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医院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探讨抗组胺药的合理应用问题。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DDDs排序、金额排序及排序比(B/A),结合处方点评结果,分析我院2006—2010年抗组胺药应用情况。结果:我院抗组胺药的用药金额、DDDs呈逐年增长态势。结论:安全、有效、应用方便的第2、3代抗组胺药是我院临床应用的主要药物,价格低廉但作用肯定的第1代抗组胺药仍发挥其独特效应,医疗机构应加强抗组胺药管理,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我院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口服抗组胺药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组胺药用药金额逐年下降。第2代口服抗组胺药及其改良品种的使用量远远大于第1代,占到总额的96%以上。2008-2011年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一直位于DDDs排序的前2位,咪唑斯汀由2008年第5位上升至2011年第3位。结论我院主要选择安全、高效、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的第2代口服抗组胺药及其改良品种作为抗过敏治疗的主导药物,符合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传统抗组胺药的改良剂型以及安全性更可靠的抗组胺药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院口服抗组胺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口服抗组胺药物在我院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法对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常用口服抗组胺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 (DDDs)逐年提高 ,2 0 0 2年用药金额及DDDs分别是 2 0 0 1年的 1.34倍和 1.38倍。结论 :氯雷他定是抗过敏药物首选。我国制药企业应抓住机遇 ,开发国产的长效、安全、经济的口服抗组胺药物。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51-154
目的了解应用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统计抗组胺药物品种、使用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及不同用药方法处方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24张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中,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物DDDs占99.66%,应用抗组胺药物DDDs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物占81.73%。结论抗组胺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物不规范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牙周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状况,为实施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牙周科2009年1~10月门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调研和分析,并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应诊不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占83.27%;平均用药品种数1.2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10.03%,占总药费的14.67%;注射剂使用率77.56%,占总药费的39.67%;基本药物使用率87.68%;平均处方金额17.23元;药物使用以局部麻醉药、消毒防腐药、抗菌药物和抗炎镇痛药为主;抗菌药物使用以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为主。结论:我院牙周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抗糖尿病药的使用现状。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抗糖尿病药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0年口服抗糖尿病药与胰岛素用药金额都逐年增长,口服抗糖尿病药用药金额依次为12.762、24.0013、4.000万元,胰岛素用药金额依次为11.3482、1.069、28.677万元。最常应用的药物是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格列美脲和罗格列酮。结论:我院抗糖尿病药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痛研究所抗组胺药的应用状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数据库,对我院2008-2010年抗组胺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a)和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组胺药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2010年,我院抗组胺药用药金额分别为1147、1180...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指标及抗茵药使用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强化对门诊处方用药的管理.方法:采用基本用药指标、处方金额排序以及DDDs等方法,对2007年各季度和全年门诊处方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门诊患者就诊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别;就诊科室分布与疾病分布相关,不同月份的疾病分布呈现一定差异.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注射剂处方使用率、抗茵药品种使用率均较合理,但抗茵药处方使用率偏高;通用名称处方使用率偏低(32.18%)所有药品全部使用通用名称的处方比例则更低;抗茵药处方金额高于非抗茵药处方以及总的处方金额;各月份之间(除疾病分布外),具有相似性.全年抗茵药物消耗金额中头孢茵素类最高,其次为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类.结论:我院的门诊处方用药指标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和处方金额偏高,通用名称处方使用率很低,部分抗茵药物品种存在用量过大、日均费用偏高的情况,应加强门诊处方用药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抗组胺药物的使用情况,以便加强监管,倡导合理用药.方法:对2004-2006年我院门诊抗组胺药物的品种.使用金额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抗组胺药物用量逐年上升,且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品种用量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我国儿科临床抗组胺药物正逐步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主导.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3~2006年皮肤病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皮肤病药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6年皮肤病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限定日费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皮肤病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合资产品销售金额最大,国产药次之,进口药最小。抗真菌药、抗多种病原体外用药、免疫调节剂、中药类仍是我院皮肤病的主要用药。结论:口服剂已成为我院临床医师治疗皮肤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钱南萍  魏润新  许静  范毅  王华  姜丽丽 《中国药房》2013,(18):1638-1640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处方中有关癌症疼痛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2010-2012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麻醉药品处方,对处方的一般情况、药品用量、癌症疼痛患者用量、药品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及用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各年度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88959.09、256533.78、589836.81元,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从2010年的0.18%上升至2012年的0.32%。硫酸吗啡缓释片和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的DDDs一直排在前2位,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DDDs呈减少趋势。结论: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癌症疼痛患者镇痛以使用吗啡制剂为主,对吗啡制剂的使用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药物应用现状,评价门诊处方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方法:每月随机抽查2007年我院门诊处方共计21140张,统计分析有关处方药物的品种数、平均处方金额、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结果:人均次药费149.84元,人均次抗菌药物费用69.75元,人均次抗菌药物应用天数5.33天,处方平均用药品种2.18种,处方平均药费125.88元,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24.80%,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14.18%;不合格处方占抽查处方5.30%,其中不规范处方3.71%,占不合格处方70.03%。结论:我院门诊用药状况基本合理,不规范处方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按卫生部标准时其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逐月抽查2011年我院门诊处方共13888张,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2011年我院累计抽查13888张门诊处方,使用抗茵药物的处方有3222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20%。使用的抗菌药物共9大类39个品种66个规格,主要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为404.78万元.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65.94%(404.78/613.82)。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有237张,占使用抗茵药物处方的7.36%(237/3222),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总数的63.88%(237/371)。结论: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抗菌药物选用较为集中、起点较高等问题,应继续加强用药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西安市华山中心医院门诊注射剂、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该院2008—2010年门诊所有处方按注射剂处方、抗菌药物处方分别统计,每月汇总;根据《医院购药分析报告》统计2008—2010年注射剂、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用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分别检索2008—2010年门诊注射剂、抗菌药物各品种出库数量金额。结果:2008—2010年该院门诊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率呈上升趋势;门诊注射剂、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门诊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的增长幅度大于门诊药品总销售金额占全院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的增长幅度;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注射剂中抗菌药物占多数,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抗菌药物中注射剂占多数。结论:加强注射剂、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提倡门诊患者"能口服就不注射"的使用原则,充分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促进合理用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急诊处方用药情况,为提高急诊处方质量、加强用药合理性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我院计算机系统统计2007年5月~2008年5月急诊用药情况,按消费结构、消费金额、用药途径进行分析。随机抽查2007年5月~2008年5月急诊处方6 459张,对其中抗感染药的使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金额消耗占第1位,占总销售金额的50.2%,其次为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占总销售金额的18.3%,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分列第3、4、5、6位,分别占药品总金额的15.5%、6.8%、3.5%、2.9%。6 459张急诊处方中应用抗感染药处方2 130张,抗感染药使用率为32.98%。结论:我院急诊用药情况基本合理,符合急诊用药特点,但不合理用药情况仍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赵霞  黄欣  李妍 《中国药业》2010,19(7):44-46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08年第4季度门诊处方,对降糖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口服降糖药中,用药数量排前3位的品种为阿卡波糖(拜唐苹)、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用药金额列前3位的是阿卡波糖(拜唐苹)、瑞格列奈(诺和龙)、阿卡波糖(卡博平),用药频度在前3位的是阿卡波糖、格列喹酮、二甲双胍;胰岛素注射液中,用药数量在前3位的品种为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用药金额排前3位的是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诊处方中,开具降糖药的处方占4.39%,使用1种降糖药的处方占降糖药处方数的69.94%,联合使用降糖药的处方占降糖药处方数的30.06%。结论降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避免重复用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与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08年1~12月门诊诊断为糖尿病的处方1200张,按照药品分类、用药频次、用药数量、用药金额以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200张诊断为糖尿病的处方中,以使用降糖药为主,合并用药主要是心脑血管药物;处方中降糖药出现频数以及DDDs居前的是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降糖方案以单独使用和二药联用为主;联合用药方案多样,其中以二甲双胍与格列吡嗪二药联合最多。结论: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为我院目前最常用的降糖药,降糖方案以双胍类联合磺酰脲类为主,用药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6年度中成药处方调查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书华  李丽  王薇  周荣梅 《中国药房》2007,18(33):2637-2640
目的:考察我院中成药处方的书写和用药现状,促进其规范书写和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门诊中药房随机抽取2006年度中成药处方11018张,选择年龄与性别、临床诊断、药品剂型、规格、用法、金额等6项目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分析中成药处方存在的不规范与不合理现象。结果:书写不规范的中成药处方3068张,占抽查总处方数的27.85%,其中年龄与性别缺项占0.47%,临床诊断缺项占5.59%,药品剂型缺项占2.72%,用法缺项占1.39%,规格、剂量不明确占23.64%;使用1种药品的处方占90.86%;特殊人群用药占30.51%;处方金额≥200元的处方占5.92%。结论:我院中成药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制剂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作用和地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1年医院制剂的应用情况。结果:我院共应用了包括口服和口腔局部外用的38种医院制剂,5年间销售金额共达1757.18万元,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19.92%。尽管品种数在逐年减少,但用量和销售金额却逐年上升。具体品种以口腔特色拳头产品(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苔藓平颗粒、滋阴清热颗粒,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的口腔溃疡散Ⅱ号和复方盐酸金霉素软膏等)和消毒防腐药(如碘锌甘油、碘酊、碘仿糊、醋酸氯己定酊、麝香草酚酊等)为主,主要应用于门诊患者。销售金额排前5位的均为中药制剂,占我院医院制剂总销售金额的89.96%。结论:医院制剂是我院用药的重要组成和补充,有必要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8年肿瘤药房中成药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08年我院肿瘤药房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检索我院肿瘤药房2008年中成药的使用数据,对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肿瘤药房2008年使用的中成药品种有69个,其中注射剂销售金额为436.54万元,占总销售金额的62.23%;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中成药是复方苦参注射液(247.91万元)、康艾注射液(134.43万元)、槐耳颗粒(63盘5万元);DDDs排序前3位的中成药是复方苦参注射液、施保利通片和槐耳颗粒,康艾注射液和金龙胶囊的DDC值居前2位。结论:我院肿瘤药房2008年用药情况基本符合我院肿瘤专科病区的用药特点,复方苦参注射液、槐耳颗粒应用较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