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4年10月间采用综合性治疗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儿中,恢复良好31例,中残4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7例。结论小儿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均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其预后较成人好。  相似文献   

2.
硫酸镁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验证硫酸镁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时间5~7d。同时给予降低颅内压、神经营养剂、防治脑血管痉挛等常规综合治疗,呼吸不畅者行气管切开,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组:给予20%硫酸镁15ml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共7d。其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60例,昏迷时间平均(18.31±9.18)d;恢复良好23例(38.3%),中残8例(13.3%),重残4例(6.67%),植物生存1例(1.6%),死亡24例(40.0%)。对照组56例,昏迷时间平均(25.46±11.13)d;恢复良好11例(19.6%),中残7例(12.5%),重残2例(3.6%),植物生存4例(7.1%),死亡32例(57.1%)。两组死亡率及恢复良好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脑干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7例脑干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43例)与常规治疗组(44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止血、脱水等治疗,纳洛酮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纳洛酮1mg加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每日4次,连续10d为1疗程。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意识障碍患者觉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血肿吸收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恢复良好6例,中残6例,重残或植物生存4例,死亡27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例,中残3例,重残或植物生存4例,死亡35例。结论纳洛酮对脑干出血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手术技巧、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 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4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脑室穿刺治疗的30例中,8例恢复良好,12例中残或重残,4例植物状态生存,6例死亡;开颅手术治疗的20例中,3例恢复良好,5例中残或重残,5例植物状态生存,7例死亡;脑干穿刺治疗的4例中,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生存1例。结论 根据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早期血容量的维持对重型原发性脑干损伤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血容量的维持对重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1例重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伤后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大剂量胶体液以维持足够的血容量,评价患者疗效。结果伤后3个月进行GOS评分:良好8例,轻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血容量的维持可降低重型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死亡率、致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的治疗并评价疗效.结果 20例中存活12例(60%),其中良好4例,中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病死8例.结论 早期综合治疗是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的关键,后期积极合理的康复理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脑干伤4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到2007年收治的47例原发性脑干伤病例的诊断、治疗、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7例恢复良好,5例中残,10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1例死亡。结论原发性脑干伤存在容易漏诊、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头颅CT与MRI是目前其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早期针对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脱水等综合治疗对提高疗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的治疗并评价疗效。结果 20例中存活12例(60%),其中良好4例,中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病死8例。结论早期综合治疗是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的关键,后期积极合理的康复理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颅脑损伤后脑梗死发病率高的原因。方法对35例创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伤后1年按COS评分。糖尿病组14例,其中恢复良好4例(28.6%),轻残2例,重残l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6例(42.9%);非糖尿病组21例,其中恢复良好12例(37.1%),轻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14.3%)。结论糖尿病的患者颅脑损伤后应尽量早做头颅CT确诊,及时监测血糖,早期治疗积极处理并发症及对症综合治疗可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6例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患者的催醒治疗方法。方法46例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患者应用催醒药物、各种催醒训练的康复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等。结果46例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患者中恢复良好13.0%,中残37.0%,重残19.6%,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10.9%,死亡率19.6%。结论对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患者不应放弃治疗,应尽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行催醒治疗。  相似文献   

11.
颅脑损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附62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5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在治疗原发伤病基础上,采用止血、制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处理,同时应用阿托品治疗22例;胃镜下治疗8例;胃次全切除术5例。结果本组病例中,治愈572例,缓解36例,无效5例,死亡12例,其中阿托品治愈20例;胃镜下治愈6例;胃次全切除术治愈4例。结论预防和治疗的重点是消除颅脑损伤病灶和保护胃黏膜,常规处理方案效果满意,简单、经济且安全有效,但必要时应及时使用特殊治疗手段,以迅速控制出血病情。  相似文献   

12.
颅内压监护在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ICP)监测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71例伤后24h内入院的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部CT检查无手术指征,将其随机分为ICP监护治疗组(35例):入院后即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脑室内穿刺置管法行ICP持续监护,用美国产Marquette监护仪进行4 ~ 7 d连续监测;常规治疗组(36例):进行包括脱水、止血、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监测生命征、意识的改变及血、尿等常规和生化指标,必要时对治疗方案作出调整。结果ICP监护治疗组出现3例ICP>40 mmHg或入院后ICP很快进行性增高,行CT检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位血肿增大、中线明显移位,即手术治疗。术后1例重残,1例中残,1例轻残;另有5例患者ICP监护中发现达中度增高(20 ~ 40 mmHg),CT检查提示仅为脑水肿加重,不具手术指征,经调整脱水药剂量,间断开放脑室外引流后病情平稳好转。结论中型颅脑损伤伤后病情不稳定,行ICP监测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创伤后救治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后救治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2年2月176例交通事故所致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GCS 6~8分颅脑创伤患者伤后1h内接受救治者,病死率为19.0%;随着救治时间的延长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2h者病死率为26.1%,>2~5h者36.1%,>5h者42.1%,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GCS 3~5分颅脑创伤患者,伤后不同救治时间组之间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伤程度,原发伤愈重GCS评分愈低,其预后愈差;伤后救治时间愈早,患者预后相应愈好。  相似文献   

14.
桥小脑角及斜坡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及斜坡区肿瘤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宣武医院1998年至2004年86例该区域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患者中,术后脑干损伤3例(2例死亡),小脑肿胀导致脑疝死亡1例,瘤腔血肿2例,后组颅神经损伤19例(10d内症状减轻8例)。结论手术者预测不同肿瘤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解剖关系的变化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结合手术中的具体情况,运用良好的手术技巧,这一区域手术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可以减少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式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 本组285例重型、特重型颅脑创伤需行减压手术的患者中,A组160例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B组125例采用常规大骨瓣减压手术.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颅内血肿、术后骨窗脑组织嵌顿、脑移位、脑干变形扭曲、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GOS标准预后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能有效减少重型、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天幕裂孔切开术在救治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1994年7月到2000年12月间收治的89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 GCS3-5分32例,6-8分57例,恢复良好48例(53.9%),中残13例(14.6%),重残9例(10.1%),植物生存7例(7.8%),死亡12例(13.5%)。结论 天幕裂孔切开术有利于缓解颞叶钩回疝及所致继发性脑干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显微手术的指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2014年1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行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其中9例患者先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后死亡2例,1例患者因再出血脑干功能衰竭,另1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成功随访19例患者,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其中Ⅰ级9例、Ⅱ级6例、Ⅲ级2例、Ⅳ级1例、Ⅴ级1例。结论及时手术清除小脑血肿及后颅窝减压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脑干出血的综合救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高脑干出血的救治成功率。方法积极实施气管切开术、亚低温疗法以降低脑细胞代谢、晶体与胶体脱水剂联用并兼顾肾脏保护、抗氧化脑保护剂的早期大量应用、较早投用活血化瘀药物,多学科协作及完善的护理与康复训练。结果18例病人中12例好转出院;2例闭锁状态;2例经积极救治病情稳定,因经济拮据放弃治疗出院;2例死亡,救治成功率77.8%(14/18)。结论脑干出血综合救治的成功率高,收效显著,值得向同仁推荐。  相似文献   

19.
Two children (aged 10 and 12 years) were admitted unconscious to the neurosurgical department after traffic accidents. Both developed a 6th nerve paralysis on the next day. One patient was able to communicate from the 2nd day and died on the 8th day in an anuric state without major neurological deficit. The second patient remained deeply comatose, tetraplegic, and required intermittent artificial respiration: She died of pneumonia on the 26th day. Neur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a ponto-medullary rent in each case: additionally there was avulsion of small arteries over the pyramids, haemorrhage and small focal infarct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erforating arteries in the medulla and pons, and abundant retraction balls in longitudinal fibre tracts of the brain stem. The cases show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raumatic ponto-medullary tears are not always rapidly fatal, and demonstrate that primary focal brain stem trauma may occur in the absence of diffuse trauma of the white sub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