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对血液标本分析过程中可能导致结果准确性受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血液标本来源为本院2018年1~7月进行健康体检的群体对象,随机从中抽取500份,对临床血液检测标本过程中对检测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对血液标本检验分析过程中对血液检测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包括:血液溶血标本、血液比例、抗凝剂、血液标本保存质量。结论进行血液标本检验分析时应该严格控制流程、设备、工作人员素质,全面降低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的不良因素,保障其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对血液标本分析过程中可能导致结果准确性受影响的相关因素并据此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数据来自2018年1月至7月间在本院检验科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群体,取其血液标本500份,对临床血液检测标本过程中对检测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对血液标本检验分析过程中对血液检测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包括:血液溶血标本、血液比例、抗凝剂、血液标本保存质量。结论为血液标本做检验分析时需要对各个环节保持高度重视,所有流程都应该做好监督、监测的工作,最大程度提升血液标本监测相关数据对于临床疾病判断和治疗方案引导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的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100例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作为本研究对象,研究临床血液检测标本在分析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的溶血标本、血液采集方法、抗凝剂和血量比例和血液标本的保存等因素都会对血液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结论为了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有效控制血液检测标本在血液检测分析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避免不合格标本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30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对所有标本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总结对其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在30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检验标本总有33例,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不当、标本的保存不合理、采血量与抗凝剂的比例不合理等。结论:在临床上对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在临床工作中检验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集时间为2018年1~12月我院458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结果经过统计后,本次研究中共有22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不合格,检验结果准确率为95.2%。结论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可包括保存因素、采集因素、抗凝剂因素及患者因素等,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针对性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98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共14例,其中血液标本采集不当7例,血液标本保存不当4例,使用抗凝剂与血量比例不合理3例,血液标本生化检验不合格率为14.29%。结论: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血液标本采集情况、血液标本保存情况、使用抗凝剂与血量比例情况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原因,在临床过程标本分析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当中会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集的6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概括和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标本采集方法、抗凝剂和血量比例是否合格以及保存条件等是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来自多方面,实际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过往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调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方法自我院随机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80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资料进行分析,对其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展开研究。结果在所有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其中不合格率为12.5%,而对其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采集方法不当、未达到血液标本保存条件、血液量与抗凝剂比例不合格等。结论在对血液生化标本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采集方式,注意对血液标本保存,把握适当的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才能进一步提高其检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间我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经过分析与统计发现,抗凝剂与血量之比合格与否、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以及标本的保存条件等对检验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结论:在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临床检验时需要考虑的更加全面,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120份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进行检测的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集方法、保存等多方面可能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寻找能够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全部120份标本中,不合格标本共有11份,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血液采集方法、血量与抗凝剂量的比例以及血液标本的保存条件。结论血液采集方法、血量与抗凝剂量的比例以及血液标本的保存条件都能够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所以以上三个因素应该引起临床工作人员的格外注意,积极提高采血者专业技术水平,严格控制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并对血液标本的保存进行完善,避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试析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我院检验科进行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采集,总结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在50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不合格10例,约总数20.00%。影响因素包括送检不及时、采集方法缺乏准确性、采集的血液量与血细胞检验所采用的采血管内抗凝剂比例不合理。结论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送检时间、采集方法、采集的血液量与试管内抗凝剂比例等因素均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检验科人员应当加强重视,严格遵照检验流程及有关规范准则,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血液标本进行临床检验过程中不合格情况以及导致其发生的常见原因。方法取本院2016年至2018年检验科进行血液标本检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各年间发生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情况并归纳常见导致血液检验不合格的原因。结果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间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率分别为0.54%、0.52%、0.51%,各年间出现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情况波动相对在一个区间内。从其中随机抽取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1000份分析后发现导致检验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包括:血液溶血标本、血液比例、抗凝剂、血液标本保存质量。结论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分析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程序和流程进行严密监测,才能有效提升血液标本检测的临床准确性和引导性,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血液标本生化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伟标  黄倩婷 《海南医学》2008,19(6):121-122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在生化分析过程中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生化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各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样在进行生化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应引起重视。结论血样分析过程中对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应引起检验人员及其有关人士的重视,使得检验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可靠,给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解晨婧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51-3252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对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5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均为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集,回顾在分析过程中对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结果本次选取的血液生化检验标本50例,其中5例标本不合格,占10%,分析不合格原因:血液标本保存不当导致1例,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当1例,标本采集方法不当3例。结论采集标本的方法、设置的血量和抗凝剂比例、保存血液标本的方法均会影响检验结果,需充分重视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获取准确的结果,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采集的8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结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共10例,其中血液标本污染3(3.75%)例,血液标本保存不当5(6.25%)例,使用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合理2(2.5%)例。结论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血液标本的检验环境导致标本污染、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使用抗凝剂与血量比例的情况是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临床中应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关的措施,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的64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对其中存在的不合格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分析64例检验标本中,出现7例不合格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为10.9%。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标本采集方法不当、血液标本保存不当、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合理等。结论:在血液生化标本检验分析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因此必须要对其相关操作进一步进行规范,以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对血液细胞检验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总结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并且探讨有效的针对性质量控制措施,为血液细胞检验的准确性提供保障。结果对血液细胞检验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有:血液标本的采集、稀释、储存,血液检验的过程,对血液分析仪器的使用情况等。结论血液检验细胞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因此,临床检验过程中要特别引起注意,建立健全质量控制机制,对检验流程加以规范,应用高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是可以确保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的。  相似文献   

18.
李会荣 《当代医学》2021,27(14):148-149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尿常规检验出现误差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二次检验,根据再次检查结果,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尿常规结果的因素有实验室相关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保存因素以及标本送检因素.结论 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较多,多与实验室相关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保存因素以及标本送检因素相关,在尿常规检验中,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避免上述风险因素,从而保证尿液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血细胞检验过程中发生异常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检测,并对异常标本进行筛选,总结血细胞检验中发生异常的因素.结果 统计发现,本次研究中的1000份血液标本在接受血细胞检验的过程中,发生检测异常标本共计165份,发生率16.5%.诱发异常的因素包括有溶血剂因素、采血因素、抗凝剂因素、试剂因素、标本放置时间因素、检测仪器因素等.结论 诱发血细胞检验异常的因素较多,在检验工作中,应科学合理的对血液检验过程中的每个步骤予以认真防范,有效避免异常影响因素的干扰,提高检验工作准确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选2017年1月至5月在本中心卫生院检验科接受血液检验的20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逐一审查,并对其中的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本次从2000份标本中检出不合格标本19份,占总数的0.95%(19/2000),其中以采集方法错误为主,占42.11%,其次是保存时间/温度不合理、采血量不足,各占26.32%和15.79%,余者3份为其他因素引起,每份占5.26%。结论临床行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结果不准确,重视血液标本的标准化采集、存放及检测,对确保检验结果质量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