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收治并展开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9例。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将研究的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组,研究组有患者41例,参照组有患者4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化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情绪变化情况做出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1.6±3.7)分,参照组为(72.0±3.3)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的评分(P0.05)。研究组患者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30.8±2.0)分、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7.1±3.9)分,参照组的SDS评分为(57.6±2.2)分、SAS评分为(58.1±3.4)分,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适合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肺结核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48例患者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MOS、健康问卷调查(SF-36)对2组患者进行负性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SAS评分为(46.5±5.4),SDS评分为(44.7±6.2),对照组干预前SAS评分为(46.9±5.3),SDS评分为(43.9±5.2).2组患者干预前SDS与SA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为(33.1±2.4),SDS评分为(31.2±3.3),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0.4±6.1),SDS评分为(41.2±3.7),2组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干预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干预组SF-36的评分为(43.2±12.7),对照组的SF-36的评分为(42.8±13.1),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的SF-36的评分为(85.7±11.1),对照组的SF-36的评分为(54.3±16.3),2组患者干预后的SF-36总评分有所提高,但干预组的SF-36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肺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2月湖南省郴州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给予传统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3 8);护理后,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研究组患者对心理护理、生活指导、用药护理、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结论:针对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诱导护理结合功能训练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突发性耳聋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及功能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诱导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与SDS评低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诱导护理结合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宫颈癌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进行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5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并采用本院护理部自制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15 d,试验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社会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指导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临床痊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按患者出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访视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家属均给予常规针对性出院指导和一般健康教育。访视组家属在此基础上施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家庭访视,观察8个月。于出院时、出院后8个月时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患者家属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访视前两组间SAS、SDS、GQO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8个月时访视组的SAS、SDS评分、GQOL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访视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曾燕敏  蒋志梅  李文英 《吉林医学》2014,(22):5003-5005
目的:探讨多媒体干预对择期冠脉介入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媒体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多媒体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多媒体干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多媒体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择期冠脉介入手术患者应用多媒体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1日到2015年8月1日在我科行血液透析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负性情绪评定,应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生活质量改善明显(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负性情绪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28.94±5.62)分,(24.85±5.57)分]均低于对照组[(40.75±5.59)分,(38.39±5.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WHOQOL-BREF评分[(95.17±5.81)分]高于对照组[(83.26±5.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6.21±4.16)分]高于对照组[(86.94±4.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胃癌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68 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进行研究,将两组疗效及SAS 、SDS 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疗效,降低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4例,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按随机数表法分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烧伤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发生面部烧伤的女性青年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使其生活状态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家庭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宫颈癌化疗患者开展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常规护理和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疗效和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前,研究组的SAS、SDS、SPBS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AS、SDS及SPB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3,P=0.000)。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宫颈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培养患者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综合护理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就诊的102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51例)和常规组(51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嗓音障碍[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自评量表(PFS)]、并发症、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功能、生理、情感评分及VHI总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PFS、QLQ-C30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ESCA评分为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6%(1/51)]低于常规组[15.69%(8/51)](P<0.05)。结论 症状管理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嗓音障碍、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提升患者自护能力,还可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加强认知及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淮滨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接诊的110例剖宫产后抑郁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强认知和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评分,调查统计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EPDS、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后抑郁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认知和心理干预,能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消除其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肿瘤科就诊的110癌痛患者分为A、B两组,各55例。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B组护理干预后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SF-36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癌痛程度和负性情绪,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马玉莲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0-11,6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调适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按抛硬币分组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性病房护理,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为期4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及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精神科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59.75±5.31)分,SDS评分为(58.52±2.47)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9.41±5.23)分,SDS评分为(58.45±2.65)分,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51.18±4.47)分,SDS评分为(51.26±1.21)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4.23±4.56)分,SDS评分为(55.37±1.24)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身心全面系统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身心全面系统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量表)及生活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PSQI评分及行为/严重性、感官、情感及认知/情绪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身心全面系统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对颈椎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中医综合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症状情况,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2.5%),治疗期间不良情绪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4 w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躯体性、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负性情绪,颇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