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运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在早期运用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在治疗后使用良肢位摆放进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评估、患者满意度评分、生存品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尽早运用良肢位摆放护理,可明显改善患病病情,提升后期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实验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后期采用少次良肢位摆放,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早期采用多次良肢位摆放,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采用良肢位摆放,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可以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由本科室相关医护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对本科室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早期良肢位摆放依从性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采用循环质量管理(PDCA)办法对实施结果予以确认改进。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依从性、良肢位摆放正确率并对品管圈实施前后的品管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脑卒中患者依从性及良肢位摆放正确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与实施前相比,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患者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提高摆放正确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作用。方法:选择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与早期康复训练,试验组的患者采用良肢位摆放。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中的良肢摆放可以有效的预防偏瘫肢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良肢位摆放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应用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59例)联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良肢位摆放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72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良肢位摆放,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 能康复具有良好的影响,可以帮助提升其肢体功能评分,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舒晓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396-139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步态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5例偏瘫步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0例,加强组235例。按传统的脑血管病护理方法设计良肢位,患肢的被动运动和按摩,肢体的主动运动训练,知识和技术上的指导等达到主动训练。结果:对患者入院时和1个月后的患肢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加强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促进作用,可降低偏瘫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良肢位组和对照组各50例,良肢位组采用早期床上良肢位摆放,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结果良肢位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给予良肢位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AD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主题为"提高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对本科2016年3-4月份(品管圈活动前)50例脑卒中后48小时生命体征平稳的偏瘫患者进行现状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目标设定、解析、制定并实施对策等管理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结果有形成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从75.33%提高至91.67%。该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形成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学会了品管圈的理论知识,品管手法,使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素质修养、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手法掌握程度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结论正确地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并且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对提升专科护理内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良肢体位包房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5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实施良肢体位摆放。分析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分数显著高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良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患侧肌肉痉挛得到有效防治,还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关节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对其使用体位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80例患者的良肢位摆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的患者进行了体位管理,观察经过体位管理后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合格情况。结果:经过调查,这80例患者中,有52例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不合格。在这52例患者中,因精神意识状态异常导致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的患者有4例,因肢体疼痛或患有脑卒中合并半侧空间忽略症导致其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的患者有8例,因患者家属的疏忽造成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的患者有20例,因更换照顾者导致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的患者有30例,因临床资源配置不足导致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的患者有10例,因心理因素导致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的患者有5例,因护理工作不到位导致良肢位摆放不合理的患者有3例。这52例患者经过体位管理后,有43位患者的良肢位摆放被评定为合格,其合格率为82.7%。结论:对脑中卒偏瘫患者进行体位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良肢位摆放合格率,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并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良肢位摆放。结果护理后的对照组患者的ADL和NIHSS评分明显不如给予良肢位摆放的观察组。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给予良肢位摆放,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指导并监督,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控制住了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增强患者康复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巨文慧 《当代医学》2016,(26):117-118
目的:对良肢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和观察。方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就诊记录中随机选取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7例,观察组18例,对2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经过正确设计和摆放的良肢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7%,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70.59%,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良肢位可以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效果,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摆放正确率"为活动主题。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通过现状调查,设定目标,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护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摆放正确率高于实施前,圆满完成了设定目标,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护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摆放的准确率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护理专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摆放不合格率的效果,进一步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专案小组,确立以"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为活动主题,通过回顾性分析1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病情,确定存在问题,制定相应对策,设为对照组。同时以1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干预组,实施护理专案措施,比较护理专案实施前后良肢位摆放合格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脑卒中偏瘫患者良知位摆放不合格率由专案前改善活动前的40%降至12.0%,偏瘫患者的护理缺漏项率由9.93%降至2.59%,护理专案实施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案实施有效降低了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关节萎缩畸形、肩关节脱位、垂足)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48例脑卒中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参考Brunnstrom分级法观察良肢位摆放对康复的影响。结果:相同时间内Brunnstrom分级,显效的58例病人提高3个级别,有效的176例病人提高2个级别,无效的14例病人提高1个级别。结论:对偏瘫患者早期进行良肢位摆放和康复护理,对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0例参与此次研究,根据良肢位护理实施的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被动康复锻炼、按摩以及主动训练,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患肢肌力恢复情况,遵循徐徐渐进的原则,逐渐延长训练时间,增加训练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早期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联合良肢位摆放。结果治疗一疗程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84.22±12.34)、护理满意度评分(98.33±1.04)、治疗总有效97.50%均高对照组的(74.23±11.28)、(92.09±2.22)m/s、72.00%(P0.05)。结论良肢位姿位护理能够改善急性脑卒中中伴偏瘫病患的肢体功能,缓解其肢体痉挛情况,提升病患生存质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早期良肢位摆放,肢体被动运动及肢体主动运动等康复护理方法.结果 经四周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组肌力恢复3级以上的10例,对照组3级以上5例.康复护理组优于对照组.康复护理组合并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肌力恢复和预防并发症发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对偏瘫患者施行品管圈活动,通过和活动前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间的对比,明确品管圈的优势。结果活动前,2670次良肢位摆放中,正确率为40.1%,错误率为59.9%;而活动后,2670次良肢位摆放中,正确率为79.2%,错误率为20.8%。结论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品管圈活动的施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张昌碧 《大家健康》2016,(9):236-236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另70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良肢位摆放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肢运动能力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并且也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脑卒中早日康复护理中应用良肢位摆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保证了康复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