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BL与LBL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PBL与LBL教学在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方法 124名本科护生随机分成2组,每组62人,分别采用PBL和LBL两种模式带教,实施理论和实践出科考试,进行问卷调查和教学效果比较。结果 2组学生的出科理论考试合格人数无明显差异,PBL教学学生出科实践考试合格人数高于LBL教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学生对PBL教学法满意人数高于LBL教学法,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BL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121-123,128
目的 比较PDCA循环与传统教学法在初级职称护士培训中教学效果的差异性。方法以我院初级职称护士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按照PDCA循环步骤,运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等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初级职称护士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操作、学习积极性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出科各项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带教老师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PDCA循环教学法实施效果满意,能让初级职称护士系统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在产科教学中应用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融合情景模拟演练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产科进行轮转实习的实习学生100名,随机分为甲组(50名)与乙组(50名),甲组接受传统教学方式开展护理带教工作,乙组接受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融合情景模拟演练教学开展护理带教工作,观察统计出科成绩、技能考试评分以及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并予以对比评价。结果乙组出科成绩、技能考试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甲组与乙组实习学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4.00%、98.00%,组间对比乙组更高(P0.05)。结论在产科教学工作中,将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融合情景模拟演练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其出科成绩、技能考试评分等,且对带教工作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随身笔记本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至2016年2月实习护士38人为对照组,2016年3-9月实习护士42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使用随身笔记本辅助教学。结果观察组出科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合格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对带教老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随身笔记本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使用,提高了实习护士对儿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带教满意度,有效提高了儿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种护理实习生带教方法临床带教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度我院接收的护理实习生100名,将所有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第一组与第二组,每组护理实习生50名,第一组护理实习生采用PBL带教法,第二组护理实习生采用PDCA循环带教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实习生出科前考核成绩、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第二组护理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较高于第一组护理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其中第一组护理实习生认为PBL带教法,能够促进自身自学能力的提高;第二组护理实习生认为PDCA循环带教法能够增加自身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带教法注重实习生自学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而PDCA循环带教法能够促进实习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对此在针对护理实习生带教过程中,可将两种带教法进行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PDCA循环系统在妇产科护理带教对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期间在我科见习的68名实习生,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PDCA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带教;PDCA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实习期间学习效果以及实习中产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PDCA组实习生实习后对所采用的带教模式满意度为94.12%,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理论认知和操作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PDCA组综合成绩为(95.31±4.19),高于对照组的(85.97±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只出现一例院内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系统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可有效提升实习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整体带教水平,相较于传统的带教模式,PDCA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73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带教,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及护理程序的考核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生三项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于护生实习带教中,能不断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带教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新护士临床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四个阶段循环理论对我院46名(观察组)新护士进行带教,另选取实施PDCA带教前的46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新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等的考核结果。结果:观察组新护士应用PDCA循环理论带教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理论用于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中,能够使新护士尽快掌握专科理论与技能操作,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更好地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120名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是否应用PDCA循环理论带教,将所有分析对象分组为应用组及常规组,常规组实习生采取传统的带教模式,以一对一的方式指导完成实习流程内的内容;而应用组实习生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环节进行护理带教;在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综合能力。结果:应用PDCA循环理论护理带教的应用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综合能力平均得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显著差(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带教应用PDCA循环理论,可以完善临床带教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习生的整体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158-415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方法。方法将96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改进的带教模式,对照组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习结束出科时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结果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的带教模式能够使护理实习生有效掌握手术室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戴明循环(plan—do—check—action cycle,PDCA)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2月在郫县中医院ICU工作的50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观察组护士采用PDCA培训法,即按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和处理(action,A)4个阶段进行培训;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士培训结束时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及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水平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培训法能较好地培养ICU低年资护理人才,提高IcU护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母方  户建桦  谭芬华  张莉 《四川医学》2013,(8):1319-1321
目的探讨规范化带教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9月入我科实习的护生共94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带教模式,实验组采取规范化带教,并对两组带教效果通过护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仪器使用技能考核成绩和带教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各方面考核成绩有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对带教满意度也有所提高(P〈0.05)。结论规范化带教能有效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以及更快地掌握临床仪器的使用,而且护生对临床带教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对提高新生儿科带教水平起到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护理技能训练中的作用。方法将河北中医学院2010级护理本科生118名分为两组,在实习前1个月开设护理技能训练课程,实验组(60名)运用Taba教学法和反思日记法,对照组(58名)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技能训练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护理技能训练[(92.21±4.27)分]以及评判性思维的寻求真相[(39.88±2.76)分]、分析能力[(44.30±2.28)分]、自信心[(43.32±6.18)分]、求知欲[(46.47±4.01)分]、总分[(298.03±10.52)分]与对照组[护生护理技能训练平均(90.11±5.21)分以及评判性思维的寻求真相(38.07±3.23)分、分析能力(42.79±2.61)分、自信心(39.91±2.42)分、求知欲(44.83±4.57)分、总分(288.02±10.59)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判性思维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护理技能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教学方式在实习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11年6月~2012年5月期间在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实习的80例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教学培训考核方式,而观察组护生则结合不同阶段护生心理特点采取PBL教学法.在实习结束后,记录两组护生的护理安全考核成绩、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统计结果统一以(-x±s)的形式表示.组间计量比较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护生认为通过PBL教学法提高自身发现、分析和解决护理安全问题能力的人数分别为38例(95.0%)、36例(90.0%)和33例(8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例(60.0%)、21例(52.5%)、18例(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50、13.730、12.170,均P<0.05).两组护生理论知识的考试成绩分别为(93.85±12.37)分和(92.25±11.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2,P>0.05),而观察组的实践操作技能成绩为(92.63±10.35)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7±12.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4,P<0.05),且各类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0,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安全带教中采取PBL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护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主”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三年制高职护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分别采用“双主”教学和传统教学。课程结束后2组学生均进行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考核,并对实验组护生的自我评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考试成绩用(x^-±s)表示,问卷调查结果用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及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16、0.000)。实验组56名(93.33%)护生认为“双主”教学效果较好;53名(88.33%)护生认为能够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52名(86.67%)护生认为能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51名(85.00%)护生认为能够提高急救知识学习效率及急救操作技能。结论“双主”教学可有效提高急救护理教学效果,本研究将为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引入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工作中,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ek)、处理(Action)的具体措施的实施,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的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急救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工作能力、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分别与采用传统方法培训的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有效地提高低年资护士急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护理工作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方法2004年8月-2008年9月将我校2002级2003级护理本科生401名分成两组,2003级(196人)为实验组与2002级(205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改革后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对照组给予原有实验课教学模式授课,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在临床实习期间的技能考试平均成绩,动手能力,临床教师满意度;毕业后用人单位对技能操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转变学生思想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等提高了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红  刘晓玲  曾宇 《中国医药导报》2014,(18):129-131,13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106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2、4、6、8个月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总满意度(77.36%)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总满意度(37.74%),差异有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2、4、6、8个月单项护理总满意度逐渐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明显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可以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护理技能教程对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准实验方法,以五年制护理本科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观察组(n=55,2009级)、对照组A(n=56,2009级)和对照组B(n=78,2008级)。观察组和对照组A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增设以If缶床病例为教材的护理技能课程,研究历时3个月,计60学时;观察组实施以临床路径为主线、合作学习为主导,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模式;对照组A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B未增设此课程。研究前后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分别对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后测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比前测显著提高(P〈0.01);7个特质中寻找真理、批判思维自信心和求知欲3个特质得分与对照组A和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他4个特质(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和认知成熟度)与对照组A或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增设护理技能课程,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运用情景模拟方法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的教学效果。方法把126名实习护生随机平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方法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调查和比较2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能熟练完成营养护理操作,得到带教教师好评,使患者满意的护生比对照组多14.28%~19.05%(P〈0.05);理论知识、肠内营养护理操作、综合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比对照组高6.69~11.94分(P〈0.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方法适合肠内营养护理技能实训教学,深受护生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