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谷氨酸(Glutamate,Glu)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e system,CNS)中最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对CNS发育和正常脑功能发挥起调节作用。Glu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后,通过作用于谷氨酸受体发挥各种各样的生理功能,发挥作用后立即被位于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胞浆  相似文献   

2.
甘丙肽是1983年发现的一种脑肠肽,与认知情感和内稳态的调节密切相关。本文着重综述了甘丙肽对多种学习记忆功能的抑制及调节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甘丙肽的过度表达破坏了学习记忆相关部位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的平衡,使学习记忆功能处于病理状态;兴奋胆碱能M2突触前受体,反馈性减少乙酰胆碱释放;引起神经细胞膜超极化及外向性钾离子流,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乙酰胆碱释放;降低突触前膜兴奋性谷氨酸释放,损伤突触可塑性;甘丙肽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甘丙肽在受体活化下游抑制腺苷酸化环化酶及转录因子CREB结合启动子,影响新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从而阻断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临床上在阿尔茨海默病和Down’s综合征等神经变性性疾病中,围绕Meynert基底核和斜角带核胆碱能神经元周围甘丙肽纤维和终末数量大大增加,提示使用甘丙肽拮抗剂治疗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谷氨酸受体脱敏机制及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氨酸受体在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介导大多数的兴奋性传递,但是,谷氨酸受体的过度兴奋会引起导致神经元死亡的兴奋毒性过程。受体的脱敏可以阻断这一过度兴奋的过程。本文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对谷氨酸受体的脱敏机制以及受体脱敏所具有的神经保护作用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以谷氨酸和红藻氨酸为代表的神经兴奋性物质可通过NMDA或非NMDA受体直接或间接地兴奋突触后神经元,造成具有一定特点的神经细胞损害,从而引起诸如Huntington氏病、关岛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神经变性疾病和缺血性脑病、低血糖脑病等非变性性选择性神经细胞损害的发生。研究这些类似的病理情况导致一个全新的理论——兴奋性神经毒性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神经肽Y与癫痫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已公认,癫痫的发病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机制与抑制性机制失衡从而导致兴奋性异常增高所致。主要的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分别是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在大脑新皮层和海马,产生内源性GABA的是一种中间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相当数量的不同类型的中间神经元是以它们各自所表达的一系列神经肽的不同而被区分,而中间神经元在调节中枢神经兴奋性的过程中,神经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兴奋性氨基酸及受体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奋性氨基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递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以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为主.研究表明谷氨酸及受体参与从神经元信息传递到神经可塑性及神经营养、发育等一系列生命过程,与学习、记忆形成机制密切相关,而且还影响认知功能.病理情况下,细胞外间隙中谷氨酸浓度增高能产生兴奋性神经毒性,其毒性作用与和细胞内Na 、Cl-、H2O、Ca 超载、氧自由基、一氧化氮的介导有关,促发多种急慢性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短暂或持久的局灶性脑缺血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脑损害 ,且随时间和缺血程度增加而加重。本文就中枢神经系统中兴奋性氨基酸 (谷氨酸 )三种受体 :NMDA、AMPA、metabotropic (促代谢 )受体 ,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去极复极化 ,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几方面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谷氨酸受体在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介导大多数的兴奋性传递,但是,谷氨酸受体的过度兴奋会引起导致神经元死亡的兴奋毒性过程.受体的脱敏可以阻断这一过度兴奋的过程.本文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对谷氨酸受体的脱敏机制以及受体脱敏所具有的神经保护作用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背景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是一类重要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主要表达于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递中的慢钙电流成分,与学习记忆、突触可塑性等生理功能及癫痫、发育迟缓、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有关。GRIN2D主要表达于胎儿时期及生后早期,其编码  相似文献   

10.
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一般人群的年患病率为5‰~7‰[1],活动性癫痫患病率(5年内有发作)为4.6‰,我国估计难治性癫痫患者不少于100万。而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癫痫疾病与离子通道、神经递质、神经胶质细胞、接触传递及缝隙连接等有密切的关系。今将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一神经递质与离子通道多年来的研究已经证明癫痫的发病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节失衡有关[2]。癫痫的发病与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失衡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癫痫发作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分别作为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而与癫痫的发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的生成、释放、灭活及受体的异常皆可引起神经元异常、过度的同步性放电。特别是各种神经递质的促离子受体,目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1.谷氨酸谷氨酸是脑内最重要的兴奋性递质,一直认为与癫痫的发作密切相关。Yao[3]等在戊四唑(PTZ)点燃癫痫模型中发现,随着点燃级别的进展,谷氨酸表达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可见谷氨酸导致癫痫发作可能是由于其早期胞内合成增加,后...  相似文献   

11.
γ-氨基丁酸与脑缺血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研究发现,脑缺血损伤中除能量耗竭等机制外,谷氨酸过量释放引起的神经兴奋毒性是导致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原因。而γ-氨基丁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递质,具有突触后抑制作用,减轻细胞损伤,并能通过突触前抑制,减少谷氨酸的释放,共同拮抗谷氨酸的毒性作用。动物实验证明,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此类药物可能为临床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出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LTP研究进展(Ⅲ)——LTP和神经趋向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时程增强(LTP)是学习和记忆过程的分子水平现象。参与LTP机制的因素很多,最近研究发现神经趋向因子,特别是其中的脑衍生的神经趋向因子(BDNF)对LTP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对短时程及长时程突触可塑性均有影响。已经明确的神经趋向因子的功能包括调节神经分化,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的生长和修复,以及突触形成。本文综述了BDNF与LTP相关性的实验性根据。总结了BDNF通过突触前以及突触后机制影响LTP的引发和后期维持。BD-NF的直接作用机制是作用于突触前后膜上的受体,导致突触前递质小泡增多从而增加递质释放。在突触后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从而打开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征离子浓度增高,最终导致AMPA受体数目增多,功能强化,产生LTP。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假想的氨基酸神经介质谷氨酸及r一氨基丁酸(**8A)是抽搐活动中之重要生化因素。谷氨酸被认为系兴奋性突触介质,GABA为抑制性介质。放置谷氨酸于脑局部、静注或注人脑室,增加抽搐灶之棘波活动,放置**8A于脑局部,静注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但在脑缺血时其兴奋性毒性作用会对脑组织造成严重的病理性损害。由于细胞外无降解谷氨酸的酶,突触间隙谷氨酸的清除依靠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高亲和力谷氨酸转运体,其是神经  相似文献   

15.
在癫痫疾病的发生和反复发作的过程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型谷氨酸受体(NMDA受体)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突触内和突触外的NMDA受体在包括突触可塑性和细胞死亡的信号通路中起着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本研究中探讨了突触内、外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在癫痫发病的病理过程中的变化。我们利用氯化锂联合匹罗卡品(pilocarpine, PILO)诱导了成年癫痫小鼠模型,并在癫痫发作24小时后制作了急性海马切片,利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对CA1区锥体神经元的突触内、外NMDA受体电流进行了记录。我们发现,1)突触内NMDA受体电流的上升时间及衰减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突触外NMDA受体电流的兴奋性电流峰值、面积峰值比、以及上升时间亦无统计学差异;3)但突触外电流的衰减时程相对于对照组加快。以上结果提示突触外NMDA受体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高频刺激引起的长时程增强(LTP)效应被认为是研究学习记忆神经机制的突触模型,可分为诱导与维持两个阶段,是由突触前与突触后机制共同参与的过程,其物质基础涉及到神经元和突触部位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质、基因等多种物质的变化。本文拟就LTP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激酶C及三磷酸腺苷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癫痫的产生是由于兴奋作用增强,抑制作用减弱或两者兼有之。苔藓状纤维发芽致局部兴奋性环路形成机制、突触抑制作用减弱机制包括GABA能抑制性神经元选择性缺失及“篮状细胞休眠学说”分别从兴奋、抑制两方面阐述了颞叶癫痫发病机理。近年研究表明苔藓状纤维发芽使颗粒细胞兴奋性增高的同时,突触后GABA_A受体亦发生功能变化,易被MF末梢释放Zn~(2+)阻断,导致GABA抑制作用减弱,由此提出苔藓状纤维发芽/Zn~(2+)敏感性GABA_A受体机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脑损伤(TBI)发生率逐年增高,无论平时还是战时,TBI都居创伤中的首位,是最常见的神经外科疾患,也是轻壮年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突触蛋白质在神经元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重视,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突触的功能由突触后密度蛋白(PSD)决定,本文以中枢神经系统含量最丰富的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及其代谢性受体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弥漫性脑损伤(DBI)后影响突触后膜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信号转导及细胞膜移动的关键PSD蛋白Homer与Shank蛋白锚定作用,为临床治疗脑损伤及神经变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硫酸亚铁制作家兔癫痫模型的病灶光镜和透射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2只家兔利用FeSO4成功地制作癫痫模型,采取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癫痫点燃病灶作了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脑电图棘波,尖波显示的部位神经元出现损害,突触发生明显病理变化,突触前轴突末梢水肿,突触水泡减少或消失,以上结果提示这些兴奋性突触病变在癫痫发病及脑电图棘波形成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脑微血管改变造成血循环障碍可导致大脑皮层和海马区抑制性神经元受损,星形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髓鞘松散化,从而引起癫痫的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记录幼年非洲爪蟾视顶盖区第六层神经元的自发性微突触后电流 (mPSCs)。 方法  应用盲法电压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结果  观察到用谷氨酸受体激动剂NMDA灌流脑片后先引起mIPSCs的频率明显增加并出现内向膜电流及高频的mEPSCs,经一段时间洗脱后mIPSCs和mEPSCs又均完全消失 ,而膜电流恢复到原来未加NMDA前的水平。GABA受体的激动剂GABA可诱发明显的外向膜电流。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 (bicucullin ,BM)不仅能将mIPSCs全部抑制掉 ,并且还可以诱发mEPSCs。谷氨酸受体的拮抗剂APV对mPSCs亦有类似的作用 ,不仅可以抑制顶盖神经元的mEPSCs,而且可以使原有的mIPSCs的频率和振幅均增加。 结论 幼年期的突触前、后膜上既有兴奋性谷氨酸能受体也有抑制性γ 氨基丁酸能受体 ,而且在突触前膜上受体可以调制突触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因此突触前、后膜上的受体间存在相互作用 ,以确保突触前后活动和功能上的稳定 ,从而达到神经网络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