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质量、泌乳功能、满意度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及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初产妇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初产妇专业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评分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10.00%)低于对照组产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初产妇产后24、48 h泌乳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初产妇对分娩的主观满意度为80.00%,高于对照组初产妇对分娩的主观满意度(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围术期重度不适率(40.00%)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改善产妇产后的泌乳功能,并能够明显改善初产妇对分娩的满意度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细致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质量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商丘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连续细致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质量与泌乳功能。结果两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 h及48 h泌乳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细致化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分娩质量,有效改善泌乳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产后24 h、48 h泌乳量评分、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后24 h、48 h泌乳量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提升泌乳功能,降低初产妇术后出血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廖红  李婉容  李明丽 《河北医学》2016,(7):1182-118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经产道分娩率86.00%,高于对照组的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h 出血量(259.03±33.47) mL,对照组产妇产后24h 出血量(378.14±39.0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产后均随访3个月观察组纯母乳喂养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泌乳功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有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产后指导在产后乳腺炎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产后初产妇110例,产妇均于2016年10-12月份入院分娩。随机性分组,对照组不予以产后乳房护理指导,共55例;实验组予以产后乳房护理指导,共5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的干预情况。结果在乳腺炎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泌乳始动时间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24h泌乳量、48h泌乳量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多,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乳房胀痛分值方面,实验组分值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产后初产妇予以产后乳房护理指导,能够有效减少乳腺炎的发生,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泌乳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王红梅 《当代医学》2016,(12):98-99
目的 研究孕晚期互动式护理干预对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产妇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2例).实验组除了常规产检,在孕晚期还接受互动式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予以常规产检.对2组产妇最终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的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177.31±38.27)mL、(267.74±40.63)m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初产妇孕晚期进行互动式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了产妇的分娩结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对初产妇泌乳功能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单胎足月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自然分娩组和无痛分娩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4h、48h PRL和泌乳量变化以及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结果:无痛分娩组初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早于自然分娩组,P<0.05,产后24h、48h PRL浓度和泌乳量无痛分娩组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两组的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筹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能够促进早泌乳,增加泌乳量,而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前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与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临床具有可比性。结论对疤痕子宫再分娩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分娩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145-148,15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乙型肝炎初产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在我院分娩的乙型肝炎初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产时护理,干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孕产妇焦虑评分、分娩时VAS评分、分娩应对评分、入组时及分娩前HBV-DNA1000 copies/m L比例、产妇体重超标率、新生儿HBV标记物阳性率。结果分娩前干预组HBVDNA1000 copies/m L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对照组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体重≥4 kg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产后2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体重超标率、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应对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乙型肝炎初产妇焦虑情况、改善分娩应对情况、降低剖宫产率及会阴侧切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妇泌乳始动的影响。方法:将住院待产的17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分娩镇痛分为2组,各85例,对照组无镇痛,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在不同时间点采集2组产妇外周静脉血行泌乳素及催产素血清水平检查,评价2组产妇的泌乳始动及新生儿喂养情况。结果:2组宫口开3~4 cm时泌乳素水平、催产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后1 h、6 h泌乳素水平、催产素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 < 0.05~P < 0.01);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 < 0.01),新生儿出生72 h内添奶次数及添奶量较对照组多(P < 0.01),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低(P < 0.01)。结论:对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将会导致泌乳始动延迟,早期制定有效的干预护理方案,可以加快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产妇的泌乳始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产期综合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认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建卡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两组孕产妇均给予常规孕期指导,此外,实验组孕产妇还在孕妇学校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及分娩准备课程等综合干预。产后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知识掌握情况、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分娩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孕产妇分娩知识掌握情况、阴道分娩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平均产程时间、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全程、系统、规范、有针对性的孕产期综合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孕产妇对分娩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分娩结局,减少了分娩并发症,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从而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乳房早期护理对早产儿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早产自然分娩的母婴同室住院产妇共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在产后6h开始每隔3h进行1次乳房热敷、按摩,对照组按常规在乳房发生肿胀时给予对症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和乳房肿胀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的发生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早产儿产妇乳房的早期定时护理使早产儿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的发生减少,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质量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商丘市睢阳区妇幼保健院待产的初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初产妇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泌乳功能、新生儿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产后24 h及48 h泌乳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改善泌乳功能,对产妇产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胡彦蕊 《大家健康》2016,(8):199-19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90例于2015年11月至12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此之外给予乳房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以及乳房胀痛方面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减少乳房胀痛的出现,是值得推荐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毛玉洁 《华夏医学》2013,(5):964-966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实施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阴道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乳房护理,干预组给予产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乳房胀痛发生率、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组泌乳始动时间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产后乳房胀痛的产妇例数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成功母乳喂养的产妇例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实施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干预可加快产妇产后的泌乳始动时间,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以及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行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SDS评分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阴道分娩产程时间,控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早期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109例剖宫产初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早期泌乳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充足率和母乳喂养率等情况。结果:干预组24小时内泌乳始动率85.45%明显高于对照组6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泌乳充足率85.45%、母乳喂养率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64.82%、6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剖宫产初产妇早期泌乳功能,提高泌乳始动率、泌乳充足率和母乳喂养率,在提高新生儿喂养质量和促进产妇机体恢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瑛 《基层医学论坛》2016,(12):1714-17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的影响,为其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的泌乳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充足率和母乳喂养率均比对照组产妇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剖宫产产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泌乳始动率、泌乳充足率和母乳喂养率,这对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和促进产后机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自然分娩初产妇120例(在2016年11月22日至2017年11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对比2组产妇经相应护理方案干预的产后24h出血量、VA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经相应护理措施干预的产后24h出血量、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66.31±60.39)ml、(3.31±0.63)分及(97.55±2.0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焦虑评分为(42.66±6.14)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分娩初产妇行优质护理干预可缓解焦虑、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初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初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术后48h内泌乳量充足率以及产妇主动哺乳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01);观察组48h内泌乳量充足率、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每天主动哺乳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有效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充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