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bcl-2、erbB-2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LP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0例手术切除胃癌和15例肠化组织标本的MSI和bcl-2、erbB-2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结果:胃癌MSI发生率为54%,肠化组织MSI发生率为20%。胃癌组织bcl-2、erbB、及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0%、22%和38%,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研究HBV Pre-S(2)上糖基化(Glycosylation)结构差异(包括位置、种类、数量和糖链长度差异)与其生物学活性关系,建立一种N-或O-连接糖基化以外的合成肽α-和ε氨基糖基化方法。方法 用化学方法将单、双和聚糖共价连接在Pre-S(2)合成肽上的含α-和ε-氨基的氨基酸残基上,即具体连接在肽N端M1的α-氨基和K16的ε-氨基上。此二氨基酸残基位于或接受Pre-S(2)上公  相似文献   

3.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LP法对56例大肠癌D18S34,D17S799,D5S409,TCF-2,p53和Rb6个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大肠癌MSI总阳性率44.64%,其中,HPNCC≥2个位点MSI阳性率75.00%,散发性大肠癌≥2个位点阳性率28.85%。MSI阳性大肠癌患者3、5年生存率高于MSI阴性患者。结论:MSI可能为大肠癌发生的又一种分子机制。MSI阳性大肠癌生物学行为较好,预后较佳,对其检测可能有助于大肠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首次报道了新枞酸与2-氨基-6-甲基-吡啶的共晶分子识别现象。将马尾松脂松香与2-氨基-6-甲基-吡啶溶于乙醚溶剂,2-氨基-6-甲基-吡啶与新枞酸形成摩尔比为1:1的共晶。在酸解该共晶过程中,伴随着新枞酸异构化为枞酸的反应,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UV、IR、ESI-MS、^1HNMR、^13CNMR)对该共晶及其酸解产物作了确认。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进一步确认了共晶的组成与结构。  相似文献   

5.
菊欧氏杆菌产生新抗生素Echcin I的化学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hcin I是一种新的广谱抗生素,EI/MS谱显示Echcin I的分子离子峰为654,FAB/MS和SCI/MS谱均有一强的655峰(M+H)^+,根据高分辨质谱和元素分析结果显示Echcin I的分子式为C40H87ON5,精确分子量为653.6856。Echcin I的紫外吸收为189nm;主要的红外吸收峰是3367,3282,1605(-NH2);2920,2849(-CH2-),72  相似文献   

6.
在家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离体培养基础上,应用细胞计数、3H-TdR掺入及测定培养液中前列环素(PGI2)产物含量的方法,探讨天麻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天麻素对VSMC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天麻注射液能明显抑制VSMC数目的增长和细胞对3H-TdR的摄取,并可增加PGI2水解产物6-K-PGF1α的释放,但天麻素却未发现上述抑制VSMC增殖作用,提示天麻注射液的抗VSMC增殖作用与天麻素无关,而PGI2产物含量增加可能是其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器官衰竭(MSO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与可溶性IL-2受体(SIL-2R)水平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AS)测定25例MSOF患者、33例非MSOF重症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血清IL-2与SIL-2R含量并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及非MSOF组比较、MSOF组血清IL-2R含量明显减低而SIL-2R水平异常升高,其变化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DNA烷基化产物7-甲基鸟嘌呤,在本文所介绍的测定条件下,用N-甲基-N-(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使7-甲基鸟嘌呤形成稳定的硅烷化衍生物,该衍生物可电离成(M-CH3)+碎片离子,特征峰明显,有利于定量及结构分析,测定灵敏度可达ng级。  相似文献   

9.
建立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Ⅰ-1)cDNA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用人工合成的6个寡核苷酸连接成编码PAⅠ-1N-端10个氨基酸和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顺序;将构成的完整PAⅠ-1cDNA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SV2dhfr中,获得真核表达质粒pZYS-1;将pMA212中的hMT-ⅡA的起动子再插入pZYS-1,使PAⅠ-1cDNA受SV40和hMT-ⅡA双启动子控制,得pZYS-2。2个表达质粒分别在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结果:获得两个真核表达质粒,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在培养液中的PAⅠ-1活性和抗原含量分别为234.7IU/ml和30μg/L。结论:pZYS-1和pZYS-2两株PAⅠ-1cDNA真核表达质粒在COS-7细胞中能有效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10.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狭缝印迹分子交发技术,研究17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IFN-γ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发现存3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的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病程处于稳定期的MS患者IFN-γ和TNF-α的mRNA表达恢复正常水平,但IL-2mRNA仍保持高水平,此结果表明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参与MS发病过程,并可作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将氨基酸引入喹唑啉母核,探究含喹唑啉结构的氨基酸衍生物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 以DL-苯丙氨酸、L-苯丙氨酸、D-苯丙氨酸和3-氨基-3-苯基丙酸为原料合成关键中间体,与喹唑啉母核连接合成一系列4-苯氨基喹唑啉衍生物.采用CCK-8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抗增殖活性.通过LeDock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合成系列熊果酸衍生物,测试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探讨熊果酸衍生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构效关系,获得抗肿瘤活性更好的熊果酸衍生物.方法 通过乙酰化反应对熊果酸的3-位羟基进行保护后,再将其28-位羧基制备成酰氯并与氨基酸酯反应,最后再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得28-位羧基被修饰的熊果酸衍生物.所有熊果酸衍生物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确认.采用MTT法测试熊果酸衍生物抑制U937、HL-60、Jurkat、K562、DU145、EC109、MDA231和SMMC7721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 仪器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熊果酸衍生物均为设计的目标化合物.对抑制U937肿瘤细胞增殖结果表明熊果酸28-位羧基被对4-氨甲基苯甲酸、7-氨基己酸和8-氨基辛酸修饰后,在给药浓度为5.0×10-6 mol/L时对U93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8.84 ±2.58)%、(43.17±4.52)%和(68.38±7.95)%,明显优于母体熊果酸母体(10.06 ±2.35)% (P <0.05).对Jurkat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则分别达到(68.42±8.19)%、(58.36±7.99)%和(61.08±5.77)%,远高于熊果酸的(6.89±2.31)%(P<0.05).结论 对熊果酸28-位羧基进行延长修饰,有利于提高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当延长7~8个碳原子,抗肿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1,3-二氢-1,3-二酮-2-氢-异吲哚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并合成沙利度胺的衍生物。方法氨基酸苄酯氨解N-邻苯二甲酰基-L-谷氨酸酐,所得产物经氢化脱苄后再与氨气成铵盐即得1,3-二氢-1,3-二酮-2H-异吲哚衍生物。结果成功地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沙利度胺衍生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论利用本方法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获得较高产率的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4.
聚乙二醇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紫杉醇的修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可溶性聚乙二醇(PEG)化紫杉醇,制备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氨基酸衍生物,并通过氨基酸连接臂将PEG连接到紫杉醇上,获得了具有特殊连接臂的PEG化紫杉醇。PEG化紫杉醇水溶性较天然紫杉醇提高了约1000倍,且对MCF-7和SGC-7901等肿瘤细胞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研究结果显示:PEG氨基酸衍生物对紫杉醇的化学修饰能够显著提高紫杉醇的水溶性,并保留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此类PEG氨基酸衍生物可以用于设计具有特殊连接臂的紫杉醇前药。  相似文献   

15.
用10种标准氨基酸进行模拟DABITC/PITC双偶合实验,结果表明:氨基酸可产生偶合副产物,副色斑的层析行为有助于各氨基酸的鉴别,同时讨论了影响副斑产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大白鼠经800拉德γ线全身照射后,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血浆中25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其中脯氨酸、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乙醇胺、蛋氨酸、牛磺酸、丙氨酸,羟脯氨酸和谷氨酰胺在照射后第一天升高非常明显(p<0.01);鸟氨酸、组氨酸、酪氨酸和天门冬酰胺升高明显(p<0.05);瓜氨酸在照射后第一天下降非常明显;谷氨酸几乎呈直线下降;磷酸丝氨酸变化不大。支链氯基酸与芳香氨基酸的克分子比值,除照射后第五天为2.5外,其余均为3.0。  相似文献   

17.
用Beckman 121MB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30例妊娠16—24周羊水和母体体皿浆游离氨基酸浓度,同时也分析了无脑儿和脊柱裂(各一例)羊水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中期正常妊娠羊水中含有27种氨基酸,血浆含24种氨基酸,它们的总氨基酸浓度分别为1.934mM和1.493mM。无脑儿羊水中的氨基酸浓度比正常值明显升高,而脊柱裂羊水中的浓度却比正常值低。但脊柱裂羊水中的苏氨酸、丝氨酸与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的比值明显地高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新合成的荧光试剂柱前衍生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建立其测定方法,并测定小鼠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方法 以1,3,5,7-四甲基-8-苯基-(4′-O-(N-琥珀酰亚胺乙酸酯))-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TMPAB-OSu)作为柱前荧光衍生试剂,在pH 8.8的硼酸-硼砂缓冲溶液中,30℃衍生反应5 min后获得稳定的荧光衍生产物,在反相色谱柱上,采用梯度洗脱进行5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标准品衍生物的分离检测,荧光激发波长为497 nm,检测波长为509 nm。结果 5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线性范围为0.01~1.2 μmol/L,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8 1,检出限为1 nmol/L(S/N=3∶1)。小鼠脑脊液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γ-氨基丁酸和丙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06、0.20、0.26、0.03和0.07 μmol/L,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6%~104%,RSD为0.7%~2.9%。结论 该方法的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小鼠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分析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运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分析方法和一些特殊实验技术,分离,鉴定了氨基酸类浮油凝集剂的组成和结构,并用合成的标准物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板蓝根乙酸乙酯部位抗病毒活性组分及相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板蓝根乙酸乙酯部位的抗病毒活性组分及相关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法及色谱法提取分离板蓝根乙酸乙酯部位各化学组分,MTT法体外筛选各组分抗单纯疱疹病毒1(HSV-1)活性,利用UPLC-Q-TOF-MS检测乙酸乙酯部位及各组分的化学成分,运用Markview软件及Excel软件进行各组分差异性成分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得到抗病毒相关的化学成分。结果?按照化学成分的相似性,利用色谱法将板蓝根乙酸乙酯部位分为16个组分,其中8个组分具有明显抗病毒活性。UPLC-Q-TOF-MS检测到乙酸乙酯部位中的49个化学成分,并明确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在各化学组分的分析检测及差异性分析中,发现了生物碱类、有机酸和氨基酸衍生物共12个化学成分与抗病毒活性相关。结论?板蓝根乙酸乙酯部位以生物碱、有机酸、核苷、黄酮、蒽醌及氨基酸类成分为主,其中生物碱、有机酸和氨基酸衍生物与抗病毒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