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大理下关野栖小兽微小膜壳绦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初步了解大理市下关野栖小兽类哺乳动物微小膜壳绦虫感染的情况,采用捕鼠笼和鼠夹捕捉小兽类哺乳动物,共捕获小兽526只,分属3目5科10属20种,以齐氏姬鼠为优势种,占29.86%;感染小兽77只,分属2目8种,感染率14.64%,其中以卡氏小鼠、中华姬鼠、白腹鼠和齐氏 姬鼠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40.48%,29.03%,18.75%和18.47%。大理市下关野栖小兽微小膜壳绦虫感染率较高,有必要进行预防和控制人群微小膜壳绦虫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了解洱源县小兽动物膜壳绦虫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捕鼠笼、鼠夹和电子捕鼠器等捕捉小兽,鉴定小兽种类,检查有无膜壳绦虫感染。结果 共捕获小兽661只,分属3目5科8属17种,微小膜壳绦虫感染小兽63只,分属3目13种,感染率9.53%,其中以大足鼠、齐氏姬鼠、大绒鼠、斯氏家鼠感染率较高,分别为21.05%、13.64%、12.30%和9.09%。有20只小兽感染缩小膜壳绦虫,分属1目5种,感染率3.03%,以大绒鼠、大足鼠、锡金小鼠、齐氏姬鼠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56%、5.26%、5.00%、4.55%。结论 云南省洱源县小兽膜壳绦虫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人群绦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1991年间,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53061人,结果查见绦虫3种,其感染率分别为:带绦虫0.9%、缩小膜壳绦虫0.02%、微小膜壳绦虫0.01%。感染年龄最小的为2岁,最大的为80岁。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民族、职业者的感染率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意义。膜壳绦虫在我省呈散在分布,共查见18例,以儿童感染为主。7例微小膜壳绦虫为我省首次发现。主要集中分布于兰坪、大理、景洪、永德和盈江5个县,感染率为0.7%—17.4%。其中以兰坪县三界乡的普米族聚居地区人群的感染率最高,达47.4%,其次为大理市周城乡(白族)的10.7%,景洪曼听乡(傣族)的为6.3%。  相似文献   

4.
微小膜壳绦虫感染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云南省微小膜壳绦虫感染1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家畜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和家/牧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方法2011。2013年在该县家畜定点屠宰场对剖检牛、羊进行肝、肺组织感染棘球蚴(包虫)情况调查,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家/牧犬粪抗原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结果2011~2013年犬细粒棘球绦虫阳性率分别为8.75%(21/240)、4.58%(11/240)和5,83%(14/240);2012。2013年家畜细粒棘球绦虫阳性率分别为11.0%(33/300)和19.3%(58/300)。结论2011~2013年调查结果表明,该县均有家畜感染棘球蚴和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存在犬与牛/羊之间循环的传播链;家畜棘球蚴感染率逐年偏高,并且有上升趋势;但犬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态势不定,提示该地区包虫病防控工作仍需改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7.
8.
作者于1998年对乌鲁木齐市两所小学的100余例微小膜壳绦虫感染者进行了“毗喹酮、阿苯达唑及二者配伍治疗微小膜壳绦虫病的疗效观察”,其结果显示,小剂量(15mg/kg体重)毗喹酮顿服能够达到较理想的驱虫效果,且方法简单,无明显副作用[1]。为了进一步验证用该疗法在人群中进行集体驱虫的安全性和疗效的可靠性,作者于1999年8月在微小膜壳绦虫病的高发区鄯善县僻展乡的两个自然村用小剂量毗喹酮防治微小膜壳绦虫病的现场试验。1对象与内容1.1观察对象:随机整群抽取两个自然村的村民作为实验对象。服药前对所有…  相似文献   

9.
10.
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种膜壳绦虫卵,长膜壳绦虫卵自外向内观察到的结构是卵壳外层、卵壳内层、透明层、膜状结构层、胚膜外层、胚膜内层、六钩蚴膜。最内为六钩蚴,六钩蚴主要分为六蚴区和腺样组织区。短膜壳绦虫卵基本结构与上述相似,自外向内包括菲薄的卵壳、膜状结构层、透明层、胚膜,最内为六钩蚴,亦分六钩区和腺样组织区,但六钩蚴的小钩两者结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1988—1990年及1992年8—12月,采用改良加藤法先后在西藏4地、市对5—20岁儿童、青少年4910人进行了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其中,粪检在校中、小学生2439人和社会上儿童与青少年(5-20岁)人群2471人,分别查见蠕虫感染者1013例和416例,其感染率分别为41.5%和16.8%。经χ2检验,两者间差别具有极显著意义(χ2=362.8756,P<0.001)。本次共查见肠道蠕虫11种,上述两组人群主要5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蛔虫31.8%和10.4%、鞭虫13.5%和3.9%、带绦虫3.4%和6.6%、钩虫1.0%和0.4%、蛲虫0.2%和0.3%。结果表明;在校学生和社会上5—20岁人群中蠕虫感染率间差别具有极显著意义,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年龄及民族是影响儿童、青少年感染肠道蠕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河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制定的方法和要求,抽取17个县51个调查点进行肠道寄生虫调查,10个县20个点进行旋毛虫病调查,10个县30个点进行囊虫病调查,5个县进行弓形虫病调查,1个县进行包虫病调查,2个县进行黑热病媒介白蛉调查。结果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25 894人,总感染率为14.96%(3 873/25 894),其中蠕虫感染率为9.80%(2 537/25 894),原虫感染率为6.61%(1 609/24 348)。查出肠道寄生虫29种,其中蠕虫18种,原虫11种。人群血清学调查,旋毛虫、囊虫、包虫和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7%(300/1 0103)、0.05%(1/2 200)、0.60%(6/1 007)和4.64%(216/4 660);黑热病媒介调查2个县,发现2种白蛉,共317只,中华白蛉占98.42%(312/317)。结论河南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10年前显著下降,但不同地区流行情况仍有较大差异,低年龄组仍是寄生虫感染的高危人群。人群旋毛虫和囊虫感染率较低,弓形虫感染率相对较高,包虫病仅有局部发病灶点。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掌握河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制定的方法和要求,抽取17个县51个调查点进行肠道寄生虫调查,10个县20个点进行旋毛虫病调查,10个县30个点进行囊虫病调查,5个县进行弓形虫病调查,1个县进行包虫病调查,2个县进行黑热病媒介白蛉调查。结果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25894人,总感染率为14.96%(3873/25894),其中蠕虫感染率为9.80%(2537/25894),原虫感染率为6.61%(1609/24348)。查出肠道寄生虫29种,其中蠕虫18种,原虫11种。人群血清学调查。旋毛虫、囊虫,包虫和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7%(300/10103)、0.05%(1/2200)、0.60%(6/1007)和4.64%(216/4660);黑热病媒介调查2个县,发现2种自蛉,共317只,中华白蛉占98.42%(312/317)。结论河南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10年前显著下降,但不同地区流行情况仍有较大差异,低年龄组仍是寄生虫感染的高危人群。人群旋毛虫和囊虫感染率较低,弓形虫感染率相对较高,包虫病仅有局部发病灶点。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第二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法,1997年在广东省8个县进行第二次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共查8217人,总感染率为48.11%;男、女感染率分别为48.78%和47.48%。总感染率学龄前儿童最高为52.56%,其次为中小学生50.87%。这次调查共查出38种人体寄生虫,包括线虫12种、吸虫8种、绦虫4种、原虫13种和棘头虫1种,其中比翼线虫、念珠棘头虫和巨片吸虫为我省首次报道。感染1、2、3、4、5和6种虫者分别占感染人数的57.58%、28.53%、10.40%、2.71%、0.63%和0.10%。人群中蛲虫、蛔虫、鞭虫和钩虫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9.46%、19.20%、18.24%和6.56%。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4.08%,感染率最高的年龄组是30~岁组,为9.06%;感染率最高的职业是干部,为16.15%,农民次之,为7.38%。  相似文献   

15.
广西人体寄生虫分布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87-1989年按不同地理位置,将广西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签的20个县、市100个点51883人进行了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共查见人体寄生虫24种,其中线虫7种、吸虫2种、绦虫4种、原虫11种,人群寄生虫感染率为85.3%。感染人数最多的为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其感染率分别为66.0%、47.7%、37.8%和35.5%。据推算全区寄生虫感染者为3298.41万人,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者分别为2550.74万、1844.44万、1463.25万和614.71万人,上述病种应列为广西优先防治的病种。人群中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甚为普遍,感染2种和2种以上虫种的人数占感染者的68.5%,个人感染寄生虫最多的达8种。以5—14岁儿童的感染率最高,达89.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文化、卫生和经济水平较低的下等县感染率普遍高于上等县,提示儿童、妇女和贫困地区的人群,应列为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我区对晋县、灵寿县进行肠道寄生虫的调查。在5898人中共查出寄生虫10种,其中蛔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28.8%和7.6%,其他寄生虫感染率为0.02—0.4%。位于平原区的晋县人群寄生虫感染率为28.8%,地处太行山区的灵寿县的为34.5%;两县城镇和农村感染率分别为15.3%和38.2%;学龄前儿童感染率为52.4%,高于其他职业人群(P<0.01)。此次调查为我区寄生虫病防治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东省湛江市区褐家鼠和黄胸鼠膜壳绦虫的感染情况。 方法 笼诱捕获褐家鼠和黄胸鼠 ,乙醚处死后解剖检查膜壳绦虫感染情况。 结果 在捕获的 2 0 3只鼠中检出 5 2只感染膜壳绦虫 ,感染率 2 5 .62 % ;其中 2只同时感染缩小膜壳绦虫和微小膜壳绦虫。褐家鼠膜壳绦虫感染率明显高于黄胸鼠 (分别为 2 9.80 %和 13 .46% ,P <0 .0 5 )。鼠膜壳绦虫感染率与其体重显著相关。缩小膜壳绦虫感染度为 1~ 65条 ,平均为 (5 .3 88± 10 .2 3 2 )条 ;微小膜壳绦虫感染度为 1~ 10条 ,平均 (5 .2 0 0± 3 .70 1)条。缩小膜壳绦虫寄生于鼠胃、小肠和大肠 ;微小膜壳绦虫寄生于鼠小肠。结论 湛江市区褐家鼠和黄胸鼠膜壳绦虫的感染较为普遍 ,对人类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18.
应用形态学方法观察比较了不同浓度的阿苯达唑体外对微小膜壳绦虫及其虫卵的损伤作用。结果显示 ,48h各实验组虫体活力明显下降 ,72 h高浓度组虫体均死亡。虫体损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皮层损伤。出现皮层水肿增粗、绒毛脱落 ,皮层区基底膜及皮下肌细胞脱落 ;2实质区损伤。海绵状实质区呈空网格状高度透亮 ,出现空泡 ,排泄管明显扩张 ,细胞有核固缩、核碎裂现象发生。且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 ,组织损伤愈加严重。48h虫卵出现形态改变 ,数量明显减少。表明阿苯达唑对微小膜壳绦虫及其虫卵均具有较强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于1988—1990年间,我们采用改良加藤法,玻管滤纸幼虫培养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对全省32个调查点的16079人进行调查,查见线虫感染者5482例,总感染率为43.1%。共查见人体肠道线虫5种,其感染率为蛔虫33.9%,鞭虫0.6%,蛲虫(12岁以下儿童)20.6%(884/4290),东方毛圆线虫0.08%,粪类圆线虫0.02%。各线虫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民族的感染率间差别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5452例蛔虫感染者中,轻度感染者4251例,占77.9%,中度感染者1116例,占20.5%,重度感染者85例,占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