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卟啉钠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原卟啉钠低、中、高剂量组。各治疗组每天灌胃给药及造模16h后,摘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剖腹取肝测定肝脏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 CCl4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力分别为(1879±1219)、(2210±1585)U/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降低显著(P<0.01);联苯双酯组、原卟啉钠低、中、高剂量组的SOD活力和MDA含量分别为(207.61±16.02)、(184.35±13.42)、(190.88±17.77)、(199.38±14.43)U/mgprot和(1.08±0.15)、(1.35±0.26)、(1.07±0.16)、(0.92±0.18)nmol/mgprot,与CCl4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原卟啉钠能有效阻止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SOD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内表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 基因(Gpx-7)对 5-氟尿嘧啶(5-Fu)引发小鼠骨髓抑制的防护作用。方法 以尾静脉注射5-Fu(250 mg/kg)的方法建立小鼠骨髓抑制和再生模型。5-Fu 注射后第 1 天,通过电穿孔转染法将 pcDNA3.1- Gpx7 重组质粒 50 μg 注入小鼠胫前肌(实验组),以 pcDNA3.1 空质粒载体 50 μg 电穿孔转染作为对照组,每组各 30 只小鼠。 5-Fu 注射前和注射后 3、7、11、14 d,2 组各断颈处死 6 只小鼠,计数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和单条腿骨髓细胞总数;然后分别取 5-Fu 注射后 7、14 d 断颈处死小鼠各 3 只进行骨髓细胞集落形成试验;并分别取 5-Fu 注射前和注射后 3、7、11、14 d 断颈处死的小鼠各 1 只制备完整大腿骨石蜡组织切片,观察骨髓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注射 5-Fu 后 11 和 14 d,实验组外周血白细胞数分别为(3917 ± 733)和(6857 ± 1878)/μl,均明显高于同时点对照组[分别为(2683 ± 920)和(4017 ± 1011)/μl,均 P < 0.05)];注射 5-Fu 后 11 d,实验组外周血小板数为(150.8 ± 64.3)万/μl,明显高于同时点对照组[(63.0 ± 60.3)万/μl,P < 0.05)];注射 5-Fu 后不同时间 2 组间单条腿骨髓细胞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 5-Fu 后 7、14 d,2 组之间骨髓细胞集落形成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注射 5-Fu 后 11 d 小鼠的骨髓组织形态恢复程度与对照组注射 5-Fu 后 14 d 小鼠类似;注射 5-Fu 后 14 d 小鼠的骨髓组织形态接近注射前。 结论 体内表达 Gpx-7 基因可以促进被化疗药物 5-Fu 抑制的小鼠骨髓再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猪低中心静脉压(CVP)模型,研究低 CVP 技术对猪肝脏手术期间肝静脉出血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研究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取健康巴马小型猪 16 只,全麻后气管内插管,左侧股动脉切开置管监测平均动脉压;右侧颈内静脉切开,置漂浮导管监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心排出量和 CVP 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开腹分离肝左静脉置管,观察肝静脉压和单位时间内肝静脉出血量。采用经微量输液泵输注不同剂量硝酸甘油结合调节输液速度的方法将CVP 调控在低(< 5 cm H2O )、正常(5 ~ 10 cm H2O)两个不同水平,观察不同水平 CVP 对肝静脉压、肝静脉出血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结果 动物成模率为 100%。CVP 处于 < 5 (4.26 ± 1.01)、5 ~ 10(8.32 ± 1.86)cm H2O 水平时,肝静脉压(cm H2O)分别为 4.40 ± 1.05、8.59 ± 1.92,左肝静脉出血量(ml·min-1)分别为40.4 ± 5.7、52.9 ± 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VP从 5 ~ 10 cm H2O 降至 < 5 cm H2O 时,肺动脉压(mm Hg)由 20.86 ± 5.02 降至 16.50 ± 3.20 (P < 0.01),肺动脉楔压(mm Hg)由 9.93 ± 2.76 降至 7.14 ± 1.61(P < 0.01),心排出量、心率、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 结论 成功建立了猪低中心静脉压动物模型,证实在肝脏手术中采用低 CVP 技术有助于减少肝静脉出血量,而对模型动物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对兔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及较佳的治疗时间窗。 方法 33 只健康大耳兔开胸结扎左室后支中下段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9 只)、早期动员组(12 只)、延迟动员组(12 只)。对照组于心肌梗死后第 3 小时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早期动员组和延迟动员组分别于心肌梗死后第 3 小时和第 7 天开始皮下注射 G-CSF,每天 1 次,每次 20 μg/kg,连续 5 d。模型制备前和制备成功后 7 、28 d 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Dd)、收缩末期内径(Ds)并计算左室短轴缩短率[(Dd-Ds)/Dd],测量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射血分数;心肌梗死后 28 d 取心脏做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内皮细胞 Ⅷ 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心肌梗死总面积占左室总面积百分比和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Ⅷ 因子染色阳性率。 结果 心肌梗死后 28 d,延迟动员组兔心脏结构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左室短轴缩短率(0.30 ± 0.05)、左室后壁厚度(0.19 cm ± 0.02 cm)和左室射血分数(56.7% ± 3.4%)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 0.20 ± 0.02、0.17 cm ± 0.02 cm、47.7% ± 3.5%,均 P < 0.05);心肌梗死面积占左室总面积的(18 ± 3)%,低于对照组的(22 ± 2)%(P < 0.05)和早期动员组的(21 ± 2)%(P < 0.05);梗死区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染色阳性率(90.8%)明显高于对照组(25.2%,P < 0.01)和早期动员组(72.0%,P < 0.05)。实验结束时,动物病死率延迟动员组为 16.7%(2/12),早期动员组 25.0%(3/12),对照组 33.3%(3/9),延迟动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心肌梗死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心肌梗死后 7 d 是进行骨髓干细胞动员的较佳时间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针对HBV X基因区设计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质粒pGenesil-siHBV X 对HepG2.2.15细胞HBV表达和复制的抑制效果及特异性。方法 针对HBV X区设计siRNA表达载体质粒pGenesil- siHBV X。分别用培养液(空白对照)、脂质体Metafectene、pGenesil 空载体、pGenesil-siHK(阴性对照)、pGenesil-siAFP(特异性对照)、pGenesil-siHBV X处理或转染HepG2.2.15细胞各3次。于每次转染后24 h,取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含量,用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HBV-DNA复制水平。 结果 pGenesil-siHBV X转染能抑制HepG2.2.15细胞对HBV标志物的表达,且抑制作用随转染次数增加而增强。第3次转染后,pGenesil-siHBV X组细胞上清液中 HBsAg、 HBeAg和HBV-DNA检测结果分别为(6.26 ± 1.07)ng/ml 、(0.13 ± 0.05)Ncu/ml和(3.01 ± 0.40)×107拷贝/ml,与空白对照组的(22.50 ± 1.39)ng/ml、(1.12 ± 0.11)Ncu/ml和(12.33 ± 1.28)×107拷贝/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0、12.21、9.71,P < 0.05);pGenesil-siHBV X 转染不影响细胞对AFP的表达(t = 0.18,P = 0.86)。结论 pGenesil-siHBV X可以有效和特异地抑制HepG 2.2. 15细胞HBV-DNA的复制及HBsAg和HBeAg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余甘子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诱导幼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防治作用。方法 48只3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二甲双胍组和余甘子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进食普通饲料,其余组进食高脂饲料,每日定时灌胃:二甲双胍组予二甲双胍混悬液250 mg/kg,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余甘子提取物250、500和1 000 mg/kg,对照组、造模组予等量生理盐水,饲养及给药6周。检测:①体质量、肝重,计算肝指数;②测血清AST、ALT、TG、LDL、GLU、CHO、INS含量,计算HOMA-IR指数;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进行NAS评分。结果造模组体质量、肝重、ALT、AST、CHO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体质量低于造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ALT、AST、CHO低于造模组(P0.05),中剂量组ALT、AST、CHO、LDL低于造模组(P0.05),高剂量组ALT、AST、CHO低于造模组(P0.01)。各剂量组NAS分值较造模组下降(P0.05),肝细胞脂肪变有改善。结论余甘子提取物可减轻高脂饲料诱导的幼鼠肝脂肪变病变程度,改善肝功能,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不同浓度的甘氨酸和 Triton X-100 对葡萄球菌蛋白质 A ZZ 亲和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ZZ-EGFP)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分泌表达的影响。 方法 研究设计为两因素三水平析因设计。向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 0、1%、2% 的甘氨酸和 0、1%、2% 的 Triton X-100(共 9 种组合方式,终浓度均为 0 者为对照组),诱导大肠杆菌周质腔内 ZZ-EGFP 融合蛋白泄漏到液体培养基中,以培养上清液荧光强度为观察指标,通过 ZZ- EGFP 融合蛋白浓度-荧光强度标准曲线快速检测培养基中 ZZ-EGFP 融合蛋白表达量。 结果 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1%、2% 甘氨酸或 1%、2% Triton X-100 培养后,培养上清液荧光强度分别为 283 ± 11、711 ± 19 和 622 ± 25、733 ± 25,与对照组(74 ± 5)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甘氨酸:F = 10.881,P = 0.024;Triton X-10:F = 12.848,P = 0.018);而且甘氨酸与 Triton X-100两者之间有交互效应(F = 5.441,P = 0.005),其中培养基中同时含有终浓度 2% 甘氨酸及 1% Triton X-100 时培养上清液荧光强度最高(1854 ± 45),ZZ-EGFP 融合蛋白分泌表达量达到 10.4 mg/L,与对照组(0.94 mg/L)相比提高了 11 倍。 结论 甘氨酸和 Triton X-100 能提高 ZZ-EGFP 融合蛋白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分泌表达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细胞氧化-还原态对树突状细胞(DC)分化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细胞氧化-还原态的调控应用特异性谷胱甘肽(GSH)合成抑制剂丁硫氨酸硫酸亚胺(BSO)。自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单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 IL-4的RPMI 1640 培养液中诱导分化 DC。将单核细胞分为 BSO 早期(培养第 1 天)用药组、BSO 晚期(培养第 5 天)用药组和不予 BSO 处理的对照组。BSO 用药剂量为终浓度 1 mmol/L,换液时补加相应剂量的 BSO。培养第 5 天,分别给予加入脂多糖(LPS)100 ng/ml(LPS刺激组)或重组人干扰素 (rhIFN- )20 U/ml(IFN- 刺激组)或不予刺激(无刺激组)的处理;培养第 7 天收集各组悬浮细胞进行表型分析和功能检测,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BSO 早期用药组和对照组贴壁细胞。表型分析采用特异性荧光标记单抗及流式细胞仪。功能检测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试验,将经丝裂霉素C 处理的 DC(刺激细胞)与异基因非贴壁 PBMC(反应细胞)混合(刺激细胞:反应细胞分别为 1:25、1:50、1:100)培养 5 d 后,用3H-胸腺嘧啶核苷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培养第 7 天,镜下观察显示 BSO早期用药组贴壁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 BSO 早期用药组 CD86 和CD1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CD86 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311.3 ± 97.3、552.0 ± 97.9(P = 0.01),CD1a 分别为52.2 ± 22.2、121.2 ± 4.2(P = 0.03);BSO早期用药组及对照组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cpm)在刺激细胞:反应细胞=1:25时分别为 1587 ± 1458 和9336 ± 1333(P=0.015);加入rhIFN- 20 U/ml 刺激后二组 CD86 MFI 分别为 495.9 ± 143.9 和 800.4 ± 27.7(P = 0.06),而加入 LPS 100 ng/ml 刺激后二组CD86 MFI 分别为 1736.7 ± 375.7 和 1960.8 ± 494.5(P > 0.05)。表明单核细胞分化早期加入 BSO 对 DC 的分化和功能有抑制作用,并对 IFN- 诱导DC成熟有抑制作用。BSO 晚期用药组 DC 抗原提呈功能分子的表达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对 LPS 或 rhIFN- 刺激的 DC成熟也无明显影响。 结论 BSO 早期持续处理能抑制单核细胞向 DC 细胞的分化,细胞内氧化-还原态水平可能是影响 DC 分化成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
p7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 p73 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关系。 方法 研究对象为 60 例术前未经放疗、化疗的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其中 23 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60例患者中高分化腺癌 21 例,中分化 22 例,低分化 17 例;侵及浆膜者 36 例;有淋巴结转移者 21 例。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p73 mRNA 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p73蛋白的表达,利用 Smartscape 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以平均灰度值表示,平均灰度值低示表达量高。 结果 p73 mRNA及p73蛋白平均灰度值在大肠癌组织分别为0.549 ± 0.080 及 0.481 ± 0.091,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 0.703 ± 0.081 和 0.701 ±0.068,二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 < 0.05)。将患者按肿瘤分化程度、是否侵及浆膜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p73 mRNA及p73 蛋白平均灰度值在低中分化组分别为 0.463 ± 0.082和0.472 ± 0.099,高分化组分别为 0.549 ± 0.088 及0.535 ± 0.0584;在侵及浆膜组分别为 0.517 ± 0.106 和0.528 ± 0.100,未侵及浆膜组分别为 0.602 ± 0.079 和0.560 ± 0.058;在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 0.513 ± 0.083 及 0.462 ± 0.105,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0.607 ± 0.083 及 0.595 ± 0.080。各组间 p73 mRNA及 p73 蛋白平均灰度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73 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进展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99Tcm 标记二乙三胺五乙酸葡糖胺(99Tcm- DTPA-DG)在恶性肿瘤化疗早期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体外培养肺癌细胞 A549、结肠癌细胞 HT-29 和乳腺癌细胞 MCF-7 各分为加入化疗药物的化疗组和不加化疗药物的阴性对照组,所选化疗药物分别为顺铂、5-氟尿嘧啶、紫杉醇。化疗药作用 6 h 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化疗组和对照组细胞形态变化,并行磷脂结合蛋白 V(AV)/ 碘化丙啶(PI)双标记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化疗药作用 4 h 后,各化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 37 MBq/L 的 99Tcm-DTPA-DG 各 0.1 ml,反应 2 h,用 γ 测量仪检测 99Tcm-DTPA-DG 摄取率。 结果 经单用化疗药作用后,3 种肿瘤细胞在荧光倒置显 微镜下观察均可见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也均 出现凋亡峰。化疗组和对照组的凋亡率肺癌细胞分别为 43.60% ± 2.82% 和 1.21% ± 0.15%,结肠癌细胞分别为 32.42% ± 2.02% 和 2.04% ± 0.23%,乳腺癌细胞分别为 52.33% ± 2.72% 和 1.31% ± 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γ 测量仪检测显示 3 种肿瘤细胞化疗组 99Tcm-DTPA-DG 摄取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肺癌细胞分别为 0.44% ± 0.02%、0.79% ± 0.12%,结肠癌细胞分别为 0.35% ± 0.13%、0.58% ± 0.23%,乳腺癌细胞分别为 0.28% ± 0.05%、0.65% ± 0.18%,均P < 0.01)。结论 99Tcm-DTPA-DG 是一种可望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早期评估的靶向分子显像剂。  相似文献   

11.
葛花醇提取液对酒精中毒小鼠模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花醇提取液对酒精中毒小鼠模型的作用机理和疗效。方法选用清洁级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醇提液治疗组和阳性药对照组。空白组按10ml/kgbw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按10ml/kgbw白酒灌胃,醇提组按10ml/kgbw白酒+10ml/kgbw醇提取液灌胃,阳性药组按10ml/kgbw白酒+10ml/kgbw快速解酒液灌胃。连续45d,每天2次。利用半自动生化仪测AST、ALT指标,制作肝组织切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葛花醇提取液治疗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各种中毒症状均有所缓解且存活率提高;ALT、AST指标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并接近空白对照组,趋近于正常值;肝组织形态学有明显改善,疗效好于阳性药对照组。结论葛花醇提取液可以明显减轻酒精对小鼠所造成肝损伤的程度,起到解酒保肝作用,对于因酒精中毒而引发的肝细胞受损,肝纤维化,脂肪肝等酒精性肝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丝瓜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丝瓜(LC)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丝瓜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的影响。方法: 利用丙酮提取丝瓜多酚类物质,用福林法测定其含量并观察丝瓜多酚粗提液抑制羟自由基生成的能力。用高脂饲料喂养昆明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血脂康作为阳性对照观察饲料中补充丝瓜冻干品喂养对小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 (1)新鲜丝瓜多酚含量为0.3 g/kg±0.1 g/kg。(2)新鲜丝瓜多酚粗提液具有较强的抑制羟自由基生成的能力。(3)与高脂模型组比较,低剂量丝瓜组、高剂量丝瓜组小鼠体重增加趋势明显减轻。(4)低剂量丝瓜组TC(4.19±0.37)mmol/L和LDL-C(2.77±0.79)mmol/L、高剂量丝瓜组TC(3.56±0.55)mmol/L和LDL(2.34±0.41)mmol/L、血脂康阳性对照组TC(4.59±0.96)mmol/L和LDL-C(3.25±0.67)mmol/L均低于高脂模型组TC(7.20±0.87)mmol/L和LDL-C(4.92±0.52)mmol/L(P<0.01),其中高剂量丝瓜组TC、LDL-C下降最为明显。(5)低剂量丝瓜组和高剂量丝瓜组小鼠血清SOD分别为(337.00±29.73) U/mL和(349.00±9.99)U/mL,均高于高脂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高剂量丝瓜组SOD活性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结论: 丝瓜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丝瓜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体重、肝指数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雨蛙素(CAE)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中胰腺及肺组织损伤时间变化规律;对比雨蛙素及脂多糖(LPS)不同给药方案诱导的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效果。方法雨蛙素不同给药频次以及雨蛙素联合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收集小鼠血浆以淀粉-碘比色法检测淀粉酶活性;取胰腺及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损伤严重程度。结果 CAE7组小鼠胰腺及肺组织损伤在4 h达高峰,24 h开始修复,5 d基本恢复正常;造模后4 h,CAE7组和CAE9组小鼠血淀粉酶活性较对照组升高[(6 461±1 078)U/dl比(3 093±331)U/dl;(6 821±495)U/dl比(3 093±331)U/dl,P0.001],且CAE7+LPS组较CAE9组更高[(8 912±465)U/dl比(6 821±495)U/dl,P0.001],CAE7组和CAE9组小鼠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较对照组升高(4.750±0.524比0±0;4.917±0.664比0±0,P0.001),且CAE7+LPS组较CAE9组更高(7.167±0.258比4.917±0.664,P0.001)。结论雨蛙素50μg/kg连续7次给药可诱导出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增加给药频次未见胰腺组织损伤加重,而联用脂多糖可加重急性胰腺炎模型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永生化人肝细胞系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永生化人肝细胞系(IHCL),评价其作为制备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对原代培养的人肝细胞转染永生化基因猴病毒40大T抗原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建立IHCL。以噻唑蓝法测定IHCL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周期;裸鼠皮肤和肝脏局部接种观察细胞致瘤性;RT-PCR检测肝细胞相关基因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Cytodex3微载体培养IHCL,分析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细胞密度。将IHCL细胞分别与5例重症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共培养,培养前后检测血清中胆红素和尿素氮水平,评价IHCL的解毒功能。结果所建立的IHCL具有原代肝细胞的形态,并具有较好的增殖能力,细胞已经传代超过80次。IHCL细胞以DNA二倍体整数倍方式增殖,细胞倍增周期为38h。裸鼠接种IHCL部位均未见肿瘤生长。RT-PCR检测显示IHCL细胞表达仅α1-抗胰蛋白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谷胺酰胺合成酶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mRNA;蛋白质印迹分析证实IHCL细胞表达这4种蛋白。IHCL细胞可以在微载体上贴附生长,细胞密度可以达到2.86×10^6个/ml。将IHCL细胞与重症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共培养12、24和48h后,血清中总胆红素由(346±94)μmol/L分别下降至(330±97)、(315±97)和(295±100)μmol/L,直接胆红素由(243±70)μmol/L下降至(218±76)、(198±79)和(184±75)μmol/L,24、48h与共培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氮进行性地升高,由(6.6±0.9)μmol/L分别升高至(9.0±0.9)、(9.9±1.1)和(12.5±1.6)μmol/L,3个时间点与共培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所建立的IHCL细胞系具有正常人肝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主要的功能特性,具备成为生物人工肝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脓毒症对肝、肾功能及肠道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瘦素(leptin)在急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盲肠结扎致脓毒症模型,采用96孔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酸(UA)和肠组织匀浆液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同时以HE染色方法观察肠道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脓毒症后6 h,血清UA水平[(521.92±91.86) μmol/L]明显高于假手术组[(330.12±94.15) μmol/L],而12 h ALT[(83.55±40.44) U/L]和UA[(474.03±75.22) μmol/L]均高于假手术组[(66.23±16.80) U/L]和[(320.95±99.14) μmol/L]。采用腹腔内注射leptin(0.1 mg/kg)和吲哚美辛(2 mg/kg),12 h时ALT和UA水平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0.05)。此外,伴有肠道组织MPO、GST、XOD和SOD活性的改变。结论: 在脓毒症过程中,微量leptin体外注射可以发挥改善和稳定肝肾功能的明显作用,其机制可能同其影响肠道多种与自由基、巯基和嘌呤代谢相关酶的功能有关,而且吲哚美辛在一定程度上有类似的效应,但所用剂量明显高于leptin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CI-AKI)大鼠模型,探讨自噬在CI-AK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CI-AKI组和雷帕霉素+造影剂组(Rapa组).CI-AKI组腹腔注射超大剂量的碘海醇(12.25 g/kg I),Rapa组于碘海醇注射前1周连续腹腔注射雷帕霉素(5 mg/(kg·d)),Con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24 h观察大鼠血肌酐水平、肾组织病理、肾组织中LC3Ⅱ/Ⅰ和Beclin-1表达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Con组比较,CI-AKI组大鼠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239.93±27.00) μmol/L比(51.70±10.59)μmol/L,P<0.05),肾小管重度损伤,肾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和Beclin-1表达均增加(均P<0.05),而CAT含量减少((14.86±0.32)U/mg比(18.72±1.46)U/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AKI组比较,雷帕霉素预处理增加了肾组织中LC3Ⅱ/Ⅰ和Beclin-1的表达及CAT含量((17.62±1.86)U/mg比(14.86±0.32)U/mg,P<0.05),减轻了造影剂所致的肾小管损伤,并降低了血肌酐水平((187.62±47.76) μmol/L比(239.93±27.00)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造影剂可诱导自噬激活,增强自噬可减轻造影剂所致氧化应激损伤及肾损伤.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肝脏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最敏感的器官之一。黄酮类化合物落新妇甙可作为递氢体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可能在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方面发挥作用。 目的:观察落新妇甙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干预组和大剂量干预组。干预组小鼠于缺血前24 h和1 h分别给予10或40 mg/kg的落新妇甙腹腔注射,然后建立70%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样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ELISA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含量,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 结果与结论:落新妇甙干预能有效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干预组肝组织丙二醛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 < 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上升(P < 0.01);干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较模型组对照组明显下降(P < 0.01);小、大剂量干预组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比较渐次降低,与半定量RT-PCR结果相符(小剂量干预组P < 0.05,大剂量干预组P < 0.01)。落新妇甙保护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显示出剂量-效应关系趋势。结果提示,落新妇甙干预能减轻小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效改善肝功能和肝脏病理损害;机制可能在于其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微小RNA-7(miR-7)敲减(KD)对急性肝损伤(ALI)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野生型(WT)小鼠和miR-7KD小鼠腹腔注射30 mg/kg刀豆蛋白(ConA)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48 h后,观察小鼠肝脏的形态、重量及其脏器指数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学方法检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组织中CD4~+T细胞的比例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7敲减后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组织颜色变浅,重量减轻,重量指数明显增加(P0.05);HE染色显示miR-7KD小鼠血清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增多;血清学方法检测发现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的水平明显上升(P0.05);ELISA法检测显示miR-7KD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IL-4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miR-7KD小鼠肝脏中CD4+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其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P0.01),而IL-4的水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敲减miR-7基因可明显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n=10):生理盐水对照(NS)组、酒精性肝损伤模型(E)组、DEX低剂量(10μg/kg)治疗(E+L)组、DEX中剂量(50μg/kg)治疗(E+M)组和DEX高剂量(100μg/kg)治疗(E+H)组。各组动物乙醇灌胃后6 h处死,采集血和肝组织标本。测定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甘油三酯(TG)浓度;测定各组肝组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测定小鼠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肝损伤评分。结果:与NS组比较,E组血清的AST、ALT水平及TG含量升高,与E组比较,E+M组和E+H组血清AST、ALT水平及TG含量降低;与NS组比较,E组肝组织MDA含量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降低,与E组比较,E+M组和E+H组肝组织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及SOD活性升高;与NS组比较,E组肝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与E组比较,E+M组和E+H组肝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与NS组比较,E组肝组织CYP2E1和NF-κB表达升高,与E组比较,E+M组和E+H组肝组织CYP2E1和NF-κB表达降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DEX中、高剂量可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抗炎及抗氧化作用对急性酒精性损伤的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YP2E1和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