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心电编辑技术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4例患者,将其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按Ⅰ~Ⅳ等级进行分段评价,其中43例因检查中出现心律失常,需对冠状动脉图像进行心电编辑,编辑后再次评价图像质量并与编辑前比较。结果对编辑前后共601段冠状动脉图像进行质量评价。编辑前Ⅰ级109段(18.14%),Ⅱ级173段(28.78%),Ⅲ级205段(34.11%),Ⅳ级114段(18.97%);编辑后Ⅰ级275段(45.76%),Ⅱ级243段(40.43%),Ⅲ级73段(12.15%),Ⅳ级10段(1.66%),除右主干与左主干以外,其他各段血管编辑前与编辑后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心电编辑技术可使大多数心律失常患者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达到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2.
郭宇 《中外医疗》2013,(18):185-186
目的探讨心电编辑技术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2月—2013年2月60例临床诊断为心律不齐患者在该院行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后处理重组技术对图像进行编辑,对编辑前后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选60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无不良反应。对编辑前后600段冠状动脉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同区段编辑前后在图像质量上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心电编辑技术能够明显提高心律不齐患者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正>CT血管成像(CTA)是指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循环血中及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以计算机最终重建成靶血管数字化的立体影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电编辑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脉CTA)中纠正心律失常和心电信号异常、提高图像质量和检查成功率的价值.方法 应用心电编辑软件加人工编辑相结合对冠脉CTA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和心电信号异常而影响图像质量的101例进行编辑,并重建编辑后图像.101例中期前收缩60例(室性期前收缩48例、房性期前收缩9例、房性期前收缩加室性期前收缩3例),严重心律不齐3例,心房颤动3例,心电信号异常35例(R波错误标记29例、心电基线异常无R波6例).结果 101例编辑前图像质量优等3例(2.97%),良好0例(0.00%),中等3例(2.97%),差等95例(94.36%);编辑后图像质量优等88例(87.10%),良好6例(5.90%),中等4例(3.96%),差等3例(2.97%),编辑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编辑软件加人工编辑可以纠正心律失常和心电信号异常的影响,提高图像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无创的64层冠脉CTA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正>和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比,无创性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快速、风险小、费用低,尤其随着64层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冠状动脉CTA以更薄的层厚、更快的扫描速度、更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中成为临床医师和患者优先选择的一种检查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2011年4月19日至2012年12月21日期间在我院行冠状动脉CTA的10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低剂量CT扫描要求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高质量图像往往是以较大辐射剂量为基础的,存在降低剂量的空间,探讨适度的降低辐射剂量,适宜的检查适应证及扫描技术参数是很有价值的。本文就低剂量扫描技术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对306例患者用64排CT进行心脏扫描,以R-R间期的不同时相75%、70%、45%、40%进行预览,利用Comp cardiac后处理软件三维重建分析冠状动脉。结果 306例患者,有16例显示不良。其中心率≤65次/min的占3例,心率≥75次/mim的占9例,心率65-75次/min的占4例。其余290例患者能顺利完成检查,冠状动脉显示清楚,二三级分支也能显示,达到诊断要求。结论选择合适的扫描技术,控制患者的心率,加强患者屏气配合,正确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均可提高冠状动脉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心电编辑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电编辑功能对于改善扫描过程中心律失常或心电图部分信号异常中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作用.方法:收集14例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或同步记录的心电图信号异常的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资料,使用心电编辑功能,对心电图进行编辑,比较编辑前后重建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结果:14例中,1例为房颤,6例为室性期前收缩,3例为不明原因心电图缺失,4例为识别异常R波.心电编辑前,由于心律失常,造成重建的冠状动脉图像模糊、缺失、阶梯状伪影,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节段为54.7%:心电编辑后图像质量改善,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节段达到86.6%(P<0.01).结论: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或者不明原因出现的心电信号异常,使用心电图编辑功能,能显著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余向红 《当代医学》2016,(1):152-15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及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同时对患者行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计算64排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60例患者经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比符合率均为92.6%。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相关诊断过程中具有无创,对患者的伤害小,诊断准确率高的优点,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筛查、冠脉搭桥或支架手术术后随访复查的过程中,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56例患者,平均年龄(61&#177;5)岁,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冠状动脉显示优良率为98.2%.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的筛查、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评价、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以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评估等方面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人性化护理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作用.方珐:对106例施行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因为扫描时患者不能正确屏气影响图像效果.另1例由于血管穿刺失败,药液外漏而终止注药.其余均获得满意的检查结果.结论:重视人性化护理,解除患者紧张的心理,稳定患者的情绪,对保证操作成功,提高扫描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对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100例行冠状动脉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50)患者给予标准采集方法行冠状动脉检查,实验组(n=50)患者给予低剂量技术行冠状动脉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射线剂量(6.38±0.85)mSv较对照组(9.21±1.54)mSv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图像质量评分(3.57±0.55)与实验组图像质量评分(3.63±0.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螺旋CT低剂量技术能够在降低管电压实现较低射线剂量之下获得符合诊断需求的图像,对临床行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个性化造影剂注射方案与传统的注射方案在显示冠状动脉远端及分芰图像质量上的差异,进一步优化冠状动脉CT成像造影剂注射方案。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影像科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影像学资料总计100例,随机分成传统注射组(n=50)和个性化注射组(n=50)。传统注射组采用传统双筒注射方案,以5.0ml/S流率注射造影剂80ml.注射完后再以相同的流率注射30ml生理盐水。个性化注射方案造影剂用量及速率根据体重,分为三组,体重≤60kg者,第一期以5.0ml/S注射生理盐水16ml,第二期以4.5ml/s流率注射造影剂70ml,第三期以相同的流率注射30%造影剂配以70%生理盐水混合物30ml:体重在61—74kg之间者,第一期以5.0ml/S注射生理盐水16ml,第二期以5.0ml/S流率注射造影剂75ml,第三期以相同的流率注射30%造影剂配以70%生理盐水混合物30ml;体重≥75kg者,第一期以5.5ml/s注射生理盐水16ml,第二期以5.5ml/s流率注射造影剂80ml,第三期以相同的流率注射30%造影刺配以70%生理盐水混合物40ml。由2名高年资的放射科医师双盲阅读评估各冠状动脉分支显示情况并进行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数据间的差异。结果RCA远段、右后降支、LAD远段、D1、D2、LCX远段、左室后更、左后降支的图像质量个性化注射组优于传统注射组(P〈0.05):RCA近段、RCA中段、LM、LAD近段、LAD中段、LCX近段、钝缘支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造影剂注射法明显提高了冠状动脉远端及分支的强化程度,并提供了更好的图像质量,能更好的满足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魏君培 《当代医学》2013,(24):108-10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57例临床疑诊的冠心病患者通过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冠脉DSA两种检查,对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94.8%。结论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项安全、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护理配合,以提高冠状动脉成像的成功率。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像失败的经验教训,逐渐完善对患者检查前、中、后的护理。结果:在1~2级的368例次检查中,正常者72例次,冠状动脉异常者296例次,其中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者197例次(289根血管),冠状动脉狭窄者156例次(179根血管)。207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异常者检查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治疗,与冠状动脉DSA表现总体符合率达95%以上。结论:完善细致的围检查期护理,使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适应力大大提高,同时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搜集500例患者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DCTCA)完整资料,将图像进行多相期重建后传至工作站处理,以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和分支进行分析,评价不同心率、心动周期内不同R-R时相重建图像、不同注射方式的冠脉成像质量。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与患者心率、呼吸运动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等因素成负相关。结论检查前控制好患者心率(〈65次/分)、选择最佳的重建时相窗(60%R-R间期)、患者屏气配合及双相注射对比剂有利于提高冠脉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