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拦截法对前来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包括干预需求、疫苗使用、传染病知识等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实施健康干预。干预后使用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并在项目实施前及实施1年半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接受问卷调查的530名对象中,91.7%的人群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需要;67.5%的人希望是在孩子刚出生时获得相关知识;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4.2%提高至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08,P<0.05)。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从71.46%提高至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7,P<0.05)。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也显著提高。结论流动儿童家长普遍对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有需求,开展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况,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从而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方法 于2009年9月在调查区域采取现场拦截法对前来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包括干预需求、疫苗使用、传染病知识等问卷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干预.实施1年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680名对象中,91.9%的人群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需要;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6.2%提高至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同时开展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海省儿童预防接种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KAP),促进青海省免疫规划工作发展,提高免疫服务工作质量,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化隆、循化、共和、海晏4个项目县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对724名儿童及监护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接种率和KAP调查。结果乙肝疫苗24 h内首针及时接种率77.4%;93.9%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对孩子有好处,66.0%的家长知道孩子出生后需要接种疫苗;82.5%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72.2%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出生时需要接种乙肝疫苗,46.4%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出生后需办理预防接种证。结论应加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相关法规的宣传以及免疫规划配套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乙肝及时接种率和其它疫苗的接种率,提升儿童家长/监护人对疫苗针对疾病的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社区、居委会掌握流动儿童基数,加强对流动儿童家长的宣传,并由接种单位对流动儿童家长开展电话主动访视,定期提示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方法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探索我市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策略与服务模式.结果 摸清了监测地区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提高了监测地区流动儿童建证率和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监测工作开展前后接种率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掌握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重点,对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免疫规划政策和知识的知晓率起到了推动作用;为我市下一步开展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了经验.结论 需针对性地开展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工作;通过便捷、有效地途径,及时、准确地掌握辖区流动儿童的基数和基本信息;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加大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支持和投入,政府需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预防接种专业机构特别是基层预防接种单位需要加强能力建设,改善接种环境,保证充足的人员和经费,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免疫规划工作需要,特别是要加强接种前告之和禁忌症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镇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辖区内流动和常住儿童各800名,对其免疫规划接种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结果:流动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免疫覆盖率为83.60%,显著低于同期常住儿童(97.10%)。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低于常住人口。结论:流动儿童监护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疫苗接种率显著低于常住儿童,存在疫情暴发隐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母亲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与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探索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取上门逐户调查的方法,询问家长,核实流动儿童出生日期和免疫卡证.结果 郑州市区流动儿童5种疫苗接种率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仅为60.74%.亦明显地常住儿童(96.51%).城市大型农贸市场内流动儿童5种疫苗免疫接种率,明显低干其它类型地区(P<0.01);流动商贩子女的接种率明显低于其它职业(P<0.01).结论 流动儿童仍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薄弱环节,其中流动儿童母亲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低,流动性大是造成该人群免疫接种率低的主要因素,广泛开展针对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知晓率是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常熟市城区2006~2008年度出生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常熟市城区2006~2008年出生儿童预防接种率基础统计分析,了解实施儿童扩大免疫规划前后,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在相关疫苗预防接种情况;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和措施。方法根据江苏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组织辖区内的全体适龄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对2周岁内能完成的基础免疫进行统计分析接种率,采用χ^2检验,比较2006~2008年度出生儿童接种率,了解常熟市城区自2008年5月起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以后对免疫接种率的影响。结果从2006~2008年出生儿童预防接种率统计分析来看,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即为一类疫苗的"五苗二脑"本地儿童接种率略高于流动儿童,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对2006年1~10月出生的儿童接种的麻风腮三联和甲肝灭活疫苗(原为收费的二类疫苗)和2006年11月份以后出生的全体儿童接种的麻风腮三联和甲肝减毒活疫苗(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改为免费的一类疫苗)作比较,本地儿童的上述二类疫苗接种率无显著性差异,流动儿童的上述二类疫苗接种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儿童扩大免疫规划对提升所有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构筑我市的免疫屏障,控制相关传染病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为探求当地有效宣传策略,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和田地区3个县(市)的418名儿童家长进行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预防接种实施中遇到的困难问卷调查。结果和田地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目的、禁忌证、接种地点等知识知晓率高,预防接种证的相关知识(办理时间47.13%、地点及保留时间48.09%)知晓率低;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呈下降趋势。电视、广播、村/社区干部、宣传资料为主要预防接种知识宣传途径。结论采取4种宣传途径引导和田地区儿童家长重视、妥善保管、充分使用预防接种证,提高预防接种率,保护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探索适应于我镇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模式。方法全镇随机抽取,调查问卷形式,了解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知晓情况。结果79.94%的监护人知道孩子在出生时要接种疫苗;70.21%的儿童监护人能主动带孩子去接种疫苗;父母亲知道要接种疫苗的比例远大于祖父母和其它监护人,是否知道要接种疫苗与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显著相关;47.42%的儿童监护人知道孩子出生时要办理预防接种证;51.06%的儿童监护人知道在预防接种时要提供儿童的身体健康情况。结论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理解不够,自主接种意识薄弱,需提高公众特别是流动儿童监护人对免疫规划服务的主动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在省级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中开展多方位健康教育,对辖区内接受预防接种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干预,以提高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扩大免疫接种覆盖面.方法采用开设咨询门诊、张贴宣传材料、建立宣传橱窗、播放音像资料、设立网站专区等方式,提高相应人群的疾病预防意识和能力.结果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增强预防为主意识,辖区儿童基础疫苗接种率由原来的86.5%提高到96.7%,免疫规划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的免疫预防知识水平,增强了家长按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预防接种率,降低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控制了疫苗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吴忠市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方法 2008年6月对吴忠市区0~6岁儿童免疫接种及其家长免疫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0~6岁流动儿童65名,建卡率93.85%,建证率92.31%,卡证相符率92.31%;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单苗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3.85%、92.31%、92.31%、93.85%、93.85%.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来源于预防保健医生(占93.85%).结论 要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保健意识和免疫规划的知晓率,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儿童监护人了解免疫规划知识现状,为制定免疫规划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分别随机抽取1个镇(街),每个镇街随机抽取0~6岁儿童的监护人205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逐一调查记录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采用χ2检验对不同人群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作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1 020名儿童监护人中,96.9%认为应该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80.2%~98.5%);对免费疫苗接种程序知晓率参差不齐(21.0%~83.7%);医务人员告知是获取免疫规划信息主要渠道,第一位序占46.0%;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监护人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不同性别、年龄儿童监护人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群对免疫规划重要性认识较高,但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较欠缺,需加强免疫规划宣传工作,提高人群对免疫规划的主动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作用.方法 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建证、建档的1218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将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七苗接种合格率、计划外疫苗接种率均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分别为91.4%、17.8%、97.3%和80.2%、90.2%、51.9%.结论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计划免疫的认知,使其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春市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以便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双阳区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120名儿童,其建卡率、建证率、五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0.83%、93.33%、90%、88.33%。结论:要重视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加大对流动儿童集聚地的计划免疫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保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疫苗的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中儿童计划免疫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陕西安康1个流动人口聚集小区的儿童家长作为干预对象,调查干预前后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计划内五苗接种合格率.结果 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后五苗覆盖合格率(97.6%)高于干预前(89.2%)(P<0.05).干预后流动儿童家长对同样享受接种权、接种后可能会产生疫苗副反应、接种门诊地址、预防接种可预防传染和免费接种疫苗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接种率,提升流动儿童家长对于计划免疫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免疫规划管理应用于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300例年龄≥1个月的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免疫规划管理。比较两组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及家长预防接种知晓情况。结果:管理前,两组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家长预防接种疫苗类型、预防接种时间、预防接种次数、预防接种注意事项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家长预防接种疫苗类型、预防接种时间、预防接种次数、预防接种注意事项知晓率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规划管理可提升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提升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7.
刘叶花 《吉林医学》2013,34(2):277-278
目的:探讨社区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流动人口聚集点中开展的效果,来评价健康教育对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地意义。方法:抽取1个流动人口聚集的小区作为干预对象。对干预前、干预后均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史和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知识进行调查,然后对比干预前、干预后的流动儿童五苗覆盖率和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的差异,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结果:干预后的五苗覆盖率比干预组干预前提高了7.3%,干预后的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均有所提高,最高提高了19.0%,最低提高了11.0%。干预后的五苗覆盖率、流动儿童监护人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和干预前的五苗覆盖率、流动儿童监护人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小区开展社区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对提高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流动儿童接种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赞皇县留守儿童干预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状况,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采用预防接种新模式、定期查漏补种、加强督导、改善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健康教育等综合性干预措施对全县6岁以下留守儿童接种率进行调查,并对监护人开展免疫知识问卷调查,同时在周围选择年龄、性别相近且父母均在家的儿童进行对照。所有数据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留守儿童与对照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5.26%、95.84%,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3.88%、94.47%,X^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726、0.271,P〉0.05)。监护人问卷调查知晓率分别为87.86%、94.15%,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572,P〈0.05)。结论干预后,留守儿童与对照儿童基础免疫、加强免疫接种率均在90%以上,实现了国家免疫规划服务均等化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影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本县1650名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情况,统计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流动儿童的五苗覆盖率为66.5%,未接种原因包括监护人员不了解预防政策及知识(72.7%)、儿童有病未种(11.8%)、流动因素(9.3%)、预防接种服务因素(6.2%);影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主要因素包括户籍所在地、有无预防接种证、家庭人均收入、母亲工作性质、出生地、居住时间。结论:影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导致其接种率低,应大力推进免疫规划,加强宣传,提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在计划免疫工作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儿童家长了解计划免疫知识,促进计划免疫工作开展。方法以多种形式对2007年在我院产科住院的1400名产妇及辖区内0-7岁1800名儿童的家长开展计划免疫知识宣教。结果辖区内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达到99﹪,新生儿建卡、建证率100﹪,新生儿乙肝和卡介苗首针接种率达到100﹪,及时率达到98%以上。流动儿童建卡率达到100%。结论健康教育使计划免疫工作开展顺利,提高了新生儿建卡率和流动儿童接种率,有效地控制了相关传染病发生,提高了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