.05),C-met表达明显降低(P<0.05),bFGF、Bcl-2、P16表达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组织块原位移植肾包膜下法是切实有效的RCC转移模型制作方法.采用该法在裸鼠中获得了人转移性和非转移RCC,免疫组化分析证实了转移性RCC中新血管生成因子VEGF表达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转移相关标签基因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稳定的鼻咽癌(NPC)淋巴结转移模型,筛选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候选标志基因.方法 我们用鼻咽癌5-8F-EGFP细胞株建立了稳定淋巴结转移可视化裸鼠模型,筛选获得具有淋巴结转移潜能的5-8F-LN鼻咽癌细胞.通过文献数据挖掘获得乳腺癌,头颈部鳞癌等肿瘤的转移标签基因和淋巴结转移标签基因.结合鼻咽癌5-8F和6-10B细胞株约307个差异性表达基因得到21个重叠的基因,最终分析得到3个可能促进恶性肿瘤转移的高表达基因:ADM,IRF1和CAV1.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在5-8F.EGFP,6-10B-EGFP,5-8F-LN和NP6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RF1在5-8F-EGFP、6-10B-EGFP和5-8F-LN中的表达远高于在NP69中的表达,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22、0.006);CAV1在5-8F-EGFP中的表达高于其在6-10B-EGFP中的表达(p=0.014);ADM在4种细胞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IRF1可能在鼻咽癌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CAV1在5-8F-EGFP中的相对高表达可能和其高转移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