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导致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常见诱发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老年晚期肿瘤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诱发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应用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的老年晚期肿瘤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率。结果诱发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常见的为合并肺气肿、心力衰竭;心理因素一般为抑郁、焦虑及恐惧情绪,其它诱发呼吸困难的因素为生活难以自理以及病情恶劣。接受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晚期肿瘤合并有呼吸困难患者应该了解诱发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并缓解其负面情绪,保障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其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分析2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护理干预的结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效果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接受询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况的疗效,寻求较好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等因素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表现以及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量表得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情绪症状、躯体症状均较护理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出现情绪症状、躯体症状的患者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治疗,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精心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94例晚期肿瘤伴呼吸困难的高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心护理干预。分析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比较两组护理后呼吸困难改善率,采用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均是导致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常见因素;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护理前,两组HA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引发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常见因素,精心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缓解其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中老年女性患者睡眠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1年3月~ 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女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RICU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RI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措施,对于两组患者入院1周后的睡眠质量、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评分、抑郁和焦虑程度进行比较,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于RICU中老年女性患者睡眠和情绪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1周后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周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中老年女性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肿瘤晚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疼痛方面的影响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肿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焦虑情绪的评分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肿瘤晚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放射治疗肿瘤患者1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及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老年肿瘤患者放疗前及放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放疗后2周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老年患者在放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实验组及对照组经过在院期间的护理均有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得更显著(P〈0.05)。放疗后2周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使老年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季虹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29-14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采用SDS、SAS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采用SDS量表进行评分,实验组患者其在护理干预3d后其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AS评分,实验组患者其SAS评分在护理干预后3d其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项目比较,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抑郁情绪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黎利华 《中外医疗》2013,32(16):140-141
目的研究并探讨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高龄晚期肿瘤伴随呼吸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中,对患者给予一般性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呼吸困难的改善率,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调查中发现,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生理上表现为:肺实质和胸膜浸润,大气道阻塞以及出现其他合并症。②在心理上表现出抑郁焦虑和恐惧情绪。③生活上表现不能够自理和病情较为恶劣等。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后,在呼吸困难改善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龄晚期肿瘤伴随呼吸困难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后,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的症状,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晚期肺癌患者呼吸困难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呼吸困难视觉模拟评分及焦虑评分。结果实验组呼吸困难发生率为80%,与对照组82.5%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呼吸困难视觉模拟评分为77分,与对照组73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焦虑评分为34.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2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无法改善晚期肺癌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但能够有效降低其焦虑程度,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颌面部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颌面部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8例颌面部肿瘤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护理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负性心理反应.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减轻和消除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绪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可能对减少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也有某种积极作用,故而提倡对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及时开展有效、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叶阳阳  陈新华 《安徽医学》2014,(12):1738-174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虑的影响。方法 102例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在化疗期间除常规护理措施外,同时给予合适的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化疗前和第三次化疗结束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状态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次化疗结束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人员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长期服药不良情绪方面的影响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社区的1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程序化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价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干预能缓改善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家属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晚期肝癌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及外院相关科室于2012年1~12月收治的98例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癌性疼痛、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2.55±3.56)vs(48.95±3.42),P<0.05],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1.29±3.40)vs(47.96±3.45),P<0.05]。观察组患者的Anderson癌症中心编制的症状主体表症状严重均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12±1.02)vs(4.27±1.06),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vs 87.76%,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优化晚期肝癌患者护理质量,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曲咏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521-1522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88例有负性情绪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临床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4周的焦虑、抑郁状态,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经过人文关怀护理4周后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临床工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初次老年脑梗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2例初次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干预前后均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或消除老年初次脑梗死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互联网+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冠脉造影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进行冠脉造影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45例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基于“互联网+”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焦虑症状得分、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患者均完成研究。干预前2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理满意度、护理配合度、抑郁、焦虑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配合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将66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分别于8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进行测试,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情绪的影响。结果: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使老年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从而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余永红  陶冶  孙礼艾 《安徽医学》2012,33(11):1545-154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脊髓损伤(SCI)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作用。方法将64例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加针对性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SCI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