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脂联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迪  寇雪莲  唐维国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3):2588-2589,26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ACI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治疗前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13,P<0.05);ACI组治疗后Hs-CRP水平下降,脂联素水平升高(P<0.05);不同亚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心源性脑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SOE)、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性,脂联素对ACI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s-CRP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IHSS评分的变化。方法明确诊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ACI组)和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APN、hs—CRP水平,进行NIHS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CI组hs—CRP水平下降、APN水平升高、NIHSS评分降低。APN、hs—CRP及NIHSS评分在不同大小梗死灶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梗死部位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PN和hs—CRP水平可以作为评估病情、判断脑梗死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早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发病时间〈24h急性脑梗死患者272例,应用自制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疾病史,检测入院后24h内hs—CRP水平,同时收集患者入院后1,7,14d的NIHSS评分、mRS评分作为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综合判定指标。应用相关分析进行hs~CRP与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患者7dNIHSS评分、mR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hs—CRP与入院后1,7,14dNIHSS评分,入院后1,7,14dinRS评分高度相关(P〈0.001)。hs—CRP是影响7dNIHSS评分及1TIRS评分的共同危险因子。结论hs—CRP是急性脑梗死病情危重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住院的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 119例、4 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脑梗死组的血清CRP水平 (10 .35± 15 .5 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CRP(2 .5 6± 1.87mg/L)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血清CRP水平与梗塞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 ,尤以梗塞灶体积更为明显 ;且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CRP是临床了解脑梗塞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血清CRP水平和梗塞灶体积及病情轻重程度三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86例ACI患者hs-CRP水平,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对照.观察比较不同病情和不同梗死面积的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 ①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ACI患者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梗死面积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与hs-CRP水平关系密切,hs-CRP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李克波  余颖  马振亮 《医学综述》2011,17(16):2520-252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ACI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予奥拉西坦4.0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 d。检测血清hsCRP、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14天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7、14天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第7、14、30、90天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减轻ACI患者炎性反应,改善缺损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并对其相关程度做出评价。方法:分别采集3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体检健康者的血脂、血糖、血清hs-CRP样本进行常规检测,对比分析成分差异,关注血清hs-CRP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较正常水平高(P<0.05),hs-CRP的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血糖、收缩压及年龄的增长呈正比(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增长呈反比(P<0.05)。结论: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医学》2017,(1):15-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的关系。方法测定62例ACI患者(ACI组)和6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OPG和hs CRP含量,并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结果,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ACI组血清OPG和hs 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OPG与hs 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水平与年龄、体质指数、血糖、收缩压、舒张压、hs CRP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OPG和hs CRP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OPG可能为ACI患者发病的重要炎症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脂联素(adiponect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高血糖及抗炎症等作用,它在能量代谢、血脂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的病理过程中存在着炎症和免疫反应,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和再灌注损伤。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水平进行测定,以探讨其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的预测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丁奇贤 《中外医疗》2011,30(16):42-43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无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应用HP彩色超声诊断仪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脑梗无侧组和非脑梗死侧组斑块发生情况.结果 脑梗无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数较非脑梗死侧组多,且软斑比率较非脑梗死侧组高(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可能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D-二聚体(D-dimer)变化及其在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脑梗死患者,测量其急性期和恢复期hs-CRP,D-dimer水平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做比较。结果:4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hs-CRP、D-dimer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情重者升高更明显。结论:hs-CRP、D-dimer水平升高可作为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及其在大面积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3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测量其急性期和恢复期hs—CRP水平变化,并与42例小面积(包括腔隙性)脑梗死、30例健康对照组做比较。结果36例大面积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hs—CRP水平均高于小面积(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hs—CRP水平升高可作为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和45例同期正常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Hcy、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升高,而叶酸、维生素B12下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喻利  曹建华 《中华医护杂志》2007,4(5):397-397,396
目的 探讨体温升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体温升高组和体温正常组,通过NDS评分观察体温升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急性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体温升高组最初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与体温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体温升高可能加重脑缺血损害,加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胰岛素干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伴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给予胰岛素干预治疗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5%(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胰岛素对伴高血糖的脑缺血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脂联素(APN)和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MI患者50例,入院后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室壁运动和心功能,并设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采用ELISA法测定APN,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结果AMI患者AP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心功能对照组(P〈0.01),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心功能对照组(P〈0.01)。AMI患者APN、D-二聚体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49,P〈0.01)。结论血浆APN、D-二聚体水平与预后显著相关,对AMI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以蚓激酶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39%,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姜兴千  闵连秋 《医学综述》2008,14(13):2003-2005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的变化十分常见,对血压的处理原则存在诸多争议。通过阅读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发现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独立影响预后,入院7d内血压处理应谨慎。  相似文献   

19.
于司源 《黑龙江医学》2012,36(8):590-592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加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滴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第1 d静脉滴注巴曲酶10 BU,第3、5 d,各给予5.0 BU巴曲酶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安慰剂静点。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